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BA智库北大国发院研究发现:国民期望寿命增1岁人均收入多7%

人民网北京5月22日电(王宇鹏)近日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国民健康与经济繁荣——基于APEC经济体发展的启示》指出,在同等卫生总开支的前提下,政府卫生投入比重每高10个百分点的国家,对应的国民期望寿命平均高半年左右;如果通过健康投资提升国民期望寿命一岁,新增健康人力资本将有助于提高中国人均收入7%左右。

政府卫生投入每增10%国民期望寿命多半年

根据课题组的研究发现,相对于个人医疗支出,政府卫生投入的公共健康促进作用更大、更显著。在同等卫生总开支前提下,政府卫生投入比重每高10个百分点的国家,对应的国民期望寿命平均高半年左右。

若国民期望寿命增一岁人均收入将提升7%

该报告提出,根据中国当前75岁的预期寿命估算:如果通过健康投资提升国民期望寿命一岁,新增健康人力资本将有助于提高中国人均收入7%左右。同时,未来人均卫生服务增长10%,或37美元,将有助于人均收入增长8.7%,约583美元。

刘国恩表示,国民健康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本,对国民收入的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卫生服务既是维护国民健康的投入要素,又是国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源泉,同时还具有促进就业和个人收入的比较优势,从而更有助于提高家庭消费和国民内需,助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我国卫生服务占GDP比重处于相对低位

课题组根据21个APEC经济体的观察,其卫生服务占GDP的比重为6.8%;OECD国家的平均占比为10%。中国自2009年国家医改以来,卫生服务规模不断增长,2013年为5.57%,还处于相对低位。

对此,刘国恩建议,在继续完善现行的疾病医学服务体系的同时,必须加速发展健康医学主导的现代大健康服务业。“2013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中国发展大健康服务业提供了政策基础。投资国民健康,促进经济繁荣,应当是新常态下中国发展的优先选项。”他说。

背景:

“国民健康与经济繁荣”研究是基于亚太经贸合作组织(APEC)21个经济体的长期发展数据,旨在对国家经济繁荣与国民健康资本的关系进行系统的经济学实证分析,围绕国民健康如何促进国家经济繁荣,国民健康水平取决于哪些关键因素,以及卫生服务业对国民收入水平的影响这三个问题进行详细探讨。

该研究报告发布于5月19日召开的北京大学卫生经济论坛。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与信息司司长侯岩、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驻华代表BernhardSchwartlander等来自政府、医院、高校和企业的百余位嘉宾出席了该论坛,并对报告内容进行研讨。

以下为《国民健康与经济繁荣——基于APEC经济体发展的启示》执行摘要:

国民健康与经济繁荣

—基于APEC经济体发展的启示

执行摘要

研究背景:无论基于国家战略发展还是个人全能发展的视角,经济繁荣与国民健康的关系都是理解和促进人类发展的核心。根据亚太经贸合作组织(APEC)21个经济体的长期发展数据,该研究旨在对国家经济繁荣与国民健康的关系进行系统的经济学实证分析。

政策建言:作为最具潜力的现代服务业,医疗健康服务必将越来越主导21世纪全球经济的发展。国家医改应高瞻远瞩,科学认知医疗健康服务对国民健康、促进就业、扩大内需的全面作用。投资国民健康,促进民富国强,是中国21世纪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的优先战略选择。

一、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从全球经济版图审视,2015年注定是非凡的一年!根据世界银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权威研究报告,按照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PowerParity)计算,2014是美国称雄全球经济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最后一年,中国经济总量将在2015年取而代之。尽管中美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还有巨大落差,中国步入中等收入的“新常态”发展阶段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若干问题必然是中国要越来越面对的现实挑战,其中主要包括增长速度、增长结构、以及社会保障等三大方面的转型。

比较当前中国和其他经济体的增长结构不难发现,中国实现内需导向的经济转型具有巨大的潜力,关键在于认识两个重点。第一,发达国家的现代服务业对宏观经济的贡献高达70%,全球平均在60%之上,中国当前仅在40%上下。根据美国芝加哥大学诺贝尔经济学家RobertFogel对欧美人群长达百年的消费行为研究,医疗健康服务的收入消费弹性高达1.6,远高于人们吃穿用住的常规消费弹性。第二,各国从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的发展路径必然伴随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其中医疗保障是其增长最快、持续最长的组成部分。2012年,OECD国家的医疗服务占GDP的平均比重接近10%,美国则高达近18%,而中国即便是在2013年,这个数字也仅在5.57%左右。经济学家预测,长期而言,伴随人类收入与健康寿命的持续增长,医疗健康服务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未来全球经济的主导产业。因此,新常态下的中国,非常有必要全面、科学地认识人口健康、医疗服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为此,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组成了“国民健康与经济繁荣”课题组,基于亚太经贸合作组织(APEC)21个经济体的长期发展数据,对国家经济繁荣与国民健康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经济学实证分析,试图回答以下三大问题:

第一,国民健康如何促进国家经济繁荣?

第二,国民健康水平取决于哪些关键因素?

第三,医疗健康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研究实证与主要结果

(一)国民健康如何促进国家经济繁荣?

首先,根据21个APEC经济体的历史数据,我们考证了近半个世纪以来各经济体的人均收入增长情况。研究发现,在1960年的同等收入组中,当年组内人群健康水平越好的国家,其后50年的平均收入增长速度越高。具体而言,人群健康指标分别采用了国内外常用的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以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以期望寿命为例,在控制了其他决定因素可能对各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后,人均期望寿命对人均收入增长率的边际影响非常显著,约为10.43-2*0.067*(期望寿命),并随一国期望寿命水平的提升而逐渐递减。根据中国当前75岁的预期寿命估算:如果通过健康投资提升国民期望寿命一岁,新增健康人力资本将有助于提高中国人均收入增长率0.38个百分点左右。

(二)国民健康水平取决于哪些关键因素?

第一,我们考察了APEC经济体的基础卫生设施对其居民健康的决定作用,具体指标为居民能够使用到诸如公共厕所与排污、干净水、垃圾处理等基础公共卫生设施的比例。基于婴儿死亡率为健康指标的研究发现,基础卫生设施可及性的健康作用显著,其边际影响为0.525。以中国现阶段的情况为例,2012年的基础卫生设施可及率为65%,即平均100人中有65人可以使用到上述基础卫生设施。在此基础上,每增加两人的可及率,每1000名新生婴儿中就可能多一个过上第一个生日。同理,我们还估算了公共卫生用水覆盖率的健康效益,其平均边际效益为0.822。具体到中国情况,2012年的卫生用水覆盖率为92%,即100个中国居民中有92人可以用上干净水源,如果平均增加到93人,婴儿死亡率也能因此降低近一个千分点。

第三,针对医疗健康服务的作用,由于各国卫生服务总量的筹资机制和构成主体复杂,我们专注考察了各国政府投入所占卫生总开支比重的差异对国民健康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个人医疗支出,政府卫生投入的公共健康促进作用更大、更显著,其边际影响为0.05,也即在同等卫生总开支前提下,政府卫生投入比重每高10个百分点的国家,对应的国民期望寿命平均高半年左右。

(三)医疗健康服务业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根据21个APEC经济体的观察,其卫生服务占GDP的比重为6.8%;OECD国家的平均占比为10%。中国自2009年国家医改以来,卫生服务规模不断增长,2013年为5.57%,仍然处于相对低位。参考APEC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一个极其关键的宏观经济问题是:不断增长的医疗健康服务业除了促进健康作用外,究竟对经济增长与国民收入有何影响?为此,课题组试图从三个方面寻求答案。

首先,我们考察卫生服务主要通过什么机制促进经济收入的增长。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卫生服务包括医疗和健康服务两个部分,具有极强的医务劳动密集型产出特征,可替代性小,不仅直接构成经济产出的主要部分,特别还具有高就业、促消费等重要特征。为此,我们具体估算了APEC国家宏观经济的卫生服务占比对家庭消费影响的关系式,其平均边际影响为2.47。以中国2012年为例,GDP的家庭消费构成为34.7%,卫生服务比重为5.4%。如果提高卫生服务一个百分点到6.4%,将有助于促进家庭消费增长到37.2%。再考虑到公共与民营服务的影响差异,我们进一步估算了民营卫生服务的相应影响,发现其对家庭消费的边际影响更高达3.89,佐证了我们关于卫生服务主要通过直接经济贡献和促进家庭消费两大机制发挥作用的猜想。

最后,我们考察了卫生服务业与宏观经济的总体关系。在控制了样本国起始年份的人均收入等因素后,研究结果发现:人均卫生服务水平越高的国家在后期的人均收入增长也更快,其边际弹性为1.225-0.06*ln(人均卫生服务)。以中国2013年为基础估算,人均卫生服务为372美元,人均收入为6695美元,其相应弹性为0.87。因此,未来人均卫生服务增长10%,或37美元,将有助于促进人均收入增长8.7%,约583美元。

三、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中国正值中等收入的经济转型与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阶段,系统科学地研究经济增长与国民健康的关系,将为科学治国提供重要的参考。基于经济发展与健康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该报告特别汇聚了包括中国在内的21个APEC经济体的长期发展数据,对其跨国间的国民健康与收入增长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得出如下三个关键结论:

其一,国民健康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本,是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从而对国民收入的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三,医疗健康服务既是维护国民健康的投入要素,又是决定国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还具有促进就业和家庭消费的比较优势。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关于国家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国家医改不仅旨在解决国民看病就医的制度安排,同时还应科学审视对国家宏观经济的全面影响与作用机制。该报告基于APEC经济体的发展数据,证实一个基本判断:医疗健康服务不仅是维护国民健康的必要投入,也是促进就业、扩大内需与家庭消费的优势产业,必将越来越主导21世纪人类经济的资源配置与长期发展。作为崛起中的全球经济大国,中国无论从自身发展还是全球发展的视角,对此都不能误判、懈怠,而应积极主动,开展相应的国家发展顶层设计研究,尽早付诸行动。

刘国恩,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大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目前担任北大国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英文SCI期刊《HealthEconomics》、《经济学(季刊)》副主编。此外,他还兼任国务院国家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国恩教授目前给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EMBA开设《财富与健康》课程。

THE END
1.人类寿命的决定因素,21%因为遗传,79%因为生活习惯看少妇是如何拿捏小伙子的 小古趣影 1029跟贴 讲真,是球网先动手的!!! 新媒体 论背景音乐的重要性!! 新媒体 旁边有个抢活的…怎么办?人都过去了? 新媒体 多喝热水,热水治百病! 新媒体 59跟贴 这滑的挺远的哈,棒棒哒 新媒体 1跟贴 战斗民族糗事汇,每个都是爆笑 新媒体 5跟贴 https://m.163.com/v/video/VCHIO4M9I.html
2.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人类寿命的长短?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寿命长短”背后的秘密。 《黄帝内经》有云:“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 人皆渴望健康长寿,但真想活得更久,首先得弄明白人的寿命受哪些因素影响。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认为,人体健康有5大决定因素:父母遗传占15%,社会环境占10%,自然环境占7%,医疗条件占8%,剩余的60%都取决于人的生活方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678694
3.人能决定自己寿命的长短吗?南方plus人能决定自己寿命的长短吗?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表明,一个人的健康和寿命: 60%,取决于自己 (生活方式是主要因素) 15%,取决于遗传 10%,取决于社会因素 8%,取决于医疗条件 7%,取决于气候影响 由此可见,在决定寿命长短这件事情上,你的生活方式几乎起了主导作用。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7/24/c2453870.html
4.人类的降与寿命60%撒于:()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人类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A.社会因素B.医疗保健C.气象因素D.遗传因素E.生活方式与行为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https://www.shuashuati.com/ti/d198edafd17f4527a9e2f0f413bf71d4.html?fm=bddfb3cd1e4a86ce81f4e455cf789fe8ea
5.个人的降和寿命撒于自己个人的健康和寿命取决于自己。有人说:怎么可能?生病了不是去医院吗?个人的健康和寿命取决于医院才对。 世界卫生组织称,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的影响。通过这组数字的对比说明了:个人健康和寿命取决于自己。 https://www.jianshu.com/p/650d59ee2755
6.降和寿命60%撒于生活方式i降早头条【2024.03.27】星期三 i健康早头条,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1)中国新闻网:世卫组织研究表明,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是最好的“养生”。健康习惯说起就四点:肠道调理、均衡饮食、合理运动、良好睡眠。平衡膳食和充足营养是健康的基础,早餐是一天营养获取的起点,确保早餐包含优质蛋白、健康脂肪https://www.meipian.cn/528og1r6
7.影响人体降和寿命的五大决定因素:60%生活方式+15%遗传因素+影响人体健康和寿命的五大决定因素:60%生活方式 + 15%遗传因素 + 10%社会环境因素 + 8%医疗条件因素 + 7%自然环境因素。 转:今年84岁的钟南山院士是我国著名呼吸病学专家,在非典防治、重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等领域都是领军人物,对整个人类作出突出贡献。 https://xueqiu.com/8193697729/162194490
8.中国首席降专家万承奎:人的寿命60%撒于你自己中国首席健康专家万承奎:人的寿命60%取决于你自己】(2013-09-13 11:47:23) 转载▼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红楼幻梦》清 花月痴人著 50个超实用的电脑快捷键(收藏起来有用) 在女儿家居住8年,女婿想换https://www.360doc.cn/article/2467095_314488237.html
9.睡前常有这5个“坏习惯”寿命不长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生活方式。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睡觉又被誉为第一天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睡的好,身体就差不了。 现实中,有睡眠障碍的比比皆是,失眠者更是不胜枚举,产生睡眠障碍、导致失眠的原因大都和睡前“坏习惯”有关,如果没有这些,睡眠质量普遍较好。特别是以下五个睡前常https://www.bohe.cn/news/view/62763.html
10.很多人以为胖是遗传的~#降与寿命撒于来自瘦吧专业体脂师?很多人以为胖是遗传的~ #健康与寿命取决于五个方面?生活习惯60% ?遗传因素15% ?社会因素10% ?医疗水平8% ?气候环境7% #每个人唯独能改变的只能是1?自己才是健康第一责任人[嘿哈] https://weibo.com/3941946829/OkvUg3KH7
11.应对人口风险,创造降和谐社会光明日报人的健康和寿命70%取决于本人,取决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健康是人生的根本财富,是社会的根本资源,是国民的根本素质;健康和富裕一样是社会发展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建立良好卫生习惯,逐渐形成科学文明、卫生保健和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应对人口风险,创造健康社会。https://www.gmw.cn/01gmrb/2010-02/12/content_1054894.htm
12.美的首次推出降云,打造精准降管理生态圈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生活方式,而里面涉及最大的两个板块就是饮食和运动。所以美的中央研究院在选择亚健康、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人群作为目标用户后,基于美的在家电“吃住行”各领域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条,为消费者的智能家电赋予更多对消费者健康有价值的东西。 https://www.iyiou.com/news/2017030940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