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谁写的,易经作者是谁,周易是谁写的,周易和易经是一本书吗?

制定了“阴、阳”符号,又通过观察太阳影子四季变化推演出“八卦”,分别用、、、、、、、来表示。

《说卦传》:

乾天也,故称父,坤地也,故称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伏羲所作“八卦”被称为“先天八卦”,先天八卦以乾坤立两极,衍生其他六个卦,因此有“乾坤生六子”之说。

PS:伏羲根据太阳四季影子变化得出“八卦”是当下比较通认的说法,而古人的说法是伏羲德治天下,因此有龙马从河中跃出,龙马身负河图,伏羲得河图而感悟,始作“八卦”。

“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以画八卦,谓之河图。”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何必拘泥于“我认为”,跳出“执我”,方可成就,共勉。

“先天八卦”阴阳相峙,体现了自然的静态平衡、对称规律,然而,这种“静态平衡”并不适用于人类社会具体应用(人类属于自然界局部),可以说,人类社会并不存在“绝对平衡”,而是在不平衡中不断变化从而维持“动态平衡”。

因此,周文王重新定义了八卦方位,以“离、坎”立极,形成了适用于“人事”的后天八卦。

自伏羲创“八卦”到周文王演卦,历经圣人垂治,“易”从最初的八个“三经卦”,经由各时期先贤推衍,形成了“六十四卦”(八个卦排列组合,形成新的六画卦,即82=64)。

《周礼》之《大卜》篇:

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如今世传周文王推演“六十四卦”是片面说法,比较客观的说法是:周文王、周公旦(周文王第四子)对夏、商时期“易”的卦辞、爻辞进行补充、修编,形成了当代所谓的“周易”。

在殷商时期,“易”是纯粹的“占测之物”,自周文王修“易”后,“易”的卦辞、爻辞中涵带诸多“哲学”,粗略的说,《周易》是七分“筮”三分“哲”。

时至春秋时期,鲁国孔丘推崇“仁学”,青年不得志,老年始读“易”,方知“易”中所讲规律合乎于“道”,以至于发出“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这样的感叹。

自此孔丘对“易”深入研读,可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书不离身”,以致有了“韦编三绝”的佳话。

孔圣人50岁前的学说,大多体“仁”,读“易”后,学说由“仁”说逐渐过渡为“仁、义”之说,也许这是圣人于“易”中体悟阴阳所得。

《易传》十翼:象辞(上下2篇)、系辞(上下2篇)、彖辞(上下2篇)、文言传、序卦传、说卦传、杂卦传。

PS:孔圣人年轻时认为“易”是“卜筮”之作,因此不读“易”,也许是到了老年,“仁学”到了瓶颈,开始寻求于“莫测之物”,才偶然读“易”吧。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知道了《易经》的来历,由此咱们理清脉络,尝试分析“易经是谁写的”,为“易经作者是谁”这个问题做个明确解答。

①《易经》的原始雏形仅仅是八个符号(先天八卦),八卦的创始者是伏羲。

③时至周朝,文王重新定义八卦方位(后天八卦),携周公旦修编了六十四卦卦辞、爻辞,至此《周易》成书,流传至今。

④春秋时期,孔子及其门人对《周易》卦辞、爻辞、卦序、卦理、卦意分门别类作了论述,这些著作合成《易传》(十翼)。

⑤后人将《周易》、《易传》合称《易经》,到了汉代费直(西汉易学家),将《易传》中的彖、象、文言纳入《周易》原文之中(费直之前,六十四卦与易传是各自成章的),自此形成了“经传一体”的版式,流传至今。

“经传一体”是时代的产物,在印刷制版繁复落后的时代,这有利于“经传”整体流传不失,是相当有效方法。

但对于“理解”层面而言,会给现代人带来诸多疑惑,想想看,两个时代的文字,不同的作者,放置一文之中,多有语义不调、难以对应的感觉。

综述:明面上来讲,易经作者是:伏羲、周文王、孔子。

切实来讲,易经作者是伏羲、未记名的诸先贤、周文王及其子孙、孔子及其门人。

答:《周易》是周文王、周公旦所著,当然,这里说的周氏父子也仅仅是代表人物,而不是说周易仅仅是靠这两位编修撰写的。

周朝以前被称为“人神共居”的时代,彼时人们对占筮的理解更倾向于“神学”,任何重大事宜都要通过卜问神明而做决策。

因此,夏朝的《连山》、殷商的《归葬》内容更倾向于“宿命”,整体卦辞中几乎不涉及人的思想。

自周文王开始,将人间最大权利从神明中夺回,号“周天子”,周朝及以前,“易”为宫廷重典,常人是不可接触的。

因此,周文王修编了“易”的卦辞、卦爻,使得如今我们读到的《周易》更多体现“人文”思想,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定论”。

修编《周易》是一个大工程,不是一两个人可以完善的,因此,提及“周易是谁写的”这个问题,我们要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看待:

《周易》是以周文王、周公旦为代表人物率领周朝筮官编修而成。

通过讲述“易经作者是谁”,大家也会明白易经与周易的区别,诸如“周易和易经是一本书吗”这类问题不言自明。

严格意义上讲:易经和周易不是一本书,《周易》仅指“六十四卦”,《易经》是《周易》、易传的合称。

由于时代变迁,《周易》原文中的词义、语境多有变化,现代人很难理解其中含义,而孔子所作《易传》,虽卜筮内容不多,却可完备解释《周易》。

THE END
1.周易和易经是一本书吗周易和易经是一本书吗丑萌美少女 精选回答 《周易》和《易经》不是同一本书。《易经》分为三本,《周易》是其中一本,这三本分别是《连山》、《归藏》、《周易》,其中《连山》与《归藏》已经失传了,现存的只有《周易》。 《易经》是华夏上古三大奇书之一,其阐述了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https://edu.iask.sina.com.cn/jy/jNTLJPGemb.html
2.周易主要讲什么内容《周易》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 《易经》包括狭义的《周易》与《易传》。《周易》相传是依循周文王主编《易》的著述而来,成书大约在西周时期。由于随时代演变,《周易》文字含义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已经不便读懂,因此孔子撰写了“十翼”,后世又称为《易传》并列入《易经》。 http://www.ychedu.com/CRJY/zgxs/613187.html
3.周易与易经有何区别周易与易经有区别吗周易的主要内容是以八卦为基础的六十四卦象及其爻辞。这些卦象和爻辞都是用来进行卜筮的,通过投掷龟甲或蓍草来获得卦象,再根据卦象和爻辞来判断事情的吉凶和走向。周易的结构相对简单,主要是卦象和爻辞的集合。 而易经则不同,它不仅涵盖了周易的卦象和爻辞,还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解释和阐发。易经的内容非常http://www.unwtt.com/news/830.html
4.周易和易经是一本书吗?如果不是,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是一本书,只不过,周易是周朝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对易经的发展.“周”,东汉郑玄《易论》,认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而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认为“周”是指岐阳地名,是周朝的代称.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6ff5ea447957ecc3e6969235f97e5285.html
5.周易与易经有什么区别易经是不是周易这两个是一回事吗?还是不同的两个呢?……很多人对这个问题傻傻分不清楚。我们研究《易经》,首先要搞清楚一件事就是《易经》与《周易》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很多人搞不清楚二者有何异同。 《易经》有三部 夏朝与夏朝之前的夏易,称为连山易;https://www.som88.net/2546.html
6.《周易》和《易经》不是同一本书吗?那不是一回事儿所以很清楚了,《易经》它并不是一部完整的著作,它分为《连山》、《归藏》、《周易》三部分。所以《周易》只是《易经》中的一部分。《周易》想必不介绍,如今是随处可见,早已经是家喻户晓,那么你知道是谁著的吗?相传是周文王姬昌的著作,而由此有人就说了,诸子百家之说,都渊源于《易经》。那么《归藏》和《连山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45361611/
7.易经和周易有什么区别是同一本书吗《易经》成书很早,大约在西周时期。易经有三本,其中一本是周易,周易是传世的一本。 还有两种《易经》,一种叫《连山易》,一种叫《归藏易》,加上《周易》,总称为“三易”。《连山易》是神农时代的《易》,所画八卦的位置,和《周易》的八卦位置是不一样的。黄帝时代的《易》为《归藏易》。《周易》是周朝的https://www.qiyuange.com/zhouyi/44947.html
8.周易易经易经和周易是一回事吗连山易以艮卦为首归藏易以坤卦为首周易,周易与易经的区别就是从属关系上的不同《易经》包含了《周易》。 周易与易经的区别就是从属关系上的不同《易经》包含了《周易》,中观国学以清华教授廖名春的《周易经传十五讲》。 《周易通义Q4周易测试易经全文及译文Q5易经原文(适合打印)内容来,所谓“象”是指事物发正直https://www.16757.com/ysh/bazi/1322.html
9.《周易》的文化价值答案:《易经》。其实,这一“标准答案”是不标准的。因为这句话出自《易传》。《易传》体现了《周易》对后世的影响。而《周易》在诞生之前,已经有《连山》、《归藏》的存在。在《连山》之前,则是“数字卦”的时代,那是一个直接将占筮所得到的六个数字依次从下往上排列的“数字组”。后来,先人按奇、偶原则https://www.sass.org.cn/_s3/2010/0222/c1201a26981/page.psp
10.方笑一:《周易》通天人之际,奥到学术浅到生活《周易》通常又称《易经》,其实它有广义狭义之分,方笑一指出,广义的《易经》指全部的《周易》,狭义的《易经》仅指《周易》中“经”的部分,与《易传》相对。而《易传》是解释《易经》的著述,它有7种10篇,分别为《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角、《说卦传》、《序卦传》和http://wenhui.whb.cn/zhuzhan/jtxw/20190320/250736.html
11.中国传统文化:“易”有三层含义,它也是《易经》要表达的三种核心因此,我们要学会变通而图存,以不变应万变。 综上所述,简易、变易、不易,这三层含义涵盖了《易经》的所有变化规律。读懂了《易经》,也就了解了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变化原理,就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做到顺乎自然,趋利避害,临危不惧,从容不迫。 作者:千面略懂先生https://www.meipian.cn/42ba6rui
12.《易经》和《周易》是一回事么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非常多的文物典籍,既有《老子》《黄帝四经》等,还有帛书版的《易经》,其中不少内容与现行版的《周易》不一样,这些文献对我们研究《易经》的发展演变历史意义重大。 主编推荐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918/15/2199063_936401938.shtml
13.文化与传承——周易汉武帝“独尊儒术”,《易经》被尊为六经之首。汉代被称为经学时代,“经学”高于一切学术。中国历代图书分类是:经、史、子、集四大类,经列于首。《周易》为“六经”之首,自然也就是群书之首,即中国的第一部典籍,影响极大。历代学术思想发展之契机亦多建基于“易经”,两汉经学自不待言,魏晋“新道家”谈玄,亦https://www.hbdfxy.cn/traffic/detail/36/36/7344
14.《周易》和《易经》到底是什么关系大多数人都知道儒家有十三部经典的经书,我们称之为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这也是上面为什么说《周易》顶多只能叫《易》经,不能叫《易经》的原因。 https://www.jianshu.com/p/0ec87e66a7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