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探究

临沭县实验小学,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邮编:276700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级管理;融合策略;策略运用

引言

近年来,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受到了社会的普遍重视,积极心理学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运用也日渐广泛。积极心理学理论主张以积极的态度对心理现象及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全新的诠释,并以此调动学生自身的正向动力,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小学生涉世尚浅,智力也还未健全,如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能恰当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及方法,定会收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1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班级管理的融合价值

(1)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在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学生或多或少都会和其他学生产生一些矛盾,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心理知识来帮助学生解决与其他学生的矛盾。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人都具有不同的特点,有矛盾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当出现矛盾时可以用其他方式来解决。(2)有利于优化班级文化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是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在心理健康教育得以落实的情况下,班主任能够与学生保持较为紧密的联系,并且通过师生之间的紧密协作共同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内心同样也较为敏感,不太会与他人相处,容易影响班级文化的建设。基于班主任有效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能够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与他人相处时保持同学之间的深刻情谊,为班级文化的建设提供保障,为增强班级凝聚力奠定基础。

2小学班级管理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

2.1运用积极心理学引导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2.2营造班级文化氛围,创设健康心理环境

为了更好的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应积极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并设定明确的目标,在引导学生朝着目标迈进的过程中获得精神财富,同时激发班集体的凝聚力。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师应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他们主动打开心扉,表达自己的想法,让班级内的同学成为彼此的倾听者,打造健康的班级心理环境。例如,班主任在班级展板或展示墙上设置“自信看我”“我爱读书”版面,在“自信看我”版面中,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优点,此时教师要多鼓励学困生勇于表达,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我爱读书”版面张贴自己的读书笔记、语句摘录、读后感、创作的小诗等,以此来加强班级的文化建设。班干部的任命采用轮流制,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并促使他们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班级制度归纳为一种文化,达到净化学生心灵的目的。最后,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布置教室,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共同布置一个大“家”,通过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怀。

2.3丰富管理工作形式,确保管理工作有序推进

对于教师而言,为了提升班级管理工作水平,请积极做好对于管理工作形式的合理丰富,以便确保管理工作的合理开展与有序推进。在具体工作实施期间,班主任教师应制定相应的班级管理制度并选拔班干部队伍,以期促进管理工作的多元化开展。例如,在引导学生结合《军神》一课进行课堂讨论时,通过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班主任教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在课堂教学期间的责任,从而引导学生结合管理制度规范自身言行,以便促进课堂纪律的合理维系,其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强劲的助力与保障。在此过程中,班主任教师还可以选拔出班干部队伍对于班级加以管控。实践表明,通过引导班干部有效发挥榜样带头作用,可以确保班干部周围的学生以其作为言行榜样来规范自身,其有利于确保良好班级秩序的维系。

2.4运用积极心理学有效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效率

(1)提升班级德育工作实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运用积极心理学进行德育渗透,既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成长,又能为班级管理工作开拓新路径。例如,针对有的小学生不善于表达,容易将负面情绪积压在心里而产生抑郁情绪的问题,教师可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设计适宜的班级活动,注重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积极的集体主义观念,力求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步调一致、目标一致,以此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实效。(2)让学生自主解决班级问题。当前小学生由于自身知识水平受限,同时也缺乏自主评价意识,一旦面临自己无法处理的问题时就容易出现失落情绪,进而产生逃避、烦躁不安等负面消极心理。这就要求班主任恰当运用积极心理学的观点,针对学生可能面临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创造环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通过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5开展管理反思活动,依据学情调整管理方案

结语

参考文献

[1]温铀力.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考试与评价,2020(4).

[2]李春华.简述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妇女(理论版),2021(4).

[3]张炎,代晓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家长,2020(7).

[4]孙永青.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3):121-122.

THE END
1.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十三章课堂管理经管文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十三章课堂管理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065739-1-1.html
2.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从班级管理上来说,创设和营造积极的班级人际环境文化和心理文化,是促进班级个体和群体心理健康和积极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现代班级管理和班级育人的重要举措。 从积极心理学的意义来看,班级管理的实质: 一是唤醒和形成班级共同体的共同成长愿景、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发展的正能量; https://www.jianshu.com/p/dd4c7bf9f550
3.论班主任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这对班主任管理班级有重大的启发。 (一)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促使技工学校学生的身心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技工学校的学生,虽然在文化基础知识方面显得薄弱,但是其在操作技术层面富有优势,通过学习专业技能,争取成为技能人才,技校生一样可以成长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作为班主任应该关注到学生的这些积极面,有意识地https://m.lunwendata.com/show.php?id=82518
4.设计心理学——知识6篇(全文)下面我就以现在所带的三年一班为例, 简单介绍一下我是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管理班级的。 通过观察我发现班级学生具有三个特点:缺乏信心, 学习能力差, 但人情味浓。针对这一情况我除了做好班主任日常各项工作以外, 还结合心理学知识制定了班级计划, 将心理学的知识应用到我的班级管理中,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结合学生https://www.99xueshu.com/w/filehdz53lzf.html
5.心理学原理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心理学原理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笔者根据自己对 教育 心 理学 的原理的理解,把反馈原则、优化原则、互补原则 、效能原则灵活地运用在班级管理中,阐述了管理班级的一些观点和做法。 关键词 心 理学原则 班级管理 应用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培养、组织、建 设良好班集体、促进和保证班集体成员的https://doc.mbalib.com/m/view/ea1331ea96861096dc5bc370b9873299.html
6.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20240619105508.pdf2,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3,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提高班级管理效能 一、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1,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 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 科学。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形成,以Seligman(马丁·塞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619/8141003014006102.shtm
7.关于班级管理论文范文资料与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应用有关论文参考《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应用》:此文是一篇班级管理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要: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培养、组织、建设良好班集体、促进和保证班集体成员的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管理班级工作中巧用心理学原理可以使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虚心学习,细心观察,拥http://56www.anydaily.com/zhichenglunwen/20770.html
8.积极心理学助力班级管理为了帮助班主任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则与技巧,以提升班级管理能力。2024年5月14日,学校有幸邀请到了来自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学院德研室副主任、松江区首席教师、高级教师,上海学校高级心理咨询师——宋美霞老师,为全体班主任带来了一场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精彩培训。此次培训旨在通过专业的指导和实践案例分享,以http://www.ppcjzx.edu.sh.cn/P/C/176357.htm
9.班主任的培训心得体会总结1000字(精选29篇)在去学习之前,自己曾想这些做报告的人都是全国著名的专家,肯定会讲些高深的理论,会大谈特谈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可是在这两天的学习中,做报告的专家们并没有谈些高深的理论性的东西,而是从实际教学中和工作中的具体事例谈起,他们所谈事例在我自己工作中大多也都经历过,无非是一些如何管理班级、如何处理班内事http://www.ycd999.cn/detail_content.php?db=xdth&id=7001
10.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学智慧第四个环节“阳光交往”。运用“音乐疗法”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感受真诚的友谊。 刘佳宁老师从低年级的“专制管理”,中年级的“教练”策略,高年级的“授权”策略给大家分享了班级管理的经验。每一个阶段的管理都是基于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 低年级的专制管理是基于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共同境遇的观点,也就是归属感https://www.meipian.cn/25a0aswc
11.运用团体动力,赋能班级管理(王云云)在中小学中,过去偏向于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班级管理,其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控制学生的常规与秩序。而在新时代的班级管理中,必须融入民主的精神与多元的风貌,运用团体动力的心理辅导策略。在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师生间的人际影响,进行师生间的积极沟通,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声音,并适度地给学生建设性的反馈,最终形成科学的管http://jjsxx.jnjy.net.cn/NewShow-14073.aspx
12.浅谈心理学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学苑教育2014年13期浅谈心理学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狄德罗效应,南风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班级管理,班主任应了解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并在管理班级工作中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效应。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https://wap.cnki.net/qikan-XYJA201413101.html
1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班级管理——班主任心理降培训田十八小班主任心理健康培训 2023年11月21日下午,我校在四楼录播室为全体班主任开展了一场主题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班级管理”的心理健康培训活动。此次培训旨在帮助班主任们更好地了解积极心理学的感念,如何在工作中运用积极心理学来做班级管理,以及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自我调整压力与情绪,提升自我心理素质,以便更有效http://www.sggs18x.cn/info/53658
14.班级管理的心理学:如何读懂学生的内心世界在班级管理中,深入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对于建立和谐、高效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洞察力,帮助教师更好地解读学生的行为动机和情感需求。 首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提醒我们,学生的基本生理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归属感、尊重乃至自我实现。因此,教师应努力营造一个安全、支持性https://m.zxxk.com/article/1018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