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易数和易经有什么区别(图解易经中的数学梅花易数)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乎可以说首屈一指。《易经》的最初缘起该追溯到什么年代,至今众说纷纭很难定论。但曾经有《连山》易,后又有过《归藏》易,大约相应的年代是夏朝(可能更早)、商朝,这似乎可以确定。随后到周朝,就叫《周易》了。我们现在讲《易经》,大多是指《周易》。

关于《易经》,几千年来的著作学说多如牛毛,从各种角度来研究、注释《易经》的都有,真正是“诸子百家”。其中所谓“象数派”与“义理派”的划分与对立是特别值得重视的。象数派着重从卦的象与数解释《易经》,它带有更多的自然科学成份,思考世界万物和卦象之间的形与数的对应关系。而义理派则更多地从政治哲学、政治伦理学、政治策略学等“圣人之治”的“人文”角度,观察卦象与天地社会的联系。

这两派自汉以来彼此对立、彼此融合有多种演变。它们在原则上都承认《易经》最早产生于占筮,但象数派显然更看重占筮的意义,有很多象数派代表人物就是占筮大家。而义理派则比较忽略甚至鄙视占筮,他们更多运用的是《易经》中的“上层建筑”部分,在这部分中,我们看到的是堂皇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说、理论与策略。

这两派学说中都各有它们的真理。

如果撇开象数派与义理派划分的概念,我们还可以将占筮本身当做《易经》中“技术”层面的内容,而将《易经》中各种对天地人事与阴阳八卦的解释与概括当做“理论”层面的东西。

关于《易经》的占筮“技术”,自古以来主要有三个体系,或者说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古筮法”。这主要是依据六十四卦卦象与卦、爻辞来断卦。当然后来又包括运用《彖》、《象》等易传之“辞”。这种占筮法,春秋战国以来古籍留下了一些案例,读起来饶有趣味。这种占筮法依靠对《易经》的熟悉与透彻把握,它与《易经》本来内容的联系最直接。

第二种方法是“纳甲法”,现在民间也多称之为“六爻法”,汉时就有,据说它的成形与西汉京房有很大关系。这种占筮法将天干地支装入六十四卦中,结合年、月、日的天干地支,运用五行生克等一系列法则,进行了一套更为繁复的占筮运算。它有时几乎完全离开《易经》六十四卦的卦、爻辞,另成体系。这种占筮法预测事物十分细化,在民间常常成为占筮主流。

第三种是“梅花易法",基本可以确定源于宋朝邵康节的《梅花易数》一书。创始人大概就是邵康节。这种占筮法起卦简便,外应敏感,将六十四卦的上下卦按动爻所处的位置分为“体卦”、“用卦”,然后在时令五行背景下,对体卦、用卦之间的五行生克进行计算,最后得出预测结果。

这三种占筮技术各有长短,在古往今来的占筮历史中,常常有人将它们综合运用。

将第一种“古筮法"与第二种“纳甲法"结合起来的典范是近代易学大家尚秉和先生。他通常是先以“古筮法”做象断、辞断,在不足以解决问题时便加上“纳甲法”来断卦。

另外要提到的是当代易学大家刘大钧先生。他对《易经》理论层面做出的巨大贡献众所周知,对《易经》技术层面的贡献也令人注意。他著有专门讲授纳甲占筮法的书籍,显示出他对此的熟谙,而以他对《易经》经与传的精通,“古筮法"在他一定是信手拈来的,因此,他将此二法结合起来运用是可想而知的。

而将第一种“古意法”与第三种“梅花易法"结合起来运用的也大有人在。

邵康节本人就是第一例。

他在《梅花易数》一书中讲到了这种结合。

再值得提出的是当代另一位易学大家张延生先生。他无疑对《易经》象数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众多著述将《易经》与现代自然科学结合起来,许多见解颇有新意。未来的中国易学史一定会留下他重要的一页。他对占筮技术也有发挥发展。他主要是运用“梅花易法”占筮,同时结合运用卦、爻辞“古筮法”。

三种占筮法中,惟有将第二种“纳甲法”与第三种“梅花易法”结合起来的成功案例少-些。

看到一些名家有过这样的尝试。

贾双萍虽然并不年轻,师承张志春先生等名家学习摸索占筮也有多年。但比起上述那些大家来,绝对该算是易学晚辈。然而晚辈勇于探索,也便有了自己的发现。

“梅花易法”与“纳甲法”最难相互兼容的一点是“比和卦”和“六冲卦”的关系问题。八个八纯卦在“梅花易法”中都是比和卦,卦逢比和大多都以吉断。而这八个八纯卦在“纳甲法”中却是六冲卦,除了突灾新病有时需冲之外,大多情况下都以凶吝断。两种占筮体系只要一遇到八纯卦就矛盾冲突,因此,历来行家多讲究二种方法不同断,同断徒生混乱。而不同断,无论是“纳甲法”,还是“梅花易法”,都能在本体系中自圆其说,断出准确结果。

贾双萍对《易经》占筮技术的又一点值得称道的探索是在“梅花易法”的运用中。“梅花易法”主要凭体卦、用卦、时令的五行生克关系断吉凶。自邵康节以来,就强调一个原则:体卦旺则吉,愈旺愈吉,反之则凶吝。但是贾双萍根据她的占筮实践,发现情况并非绝对如此:常常体卦过旺就走向反面,本该断吉的事变得凶吝。她从实践出发,大胆提出了“过旺则反而凶吝”的看法。应该说这是相当有新意的。她在这方面的案例是否丰富确凿到足以向世人立论,还可以斟酌。但是,从大千世界的一般规律来讲,她的见解大概是有道理的。

就好像一个小孩,爷爷奶奶对他好,姥爷姥姥对他好,父母更是百般爱护他,阿姨保姆则里外呵护他,方方面面都“生扶”之,他的人气不但“旺”,而且“过旺”,结果一定会特别好吗很可能溺爱过度反而害了孩子。

这种生活中的道理也是《易经》中的道理。

《易经》经文中充满了“物极必反”的告诚,那么具体到“梅花易法"的占筮技术中,似乎也不该有体卦愈旺愈吉没有边界的道理。

THE END
1.周易和易区别在哪里?答案为你揭晓今天要讲的题目是周易和易经有区别吗?那么民间一般谈到【易经】都不大会去提【周易】两个字,实际上【周易】是包含了【易经】,【周易】包括两部分,前半部分就已经是由周文王和他的儿子周公旦所撰写的,后半部分叫【易传】,只有孔夫子在研究完易经以后所撰写的文字。 http://www.gzculture.net/ywjj/wenhuaredian/2572.html
2.学《易》第一天:易学基础2.周易跟易经的区别 老实说,这两个概念在平常经常会被混用,不过我们还是稍微做一些区别吧。古人云:古有三易,曰连山,曰归藏,曰周易。古人又云,易更三圣。一般来说,我们把孔子之前的,不包括易传的易,叫做周易,而把孔子之后的,加上了易传的易,叫做易经,是比较准确的。毕竟按照从唐代开始的书籍四分法,易经是归于https://www.jianshu.com/p/8032e21bc7d7
3.周易主要讲什么内容《周易》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 《易经》包括狭义的《周易》与《易传》。《周易》相传是依循周文王主编《易》的著述而来,成书大约在西周时期。由于随时代演变,《周易》文字含义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已经不便读懂,因此孔子撰写了“十翼”,后世又称为《易传》并列入《易经》。 http://www.ychedu.com/CRJY/zgxs/613187.html
4.易经和周易的区别易经和周易的区别是什么?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在于,周易只是一个流传至今的易经版本。周易集连山易,归藏易、乾坤易于一身,就像将内容大致相同,版本却不同的的书,重新加以整理、排序、编纂,形成了一个新的,周易和易经有什么区别?易经有三种:连山、归藏、周易。唐·孔颖达说:《连山》是神农创立,《归藏》是黄帝创立,《周易》是周文王创立。但https://www.16757.com/ysh/bazi/201.html
5.周易与易经有什么区别易经是不是周易这两个是一回事吗?还是不同的两个呢?……很多人对这个问题傻傻分不清楚。我们研究《易经》,首先要搞清楚一件事就是《易经》与《周易》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很多人搞不清楚二者有何异同。 《易经》有三部 夏朝与夏朝之前的夏易,称为连山易;https://www.som88.net/2546.html
6.易经取名周易起名有什么区别?哪个取名字更好什么样的名字才好?不仅要读音悦耳、寓意吉利,更要符合宝宝的五行八字。易经起名取名字的方式,可以帮助大家取一个最合适的宝宝名字,赶紧看看吧。 易经取名、周易起名有什么区别 易经取名、周易起名,没有过大的差别。 1、从狭义上说,易经就是周易,是同一本书。《周易》包括两部分,易经和易传。易经讲的是64卦每一https://www.k366.com/wenzhang/name/157316.htm
7.易经就是周易,周易就是易经。()参考答案: 错误 解析:很多人误以为易经就是周易,周易就是易经。其实是错误的,简单的说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就是从属关系上的不同,易经包含周易。 复制 纠错举一反三 在举行现场招聘会前,用人单位应如实公布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以及拟招聘的岗位、数量、条件等信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在举行现场招聘会时,用人https://www.shuashuati.com/ti/e161e711fd5048a9a634cd3f875330f5.html
8.易经与周易有何区别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易经是总称,有三本易经.一本叫周易,一本叫连山易,一本叫归藏易.其中流传最广的易经是周易.周易是周而复始之易,由文王画的后天八卦,孔子解的卦.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相似问题 易经和周易的区别? 《易经》与《周易》是我区别? 《周易》和《易经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f52438a4c92efe8f25aa78ab7eb77238.html
9.周易卦爻解读笔记——小畜风天小畜和山天大畜的区别周易卦爻解读笔记——小畜 第九卦小畜 风天小畜 巽上乾下 小畜卦由姤卦变来,姤卦的初六与九四换位。象征小有积蓄。 天风姤 序卦传【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 先说一下小畜和大畜的区别,畜,通蓄。古代积蓄也会联想到畜养。以阳畜阴。五阳畜一阴为小畜,四阳畜二阴为大畜。小畜风行天上,顺时运,https://blog.csdn.net/sm9sun/article/details/131822245
10.《周易》与中国文化德义两个词完全是易学的两个词,所以孔子是易学的真正开创者,是孔子真正把数术的易和义理的易(或者叫哲学的易)完全区别开来,于是才有我们所说的真正的易学,所以我们说孔子对易学最大的贡献就是区别这两者,而正因为区别了这两者,使《周易》的哲学成分进一步地纯化,使易学进一步地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方式。 https://jyzx.qfnu.edu.cn/info/1201/1653.htm
11.《周易》除了算命,还能指导革命读《翦商》(二)易经 周易中的历史 回到《周易》。这是一本十分独特的书,历来注家极多,各执一词,原因在于它行文古奥,意思极为隐晦难懂,留下巨大解释空间。六经皆史派认为,从《周易》卦辞和爻辞中,同样可以发掘史料,用来研究上古史。 顾颉刚先生早年写过一本小册子,叫做《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便是易经入史的滥觞。他通过对卦https://www.yicai.com/news/101731546.html
12.杨庆中:《周易》与中国哲学(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网:您上次谈到“无论从哪个角度进入《周易》,都离不开对《周易》经传的研究,因为易学史上的很多问题都是从《周易》经传中引发出来的,《易传》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解释《周易》的著作,那么,孔子是不是《易传》的作者? 杨庆中:《易传》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一部诠释《易经》的传世文献,史载该《传》出于http://www.sass.cn/109002/67016.aspx
13.浅谈《易经》与《道德经》的差异《易经》:阴阳不测之谓神。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道德经》: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第二:《易经》与《道德经》都认为世间万物是变易的。 注:本文所讲《易经》包含《周易》与《易传》,下同。 先看易经所云: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https://m.douban.com/note/853542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