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悠久,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没有中断过,一直延续的国家。这都归结于老祖先的大智慧。而《周易》这本书,就是凝结古人思想精华的代表作。
本书从春秋战国起流传至今,从古代起就是读书人必备的经典,现在甚至选入国考,成了公务员考试的内容,不得不说是件奇迹。那么《周易》的魅力在哪里呢?
《周易》能让人更好地做出生活抉择
占卜就是《周易》的一大作用。可能有人认为有事算一卦是封建迷信,但恰恰相反,人在遇到重大决策或者人生转折点时,会茫然无措,很难做出选择。这时求助亲人朋友或者"高人"指点,不如相信古人智慧,在《易经》里寻求答案。
孔子最早接触《易经》时,遇到事情,就习惯给自己卜卦。比如他在考虑是不是要当官之时,就占到了贲卦。
贲卦是一个相对好的卦,解词是:小利,可以前去。但孔子并没有十分高兴。因为贲卦展现的场景是火在山下燃烧,看起来将山峰照得耀眼夺目,但也不过是表面现象。也就是说孔子当不上有实权的官。不过既然是小利,那还是有好处的。所以孔子才走入朝廷从政。
事实也是如此,孔子虽然在政坛上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也进一步积累了名望和经验,为以后他退下来成为教育大家打下基础?
《周易》能让人更好地感悟人生
如果把《周易》简简单单当作一本卦书那就大错特错了。《周易》是通过包罗万象又变幻莫测的卦象告诉人们很多人生哲理。
正所谓"日月为易,刚柔相当","易"就是人肉眼最早观察出来的变化。《周易》告诉我们一个最为朴素的原理,就是万事万物都是流动的,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也不能够墨守成规,而应该顺势而为。
"乐天知命",来自《周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这并不是表面上的安分守已,而是知道了宇宙的法则和生命的内涵,知道自己最适合的从业方向,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懂得自身发展的正确方向。
而且为人要有好的心态,对一切挫折都能够安然接受,一不白日做梦,二不怨天尤人,脚踏实地用心生活。这样才能一生"无忧",没有烦恼。
《周易》让人积极向上。
这也是中国人在世界上安身立命的精神,无论到何时何地,中国人勤劳的可怕,就如蜜蜂永不停歇,起早贪晚,努力奋斗,这句话也是清华的校训,激励莘莘学子走向更好的明天。
八卦也如水流动一样,不会静止在一个地方。阴阳卦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否极泰来,就是出自《周易》,否是最坏的一个卦象,泰则为最好的一个卦象。一件事坏到极点,也就是好运的开始。
人的一生并不可能一番风顺,难免会有感到最倒霉的时候,工作变得焦头烂额,总有小人同事作祟;爱人会动不动发脾气,家庭矛盾重重,身体也可能出现健康问题。这就是运气最衰之时,也就是"否"。但黎明来临之前总是最黑暗的,冬天到了,春天不会太远。这时就需要人的不放弃,做出积极向上的努力,这样总有一天会东山再起,运气也慢慢会"泰"起来。
结语:
如今很多小学也开设国学课堂,人们开始意识到,不能把《周易》当成"糟粕"看待,而是深奥研究,用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周易》也将日益发扬光大,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动人的光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