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mittentfasting(IF)直译为间歇性断食,需要注意的是,它和我们常说的生酮(keto)饮食、原始人(paleo)饮食、哥本哈根(copenhagen)、或者素食(vegan)等等diet不同,intermittentfasting并是一种饮食计划diet。
其实fasting这件事儿并不新奇,生活在采集和狩猎时代的人类根本无法保证一日三餐按时进食,挨饿非常普遍,经常会出现一天甚至几天找不到食物的现象;这个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从燃烧糖供能切换到燃烧脂肪供能,也就是进入了之前讲生酮饮食提到的ketosis的状态。事实上很多进行生酮饮食的人都会搭配做inermittentfasting,目的是更快的进入ketosis。从此可见,我们的身体对于fasting是可以接受并很好适应的。
很多宗教至今还保留这种断食的传统,比如伊斯兰教每年都会有斋戒月Ramadan,在这一整个月里伊斯兰教徒需要从日出到日落之间进行断食(水也不能喝);而在我国的道教里也早就有辟谷,即“不食五谷”的养生传统。
Intermittentfasting普遍被分为以下三种:
1,最常见和最容易执行,也是我和weiya在做的leangain(16/8),也就是将一天的eatingwindow限制在8个小时之内,剩下的16个小时完全断食;eatingwindow从几点开到几点,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安排,比较常见有skipbreakfast的12pm-8pm,也有skipdinner的8am-4pm
2,最多被科学研究的alternate-dayfast隔日断食,即每隔一天都会进行一个24小时的断食;假设我周一晚上最后一餐是8点吃的,那么在接下来的24个小时里将不在进食,直到第二天的晚上8点
3,5:2fast,最近在欧美很火,之前也有人留言问过,即一周里五天正常进食,剩下两天为轻断食,每天可以摄入最多500卡的热量
了解了什么是intermittentfasting,与正常进食,它究竟有哪些好处呢?
Intermittentfasting的支持者经常宣传IF有更好的减脂效果、能够改善心血管和神经健康、降低患癌症风险、甚至增加寿命。
那以上的说法究竟有么有科学依据呢?答案是一部分。
因为在使用小白鼠的实验中证实,在控制热量摄入相等的情况下,进行intermittentfasting的小白鼠相较于参照组,的确观察到了以上种种现象。
但是由人类参与的实验中,由于不可控因素太多,因此仅有少部分实验结果支持对减脂、降低血压和血脂、以及降低胆固醇的结论,剩下则在统计学上为不显著结果。
虽然目前所有由人类参与的实验从设计到samplesize都不仅完善(和小白鼠的无法比),但是依旧有部分研究对于intermittentfasting能够降低胰岛素分泌并提高机体胰岛素敏感度、刺激生长激素HGH分泌,以及降低饥饿感等得出肯定的结论(大家可以看一下背后的理论,但是由于实验本身的缺陷我们对此都要抱有怀疑态度)。
当然,在做intermittentfasting的两年里,之于我IF最大的好处却是在控制热量摄入,和让我能够不再总是obsessedwithfood。
当我们进食时,胰腺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将糖转化成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里,而更多的糖则会被直接转化成脂肪存储起来。当身体长期处于胰岛素分泌状态,会阻碍减脂效果。
不同食物刺激胰岛素分泌有所不同,脂肪最少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而碳水最多,尤其是精米精面和含添加糖很高的精加工食品,对此我们有一个衡量标准,即GI值,GI值越高,则该食物进入身体后的血糖上升速度越快,胰脏会分泌越多的胰岛素。
我们经常说吃精加工的食物对身体不好,除了这些食物普遍热量高营养价值低,也是因为长期食用GI值高的食物,胰岛素会变得越来越不敏感,而身体不得不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转化这些食物。
此外,在一项给小白鼠注射胰岛素的实验中发现,被注射胰岛素的小白鼠比对照组的胃口更好,进食更多,也更加容易导致肥胖。
而当我们处于fasting的阶段,胰岛素会下降到最低,此时胰脏会分泌胰高血糖素,促使我们的身体分解糖原和脂肪用以供能。
此外,还有研究显示fasting可以增加生长激素的分泌,而生长激素对机体的骨骼和全身生长,蛋白质合成都有促进作用。
我们都听说过很多运动员会接受激素注射,而这些注射的激素里,就包含了生长激素。因为生长激素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合成肌肉,从而提高机体代谢,达到增肌减脂的目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候错过一顿饭,反而过一会儿会有饿过劲儿的感觉,而在下一顿饭来临的时候,身体会重新分泌gherlin,从而感觉到很饿。
其实在我看来,intermittentfasting对于减脂有效的原因,还是在于它对我们热量摄入的控制,尤其真的很适合像我一样胃口很大很能吃的人。
看过我欺骗日视频的人都知道,如果让我从早吃到晚,那么一天摄入五六千卡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将eatingwindow限制在8个小时之内,那么我最多也就吃两千多卡,所以这对于大胃口是一个很好的约束。
此外,在我看来,一顿吃到饱的大餐所带来的满足感,远远超过了三顿只吃七分饱的饭,而且吃七分饱的能叫饭吗?最多只能算加餐吧
试想一下,如果你每天需要吃六顿饭,那几乎每过几个小时就要想一下我一会儿要吃点儿啥,我之前就是每天大部分的经历都花在食物上了。
在这里要澄清一个概念,就是极度节食是非常苛刻的限制热量摄入,而intermittentfasting从是完全不限制热量摄入的。
事实上有研究表明intermittentfasting并不会降低我们的基础代谢。
回答这个问题可能会引起很多人非议,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教导,早餐是三餐中最重要的,要吃得像个皇帝。
但事实上,关于不吃早餐更容易长胖、不吃早餐容易得胆结石、不吃早餐新陈代谢会变低等等结论并没有任何科学实验的支持(有一些实验试图联系早餐与健康的关系,但是我看到的都是非常陈旧,且设计很不完善的实验)。
所以我个人的建议是,到底吃不吃早餐应该根据跟人的生活习惯而定。如果你早晨醒来很饿,那么强忍着不吃早餐就不makesense,但是如果你属于刚起床没有胃口的人,也没有必要强逼着自己一定要吃早饭。
前几年很流行“少吃多餐”,这样做可以让身体一直处于“燃脂”状态。
这个说法背后的理论是,在我们进食之后,身体需要消耗热量去消化、分解、代谢吃进去的食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食物热效应(thermiceffectoffood,TEF)。
所以到底该“少吃多餐”还是Intermittentfasting呢?完全取决于你的个人习惯,对于Giselle来说没有“少吃多餐”只有“多吃多餐”,所以无疑IF更加适合。而如果你的胃很小每次吃不了很多东西,那么“少吃多餐”就更加适合。
之前说过,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只要减肥,我们都会在减脂的同时掉肌肉,但这是因为我们制造了能量缺口,并不是因为fasting。
答案是肯定的,不然我怎么给你们录视频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每天都执行IF的小白鼠,和一周有两天“欺骗日”的小白鼠,它们的减脂效果并没有显著差别,且都优于不进行IF的对照组。
其实我们中大部分人早就无意识的做过intermittentfasting,回想一下,你是否有过周末睡到日上三竿,然后直接skip早餐吃午饭的情况,又或者某个晚上太忙而忘记了晚餐,这就是我和weiya在做的16/8断食。
此外,在fasting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补水,可以喝茶、黑咖啡、和无糖的饮料;也有很多人会喝防弹咖啡,或者骨汤,之前在生酮的那期讲过,因为脂肪是不会刺激胰岛素分泌,且有很强饱腹感,所以如果你一开始做intermittentfasting很饿,那么可以在fasting的时候喝一杯防弹咖啡或者骨汤。
因为我做intermittentfasting的目的只是为了控制热量摄入,对荷尔蒙的控制并没有太多要求,因此我大部分时候早上就会喝一杯正常的杏仁奶拿铁或者南瓜拿铁(食谱已经在微博和小红书上公布啦),当然是用无糖糖浆。
注意还是那就话,这个世界上没有one-size-fits-all的diet或生活方式,intermittentfasting也并不适合所有人,那什么人不适合做IF呢?
还在长个的未成年人、孕期和哺乳期女性、或者有荷尔蒙失调、体重过轻、有低血糖史,一型糖尿病等的人不适合进行intermittentfasting(二型糖尿病可以遵医嘱进行,多伦多有一个很著名的内分泌科医生JasonFung,就是使用IF治疗二型糖尿病的倡导者,他的很多讲座都可以在YOUTUBE上找到)。
最后关于本期推送涉及到的一些reference也会放在文末,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参考,但是因为都是国外网站找的所以都是英文文献,呃,也可以当作睡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