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算命“大师”,换了“马甲”还是骗子

网络算命“大师”,换了“马甲”还是骗子

□本报记者王莹

山东烟台的宋女士在刷手机视频时进入一个名叫“佛缘堂”的直播间,女主播自称会算命还能治病。宋女士便提供了生辰八字请这位“大师”看看其儿子婚姻和命里运势,还花费了3万余元做法事化解厄运。

“八字详批”“专家看相”……曾几何时,坐在街边巷尾自称“赛半仙”的算命先生如今已经难觅踪迹。但随着网络的发达,“免费在线测八字”“线上占卜问吉凶”等算命信息充斥着各大社交平台和网站,甚至还出现了“AI免费智能算命”App。

传统算命是玄学文化还是封建迷信姑且不论,但披着“网络马甲”躲在屏幕后面的所谓“大师”和“大数据”,却极有可能是网络诈骗团伙施展的“障眼法”,不仅泄露受害者的个人隐私,还会让其掉入网络诈骗陷阱。

“神算子”竟是网络诈骗团伙

无独有偶,重庆两江新区警方也在“云剑”行动中打掉一个以网络算命为幌子,采取看手相、测八字、卖“消灾祈福”产品等方式在网上实施诈骗的团伙,诈骗金额达2400余万元。

网络算命披上“智能”外衣

《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利用网络算命实施诈骗一般都有着固定套路。

首先,犯罪嫌疑人或者犯罪团伙会包装一个“大师”身份,通过网络平台散布所谓“免费”的算命服务。一旦有受害人前来咨询,嫌疑人便通过培训“话术”套取受害人的信任,成功获取受害人的性别、年龄、职业等信息。接下来,对方会告诉受害人近期会遇到命途坎坷、事业不顺、身体抱恙等“不详预兆”。等到受害人为自己的前途命运担忧时,对方则趁机收取红包,为其“改运”消灾解难,同时推销经过“开光”的护身符、护身珠等产品,以此骗取更多的钱财。

记者发现,除了由犯罪团伙人为操控的网络算命骗局,还有另一种骗局则披上了“智能”的外衣,通过网友填写生日时辰或者扫描面部、手部,即可利用大数据得出“一生运势”。

“它通过融合了现代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以及中国五千年来所传承的周易人文思想、八字命理学、面相学的知识来解答您运势变化的奥秘所在。”打开手机App市场,记者随机搜索到一款通过扫脸测算运势的“AI算命”软件。记者随机选了一张网络人像进行扫描,软件就自动生成了一份面部报告,但需要花108元才能看到,限时特惠也需要68元。软件页面显示,已有20余万人花钱领取了面部报告。

国内某互联网公司程序技术专家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AI算命”软件本质上并不具备AI技术研发、运算的能力,更不可能利用AI技术来实现对人类命运的测算。这种“AI算命”软件听起来很智能,其实科技含量并不高,制作起来也不难。

“先不说这些软件的编程人员是否真的懂五行八字,就算结论非常不准,大部分网友也不会因为几十块钱去与之争论,毕竟生辰八字都被对方掌握了。”北京汇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子菲告诉记者。

以“算命”之名行骗涉嫌犯罪

网络算命之所以会大肆横行,主要是人们有着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想要通过算命来求得心理安慰。因此,足不出户的互联网算命便应运而生,算出来的结果无非是感叹命运的不公或坐等好运的到来。

还有部分视频平台直播占卜,在一部分“托”的烘托下,部分从众心理的网友也跃跃欲试。“‘大师’们说着囫囵话,大家就觉得好准,其实这类似于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刘子菲分析,“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容易对号入座。当网友意识到上当受骗的时候,已经被‘拉黑’了。”

那么,网络算命是否涉嫌违法犯罪?刘子菲表示,由各种话术和套路组成的网络算命涉嫌诈骗、侵犯网友人身与财产权,不仅违规也涉嫌违法犯罪。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内容的信息。《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五条也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信息。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有“组织、教唆、胁迫、诱骗、煽动他人从事邪教、会道门活动或者利用邪教、会道门、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许多‘大师’谎称‘神通广大’,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这就涉嫌诈骗罪。”刘子菲说。

THE END
1.互联网算命鉴赏:你算的不是命,而是焦虑请注意我用的是“消费者”这个词,因为互联网算命跟这几年盛行的知识付费其实是一样的。 你交钱,大师告诉你吉凶祸福,如何驱灾辟邪。罗振宇们不过是另一个领域里的大师罢了,而去两边咨询的人却是同一拨。 算命和知识付费的本质,其实都是因为过多的焦虑。只不过你出于对人生和职场的焦虑去选择买课;出于对吉凶祸福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506/10/80234237_1122484194.shtml
2.网络算卦运势测算大全“缘主,我看你脸色是黑的,怕坏事啊”“看事业,看婚姻,看健康,祖传算命的家师亲自算……”近年来,“互联网算命”盛行。 (七)网络占卜、算命违法吗? 在某网络直播平台,用“占卜”作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提供占卜、算命的直播房有六七十家,而这些直播房的标题多为“占卜”、“周易”。 http://www.nwangminhua.com.cn/post/44011.html
3.超级暴利的互联网“算命”:有人半小时赚了四位数IT科技时报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互联网算命行业的监管和规范,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这个行业进行欺诈和侵害消费者权益。 总之,互联网算命现象虽然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一种心态和需求,但我们不能盲目跟风或过分依赖它。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和冷静,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面对人生中的挑战和困难。https://www.dmsdw.cn/52823.html
4.占卜算命宗教文化从线下走向互联网的进程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互联网算命服务提供了便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虚假宣传、欺诈行为、泄露个人信息等风险。因此,用户在使用这些服务时应保持警惕,理性对待算命结果,避免受到不必要的损失。 深入研究 互联网上有哪些常见的在线算命服务平台? 互联网上有许多在线算命服务平台,它们提供了各种类型的算命服务,包括但不限于https://www.muzhun.com/icpispedi/zj/1570.html
5.“网络算命”主持人:据人民日报报道,近年来,互联网上悄然流行起“网络算命”,像人工智能看面相、专业软件看指纹、手机APP判断星座“运势”等等,网站、小程序、自媒体平台等渠道都有相关内容。甚至还有一些平台、个人以此为噱头引流,打造小有名气的“网红”。“网络算命”方式多种多样,收费也普遍偏高。此外,还有价格不菲的所谓“消https://m.qzwb.com/gb/content/2023-06/09/content_7200574.htm
6.互联网“算命”到底有多暴利?有人半小时就能赚四位数那互联网 “ 算命 ”,一定榜上有名。 升学、求职、找对象,就连跟前任分手了都要找人算上一算。而且上到星座塔罗,下到易经八字,主打的就是一个万物皆可求。 真就应了那句话,在上班和上进之间,年轻人宁愿选择 “ 上香 ”。 世超时不时,也会在平台上刷到一些塔罗牌分析的视频。 https://36kr.com/p/2586913518069384
7.互联网赛博算命一本万利:有人半小时净赚四位数那互联网 “ 算命 ”,一定榜上有名。 升学、求职、找对象,就连跟前任分手了都要找人算上一算。而且上到星座塔罗,下到易经八字,主打的就是一个万物皆可求。 真就应了那句话,在上班和上进之间,年轻人宁愿选择 “ 上香 ”。 世超时不时,也会在平台上刷到一些塔罗牌分析的视频。 http://club.gamersky.com/m/activity/752850
8.网络算命有套路,最终目的是算钱,让其无立足之地近年来,互联网上悄然流行起网络算命,像人工智能看面相、专业软件看指纹、手机App判断星座运势等等,甚至还有一些平台、个人以此为噱头引流,打造小有名气的“网红”。据媒体报道,网络算命方式多种多样,收费普遍偏高,多在千元以上,有的甚至半小时咨询收费高达上万元。此外,还有价格不菲的所谓“消灾物品”,其定价也远超市https://m.btime.com/item/f6ajgjphmg7820otk5j5l5id0t8
9.用法治利器根除网络算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传统迷信活动如算命占卜等,开始借助互联网技术潜滋暗长,极具隐蔽性、迷惑性和欺骗性。像人工智能看面相、专业软件看指纹、手机App判断星座“运势”等等,网站、小程序、自媒体平台等渠道都有相关内容。 网络算命的本质是封建迷信,可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网络算命根本上是“算钱”http://epaper.sxrb.com/wap/sxfzb/20230620/878129.shtml
10.网易旗下大数据机构网易数读2021年3月发布的“互联网算命只是,总能击中人们嗨点的互联网玄学会是一门好生意么? 玄学生意的互联网破圈之路 当玄学披上互联网外衣,其拥趸正越来越向年轻人靠拢。 网易旗下大数据机构网易数读3月发布的“互联网算命”调研显示,年轻人正逐渐成为算命的主力用户:曾有过“算命”经历的年轻人占比高达78.81%,其中超七成的青年选择线上方式。 https://blog.csdn.net/yiweiyanjiu/article/details/120677845
11.铲除“网络算命”需标本兼治多管齐下“网络算命”之所以大肆横行,主要是人们有着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想要通过算命来求得心理安慰。但殊不知,这些所谓的“大师”们极有可能是网络诈骗团伙,受害人不仅会泄露个人隐私,还会掉入其精心设置的杀猪盘。 由各种“话术“和套路组成的“网络算命”,涉嫌违法犯罪。《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https://m.gmw.cn/2022-03/28/content_1302869686.htm
12.“半仙”充斥互联网网络算命“迷”你没商量的网友痴迷网上算命,输入自己的姓名、生日等来占卜自己的命运。对此计算机专 业人士表示,网上算命结果都是编好的随机程序,网友莫要对此随意迷信。 互联网上充斥“半仙” 近日,记者在上网时发现,“网络半仙”充斥于各类网站。不仅一些小网站提 供有专门的占卜服务,连一些大型的门户网站也都设有星座运程专页,甚至某些教http://m.bozhou.cn/article/23103
13.网络算命莫上当湖北日报网络算命莫上当 近年来,互联网上悄然流行起“网络算命”。人工智能看面相、专业软件看指纹、手机APP判断“星座运势”等,网站、小程序、自媒体平台等渠道都有相关内容。“网络算命”方式多样,收费也普遍偏高,有的甚至半小时咨询收费高达上万元。(6月5日《人民日报》)https://epaper.hubeidaily.net/pad/content/202306/07/content_228002.html
14.“网络算命”:既破财又招灾近年来,互联网上悄然流行起“网络算命”,像人工智能看面相、专业软件看指纹、手机APP判断星座“运势”等等。记者调查发现,“网络算命”已经形成了固定套路和专门话术,比如先用免费服务吸引消费者,然后再用恐吓、威胁等话术,要求消费者购买相关物品和服务,收费也普遍偏高。(据《人民日报》6月5日报道) http://www.njdaily.cn/news/2023/0607/5565501223108044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