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算命,危机四伏!占卜风水宣扬

有一种人,他们手上拿着易经或者算盘,桌子放着的罗盘或抽签,一脸高深莫测,嘴上说着一些很难懂的话,对着一些人侃侃而谈。

那些听话的人,大多是寻求帮助的,有的希望身体健康,有的寻求美好姻缘,有的渴望一夜暴富,总之是各有所求。

然后,这些说话奇怪的人,就会通过一些比如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理论,给对方作出一些判断和指引,“计算”出他们的“命运”。

所谓“算命”,大概就是如此。这些给别人命运指点江山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大师”“高人”。

从线下走到线上

小时候,老狐经常会看到这些“大师”“高人”,在大街上,或者在一些寺庙里,和寻求帮助者聊天,然后收取费用,有时也会售卖一些物品。

不过现在,要想听“大师”的见解,不用出门。只要打开手机,就能聆听“大师”各抒己见。

随着科技的发展,算命这门生意,也与时俱进,从线下走上线上。甚至“紧跟潮流”,打起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科技的“算盘”。

“免费在线测八字”“线上占卜问吉凶”等算命信息,充斥着各大社交平台和网站,甚至出现了“AI智能免费算命”App。

阿里云就曾和一家叫做灵机文化的公司合作,开发姓名批命的网站。只要在网页输入自己的姓名和出生年月日,AI风水大师就会对你的事业财运、婚姻家庭进行全方位测算。

不过,最受欢迎的算命方式,莫过于看脸算命。只要上传一张自己的照片,并支付一定费用,通过“AI智能人脸看相”,利用“大数据”算法,就能预测生老病死。

这些线上算命,不仅算命方式紧跟潮流,收费也是与时俱进。

线上的算命大师,聊天都是按时收费,每次收费200到1000元不等。

在电商平台,会有很多“大师“算命,价格大概是30-2000元不等。最受欢迎的“大师“,一个月就有超过5万单的生意,收入每月至少有150万。

“大师”们还会销售各种“转运”物品,比如各种饰品和讲述运程的书籍,有的大师还会开设一些授课业务,课程价格在千元到万元不等。

线上算命的盈利模式,绝不仅仅止于“大师解惑”这么简单。在互联网的土壤下,线上算命平台对于消费心理的把握,超出人们的想象,收入也水涨船高。

另外,可能很多人会以为,现在去算命的,是我们的父母辈或者是爷爷辈。殊不知,现在寻求网络算命的用户,很多都是90后甚至是00后。

有的年轻求职者,因为公司的“卦象”与自己“不合”,明明拿到OFFER,也主动放弃。

算命,不仅走向线上,用户也走向年轻化。

两步速成“大师”

大师们的所谓的“神机妙算”,其实是掌握了一定的话术和心理测试。

在这里,老狐教给小伙伴们两个方法,让小伙伴们可以快速成为“算命大师。”

首先,“大师”通常会利用人们心里的“巴纳姆效应“,达到让对方信服的效果。

所谓“巴纳姆效应”,就是把模糊笼统、适用于绝大多数人的描述,当作对自己量身定制描述:

“很多时候你会自己独立思考,若别人的说法与你的思考结果不一致,你有可能不会接受“

“对别人太过坦诚地坦白自己,你觉得这样做并不明智。”

“在一些重要时刻,你往往会怀疑自己是否做了正确的决定。”

这种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的心理,经过“大师”的神神叨叨,就显得让人信服。

成为“大师高人”的第二种方法,就是“虹式话术”,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覆盖所有的可能性:

“有时候,你会显得外向开朗、乐于社交;但有的时候,又会显得内向矜持、不事张扬”

“有时候,你希望能独立思考,有时候又希望聆听别人的意见。“

说话的时候,语气要显得很神秘,表情要高深莫测。

老狐之前就试了一下,果然把狐妹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成为“大师”,竟然如此简单?

问题来了,既然成为“大师”如此简单,那些跟你沟通的所谓“大师“,水平就很成问题。

有了线上的伪装,用户根本无法知道网络的另一端,是真“大师”还是“假大师”。

有的“大师”可能是有名之士,有的“大师”可能不学无术,有的“大师”还可能是由数人组成的小组织。

这些由数人组成的小组织,根本不是什么“大师”,而是诈骗团伙。

名为“算命”,实为诈骗

殊不知,这个所谓的“大师”,其实是一个分工明确的诈骗团伙。

无独有偶,重庆两江新区警方也打掉一个以网络算命为幌子,采取看手相、卖“消灾祈福”产品等方式,在网上实施诈骗的团伙,诈骗金额达2400余万元。

这些网络算命骗局,往往团伙作案、组织架构严密。在专门进行“网络算命”的文化传媒公司中,团伙成员上岗前,需进行话术培训。

更夸张的是,这些公司每天还要考勤打卡,定期组织开展视频会议等,采取“商业化考核运作”模式。

这些团伙会包装一个“大师”身份,通过网络平台散布所谓“免费”的算命服务。

一旦有客户前来咨询,这些”大师“便通过培训“话术”,骗取客户的信任,成功获取客户的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信息。

接下来,”大师”会告诉客户,不久后会有“不祥预兆”甚至“血光之灾”,等到客户为自己的命运担忧时,“大师”就会坐地起价,收取高额费用。

客户此时已成惊弓之鸟,就算心里有些许不愿,最终还是乖乖交钱。至于客户的个人信息,“大师”则会将其泄露变卖,获取收益。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5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宣扬封建迷信。

我国刑法第266条明确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要根治网络算命骗局,需要从网络平台主体下功夫,让这些不法分子没有生存的空间。

另外,老狐认为,我们也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算命这种活动,大多来自于人们对未知生活的不确定感、以及对风险的焦虑感。

可是,我们往往是“想得太多,做得却很少”,很多“算命大师“,就是抓住这种心理,进行诈骗。

正所谓“我命由我不由天”,人生没有捷径,踏踏实实地为自己的梦想努力一把,才是最好的精神寄托。

参考资料:

腾讯创业:互联网算命生意乱象:00后装大师,咨询每小时千元,兜售物品上万

THE END
1.互联网算命鉴赏:你算的不是命,而是焦虑请注意我用的是“消费者”这个词,因为互联网算命跟这几年盛行的知识付费其实是一样的。 你交钱,大师告诉你吉凶祸福,如何驱灾辟邪。罗振宇们不过是另一个领域里的大师罢了,而去两边咨询的人却是同一拨。 算命和知识付费的本质,其实都是因为过多的焦虑。只不过你出于对人生和职场的焦虑去选择买课;出于对吉凶祸福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506/10/80234237_1122484194.shtml
2.网络算卦运势测算大全“缘主,我看你脸色是黑的,怕坏事啊”“看事业,看婚姻,看健康,祖传算命的家师亲自算……”近年来,“互联网算命”盛行。 (七)网络占卜、算命违法吗? 在某网络直播平台,用“占卜”作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提供占卜、算命的直播房有六七十家,而这些直播房的标题多为“占卜”、“周易”。 http://www.nwangminhua.com.cn/post/44011.html
3.超级暴利的互联网“算命”:有人半小时赚了四位数IT科技时报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互联网算命行业的监管和规范,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这个行业进行欺诈和侵害消费者权益。 总之,互联网算命现象虽然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一种心态和需求,但我们不能盲目跟风或过分依赖它。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和冷静,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面对人生中的挑战和困难。https://www.dmsdw.cn/52823.html
4.占卜算命宗教文化从线下走向互联网的进程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互联网算命服务提供了便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虚假宣传、欺诈行为、泄露个人信息等风险。因此,用户在使用这些服务时应保持警惕,理性对待算命结果,避免受到不必要的损失。 深入研究 互联网上有哪些常见的在线算命服务平台? 互联网上有许多在线算命服务平台,它们提供了各种类型的算命服务,包括但不限于https://www.muzhun.com/icpispedi/zj/1570.html
5.“网络算命”主持人:据人民日报报道,近年来,互联网上悄然流行起“网络算命”,像人工智能看面相、专业软件看指纹、手机APP判断星座“运势”等等,网站、小程序、自媒体平台等渠道都有相关内容。甚至还有一些平台、个人以此为噱头引流,打造小有名气的“网红”。“网络算命”方式多种多样,收费也普遍偏高。此外,还有价格不菲的所谓“消https://m.qzwb.com/gb/content/2023-06/09/content_7200574.htm
6.互联网“算命”到底有多暴利?有人半小时就能赚四位数那互联网 “ 算命 ”,一定榜上有名。 升学、求职、找对象,就连跟前任分手了都要找人算上一算。而且上到星座塔罗,下到易经八字,主打的就是一个万物皆可求。 真就应了那句话,在上班和上进之间,年轻人宁愿选择 “ 上香 ”。 世超时不时,也会在平台上刷到一些塔罗牌分析的视频。 https://36kr.com/p/2586913518069384
7.互联网赛博算命一本万利:有人半小时净赚四位数那互联网 “ 算命 ”,一定榜上有名。 升学、求职、找对象,就连跟前任分手了都要找人算上一算。而且上到星座塔罗,下到易经八字,主打的就是一个万物皆可求。 真就应了那句话,在上班和上进之间,年轻人宁愿选择 “ 上香 ”。 世超时不时,也会在平台上刷到一些塔罗牌分析的视频。 http://club.gamersky.com/m/activity/752850
8.网络算命有套路,最终目的是算钱,让其无立足之地近年来,互联网上悄然流行起网络算命,像人工智能看面相、专业软件看指纹、手机App判断星座运势等等,甚至还有一些平台、个人以此为噱头引流,打造小有名气的“网红”。据媒体报道,网络算命方式多种多样,收费普遍偏高,多在千元以上,有的甚至半小时咨询收费高达上万元。此外,还有价格不菲的所谓“消灾物品”,其定价也远超市https://m.btime.com/item/f6ajgjphmg7820otk5j5l5id0t8
9.用法治利器根除网络算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传统迷信活动如算命占卜等,开始借助互联网技术潜滋暗长,极具隐蔽性、迷惑性和欺骗性。像人工智能看面相、专业软件看指纹、手机App判断星座“运势”等等,网站、小程序、自媒体平台等渠道都有相关内容。 网络算命的本质是封建迷信,可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网络算命根本上是“算钱”http://epaper.sxrb.com/wap/sxfzb/20230620/878129.shtml
10.网易旗下大数据机构网易数读2021年3月发布的“互联网算命只是,总能击中人们嗨点的互联网玄学会是一门好生意么? 玄学生意的互联网破圈之路 当玄学披上互联网外衣,其拥趸正越来越向年轻人靠拢。 网易旗下大数据机构网易数读3月发布的“互联网算命”调研显示,年轻人正逐渐成为算命的主力用户:曾有过“算命”经历的年轻人占比高达78.81%,其中超七成的青年选择线上方式。 https://blog.csdn.net/yiweiyanjiu/article/details/120677845
11.铲除“网络算命”需标本兼治多管齐下“网络算命”之所以大肆横行,主要是人们有着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想要通过算命来求得心理安慰。但殊不知,这些所谓的“大师”们极有可能是网络诈骗团伙,受害人不仅会泄露个人隐私,还会掉入其精心设置的杀猪盘。 由各种“话术“和套路组成的“网络算命”,涉嫌违法犯罪。《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https://m.gmw.cn/2022-03/28/content_1302869686.htm
12.“半仙”充斥互联网网络算命“迷”你没商量的网友痴迷网上算命,输入自己的姓名、生日等来占卜自己的命运。对此计算机专 业人士表示,网上算命结果都是编好的随机程序,网友莫要对此随意迷信。 互联网上充斥“半仙” 近日,记者在上网时发现,“网络半仙”充斥于各类网站。不仅一些小网站提 供有专门的占卜服务,连一些大型的门户网站也都设有星座运程专页,甚至某些教http://m.bozhou.cn/article/23103
13.网络算命莫上当湖北日报网络算命莫上当 近年来,互联网上悄然流行起“网络算命”。人工智能看面相、专业软件看指纹、手机APP判断“星座运势”等,网站、小程序、自媒体平台等渠道都有相关内容。“网络算命”方式多样,收费也普遍偏高,有的甚至半小时咨询收费高达上万元。(6月5日《人民日报》)https://epaper.hubeidaily.net/pad/content/202306/07/content_228002.html
14.“网络算命”:既破财又招灾近年来,互联网上悄然流行起“网络算命”,像人工智能看面相、专业软件看指纹、手机APP判断星座“运势”等等。记者调查发现,“网络算命”已经形成了固定套路和专门话术,比如先用免费服务吸引消费者,然后再用恐吓、威胁等话术,要求消费者购买相关物品和服务,收费也普遍偏高。(据《人民日报》6月5日报道) http://www.njdaily.cn/news/2023/0607/5565501223108044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