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毛泽东菜谱、食谱共计23份,其中食谱15份,菜谱8份。食谱是实际吃过的饮食清单,而菜谱则是菜品大全,是常备的,却不一定是用过的。
被人指责甚多、现存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1961年4月26日的一本西餐菜品清单,实属“菜谱”的范畴,而非毛泽东实际享用过的“食谱”。
毛泽东的秘书高智(1952年到1962年4月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在回答毛泽东“吃西餐”的事说:“这个没有听说过,按照我的估计,不会的!主席吃饭很简单,就几个小碟。”这本菜谱极有可能是为举行较大规模、宴请对象多为西方客人的宴会时准备的“菜谱”,而绝非毛泽东某天实际“享用”过的食谱。
通过查看毛泽东的食谱记录,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日常饮食的特点。
毛泽东喜素但并非不食荤,他爱吃红烧肉、火焙鱼、红烧肘子之类的大众菜。苦瓜炒肉丝、黄瓜炒肉丝、冬笋肉片、糖醋藕片等,也是他饭桌上的常见菜。
毛泽东每餐一般三菜一汤。新中国成立后,情况好转,改成四菜一汤,但每个菜的量都不大;另外,会有两到四小碟凉菜,而凉菜中豆豉、辣椒是必不可少的。
毛泽东的生日菜谱也比较简单。从延安时期开始,他便公开反对搞生日庆典,他常说:“庆贺生日不会使人长寿,因此并无必要庆贺。”
1962年12月26日,毛泽东69岁生日,他只吃了早餐,晚餐仅仅是一缸子麦片粥。早餐是和工作人员一起吃的,食谱上是这样写的:干烧冬笋、油爆虾、白汁鲤鱼白、鸡油冬瓜球、炒生菜。这份食谱中没有肉类,印证了毛泽东在1961年主动提出不吃猪肉、鸡肉的情况。
毛泽东提倡“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比如,他常吃的小虾就是中南海产的,工作人员休息时做几个小箱子,里面放一些饭粒,丢进中南海里,第二天取箱子时就能捞上一碗小虾。
采购的菜多出部分如何处理?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留存着一份《食品处理账》,上面清楚地记载:第一,交由供应科处理;第二,若有需要,身边工作人员买下;第三,卖给食堂。比方说,买了几条鱼,却只吃鱼头,那剩下的部分就按照以上方法处理,并详细记载去向,所有产生的费用均计入毛泽东的生活账中。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的节俭。
因此,有些人说毛泽东追求不一般的饮食生活,甚至在困难时期都津津乐道于各种口味的饮食的说法显然不合乎毛泽东的个性,更不符合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