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寒冬酷暑,大家还在睡梦之乡时,每天的清晨6时半,浦江县岩头镇中心小学食堂主任叶永标的一天工作已经开始了。在学校工作20多年,他从来没有抱怨过自己工作的辛苦,自从2020年担任食堂主任以来,想的都是怎样能更好的为全校师生服务,做好后勤保障,守好食品安全这一道大门,促进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
除此之外,叶老师还推动多项措施的制定实施,切实保障了餐厅饭菜“卫生、安全、营养、服务”四到位,确保师生吃得开心舒心,在寒冷的冬季里为大家奉献了一份“暖心饭”。
创新菜谱,节俭新食尚
本学期的一项重点工作是节俭“新食尚”。叶老师始终坚持“味道不好是最大的浪费”的理念。为了让孩子们喜欢吃,周末在家反复琢磨菜品的烹饪方法,例如如何将鸡、鸭、牛肉、虾等荤菜类去腥入味,如何将藕、土豆、莴苣等蔬菜类炒出花样。为适应学生口味他绞尽脑汁,特意跑遍快餐店拍照、试吃,到学校再创新出适合学生口味的菜品,注重营养搭配,加上色彩搭配。如清炒莴苣,学生不是那么喜欢。食堂就把菜谱就改为“40%的莴苣+30%的鸡蛋+30%的香肠”,这一天的莴苣基本光盘。第二次这个菜单就更新为“50%的莴苣+30%的鸡蛋+20%的肉丝”,莴苣逐步的加量。红黄绿的颜色增加了食欲,让学生渐渐喜欢莴苣,改掉了学生偏食的毛病。再如糖醋藕,第一次清炒的烧法浪费比较多,第二次就改为糖醋里脊的烧法,效果翻天覆地。味道好了,剩菜剩饭自然就少了。
节省米饭有小妙招。有一次他在快餐店去加饭时,看到有个“加饭处”,灵机一动,食堂引进“快餐加饭模式”这个点子,在师生就餐时,学校在食堂每一楼层设立一处“加饭点”。食堂人员先按一个班级基本饭量分配饭量,在出现不够的情况下,自行到加饭处加饭,这样每天节省下来大米就有50斤左右了。
亲力亲为,甘为孺子牛
基于学生对菜的喜好程度不一样,叶老师每天中午边吃边巡视各班的吃饭情况,观察记录各班每天的剩菜情况,实地采访师生,进行班级调查、统计分析后,及时调整菜的搭配及数量的增减。对于有些菜的口味调控有一定难度,叶老师就在烧菜的前一天和厨师一起进行试菜,用不同的搭配,创新不同的烧法,并在师生代表品尝后敲定菜谱。
作为食堂主任,除了管理好食堂外,服务态度很重要。厨房经常会出现水、电、厨具等问题,只要自己能更换安装的叶老师都自己上,晚上周末加个班是经常的事。他满满的都是心事,有好几次半夜因“牛肉有没有切片?冬瓜有没有漏掉?鸭肉怎么没鸡肉好吃?”被惊醒。还有一次担心肉还凉在台面上,担心老鼠来啃,半夜直接从家驾车来到学校,放到冰箱里储存好。
尽职敬业,工作有成效
一年四季,叶永标心系岩小的师生们,只为那餐桌上菜的品种不单一乏味,营养面面俱到,可真的不容易。在叶老师的用心工作下,一学期下来,师生们纷纷表示学校食堂的饭菜真美味,更有孩子说学校食堂的饭菜比家里的还好。(王霞丹张颖陈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