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院多学科团队成功为86岁老英雄腹部“拆弹”
“感谢党,感谢协和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今天上午,86岁上甘岭英雄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协和医院”)胃肠外科病房激动地落下感恩的泪水。近日,该院胃肠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团队为一名高龄老人合力拆除腹部“炸弹”——完成结肠肿瘤根治性清扫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的他于今日出院。
“70年前您来守护我们,今天该我们来守护您了!”,主刀医生协和胃肠外科蔡开琳教授,吴轲副教授满怀敬意的对着抗美援朝老英雄贺儒辉说,“这是病房里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协和医生与老英雄共同努力,用上甘岭精神一起与病魔搏斗!
耄耋老人曾被劝“放弃治疗”
4月22日上午,协和医院1号外科楼胃肠外科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出院仪式。“主角”贺儒辉老人满头白发,带着一副黑框眼镜,身穿挂有抗美援朝纪念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纪念章的棕绿色外衣,在老伴的陪同下缓缓走出病房,然后将锦旗赠予胃肠外科专家团队,“谢谢协和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啊!”他声泪俱下地感叹道。
贺儒辉老人出生于革命英雄世家,父母均在黄埔军校接受过专业训练。为保家卫国,年仅14岁的他受到家人鼓励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上甘岭战役中担当汽车兵,负责物资运输工作,多次艰险求生。抗战胜利后,他受到彭德怀同志亲自接见,被称之为“国家英雄”。
2020年5月,贺儒辉老人出现了心悸、便血、头昏等症状,且出血量不断加剧,一天出血量多达4-5次,但是更糟糕的是,86岁高龄的老人同时并存有腹主动脉瘤与夹层,治疗风险极高。受制于当地有限的医疗条件和治疗技术,他一度被劝“放弃治疗”。几经辗转后,他慕名于今年3月份来到协和医院胃肠外科进行治疗。“以前,协和曾成功救治过我的母亲,我想过来试试!”贺儒辉的老伴程锦娴说:“我们既然来了,百分百信任协和的医生,整个治疗过程都配合专家们!”
胃肠外科专家蔡开琳教授介绍,老人家初来时状况不佳,“每日便血量大,属于中重度症贫血。经过多番讨论评估,蔡开琳教授治疗组采用了胃肠外科内镜技术,成功地为老人家进行了肠镜检查及活体组织检查,这才得出明确的诊断结果——结肠癌。
为上甘岭英雄打通生命“补给线”
高龄贺儒辉老人本身患有冠心病、腹主动脉及多处大血管夹层,合并动脉瘤等严重的基础疾病,夹层动脉瘤存在随时破裂大出血危及生命可能。为了保证老英雄安全手术,尽快手术切除结肠肿瘤,胃肠外科联合血管外科、麻醉科、心内科团队为老人多次讨论,并制定了精准的治疗方案。
4月6日,血管外科郑鸿、尚丹专家团队率先“发力”,在DSA复合手术室实施了血管拆弹手术。手术团队精准定位后成功施行降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右侧髂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右侧髂内动脉栓塞术、左侧髂总动脉夹层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保留左侧髂内动脉。手术有效维护了“血管线”的稳定和安全。“这期手术为后续乙状结肠肿瘤手术后肠道及周围组织供血,促进愈合恢复打下良好基础”,血管外科副主任尚丹介绍。
肿瘤导致的肠道梗阻急需打通,胃肠外科蔡开琳教授、吴轲治疗组很快接过救治的“接力棒”,经过1小时的奋力救治,成功施行结肠肿瘤根治术。吴轲介绍,整个手术过程都十分小心。首先精准麻醉,选取了对老人家影响最小的药物,为肿瘤切除手术提供最佳的安全保障。术中发现肿瘤较大,几乎完全堵塞了肠腔,肿瘤上方的肠管由于长期扩张梗阻,已经出现水肿,这给手术治疗带了很多挑战,医生们胆大心细,精准清扫周围淋巴结。在彻底清除肿瘤的同时,小心的呵护健康的机体,由于手术精细,为一期吻合肠管创造了有利条件,直接恢复了肠道的结构与功能,避免造瘘等二期手术。至此,协和专家团队彻底打通了贺儒辉老人家的生命“补给线”!
胃肠外科蔡开琳教授介绍,手术能够成功的关键是各学科联手合作,我们所有人都有一个愿望:尽一切所能,用最好的医疗服务向70年前保家卫国的老英雄致敬!
结肠癌危及80后及“80”后
“我们胃肠科病房里多得是80后和‘80后’”,吴轲继续介绍,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当下日益呈现出老龄化和年轻化的特征。要想及早发现结肠癌,我们需要了解结肠癌的早期症状,比如腹痛、腹部包块、肠梗阻、排便习惯或性状改变等,这样有助于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由于结肠癌初期症状容易被忽视,有效预防途径是做肠镜检查。吴轲建议年龄在40岁以上人群,并患有肠道疾病的人,积极检查肠道问题,这样有利于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减少肿瘤对身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