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暴利“精神保健品”,中国年轻人最难逃掉的智商税心理学文章

星座运程?水逆运势?还是这个熟悉的占卜场景:

小姐姐铺开塔罗牌,煞有介事地说:“你最近遇到一些情感问题,三个月内,可能会发生一些转机”。

有人惊呼:“准,实在太准了”。

除了占卜,还有算命先生。

我读大学的时候,校门口经常会有人摆摊。路边铺块布,写着风水命理,算命看相,摊主一副世外高人的样子:“同学,你印堂发黑,必有血光之灾,不要998,只要98,等等,9.8块怎么样?”

还真不少人围观尝试。

然而,今时今日的“算命”,早就不玩这一套。

你以为这么贵,肯定不会有人买?

错了。

放出来的号,10分钟瞬间被抢光。

算命10分钟,到手60万。融资3000万,估值1000亿的风水帝国,一键清除焦虑的神药,在互联网时代,简直是当代致富新出路。

网上一搜算命,各种价位,各种魔法,千万条炫彩网页一个比一个争先恐后。

在某宝上花300元买爱情魔瓶,试图让小三快点退散。

点根魔法蜡烛,挂张开光神符,就能丰胸美体,强制挽回情感,快速拆散别人的感情......

各种迷信魔法,应有尽有。

当然,也有便宜一点的——面相测试。

上传高清无码的本人正脸大头照,免费获得初步面相分析。但,要看事业或情感运程,需要额外支付19.8元。

模棱两可的话术,排列重组变成不痛不痒的分析,吸引27万人心动购买,一下疯狂吸金500万。

他们,把你当成提款机。

线下,那就更野了。

随便开个风水教学班,学费十几万,三年就收徒百人,疯狂吸金数千万。

《第三次中国公众对未知现象的抽样调查》报告指出,在中国,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人“非常相信”,或“有点相信”算命。

朋友圈或微博里,每天都有人转发锦鲤,就连知乎,豆瓣,也有十数万爱好者。

工作困难,考试不顺,人际挫折,爱情烦恼......

少壮不努力,老大怪水逆,转发这锦鲤,烦恼远离你。

我,也曾经是个疯狂的锦鲤搬运工。为了占卜前程,网上找排名,找攻略,准备得比去五百强公司面试还详细。

其实这回事,我想受过教育的人,大概都心知肚明。

但,算命仍能成为当代人的精神保健品,因为,它紧紧抓牢年轻人最核心的痛点:

焦虑。

心理咨询师倪振源说,一个人安全感越低,恐惧越多,越会借助,依赖这些手段,去抵御模糊的恐惧。

但,你对未来的担忧,是如何让你“交智商税”的呢?

三个关键词:巴纳姆效应,偶然强化,归因偏差。

巴纳姆效应,是指当他人用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

例如,我们经常会听到算命大师、占卜师,

甚至是星座运程里如是说:

“你希望受到别人的喜爱,却经常过度要求自己;

你强硬的外表下,掩藏不安和焦虑,有时候会自我怀疑;

你思想独立、为人亲和,但有时候你会内向、沉默”。

觉得准吗?

其实,心理学家BertramForer,早就做过一项心理实验。他把以上这段话发给了学生们,让他们打分,如果觉得准,就打5分,不准,就从0~5分之间,按躺枪程度打一个分。结果,这一堆人人都适用的废话,获得了平均4.26的高分。

也就是说,很多算命、占卜的话,都是这样大而空虚。有人觉得准,只是因为幸存者偏差:刚好讲到了,刚好遇见了。

再者,还有归因偏差与偶然强化:

朋友老D的妈妈,每次儿女考试前,都去占卜。占卜结果说,女儿能考上大学,结果真的考上了;说儿子考不上,结果真的没考上。妈妈觉得,太准了,还好占卜,不然连女儿考不上。

但,妈妈却没有意识到,占卜师一直在问她,两个孩子学习情况怎样?

她答:“儿子一直学习吊儿郎当,从来都是班里倒数,女儿学习成绩很好,经常在考试里拿前几名”。

又比如,家里来了一条蛇,今天你出门摔倒了。有人觉得是春天来了,冬眠结束了,和摔倒无关;有人觉得是不吉利的兆头,摔倒绝对是霉运的开始。

这就是归因偏差一种,把没有关系的事情,误认为有直接联系。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因为巧合而产生的偶然强化行为。

弗里茨·海德说,人人都是直觉心理学家。每个人都想搞清楚,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有什么因果关系,靠着这些经验,去理解生活,预测生活,随机应变。

人们力图理解这个世界,甚至不能忍受一分一毫的混乱,哪怕胡来的偏差归因,都能让人有一瞬间的安心感。

而网络算命,把这个弱点利用得淋漓尽致。

朋友的妈妈,每年年初,都找人给家里算。要是结果不好,对方就让她加钱,加钱,加钱。

而有些人做得更绝,你觉得他不准,他直接诅咒你。

也许你会说,“我觉得算命很准”,但,你怎么知道网络算命的另一头,不是过来骗钱的人呢?

只要自圆其说,把人绕进圈里,就能成为“在线迷信”产业的万能摇钱树。

难道说,我们这群年轻人,就真的那么蠢,心甘情愿交“智商税”吗?

未必。

因为,我们暂时失去独自面对未来的勇气。毕竟,当代人的生活里,焦虑的事情太多。

2017年,一项中国白领满意度调查显示,他们对工作和生活的满意度,仅为2.64和2.41(满分5)。

超60%的人一年内得不到晋升,而排名最靠前的职场关键词,是焦虑,穷,丧。

工作三五年,进入了职业倦怠期。996熬夜加班到眼袋比苏大强还深,随便洗个头,就能抓出一大把头发。

找不到对象,自杀式单身,谈了恋爱又怕对象变心出轨,怕一顶绿帽从头盖到脚。

我要辞职吗?

要结婚吗?

未来会变有钱吗?

我如果做出很多努力,可以得到我想要的结果吗?

谁也回答不了。

你可能会烦躁到觉得人生黑暗,很想有人告诉你:“没事的,你以后一定会好转的”,可这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成长迷茫期。

心理学家Freeston认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越大,我们就会越焦虑。而这种对未知的恐惧,又会催生对确定性的渴望。

我们拼命想找到一个“对”的答案,然后去相信它,停止思考,逃避问题。

更何况,当别人帮你做决定时,意味着你不用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跳槽辞职,选择哪一个对象,八字不合要不要结婚,给自己的失败或挫折一个原因,怪星座运势不准,抱怨运气不好。

进入自我保护的心理防御机制——藉歪曲知觉、记忆、动作、动机及思维,阻断思考和归因的心理过程,自我保护,就不用直面痛苦。

心理学家GustavJahoda说,正因为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失去控制,才更容易通过迷信的方式,去找回控制感。

求助网络算命,星座占卜的,大多是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人。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控制感时,更容易抓住这些“正面”暗示,好让自己逃离被不确定性折磨的痛。

互联网算命,这种“精神保健品”在焦虑时代趁虚而入。

他们不会告诉你,你的焦虑,迷茫,来自于哪里,以后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去成长,却会给你制造一种,“只要花钱转运,就能到达人生巅峰的错觉”。

殊不知,其实这是一种焦虑下的逃避。

买打小人符,就不用直面那个让你讨厌的人。买爱情魔瓶,就不用花心思去经营感情。

我们用大师指点,来抵抗生活中的无价值感,我们寄往于一张牌,一张符,能保佑自己一劳永逸,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期待一个所谓的答案。

所以,越来越多人,迷信到走火入魔。

王女士,想挽回情感,上网找人在线做法。“大师”让她花1万元种情蛊,再花8000元改命格。结果,收钱后,大师就玩起了消失。

阿芳,“鬼压床”后,花5000元买驱鬼药方,到手的却是含重金属达致死量的催命符。药房的人提醒,4.5克铅是外服极限量,她却按方子吃了双倍剂量,吞下所有药渣。

最后,铅中毒,肝损伤,血铅超出正常值6倍。神志不清,腰部疼痛,不能走直线。开药的人却告诉她:“药方没错,吃死了是命薄。”

本以为,花钱能获得一个短期的焦虑免疫机会,没想到,被骗财骗色骗命。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人生里,要做对什么,才能夺回对人生的控制感?

暂停人生。

英国作家AndyPuddicombe,在关于焦虑的TED演讲里说过:我们的大脑,就像一台洗衣机。一直沉浸在各种情绪里,却不知道怎么处理。

当我们遇到人生难题时,很多人会选择疯狂工作,疯狂喝酒,或者不停要求自己转移注意力,责怪自己无法解决问题。

你担心工作出问题,夫妻不合,婆媳矛盾,孩子不听话,一天到晚都很恐慌,甚至会夸大实际状况。

我太差劲了,不配得到成功;我怎么就这么失败,活成了这样?

每隔几分钟,你就会担心,糟了,接下来的日子可怎么办,我的生活还会不会变好?

把所有希望寄托在星座运势上......然后继续焦虑。

迷失在各种“当下以外”的思绪里,这是导致不愉快的直接原因之一。

我们失去了活在当下的能力。

怎么办?

Andy提出了一个直接的方法:花10分钟,尝试暂停人生。

这并不是让你什么都不要想,而是后退一步,放下主观成见,看一看脑海里来来去去的各种念头。

你可能会觉得,好无聊,也可能会发现,好多想法,很焦躁。去感受它们。

旁观自己的思考,知道焦虑从何而来,才能让你不再用过去的模式,重复这些让你不愉快的想法。

最后,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我们都应该允许自己接受人生的起起落落。

豆瓣有位女生,因为和男朋友感情有矛盾,算遍了塔罗六爻八字,几百几百地花,结果却都不一样。最后,她突然发现,为什么一定要这么相信这些呢?

又怕分手,又怕出轨,又怕感情变淡。但,受点轻伤又有何不可?

谁都想自己能拿到人生的标准答案,不走弯路,不被伤害,不会低沉。可你会因此失去勇气,不敢打破人生的框架。

找到让你焦虑的核心信念,承担本应有的,对自己人生的责任,你会发现,很多担忧和焦虑,都能迎刃而解。

如此,才能拥有保持内心独立的力量,不必依赖命运,不需随波逐流。

当然,偶尔转转锦鲤,沾沾喜气,找点信心,是可以的,但别迷信。

爱情出了问题,就该双方努力沟通,弥补,调整。工作有了挫折,就该和老板、同事谈,自己加多学习。

生活有了波澜,更应该理智面对,而非沉迷“转运”捷径。不要在最好的年纪里,被短平快的“精神保健品”绑架。

THE END
1.互联网算命鉴赏:你算的不是命,而是焦虑请注意我用的是“消费者”这个词,因为互联网算命跟这几年盛行的知识付费其实是一样的。 你交钱,大师告诉你吉凶祸福,如何驱灾辟邪。罗振宇们不过是另一个领域里的大师罢了,而去两边咨询的人却是同一拨。 算命和知识付费的本质,其实都是因为过多的焦虑。只不过你出于对人生和职场的焦虑去选择买课;出于对吉凶祸福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506/10/80234237_1122484194.shtml
2.网络算卦运势测算大全“缘主,我看你脸色是黑的,怕坏事啊”“看事业,看婚姻,看健康,祖传算命的家师亲自算……”近年来,“互联网算命”盛行。 (七)网络占卜、算命违法吗? 在某网络直播平台,用“占卜”作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提供占卜、算命的直播房有六七十家,而这些直播房的标题多为“占卜”、“周易”。 http://www.nwangminhua.com.cn/post/44011.html
3.超级暴利的互联网“算命”:有人半小时赚了四位数IT科技时报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互联网算命行业的监管和规范,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这个行业进行欺诈和侵害消费者权益。 总之,互联网算命现象虽然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一种心态和需求,但我们不能盲目跟风或过分依赖它。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和冷静,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面对人生中的挑战和困难。https://www.dmsdw.cn/52823.html
4.占卜算命宗教文化从线下走向互联网的进程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互联网算命服务提供了便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虚假宣传、欺诈行为、泄露个人信息等风险。因此,用户在使用这些服务时应保持警惕,理性对待算命结果,避免受到不必要的损失。 深入研究 互联网上有哪些常见的在线算命服务平台? 互联网上有许多在线算命服务平台,它们提供了各种类型的算命服务,包括但不限于https://www.muzhun.com/icpispedi/zj/1570.html
5.“网络算命”主持人:据人民日报报道,近年来,互联网上悄然流行起“网络算命”,像人工智能看面相、专业软件看指纹、手机APP判断星座“运势”等等,网站、小程序、自媒体平台等渠道都有相关内容。甚至还有一些平台、个人以此为噱头引流,打造小有名气的“网红”。“网络算命”方式多种多样,收费也普遍偏高。此外,还有价格不菲的所谓“消https://m.qzwb.com/gb/content/2023-06/09/content_7200574.htm
6.互联网“算命”到底有多暴利?有人半小时就能赚四位数那互联网 “ 算命 ”,一定榜上有名。 升学、求职、找对象,就连跟前任分手了都要找人算上一算。而且上到星座塔罗,下到易经八字,主打的就是一个万物皆可求。 真就应了那句话,在上班和上进之间,年轻人宁愿选择 “ 上香 ”。 世超时不时,也会在平台上刷到一些塔罗牌分析的视频。 https://36kr.com/p/2586913518069384
7.互联网赛博算命一本万利:有人半小时净赚四位数那互联网 “ 算命 ”,一定榜上有名。 升学、求职、找对象,就连跟前任分手了都要找人算上一算。而且上到星座塔罗,下到易经八字,主打的就是一个万物皆可求。 真就应了那句话,在上班和上进之间,年轻人宁愿选择 “ 上香 ”。 世超时不时,也会在平台上刷到一些塔罗牌分析的视频。 http://club.gamersky.com/m/activity/752850
8.网络算命有套路,最终目的是算钱,让其无立足之地近年来,互联网上悄然流行起网络算命,像人工智能看面相、专业软件看指纹、手机App判断星座运势等等,甚至还有一些平台、个人以此为噱头引流,打造小有名气的“网红”。据媒体报道,网络算命方式多种多样,收费普遍偏高,多在千元以上,有的甚至半小时咨询收费高达上万元。此外,还有价格不菲的所谓“消灾物品”,其定价也远超市https://m.btime.com/item/f6ajgjphmg7820otk5j5l5id0t8
9.用法治利器根除网络算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传统迷信活动如算命占卜等,开始借助互联网技术潜滋暗长,极具隐蔽性、迷惑性和欺骗性。像人工智能看面相、专业软件看指纹、手机App判断星座“运势”等等,网站、小程序、自媒体平台等渠道都有相关内容。 网络算命的本质是封建迷信,可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网络算命根本上是“算钱”http://epaper.sxrb.com/wap/sxfzb/20230620/878129.shtml
10.网易旗下大数据机构网易数读2021年3月发布的“互联网算命只是,总能击中人们嗨点的互联网玄学会是一门好生意么? 玄学生意的互联网破圈之路 当玄学披上互联网外衣,其拥趸正越来越向年轻人靠拢。 网易旗下大数据机构网易数读3月发布的“互联网算命”调研显示,年轻人正逐渐成为算命的主力用户:曾有过“算命”经历的年轻人占比高达78.81%,其中超七成的青年选择线上方式。 https://blog.csdn.net/yiweiyanjiu/article/details/120677845
11.铲除“网络算命”需标本兼治多管齐下“网络算命”之所以大肆横行,主要是人们有着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想要通过算命来求得心理安慰。但殊不知,这些所谓的“大师”们极有可能是网络诈骗团伙,受害人不仅会泄露个人隐私,还会掉入其精心设置的杀猪盘。 由各种“话术“和套路组成的“网络算命”,涉嫌违法犯罪。《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https://m.gmw.cn/2022-03/28/content_1302869686.htm
12.“半仙”充斥互联网网络算命“迷”你没商量的网友痴迷网上算命,输入自己的姓名、生日等来占卜自己的命运。对此计算机专 业人士表示,网上算命结果都是编好的随机程序,网友莫要对此随意迷信。 互联网上充斥“半仙” 近日,记者在上网时发现,“网络半仙”充斥于各类网站。不仅一些小网站提 供有专门的占卜服务,连一些大型的门户网站也都设有星座运程专页,甚至某些教http://m.bozhou.cn/article/23103
13.网络算命莫上当湖北日报网络算命莫上当 近年来,互联网上悄然流行起“网络算命”。人工智能看面相、专业软件看指纹、手机APP判断“星座运势”等,网站、小程序、自媒体平台等渠道都有相关内容。“网络算命”方式多样,收费也普遍偏高,有的甚至半小时咨询收费高达上万元。(6月5日《人民日报》)https://epaper.hubeidaily.net/pad/content/202306/07/content_228002.html
14.“网络算命”:既破财又招灾近年来,互联网上悄然流行起“网络算命”,像人工智能看面相、专业软件看指纹、手机APP判断星座“运势”等等。记者调查发现,“网络算命”已经形成了固定套路和专门话术,比如先用免费服务吸引消费者,然后再用恐吓、威胁等话术,要求消费者购买相关物品和服务,收费也普遍偏高。(据《人民日报》6月5日报道) http://www.njdaily.cn/news/2023/0607/5565501223108044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