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另外有些人则认为它具有严肃思考的价值。故事始于普林斯顿的天体物理学家J.RichardGottIII。他是20世纪最后几十年里,几位独立提出世界末日理论的学者之一(其他人是物理学家HolgerBechNielsen和BrandonCarter以及哲学家JohnLeslie)。1969年,Gott还是哈佛大学的物理系本科生,在欧洲过暑假。参观柏林墙时,他心算了一下后向朋友们宣布:最短2.66年,最长24年,柏林墙必然会被推倒。
“‘谎言、该死的谎言和统计数据’是困扰统计学家的那些色彩缤纷的箴言之一。在我看来,Gott对统计学工具的运用……为这句话赋予了悲剧性的新生命。”
世界末日公式的逻辑
上面就是对哥白尼原理最原始、最简单的应用。利用类似的方法和若干额外条件,物理学家HolgerBechNielsen推断人类有50%的几率在未来760年内灭亡。不过,他也指出,这种推导并不严密,如果人类出生率持续走低,那将会大幅延缓末日的到来。
批评意见
StevenGoodman认为,上面的推理属于对“无差别原理”的错误应用。所谓无差别原理,就是赋予各种情况等可能性的概率。即便是小孩子,凭借本能地知道投掷硬币,正反结果是各50%。但无差别原理本身却是基于我们人类的对称性偏好,常常会让使用者落入陷阱。最直观的错误类似于,购买彩票可能中奖,也可能一无所获——有两种可能性,所以中奖的概率是50%。
另一类反对意见基于“自我指示假设”。由物理学家DennisDieks等人提出。
“自我指示假设”认为:因为我是具有个体意识的智慧生物,所以,这一事实使我倾向于“可以容纳最多智慧生物的那种理论”。类似于说,如果我第一次购买(规则不明的)彩票就中了大奖,那么我可以认为:1)我是天选之子;2)中奖率本身就很高。后者似乎是更合乎理性的认知。
应用“自我指示假设”,可以使Gott等人的推理无效,但哲学家NickBostrom对这一假设提出了强烈的反对意见。他指出,如果按照“自我指示假设”,那么我们就应该立刻认同含有无限多智慧生命的多元宇宙理论——但这显然是不必要和不合理的。所以,“自我指示假设”本身就是有缺陷的哲学主张。
本文译自vox,由译者majer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我一直在问自己:为什么我相信人类有漫长的未来?我能想到的最好的答案是,我们已经摆脱了过去的所有困境。人类在猛犸象,疟疾和原子弹中幸存下来。它们没有杀死我们。
但这就像是乐观主义者从一座100层高的建筑物上一跃而下,在接触地面之前,他都可以认为自己在飞翔。
世界末日的争论撕开了乐观主义的面纱。它迫使我们思考,我们和宇宙比我们以为的更具有随机性。我们的物种具有可预见的漫长未来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它就是必然的结果。它可能是需要我们比以前更聪明,更睿智,更善良,更小心,更幸运才能获得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