诸葛亮题目答案解析,诸葛亮题目答案解析1

95“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说明加强协作,取长补短和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A、正确

B、错误

394.《三国演义》中下列几件事中与诸葛亮有关的一件是

A、温酒斩华雄

B、青梅煮酒论英雄

C、舌战群儒

20.诸葛亮的《诫子书》中常被人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6.中国最早的兵书是,历来被誉为”兵学圣典”。

A、《诸葛亮兵法》

B、《孙子兵法》

C、《中国兵法》

D、《孙膑兵法》

115.”不求甚解“最早出自东晋()的《五柳先生传》。

A、谢灵运

B、王羲之

C、诸葛亮

D、陶渊明

179.诸葛亮,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字玄德,人称”卧龙”。《出师表》是他的千古名作。

14、”歌咏总含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说的是:()

A、苏轼;

B、杜甫;

C、诸葛亮;

D、李白;

E、文天祥;

102下列《三国演义》的情节中,与诸葛亮无关的是:()

A.隆中对策

B.赤壁之战

C.桃园三结义

27孙膑“增兵减灶”灭庞涓,诸葛亮上演“空城计”等体现了信息具有()特征。

A.依附性

B.真伪性

C.时效性

D.共享性

51下列《三国演义》的情节中,与诸葛亮无关的是:()

161人们常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也有人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B.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C.真理和谬误的界限无法确定

D.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31简述诸葛亮治蜀。

17“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好汉三个帮”,与此谚语内涵相符的选项是()。

A.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B.尊重与理解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C.合作是从业人员成长的保障

D.谁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

28诸葛亮“借东风”给周瑜的典故说明了()的重要性。

A.预测

B.决策

C.计划

D.联合

28中国历史上有无数名人,但没有谁能像诸葛亮这样,引起人们长久不衰的怀念;中国大地上有无数座祠堂,但没有哪一座能像成都玄武侯祠这样,让人产生无限的崇敬、无尽的思考和深深的遗憾。这座带有传奇色彩的建筑,令海内外所有的崇拜者一提起它就生出一种神秘的___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猜测

B.向往

C.青睐

D.揣度

历史:诸葛亮

A.文学:陈平

B.化学:巴甫洛夫

C.物理:道尔顿

D.政治:朱庇特

18哲学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事后诸葛亮”,但他一旦产生又可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者,成为“事前诸葛亮”。哲学要成为“事前和事后诸葛亮”需要()。①正确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变化与发展②在具体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总结和升华③如实反映时代和客观要求的历史趋势④反映一定社会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以及曾国藩的家书等,都是()。

A.法制教化名作

B.学校教化名著

C.家庭教化名典

D.知识教化名篇

A.拓宽语文学习的范围,增强对主题的感性认识

B.真实地再现了课文情境,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

C.播放影视片段,为学生走进作品开拓想象空间

D.先看视频后学习课文,才能深入把握人物形象

74历史:诸葛亮

23当年刘邦入咸阳,“缓刑弛禁,以慰其望”,采取的是“有所不为”。后刘备入蜀,诸葛亮则“威之以法”“限之以爵”,采取的是“有所为”。“为”与“不为”________,都深得人心,实现大治。原因就在于________:秦朝苛政,百姓苦不堪言,不为而治,顺应人民的意愿;而蜀中刘璋长期暗弱,豪强专权自恣,必须严刑峻法。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异曲同工度德量力

B.殊途同归审时度势

C.背道而驰实事求是

D.见仁见智量力而行

33当年刘邦入咸阳,“缓刑弛禁,以慰其望”,采取的是“有所不为”。后刘备入蜀,诸葛亮则“威之以法”“限之以爵”,采取的是“有所为”。“为”与“不为”________,都深得人心,实现大治。原因就在于________:秦朝苛政,百姓苦不堪言,不为而治,顺应人民的意愿;而蜀中刘璋长期暗弱,豪强专权自恣,必须严刑峻法。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52(1)诸葛亮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华(2)三顾茅庐(3)刘备拜诸葛亮为军师(4)赤壁之战大败曹军(5)提出三分天下战略

A.1-4-5-2-3

B.5-4-3-2-1

C.2-5-3-4-1

D.1-2-3-4-5

A.3-2-1-5-4

B.2-5-4-1-3

C.1-3-5-4-2

D.3-5-4-1-2

A.火烧连营

B.火烧新野

C.火烧赤壁

D.火烧博望坡

67(1)诸葛亮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华(2)三顾茅庐(3)刘备拜诸葛亮为军师(4)赤壁之战大败曹军(5)提出三分天下战略

A.1—4—5—2—3

B.5—4—3—2—1

C.2—5—3—4—1

D.1—2—3—4—5

2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谁说的()

A、孟子

B、韩非子

174、唱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选自京剧,取材自《三国演义》,以慢二六的板式,很好地表现了诸葛亮的机智和儒雅。

A、《空城计》

B、《战宛城》

1266、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刘备以继承汉统名义,在武担以南即皇帝位,改元章武,以诸葛亮为丞相,建立汉国,史称蜀汉、蜀。

A、重庆

B、成都

4759、三国时期,为了兴复汉室,诸葛亮率军五次北伐,显示了小国弱民威武自强的决心。

A、吴国

B、魏国

621、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采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作战方针,取得一系列成功。

A、南征

B、北伐

2、《三国演义》中有一个诸葛亮使用“空城计”吓走司马懿的情节,诸葛亮在城头上独自抚琴,让司马懿误以为城中有大军埋伏,不战而退。这则故事体现出了信息具有()的特征。(1.0)

A、时效性

B、共享性

C、价值相对性

D、真伪性

14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

A、诸葛亮

B、周瑜

C、曹操

D、关羽

56、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个成语是诸葛亮运筹于帷幄,他对曹魏的图谋,因此,当吴蜀两国发生摩擦的时候,他所采取的完全是内部调和的策略。

A、洞若观火

B、隔岸观火

C、信口开河

D、信口雌黄

12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了人名的拼音规则后,我知道“诸葛亮”可以用拼音拼写为:ZhuGepang

B、作者在《丁香结》一文中,借丁香结的形象寄托她的哀怨之情。

C、《灯光》一文开头采用倒叙的手法,以“灯光”写起,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160.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A、蔡伦

D、李世民

38.羽扇纶巾是

A、周瑜

B、刘备

C、关羽

D、诸葛亮

猜一猜成语如鱼得水中的水指的是哪位三国人物?A.诸葛亮B.周瑜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这种发挥集体智慧创新方法为头脑风暴法。()

A.正确B.错误

“三个奥皮匠,抵个诸葛亮”这种发挥集体智慧创新方法为头脑风暴法,()另辟蹊径的思维方法属于()。

A.经验思维B.正向思维C.逆向思维D.求异思维D

《三国演义》中下面几件事中与诸葛亮有关的一件是()

A.温酒斩华雄B.鞭打督邮

C.舌战群儒D.青梅煮酒论英雄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刘禅如果能跟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商量宫中大小事情,然后实施,可以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效果。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描写行人登上蜀山后以手触天,屏住呼吸,惊恐不已而徒然叹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江山”作为一个富有审美意味的词语,在古诗词中也频繁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1)杜甫的《蜀相》中能够体现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策”并付诸行动、取得成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古代许多文人在作品中用“天下”表达了忧国忧民、勇于担当的情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蜀相》中诗人将对诸葛亮的敬仰、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将进酒》中作者以乐观的口吻,肯定人生自我,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的《虞美人》中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和绵绵不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告诫后主,国家强大要重视人才,而对待人才赏罚不应该区别对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河壮美,李白在《蜀道难》中采用化静为动的手法写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采用化静为动的手法写赤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阐述我们每日反省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阿房宫赋》提醒我们如不吸取历史教训将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诸葛亮在其生前身后都是有志之士追慕的传奇人物,杜甫曾在《蜀相》中为他的功业未竟却英年早逝倾吐“____________”的感伤;陆游曾在《书愤》中用“___________”感慨诸葛之后再无诸葛,暗示当世朝野上下都是主降的碌碌小人。

(2)创业难,守成更难。嬴政历尽艰辛开创了秦朝基业,但统治的暴政与贪欲导致“___________”(《过秦论》),煌煌帝国大厦顷刻间土崩瓦解;后唐庄宗牢记父训,征燕伐梁,但功成之后宠幸优伶,荒废朝政,以致天下动乱,落得逃跑路上“__________”(《五代史伶官传序》),徒留君臣面面相觑、“不知所归”的狼狈下场。

(3)“蛟”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平时栖隐在深渊之中,能腾云驾雾,兴风化雨。古代诗文中经常出现它的身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

B.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

C.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

D.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

A.“遂拔西县千余家还汉中”的“拔”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势拔五岳掩赤城”的“拔”含义不同。

B.文公,指晋国国君重耳,“公”指爵位。春秋时爵位由高到低排列有公、伯、侯、子、男五等。

C.上疏,指臣子向帝王进呈奏章。臣子上“疏”可以报告工作、议礼论学、提出建议等。

D.鸣鼓,即击鼓进军。古代有“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的说法,听鸣金号则收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备认为马谡言过其实,不堪大用,但诸葛亮对他十分器重

B.马谡领兵失误,被张邰打败,失了街亭,只得返回汉中。

C.司马懿从诸葛亮的使者口中得知,诸葛亮虽事情多吃得少,但他一定会活得很长久。

D.诸葛亮去世后,蜀军反举旗帜擂响战鼓,假装向司马懿进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②于是考微劳,甄壮烈,引咎责躬,布所失于境内,厉兵讲武,以为后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节选自《资治通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亮曰/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鼎足之形成矣/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B.亮曰/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鼎足之形成矣/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C.亮曰/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鼎足之形成矣/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D.亮曰/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鼎足之形成矣/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A.癸巳,与“是月丁未”中的“丁未”、“壬戌之秋”中的“壬戌”都是用干支来纪日。

B.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既望,农历每月的十六。

C.江东,长江下游的东南区域,因古代以西为右,以东为左,故又称江左。

D.北面,文中指称臣。古时君面南而坐,臣面北朝拜,“南面”指帝位或称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一项是()

A.诸葛亮游说孙权,先设身处地为孙权着想,希望孙权估计自己的力量来对付这个局面,能抗衡就与曹操断绝关系,不能就停战言降。

B.刘备急盼孙权出兵抗击曹操,见到周瑜后忙询问兵力,得知只有三万,遗憾兵力太少,周瑜却说这些已经够用,自信可以击败曹操。

C.曹军初次交战,就因已染疾疫而失利;后在火攻中,烧死淹死的人马很多;从华容道逃跑遇上泥泞、大风,体弱士兵被踩踏死很多。

D.周瑜认为敌众我寡,很难同曹军长久坚持,而曹军战船首尾相接,可用火攻,就先让人送信给曹操,假说黄盖要投降,以迷惑曹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进,北军大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②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息,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王安石)

③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阳明)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表现秦王朝钳民之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诸葛亮正当盛年之时,即病逝军中,苦心经营的兴复大业也付之东流,确实让人痛惜不已。

(2)《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两句: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______,______。

(1)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向蜀后主进言:皇宫中和朝廷中是一个整体,“__________”,不应该有所不同;对于为非作歹、触犯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_______________”,来显示国君的公正严明。

(2)李白《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借林中鸟和月下鸟的鸣叫渲染蜀道空寂苍凉的氛围,烘托蜀道之难。

(3)冬奥闭幕式折柳赠别的节目,表达了对国际友人的深情,也表现了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这是中华民族独有的送别方式。在古典诗词里,“柳”大多表达留恋、思念之情,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动静相因,动则有静,静则有动。——程颐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刘禅建议,对于营中之事要多向将军向宠咨询,那样就一定能够达到“________,________”的良好效果。

(2)韩愈在《师说》中认为“________,_________”,就是导致士大夫这一类人从师学道的风尚不能够恢复的重要原因。

(3)《诗经周南关雎》中的“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君子因对窈窕淑女深深长长的思念而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情形。

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填写文字)

即使君也

使用词典选择义项:即:①靠近;②就是;③即使。

(1)即:____

孤诚愿与蜀和亲

关联教材: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三顾茅庐》)

(2)诚:____

共为唇齿

联系成语:唇亡齿寒

(3)唇齿: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吾思之/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B.吾思之/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C.吾思之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D.吾思之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2)权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4】邓芝认为,吴蜀“连和”有人才和地理两方面的优势。请简要分析。

主题

古诗文名句

劝谕

诸葛亮说:“陟罚臧否,_______”(《出师表》),臣子对帝王劝谏奏效能够让国家走向强大,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_______,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表明齐国政治日益清明。

责任

范仲淹用“_______,_______”(《渔家傲·秋思》)揭示自己与征人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却又不愿无功而返。苏轼借用典故“_______,_______”(《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出希望朝廷重用自己的愿望。

爱国

老师让积累两句表达爱国情感的诗句,李明同学选了“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两句,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

杜甫在追思诸葛亮一生时有诗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中“出师未捷”所指的事是()。

A.七擒孟获B.北定中原C.西取二川D.东和东吴

中国历史上,()等人物都会演奏古琴。

A.苏轼B.诸葛亮C.嵇康D.孔子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以下各项中,属于良好家风的有()。

A.诸葛亮诫子格言B.岳母刺字C.颜氏家训D.朱子家训

A、袁绍

B、诸葛亮

C、孙权

D、曹操

草船借箭是谁的计谋()

选项(2分)

A周瑜

B张允

C鲁肃

D诸葛亮

历史记载中“草船借箭”是孙权的计谋,小说《三国演义》中写作诸葛亮的计谋,这在材料的加工和使用方式上属于

选项(1分)

A综合

B嫁接

C增删

D概括

有着良好家教的家长有()

A.司马光B.诸葛亮C.曾国藩D.朱熹

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的军事家是()

A.诸葛亮B.姜子牙C.孙武D.司马穰苴

名和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属于意义相反的是()。

A.诸葛亮字“孔明”B.冉耕字“伯牛”C.岳飞字“鹏举”D.韩愈字“退之”

下列选项中,属于“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实例的是()。

A.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B.曹操光脚迎袁绍下臣且先拜于地C.刘邦设坛拜韩信为将D.以上都是

惟一受到儒、释、道三教共同尊崇的偶像是()。

A.张飞

B.关羽

C.诸葛亮

D.刘备

《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

B、2-5-4-1-3

C、1-3-5-4-2

D、3-5-4-1-2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近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下列有歧义的一句是A、他的友好的举动,赢得了人家的赞许

B、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C、他发明的卧式粉碎机得到了客户的好评

D、两个工厂的领导等着经理回来给他们批钢材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正渐入佳境。靠自然人来选拔和管理干部,总会潜伏着各种隐患。明智如诸葛亮,也难免会一时走眼而误用马谡之流。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规章和条例,醒目的一点就是提拔和任用领导干部,减少人为因素,逐步靠规章以及完善的法制和制度系统来选拔和考察领导干部,扩大和夯实有权决定干部任免的民意基础。这段文字意在强调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点是A、完善的规章制度

B、减少人为因素

C、规范的组织程度

D、扩大民意基础

下列作者和作品对应中,不正确的是A、诸葛亮——《出师表》

B、李白——《饮中八仙歌》

C、屈原——《天问》

D、曹植——《洛神赋》

木牛流马对于()相当于()对于番茄A、诸葛亮厄瓜多尔

B、交通工具草本植物

C、舟车船辇维生素

D、运输工具樱桃番茄

负荆请罪∶廉颇A、三顾茅庐∶诸葛亮

B、卧薪尝胆∶夫差

C、乐不思蜀∶刘禅

D、城下之盟∶宋太祖

刘备∶刘玄德∶桃园结义A、曹操∶曹植∶一代枭雄

B、诸葛亮∶孔明∶草船借箭

C、警察∶公安∶智勇双全

D、侦查员∶侦察兵∶胆大心细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A、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屈原

C、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

D、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杜甫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在《水浒传》中智谋出众的人是A、晁盖

B、宋江

C、吴用

D、林冲

下列作者、作品、朝代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诸葛亮—《诫子书》—汉

B、贾谊—《过秦论》—汉

C、韩愈—《秋声赋》—宋

D、王安石—《捕蛇者说》—宋

张骞、蔡伦、张良、诸葛亮的封号依次是()。

A.博望侯、龙亭侯、留侯、武侯

B.龙亭侯、博望侯、留侯、武侯

C.留侯、武侯、龙亭侯、博望侯

D.留侯、龙亭侯、武侯、博望侯

35.有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主要事迹,其上联为“已知天定三分鼎”,下联最妥贴的一项是()。

A、犹事西蜀两代君

B、更具忠贞一片心

C、犹竭人谋六出师

D、未料世称万古碑

诸葛亮曾在《诫子节》中要求儿子“志当存高远”,指的就是要不断地实践。()

古代有哪些应用文名篇?()

A.李斯《谏逐客书》

B.曹操《求贤令》

C.诸葛亮《出师表》

D.屈原《离骚》

“三顾茅庐”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

三国中被称为“义绝”的是()

A刘备

B关羽

C诸葛亮

D曹操;

权力的特殊性,要求公务员应()。毛泽东曾赞赏诸葛亮一生谨慎,把“惟谨慎”与“成大事”联系在一起,值得我们深思。

A.实事求是

B.集思广益

C.求真务实

D.谨言慎行

A.刘备来请,诸葛亮一定出山

B.诸葛亮没有出山,一定不是由刘备来请的

C.刘备没请,诸葛亮也会出山

D.诸葛亮出山了,一定是刘备来请的

“西方兵圣”是克劳塞维兹,“东方兵圣”为()A.韩信B.孙子(孙武)(正确答案)C.吴起D.诸葛亮

是何事造成“二气周瑜”()A.诸葛亮不费一兵一卒夺下南郡B.诸葛亮识破周瑜的假道灭虢之计C.刘备携夫人逃回荆州(正确答案)D.诸葛亮草船借箭

三国中被称为“奸绝”的是()A.刘备B.关羽C.诸葛亮(正确答案)D.曹操;

三国中被称为“智绝”的是()A.刘备B.关羽C.诸葛亮(正确答案)D.曹操;

诸葛亮首次伐魏时由于谁的大意失了街亭而功败垂成的()A.杨仪B.马谡(正确答案)C.高翔D.杜祺

被诸葛亮誉为“天府之国”的是?()A.益州(正确答案)B.冀州C.豫州D.建业

诸葛亮困于上方谷的是谁父子三人()A.司马懿;(正确答案)B.司马师;C.司马昭;D.司马炎;

“水镜先生”是谁?()A:徐庶B:庞德公C:诸葛亮D:司马徽(正确答案)

“牛角挂书”的故事与下列哪个人物有关()A.陶渊明B.李密(正确答案)C.苏轼D.诸葛亮

补齐歇后语:三个臭皮匠——顶个()A.司马懿B.曹操C.周瑜D.诸葛亮(正确答案)

补齐歇后语:()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A.黄盖周瑜B.周瑜黄盖(正确答案)C.周瑜诸葛亮D.诸葛亮周瑜

诸葛亮躬耕田亩,好为《梁父吟》,将自己比作管仲乐毅。()A.正确B.错误

史称“卧龙先生”的是诸葛亮。()A.正确B.错误

诸葛亮治蜀,能够根据蜀地的地域性格特点,采取因地制宜的方针。()A.正确B.错误

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集团制定了明确的战略方针,但没有被完美执行。()A.正确B.错误

诸葛瑾与孙权的关系因为诸葛亮恶化。()A.正确B.错误

由于诸葛亮与诸葛瑾的兄弟关系,蜀与吴的关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A.正确B.错误

北伐初期,诸葛亮的对手是司马懿。()A.正确B.错误

《三国志》记载,司马懿曾称赞诸葛亮为天下奇才。()A.正确B.错误

谯周劝蜀后主投降魏国,是因为他不喜欢诸葛亮。()A.正确B.错误

诸葛亮对谯周有知遇之恩,陈寿之所以应允编订《诸葛氏集》,或许与此有关。()A.正确B.错误

()是古今中外最伟大的兵家泰斗。A.诸葛亮B.孙武C.拿破仑D.毛泽东

苏轼曾经写诗高度赞扬了诸葛亮“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A.正确B.错误

“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中伏龙指庞统,凤雏指诸葛亮()A.正确B.错误

诸葛亮自比管仲、萧何很有抱负()A.正确B.错误

诸葛亮所作《隆中对》对当时政治形势和发展趋势并未做出精准的判断。()A.正确B.错误

面对曹操大军压进,东吴君臣一致抵抗,诸葛亮看中这点建议参与此次战役()A.正确B.错误

诸葛亮采用鲁肃提供的方法一味把曹军说的实力较弱,以此来劝说孙权()A.正确B.错误

THE END
1.虚构:诸葛亮五行称骨术,不同钱数对应不同命格,测测看自己多少钱?据古籍记载,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眼若朗星,举手投足间尽显风度翩翩。在他众多的才能中,有一项最厉害的本领,那就是测算命运。他创造的五行称命法,也被后人称为「卧龙算命术」,是相命术中最简单实用的一种。这套方法的独特之处在于:每个人都能掌握,人人都会算。它相信每个人的命运密码都藏在出生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6866749044957642&wfr=spider&for=pc
2.命格几斤几两注解,称骨几斤几两算命法称骨算命几斤几两对照表,诸葛亮称命书几斤几两对照表有哪些? 诸葛亮称骨法在算命学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算命法,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他是根据每个人的生辰八字、年、日、月、时分别的重量来计算的,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诸葛亮称骨法怎么算,诸葛亮称骨算命对称表。 https://www.tai26.com/?p=124593
3.山西顶级周易名师很厉害的高人,称骨算命名字,最新版称骨算命查询诸葛亮称命法与五行称命法哪个准确 根子应该是五行 称骨算命的解释"3两8:一生骨肉最清高,早入学门姓名标,待看年将三十六 3两8:[财帛丰厚宜称之人] 一生骨肉最清高,早入黉门姓名标;待看年将三十六,蓝衫脱去换红袍。 上文释义:“黉门”是指古代的学校;意思是早做读书人,如果是古代,您会在三十六岁左右http://shanghai.qinyangming.com/news/10412.html
4.诸葛亮称命法诸葛亮称命法 出生年的重量: 1941:6钱1942:8钱1943:7钱1944:5钱1945:1两5 1946:6钱1947:1两61948:1两51949:7两1950:9钱 1951:1两21952:1两1953:7钱1954:1两51955:6钱 1956:5钱1957:1两41958:1两41959:9钱1960:7钱 1961:7钱1962:9钱1963:1两21964:8钱1965:7钱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418/08/48235378_972868296.shtml
5.图《测字秘诀》《诸葛亮称命法》2册合售,拍品信息,网上拍卖【孔夫子拍卖网】拍品图片:《测字秘诀》《诸葛亮称命法》2册合售,提供网上拍卖信息、拍卖出价记录、拍卖图片、拍卖交易平台;孔网是国内最权威的艺术品收藏品拍卖网站,为收藏品爱好者提供便捷的网上拍卖交易平台以及拍卖预展服务。http://www.kongfz.cn/12411388/pic/
6.诸葛亮称骨算命免费称骨算法大全神算诸葛亮称骨算命诸葛亮称骨算命法男女版详解八塔星座,称骨算命几斤几两对照表诸葛亮称命书几斤几两对照表有哪些?提起称骨算命几斤几两对照表大家都知道有人问诸葛亮称命书几斤几两对照表有哪些?另外还有人想问查几斤几两称骨算。 诸葛亮称骨算命法(下) https://www.16757.com/ysh/suanming/2254.html
7.七年级经典童话故事(通用8篇)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m13ke8wl.html
8.好聪明的开发者!当AI搜索遇见Agent;Claude官方提示词库;AI+玄学科普 头脑风暴 Brainstorm AI搜索引擎: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https://brainstorm.cool|? 开发者即刻主页 日报已经介绍过很多AI搜索引擎啦!Perplexity、ArcSearch、Lepton Search、天工AI搜索、简单搜索、秘塔搜索、Devv,还有周鸿祎最近发布的360 AI搜索… 甚至还有消息说 OpenAI 也要涉足搜索领域,抢占这个巨大的流https://blog.csdn.net/ShowMeAI/article/details/136492302
9.称骨算命表2两7钱女命详解,二两七钱女命最正确详解称骨算命四两四 具体怎么解释 你好,这是袁天罡称骨算命法 称骨算命把人从2两七钱到顶级7两一钱 4两四钱属于中等命造。就是说青年时期不如意,无成就,中年之后和晚年比较享福,是个晚福命。 称骨算命几斤几两对照表,诸葛亮称命书几斤几两对照表有哪些? 提起称骨算命几斤几两对照表,大家都知道,有人问诸葛亮http://m.jbx668.com/q/2ff0ffq/
10.命解释命怎么写命读音——诸葛亮《出师表》 以王命聚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何命焉为。——《墨子·公翰》 大君有命。——《易·师》 掌王后之命。——《周礼·内小臣》 凡诸侯有命告则书。——《左传·隐公十一年》 喜而从命。——《资治通鉴》 西市待命。——清· 方苞《狱中杂记》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https://www.zuowenku.net/zidian/17110.shtml
11.江改银致聚贞酒业:打造贵州茅台镇酒文化的标杆,再创与国酒茅台齐?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正韵》慈庾切《集韵》《韵会》在庾切,徐上声。《说文》会也。《易·乾卦》君子学以聚之。《礼·檀弓》聚国族於斯。《前汉·高帝纪》五星聚于东井。《管子·君臣篇》是以明君顺人心,安情性而发於众心之所聚。《注》聚谓所同归凑也。 https://www.meipian.cn/2xypjyib
12.汉字“命”的意思解释在线新华字典凡我同盟,毋蕴年,…或间兹命,司慎、司盟、名川、群神、群祀、先王、先公、七姓十二国之祖,明神殛之。——《左传·襄公十一年》 词性变化: mìng 〈名〉 命令;政令;教令 [order] 既不能令,又不受命。——《孟子·离娄上》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https://zidian.7139.com/3767/31/10841.html
1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10.“几对小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休息,在蓝天的映衬下,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 多么像五线谱哇,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了一支春天的歌。”这段话中用了比喻修辞手 法,把电线比作五线谱,用音符来比喻燕子。这支“春天的歌”会是一支赞美春天万物复苏, 大地呈现一片勃勃生机的歌。 http://www.zhihuishan.com/weixinview-view-11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