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到底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这个问题至今一直没有公认答案,太玄和周易一样,甚至在人们看来,太玄或许比周易更加晦涩难懂,这两部古代经典不知耗费了多少学者毕生精力和热情,可谓是皓首穷经。历代不绝的众家解经之言,流传下来的也已经积攒了数千卷,而最终也无人能破解这承载千古大道的经典之谜。甚至太玄被后人称为白首太玄经,可见要参透这真经本义,可比于登天之难。
要解读这玄与易的本义,理解先圣作易真实意旨也绝非一件容易之事,我们是否可以先把穷究本义的兴趣和欲念暂时收敛起来,把一些现存经典中合理性内容仔细梳理总结一下,然后再去理解其原本意义,或许会找到一个新的思路,这便是本文的出发点:
通过分析卦气、十二辟卦与易经太玄的关系,说明太玄是植根并同时从周易中衍生出来的,也会十分清晰的表明,十二卦是卦气说的核心,是玄易同构体系的骨干,也是连通玄易关系的桥梁。而这个分析过程也为解读这两部经典之迷提供了新途径。
关键词:周易、太玄、卦气、十二辟卦
----------------------------------------------------------------------------------------
十二复辟卦,就是常说的: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
坤这十二卦,在易学上可谓是很常识性的内容,研究周易的人可能都很熟悉。
在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著述的《梦溪笔谈》中,有一个《郑夬谈易》的小故事这
样讲:
[江南人郑夬曾为一书谈《易》,期间一说曰:“乾坤大父母也。复姤小父母也。
乾一变生复,得一阳;坤一变生姤,得一阴。乾再变生临,得二阳;坤再变生遁,
得二阴。乾三变生泰,得四阳;坤三变生否,得四阴。乾四变生大壮,得八阳;
坤四变生观,得八阴。乾五变生夬,得十六阳;坤五变生剥。得十六阴。乾六变
生未济,得三十二阳;坤六变生归妹,得三十二阴。乾、坤错综,阴阳各三十二,
生六十四卦。”夬之为书,皆荒唐之论,独有此“变卦”之说,未知其是非。
予后因见兵部员外郎秦君玠,论夬所谈,骇然叹曰:“夬何处得此法?玠曾遇一
异人授此数,历推往古兴衰运历,无不皆验,常恨不能尽得此术。西都邵雍亦知
大略,已能洞吉凶之变,此人乃形之于书,必有天谴。此非世人得闻也。”予闻
其言怪,兼复甚秘,不欲深诘之。今夬与雍、玠已死,终不知其何术也。]
根据这个故事的描述,结合太极图的阴阳消长意义,以乾、坤两卦分别作为阴阳两个路径,经过五次顺序变化就可以获得易学上著名的十二辟卦圆图,值得注意的是,乾变的结果不是姤而是复,坤变的结果不是复而是姤。恰好表明了阴阳分别各自消长,而形成一个偶合的对变体系。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西汉《京房易传》的八宫卦次序排列中看到另一种十二辟卦的规则排列。
上古伏羲族的两大图像历
大地湾遗址的考古发现,不仅证明了“伏羲画卦,以卦纪历”是确凿不移的史实,而且解密了上古四千年的伏羲族两大图像历:连山历,归藏历;进而解密了夏代《连山》、商代《归藏》、周代《周易》的起源之谜。
伏羲连山历、神农归藏历原理图
连山历是大地湾伏羲族和仰韶伏羲族的早期历法,以东七山、西七山为地面坐标,亦即《山海经》的《大荒东经》、《大荒西经》记载的十四座日月出入之山:冬至到夏至的上半年,太阳从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移动。夏至到冬至的下半年,太阳从北回归线向南回归线移动。太阳东升西落的轨迹,每半年南北位移七山六谷,一谷对应一月,六谷对应半年六月。西周《周髀算经》的“七衡六间图”,即源于此。
由于伏羲族的早期历法是连山历,所以伏羲族的别名是“连山氏”。又在方言口传过程和文字记录过程中,讹传或别写为“列山氏”、“烈山氏”、“历山氏”等等。
归藏历是龙山伏羲族的晚期历法,以伏羲六十四卦的六爻,对应六谷。阳爻的多寡和位置,标示太阳的位置;阴爻的多寡和位置,标示圭影的长短。
商代《归藏》的十二辟卦如下——
阳仪六辟卦:复↗临↗泰↗大壮↗夬↗乾
阴仪六辟卦:姤↗遁↗否↗观↗剥↗坤
上半年六个月,太阳从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北“归”,阳气渐盛而阴气渐衰,所以阳仪六辟卦是阳爻渐多,阴爻渐少。其中春分泰卦是三阳三阴,标示阴阳平分,昼夜等长;夏至乾卦是六爻皆阳,标示圭影最短,白昼最长。
下半年六个月,太阳从北回归线向南回归线南“藏”,阴气渐盛而阳气渐衰,所以阴仪六辟卦是阴爻渐多,阳爻渐少。其中秋分否卦是三阴三阳,标示阴阳平分,昼夜等长;冬至坤卦是六爻皆阴,标示圭影最长,白昼最短。
由于伏羲族的晚期历法是归藏历,所以伏羲族的另一别名是“归藏氏”。
伏羲六十四卦和伏羲太极图,都是伏羲族的图像历符号。卦象(圭象)用于记录圭影,兼有象、数二义:卦象对应天象,爻数对应历数。太极图则是卦象的合成图:阳爻转化为太极图之白,阴爻转化为太极图之黑;卦象的阴爻阳爻,严格对应太极图的黑白构成。
伏羲十二辟卦太极图
下面就是易学上耳熟能详的八宫卦次序排列,也就是通过八纯卦而分别与一世卦、二世卦、三世卦、四世卦、五世卦,游魂卦、归魂卦的交错排列而成的卦序:
图略
在京房易的这种卦序排列中,我们很明显的看到,在乾、坤各自的前五世卦顺序
中,明确的出现我们熟悉的十二辟卦排列顺序:从这个卦序中可以很直观形象的看到“─”表示阳,“--”表示阴的阴阳消长顺序。与前面提到的十二变卦顺序不同的是,乾变为姤,而坤变则为复。
如果在伏曦六十四卦圆图中去寻找这十二辟卦的排列位置,我们还会发现,分别以乾坤作为起始位,采用与上述两种顺序相反排列方法后可以看到,他们的位数排列竟然呈现出
2n-1=N的指数规律:
2的1-1次方=1为乾
2的2-1次方=2为夬
2的3-1次方=4为大壮
2的4-1次方=8为泰
2的5-1次方=16为临
2的6-1次方=32为复
2的1-1次方=1为坤
2的2-1次方=2为剥
2的3-1次方=4为观
2的4-1次方=8为否
2的5-1次方=16为遁
2的6-1次方=32为姤
上述伏羲六十四卦位置的指数排列特点可以用下面圆图表示:
然而,仅仅将十二辟卦在伏羲六十四卦图中排列特点揭示出来,并不能说明更多
的问题,这些内容其实一直都存在于易经的本体结构中,如果不能由此发掘出更
多的未知结果,这些内容或许也并不具有更多的价值,但问题是,我们要继续证
明这些内容的价值,突破点在那里呢?笔者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这个突破点是
存在的,而其中的关键就在汉代出现的卦气学说中。卦气说的主要内容是,坎、离、震、兑四卦为四正卦,象四方伯,主北、南、东、西四方。除去不用,余六十卦,每卦六爻,共三百六十爻,主三百六十日。余五日四分之一日,以每日为八十分,共四百二十分,六十卦分,每卦得七分,加之原本一卦六爻的六日,每卦总共可以表示六日七分,这就是著名的六日七分卦气。
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日,十二月,二分、二至,二十四节气便全部纳入其中,都可以通过这六十卦来代表。其中十二辰名与十二辟卦的对应如下:
子复,丑临,寅泰,卯大壮,辰夬,巳乾,午姤,未遁,申否,酉观,戌剥,亥坤。
继续阅读去百度吧,截图照片也上传不了啊!
《归藏》是传说中的古易书,与《连山》《周易》统称为“三易”。它们是三种不同的占筮方法,但都是由8个经卦重叠出的64个别卦组成。
《归藏》被认为是《周易》的前身。其卦画是按逆时针“乾-兑-离-震-巽-坎-艮-坤”来排列的,将排列一周的八卦看作是万物的一个生存周期。
1993年3月,湖北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中出土了《归藏》,称为王家台秦简归藏,重启研究《归藏》的热潮。有人认为“秦简《易占》不仅是《归藏》,更准确一点,应当是《归藏》易中的《郑母经》”
今仅存《初经》、《六十四卦》、《十二辟卦》、《齐母经》、《郑母经》、《本蓍篇》、《启筮》等七篇。
南宋罗泌《路史发挥》“论三易”中说:“初坤、初乾、初离、初坎、初兑、初艮、初震、初巽,此归藏之易也。”今有人以二进制结构作归藏易示意图。
归藏易卦图与周易六十四卦卦图在卦的排列顺序上有所不同。
先天八卦的卦序是按逆时针:
“乾—兑—离—震-坤—艮-坎——巽—…”来排列的;
而归藏卦画是按逆时针:
“乾—兑—离—震—巽—坎—艮—坤”来排列的。
这里要清楚一点归藏易中并没有乾坤坎震等八卦的概念只有天地金水火风山木,其卦序是“天(乾位),金(兑位),山(离位),水(震位),火(巽位),风(坎位),木(艮位),地(坤位)”。
归藏之法:北方乾水111,西北方兑水110,西方离木101,西南方震木100,东南方坤金000,东方艮金001,东北方坎火010,北方巽火011。
故坤色白,乾色黑,坎色紫,离色绿。坤乾白黑,先天八卦是黑白。
归藏在卦画,即卦的符号上是按严格的二进制顺序排列,而先天八卦是在二进制顺序的基础上有一个纽点,纽点在震坤处,即乾000,兑100,离010,震110,按二进制顺叙下一个应该是巽001,再下一个是坎101。
除了在卦序上的不同外,归藏易在万物的取象上要比周易更加具体。归藏易将按二进制顺序排列一周的八卦看作是万物的一个生存周期,古人在归藏易的卦象上很是混乱,这种混乱会导致其预测事物发展不准确。这可能也是导致其后来失传的一方面原因。周易在卦象上就比归藏易清楚的多,如艮为山,坎为水,巽为风,震为雷,离为火,兑为泽,乾为天,坤为地,但当周易演化到六十四卦时,每一卦对应的象就不是十分清楚,这一点就不如归藏易,归藏易虽然取象和象位安排上不准但其六十四卦皆有具体的象,如天气归000000,地气藏111111,藏归交000111(即,周易天地否卦卦象),归藏定位111000(即,周易地天泰卦卦象),金气杀100100(兑卦卦象),杀归尸000100(即,屡卦),杀藏墓111100此外还有育长苗、育止养、育杀畜、藏杀盗、杀生无忍、杀动干戈等.至于归藏八卦所代表之八气,即归,藏,生,动,长,育,止,杀。如何归位,读者可以自己研究,因为原归藏易的归位很可能有误,如原来的归藏易之天气归为111000,木气生为111011等这些都是错误的(编者自己的观点)。
总之归藏易的卦画取象很有意思,也很具体,值得我们研究。
天水伏羲庙的匾额,大书“一画开天”四字。正是“伏羲画卦”的“一画开天”,成就了八千年华夏文化的开天辟地。
一画开天,天开明道。
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从盘古开天,到伏羲明道。
从老子道德五千言到庄子齐物。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
一切无不因是非起,从思维到言论、从言论到行为。
所谓齐物论,就是齐物和齐论,人需要先齐论,才能逼近齐物的境界。
世间一切事情也无不处于不断结束与开始的循环中。
道生一、二、三,生生不息....
从万物到三,从三到二,从二到一,从一到开天的有。
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存在,其中有精,精中有真,真中有象。
从有到无,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大象无形。
从复杂到简单,大道至简!
万物到道,从复杂到简单。
道到万物,从简单到复杂。
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谓之太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相生,生生不息...
~~~~~~~~~~~~~~~~~~~~~~~~~~~~~~~~~~~~~~~~~~~~~~~~~~~~~~
一,十二辟卦指:1,覆2,临3,泰4,大壮5,夬6,乾7,姤,8,遁9,否10,观11,剥12,坤
二,十二辟卦应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三,十二辟卦对应天文岁星十二次:玄枵星纪析木大火寿星鹑尾鹑火鹑首实沈大梁降娄娵訾
四,十二辟卦对应西方黄道十二宫:宝瓶宫摩羯宫人马宫天堨宫天秤宫室女宫狮子宫巨蟹宫双子宫金牛宫白羊宫双鱼宫
五,十二辟卦对应道家炼丹(打通小周天)任,督脉十二穴位:下鹊桥尾闾关悬枢夹脊陶道玉枕关上丹田百会上鹊桥中丹宫下丹宫海底
六,十二辟卦对应十二长生:胎养长生淋沐官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
七,十二辟卦对应命理十二宫:命宫财帛宫兄弟宫田宅宫男女宫奴仆宫妻妾宫疾厄宫迁移宫官禄官福德宫相貌宫
八,十二辟卦对应音乐十二音律及律数:黄件81大吕76大簇72夹钟68仲吕60蕤宾57林钟54夷则51南吕48无射45应钟43
九,十二辟卦对应中医十二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厥阴肝经。
总之,将十二辟卦弄明白了,万事皆在心中,看万物皆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