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一卦”真能解决问题?理性看待占卜文化!天命内容

“求好运”“求高考成功”“求感情顺利”……近年来,“遇事占一下”日渐成为一些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这些年轻人对网络占卜抱有“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心态,心甘情愿拿出钱财,让占卜师指点迷津。其中,星座解析、塔罗牌等网络占卜费用并不低:收费标准依据时长、占卜内容来定,比如恋爱占卜收费每小时数百元乃至上千元。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不法网站利用部分现代人焦虑、迷茫情绪通过网络占卜进行欺诈,扰乱了网络空间秩序。我们应该如何理性、正确地看待占卜文化?如何应对网络占卜带来的乱象?

我国占卜文化的起源

所谓“占卜”,从字面上包括“占”和“卜”两方面,

“占”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视兆问也”,即通过观察预兆以判断吉凶,“卜”为“灼剥龟也”,即通过灼烧龟甲观察其裂痕以预测吉凶。

新石器时代的考古遗迹中已经可见灼烧兽骨的现象,最晚到殷商时期已经形成我国目前最早可见的成熟文字——甲骨文,其内容大多为殷商王室通过龟甲或兽骨进行占卜活动的记录。

随着预测方式的逐渐丰富,人们又发明了一套通过排列蓍草或竹策之数而获得对应卦象的方法,称为“筮”

,《周易》六十四卦及卦爻辞即属于“占筮”的系统。

两周时期,卜和筮应是同时流行的。

随着龟卜的逐渐消失,“占卜”一词也被引申用以涵盖包括卜筮等通过预兆以推测吉凶祸福的活动。不论所用方法为何,其实质都是要人们相信命运在其发生前就已经被上天安排妥当。所以,在决疑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希望借助一些方法达到预知未来、趋吉避凶的目的。然而,综观我国占卜活动产生与发展的悠久历史,占卜中所求问之“鬼神”在不同时期其内涵不尽相同,人们对占卜的认识也一直在发生变化。

殷商时期,占卜求问的对象主要是自然神和商王的祖先。

从甲骨卜辞内容也能够看出这种绝对的命定观,凡涉及国家祭祀、征伐、王事等方面,商王皆要占卜

殷周鼎革之后,我国历史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占卜所求问的对象逐渐转变为“天”。

周人相信从前殷人有德,所以上天降下“天命”于商王先祖,纣王失德,致使“天命”转移到周,因此他们也认识到“天命靡常”,只有经常修养德性、爱护生民才能“以德配天”,这就是所谓的“敬天事人”或“敬天保民”思想。由此,周人一改殷人对神明的绝对服从,开始注重德行与德政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也为此前神秘的“天”注入了人文性、道德性的理性因素。

《周易》正是形成于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现在看到的《周易》分“经”和“传”两部分,“经”主要用作卜筮,大致成书于殷周之际,其内容为六十四卦及卦爻辞,“传”是解释经文的文字,大致成书于战国中晚期。与殷商时期以占卜窥测神意的思路不同,

《周易》卦爻辞所体现的内容并不局限于天命对于人事的单项操控,而是一种双向互动,即人作为道德主体对天命走向也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如《乾卦》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表明危险(“厉”)可能会降临,但如果有德君子能每日振作不懈怠,即使在夜晚依然保持警惕、行事谨慎,那么即将到来的灾祸也可以被化解。可见,《周易》认为天意并非玄远不可及,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自身的德性,强调人虽然受天命影响,但还是有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从某种程度上说,天命在此时已经有了人意的影子。

由此可见,《周易》六十四卦卦爻辞虽是卜筮之书,但其诞生于商周鼎革之际,受到“敬天保民”思想的强烈影响,成书之时即具备了天命与人事两个要素:在占筮吉凶、预测未来的基本功能之外,其对道德的推崇则显示出注重人事的一面,并强调人事也可对天命产生影响,这为此后《周易》从卜筮之书向着人文化、哲理化方向转化做好了思想准备,也为我国古代占卜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主要基调。

如何理性看待《周易》的卜筮功能?

《周易》卦爻辞中蕴含着对德性的倡导,但这些道理都隐藏在卜筮之书的形式之下,往往难以被普通人察觉,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反映的正是当时的普遍情况。孔子及其后学注意到这个现象,开始对《周易》说理的内涵进行系统性挖掘和论述。

在孔子看来,祭祀、卜筮等活动其目的在于从超自然的力量那里获得庇佑,但如果人能做到有德与仁义,亦能获得相同的结果。相较于卜筮这种将自己命运交给神明决定的行为,修养道德更能够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这也是《论语·子路》中孔子说“不占而已矣”的原因。可见在孔子看来,卜筮与重德是《易》的两大思想特征,二者不可分割,但德行和仁义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起到与占卜相同的作用。

至战国中晚期形成了十篇解释六十四卦卦爻辞和筮法的文字《易传》,亦即“十翼”,进一步阐释了这一思想。首先,《易传》为人伦道德找到了天道层面的理论依据。《说卦传》:“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天、地、人三才被纳入同一个理论框架,这个世界归根结底由阴阳构成,而这一规律投射到人道层面就是以仁义为代表的道德准则,因此人们修养道德符合天道运行的规律。其次,

《易传》重申占卜与修德之间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系辞上传》言六十四卦本身只涉及六十四类事,并不能尽包天下之事,所以人们应当“触类而长之”,要引申具体卦象背后的道理,才能将其推广到其他类似的境遇当中。由于人伦道德与天道秩序相一致,

个人命运的吉凶与否并非神秘而不可捉摸的神意,而是由自己的道德水准决定,修德则吉、违德则凶。

这种思想影响深远,直至西汉前期,不少大儒学者依然秉承此说。如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曾直言“《易》无达占”,司马迁亦有言:“君子谓夫轻卜筮,无神明者,悖;背人道,信祯祥者,鬼神不得其正。”这些都是将卜筮功用与义理内涵合而观之,认为二者不应偏废,而是应该熔于一炉。西汉中期以后,偏重卜筮的象数易学立于学官,影响日渐扩大,朝廷上下说灾异和说谶纬风气炽烈,《易》的卜筮、预测功能大为彰显,道德教化的功能反而被忽视。这种风气直到汉末三国方为之一变,先是郑玄兼重今古文经,变一时风气,王弼继踵其后,扫落象数,重新拾起《周易》义理的路数,以哲学化的视角解经。此后,经过唐代孔颖达和北宋胡瑗、程颐、张载、王安石等人的努力,《周易》经传中与儒家道德伦理相通的部分重新得到阐扬,致使人们讳于言及《周易》作为卜筮之书的本来面目。

针对这种情况,

南宋朱熹提出正确对待《周易》作为卜筮之书和说理之书的“双重身份”。

据《朱子语类》卷六十六“卜筮”条,一方面,朱熹明确提出“《易》本卜筮之书”,“本”字说明要历史地看待《周易》经传,打破了“讳言《易》本为占筮作,须要说做为义理作”的局面。另一方面,他重新拈出孔子、《易传》以来的思想,指出卜筮之书并不会因其外在形式而失去价值,因为“许多道理,依旧在其间”。朱熹沿袭张载《正蒙·大易》之“《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故撰德于卦”的观点,提出人们应当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占卜之用的卦爻辞看其对人伦社会道德的推崇,所以他在《周易本义》中屡次强调“占者有其德”。随着程朱理学成为官学,朱熹此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千百年来,经过历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周易》的性质及其学术面貌基本得以澄清,在这一曲折过程的背后,反映的是人们对占卜与德行之间关系认识的深刻变化。朱熹在承认“《易》本卜筮之书”的同时,也强调“许多道理,依旧在其间”,并非单纯的调和论,而是回归孔子、《易传》的思路,对于《周易》具有卜筮、重德两种价值观的确认。但归根结底,无论是孔子还是朱熹,最终还是强调

卜筮是君子之用,而重德才是君子之本

,这正与儒家倡导的基本精神相契合。

警惕网络占卜骗局

当今网络占卜形式多样、内容驳杂,吸引了相当数量的年轻网民参与其中,乐此不疲。实际上这种现象是传统占卜文化与当今互联网结合的时代产物,

对占卜活动的依赖,也投射出当今社会人们面对现实焦虑和困惑时,渴望寻求心理依赖与精神寄托的愿望。

但是,网络占卜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也存在着诸多消极因素。

一是不少网络占卜充斥着低俗、有害的信息,宣扬消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背道而驰。二是网络占卜容易滋生违法犯罪行为,如利用网络占卜虚构事实,以转运等理由骗取钱财,社会危害性不言而喻。三是对受害者个人及家庭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据警方提供的案例,不少受害者由于身患重病、疑难病,自觉求医无望转而投向网络占卜,而不法分子正抓住这种心理,大肆揽财,轻者致使受害者遭受经济损失、家庭关系受损,重者则可能导致受害者家破人亡,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因此,针对网络上日益活跃的网络占卜活动,多方综合治理势在必行。首先,要把网络占卜“从边缘地带拉回法律聚光灯下”,

司法、执法机关应当切实履行职能

,针对花样百出的非法网络占卜活动加强监管,对骗取他人钱财、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此外,

学校和家庭也应当积极参与,向未成年人传播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但最终的责任主体还是我们自己,

作为新时代的公民,应当自觉树立科学观念,提高人文素养,从而提高辨别力

。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发挥积极的重要作用。

占卜文化存在于人类不同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它是人趋吉避凶这一朴素愿望的直接反映。《周易》作为中华文化中历史最悠久、地位最崇高的传统经典之一,其成书之初就有着卜筮的功用,但其价值绝不仅限于此。从《周易》卦爻辞对道德的宣扬,到孔子“观其德义”的态度,再到《易传》“与天地合德”的天人合一理念,均昭示着古代先民敬天重德的精神境界。此后历代仁人志士,也不乏以《周易》经传中的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者。

在《周易》所构筑的世界中,天意固然有玄远难测的一面,但是人依然有发挥能动性的空间,而这种能动性就是体现在“德”上。

德行高尚的君子,即使卜之不利,但仍然能够通过修身自省、夕惕若厉而化解祸端,而那些汲汲营营的小人,即使卜得大吉,但仍有可能遭遇灾凶。

《周易》之“易”强调变化,其真义就在于此。正如《乾卦·象传》所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强健有为,君子的行事也需合乎于此,所谓“自强”,不是“天”使之强、“神”使之强,而是不断自我勉励,鼓舞干劲。因此,我们应当正确认识我国传统文化,汲取其中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有利因素,

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始终坚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和理念,时刻葆有昂扬向上、勇于拼搏的斗志和勇气

,同时

积极、自觉地提升、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科学意识以及明辨是非、真假的能力

,抵御网络上的消极甚至违法内容的不良影响。

选自《人民论坛》杂志5月上

原标题|占卜文化的起源与理性认知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张涛

THE END
1.《易经》:学会一个“观”字,教你如何用心看世界当你保持中正,内心不偏不倚的时候,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我们通过三个方面,来分析如何见微知著? 一、观察事物要深入 《观卦》之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意思是:用幼稚浅显的眼光来观察事物,这对无知的庶民来说,不会有害处,但对担任教化任务的君子来说,应该感到羞耻。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28/19/69534887_1140664931.shtml
2.每日金钱卦,金钱卦查询金钱卦占卜方法 2024-10-25 一、摇卦的具体方法 1、首先准备三枚铜钱(或硬币)。 2、无字的一面叫做“背面”,有汉字的一面叫做“正面”。 3、摇卦时,只需记下每次摇卦出现几个“背面”,共摇6次成卦。 二、具体操作步骤: 1、三枚铜钱放于手心,双手合扣,意念集中于所测之事,默念片刻。 http://www.jsfctech.com/yx/sj05u50/
3.抽的观卦预示着什么卦象分析抽的观卦预示着什么 卦象分析 何谓卦?卦是古代用来占卜的工具,它是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套符号,供占测用。在古时候,古人喜欢通过算卦来推测自己的运势,甚至是命运。所以对算卦这一活动很重视。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抽的观卦预示着什么?https://www.qiyuange.com/zhouyi/56489.html
4.刘文德卦技二十法相逢是缘解析版刘文德的卦技二十法对于六爻学者来说,具有较高的学习价值,是提高六爻预测技艺必不可少的技法之一,但因原文中诸多地方不易理解,相逢在自己的群中,进行了讲课试的解析,将陆续传给易友把玩,转贴请注明出处。 一、场态观卦 什么是场?场就是环境。人有生活的环境,卦有生存的环境。一个卦所在的宫为大环境,大环境是https://www.guoxuemi.com/a/22537ysrb/284919u.html
5.易经第二十卦观卦详解风地观白话全解原文图解六十四卦金钱课可以用来占卜婚姻感情、事业学业和考试、财运运势、身体健康等问题,华易网为大家提供:易经六十四卦第二十卦观卦卦详解图片、原文爻辞解释、周易第二十卦风地观卦通俗易懂版解释、巽上坤下的详细白话文解释。https://m.k366.com/gua/20.htm
6.易经第二十七卦:观卦占得此卦者,以敬慎诚敬为上,具体须要考虑自身在整个体系中所处的地位。 3. 观卦象辞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观卦上巽为风,下坤为地,故其象曰风行地上。 省方者,征采国风也,巽风有下视之象(巽二阳在上,一阴在下,有似俯视),故名之为省,省者,省察也;坤地为方;故曰省方。 https://m.douban.com/note/732932850
7.弘扬传统文化,感悟易经的智慧。比如,“匪夷所思”这个成语,出自《涣》卦六四爻辞:“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现在人们一般理解为:形容事情离奇复杂,是按常理所不能想象的。“匪”通非,学过古文的人知道,这个成语按照通假字的解释,是没有毛病的。 有的书是这么解释的:“涣散朋党,至为吉祥。涣散小团体而结成山丘般的大团体,这是https://weibo.com/ttarticle/x/m/show/id/2309404656439539925617?_wb_client_=1
8.科学网—关于《周易》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48301.html
9.喜气周贤良淑女君子求,钟鼓乐之大吉庆,占着此卦喜临头世界上没有一种学问比预测未来更重要;而在全人类预测未来的学问中,没有一种比易经卜卦更重要;而在易经卜卦的所有方法中,用硬币卜卦是最简便、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 陈嘉珉(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Blog/2010-9-10/467876.aspx) 很多地方都有用硬币卜卦这个项目。 这里做一个辅助工具,帮助大家解https://blog.csdn.net/luozhuang/article/details/10001015
10.算命不求人,教你自己简单学会易经64卦占卜!5、圈圈叉叉叉叉:风地观卦。 旱荷得水。 【观】者,为人所仰也,故有旱荷得水之象。一池荷花,正当天旱的时候,池干花枯,全不茂盛,忽然天降大雨,花又茂盛,占此卦者,得贵人扶助之兆。 象:事业荷花出水中,旱日不如往日同,幸得逢水来相灌,枝叶重鲜花更红。 https://www.meipian.cn/51cksm9n
11.觉悟传统文化《梅花易数》(1)——八卦?类象《梅花易数》起源于汉易,是一部以易学中的数学为基础,结合易学中的“象学”进行占卜的书,相传邵雍运用时每卦必中,屡试不爽。 梅花易数可以产生于声音、方位、时间、动静、地理、天时、人物、颜色、动植物等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的一切感知的事物异相,作为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方法。从而可洞悉其先机达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https://www.jianshu.com/p/750b3df73151
12.大众自己学算卦奇准!《金钱课》文王六十四卦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六十四卦金钱课,相传为周文王所创,所以又称文王六十四卦,简称“金钱卜”或“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020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