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冬天荆州人哪门少生病?新闻中心

e线民生热线:182722111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716-8445200

文/本刊记者周娟刘青海实习生廖可鸣

荆州新闻网消息:进入冬天后,荆州的天气渐渐变冷,北风呼啸,人的身体状态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一年四季,寒冷的冬天是最难熬的。而冬天也是人死亡率最高的季节。冬天人体新陈代谢相对处于比较缓慢的水平,再加上环境的因素,许多疾病就会不请自来,而那些有过病史的人会出现复发的现象。对于一些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疾病的市民来说就更是如此,因为这一季节是疾病的高发期,所以,预防冬天疾病、冬天健身养生也成为人们在这个季节最关心的话题,而实际上,冬天也是最适合养生的季节。

荆州太冷?还是荆州人太怕冷?

荆州的气候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每年12月份降水量最小,1月份气温最低。荆州地处长江中游流域,属于江汉平原的腹地,地势平坦,冬季北风吹得多,这让很多人觉得荆州特别冷。

北风吹得“透心凉”

11月7日立冬,这也标志着寒冷的冬季已经来临。提到冬季,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个字“冷”,寒冷的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因素,也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荆州市气象局首席气象预报员付小平表示,荆州市地处中纬度南部、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腹心之地,境内江河湖库众多,除松滋西部、荆州区北部和石首南部有少数山丘外,其余大部均为广阔的平原地区。全市年平均气温16.8—17.3℃,最冷月是1月,其平均气温为4.3—4.7℃,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5.1℃—10.9℃。按照我国气候区划标准,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热量充足,光照适宜,雨水丰沛及水热同季等特征,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气候背景。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我市冬季盛行偏北风,是全年气温最低的季节,空气干燥,降水明显偏少,当冷暖空气比较活跃时也能产生明显的雨雪天气。寒潮、大风、大雾和低温雨雪冰冻是冬季主要气象灾害,持续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水陆交通、电力设施、农作物和果树以及蔬菜大棚造成严重损失。

大雾天气太频繁

2013年1月23日凌晨,荆州市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荆州境内普降大雾,部分区域能见度不足100米。受大雾天气影响,汉宜高速沿线多个收费站被迫关闭,给交通出行造成很大影响。迫封造成滞留的车辆排起长龙,车辆停靠有9个多小时。

在汉宜高速上,在距离一块道路指示牌100米的地方,上面的字迹都显得很模糊,能见度不足100米,车辆已经不具备通行条件。据收费站外的司机介绍,当天零点左右,高速公路就封闭了。在高速巡警的疏导下,他们只好驶下高速等候。

越冷越爱出毛“病”?

【数据】

全市医院门、急诊量攀升随着天气越来越冷,不少人纷纷被寒气所“伤”,医院的门诊、急诊病人数量急剧上升。荆周刊从荆州市中心医院、荆州一医、荆州二医、荆州三医4家医院了解到,步入12月以来,这4家医院平均每天的门诊量共高达人7000人/次。据了解,每年冬天,荆州中心城区各大医院都会迎来多个门诊、急诊量高峰,以每年12月为例,2010年12月,荆州这4家医院门诊量最高达9000人/天,2011年12月最高达8000人/天,2012年12月最高达8500人/天。其中,大部分还是感冒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增幅最大,一般会比入冬前增加20%。

冬天更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入冬后,由于天气转冷,一些突发性疾病也因为气候原因变得更容易引发,其中心血管疾病尤为明显。

荆州市急救中心综合科科长刘鹏向荆周刊介绍,根据2012年急救中心出诊的疾病谱分析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入冬以后,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数量明显增多。春、夏、秋三个季节里急救中心平均每月会有约350例是心血管疾病,约占总量的28%左右。而到了冬天,平均每月约400例是心血管疾病,约占总量的32%。其中最为寒冷的12月里心血管疾病有518例,占到了总量的38.4%,数量上来说比平时多了近四成。温度偏低的冬天,心血管疾病的发作率远高于其他季节。之所以发病率高增,是因为气温的下降,会使体内血管收缩以防体温的流失,再加上寒冷使得人们活动力大为降低,血液循环不良容易引起血压上升。或因寒冷而颤抖,身体消耗能量以产生热能,更让心脏负荷增加,以上状况都容易加重心血管疾病的病情。

【排行榜】

荆州人冬天高发病TOP10

TOP.1呼吸系统疾病

天气变冷后,最先经受考验的是呼吸系统。冬天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如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最喜欢趁着寒冷“入侵”。

【脆弱人群】老人,儿童,免疫力低下者

【常见疾病】流感、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TOP.2消化系统疾病

冬天人体肠胃系统很容易出现功能失调的状况,给以消化性溃疡为代表的消化道疾病制造了温床。

【脆弱人群】饮食不正常者,尤其患慢性消化疾病的中年人

【常见疾病】胆囊炎、胰腺炎

TOP3心脑血管疾病

冬天早晚温差较大,寒冷刺激可使人体血管收缩,导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骤升,而老年人本身存在的器官进行性病变则使得血压波动更大,严重时可诱发心血管疾病突发。

【脆弱人群】老年人

【常见疾病】心绞痛、脑血栓

TOP.4内分泌系统疾病

冬天,人们多吃油腻重味食物而运动减少,身体会迅速发胖,而肥胖正是造成糖尿病的原因之一。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寒冷还可引起血管收缩,血流减慢。

【脆弱人群】中老年人、已患有糖尿病的人

【常见疾病】糖尿病、甲亢

TOP.5皮肤科疾病

冬天皮肤最容易受到干燥与寒冷的侵害。干燥气候会让皮肤血管经常处于收缩状态,汗腺、皮脂腺的分泌明显减少,就可能导致皮肤瘙痒、红肿。

【脆弱人群】中老年人或者干性皮肤的人

【常见疾病】湿疹、冻疮

TOP.6骨科疾病

冬天也是骨科疾病多发及复发时期,尤其是那些骨病老患者。这是因为很多骨病一旦受凉受潮湿就容易诱发。

【脆弱人群】中老年人和骨病老患者

【常见疾病】骨质疏松、痛风、关节炎

TOP.7肿瘤

寒冷的冬天来临,这个时期对肿瘤的防治十分关键。冬天肿瘤患者复发的比例大幅增加。

【脆弱人群】肿瘤患者

【常见疾病】骨癌、肝癌、淋巴癌、妇科肿瘤

TOP.8肛肠疾病

冬天是肛肠疾病好发的季节。此时人们户外活动减少,又因为天冷,不少人又开始吃辣、饮酒吃肉以增加体能,这些都是引发和加重肛肠疾病的主要原因。

【脆弱人群】溃疡性肠炎患者、慢性结肠炎患者

【常见疾病】痔疮、便秘、慢性结肠炎

TOP.9妇科疾病

冬天是妇科保健的薄弱时期,人们往往过多地注意防寒保暖,忽视了妇科炎症的预防。

【脆弱人群】孕妇、妇科炎症患者

【常见疾病】痛经、阴道炎、宫颈糜烂、盆腔炎

TOP.10儿科疾病

多数病毒在气温降低时容易大肆繁殖,且迅速播散,直至感染人类,而儿童对疾病的抵抗力相对较弱。

【脆弱人群】婴幼儿、儿童

【常见疾病】肺炎、手足口病、感冒、哮喘

冬天,别让传染病缠上身

冬天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期,市民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前预防。

荆州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黄继贵表示,每年冬天都会有一些传染病多发,入冬以后,已经进入传染病高发期。

冬天多发病为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污染病,其中包括流感、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和腹泻等。流感、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手足口病则需要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等方式预防。病原体从呼吸道感染侵入、传播而引起的疾病称为呼吸道传染病。常见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等。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包括甲型H1N1流感和季节性流感。

临床表现:此病潜伏期一般2-3天,甚至几个小时。流感的症状虽与普通感冒有些相近,但更为严重,主要表现为: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咽痛、干咳、流鼻涕、流泪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有厌食腹痛、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更为严重的是,流感可并发肺炎、脑病、心肌炎和心内膜炎等,特别是年老体弱或伴有心血管、慢性呼吸道疾病者或婴儿可因流感本身或其合并症引起死亡。

传染源: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经呼吸道及接触传播。

人群易感性:由于流感病毒不断发生变异,使人群对其普遍易感,可引起反复发病。防治措施:儿童是流感的易感人群,注意防寒保暖,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春天,家长和孩子去户外活动时,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若条件允许,最好提前给孩子接种流感疫苗。流感患儿在退烧后24小时才可以解除隔离。患儿要注意多休息、多喝水,防止出现合并症,一般一周左右即可自然痊愈。

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多发,传染力极强,潜伏期10天左右。

临床表现:临床以发热,皮疹及两眼发红、流泪、畏光、喷嚏、流涕、咳嗽为主要症状,并以颊黏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

传染源:病人是传染源,病人自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防治措施: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煅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第5日,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油腻辛辣食物。

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水痘的潜伏期约10-23天,分为潜伏期和出疹期。水痘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一般1-2天内发疹。皮疹首先见于躯干,为3-5mm的斑疹,约12-24小时左右经皮疹发展成为水疱疹,皮疹一般是成批出现,免疫缺陷的人患此症时症状较严重,常有继发细菌感染及合并各种并发症,如肺炎、水痘脑炎、水痘肝炎等。

传染源: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从发病前1天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防治措施:预防是加强病人的隔离,隔离期一般为发病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天。适龄儿童可接种水痘疫苗,不仅能够预防水痘,而且能够预防成人带状疱疹(俗称“龙缠身”)的发生。

流行性腮腺炎

俗称“猪头疯”,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感染后,有14-25天的潜伏期,部分病例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天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体温上升可达40℃。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还能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

传染源:病人是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该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防治措施:易感儿应按规定接种流腮减毒活疫苗预防。家庭居室则要经常打开门窗充分换气。对患儿要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患儿宜卧床休息,进食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板兰根冲剂”或中药汤剂效果都不错。患病的孩子需隔离至肿大的腮腺(颌下腺)完全消退为止。如果患儿出现持续高热、头痛、呕吐、排大小便异常及腹痛、浮肿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以明确有无合并脑膜脑炎、胰腺炎、肾炎或性腺炎症的可能,并尽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经及时治疗,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风疹

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在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发热后1-2天出疹,皮疹初见于面部,可一天内布满躯干和四肢,手掌心、足心一般无疹,出疹持续1-5天,一般3天。多见于冬春季节,可造成流行。

传染源:病人是传染源。

传播途径: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散播传染,也可通过患儿口、鼻及眼睛的分泌物直接传染给被接触者。

人群易感性:好发于1-5岁小儿,除1岁以内婴儿不容易感染外,其余年龄越小,发病比例越高,成人偶见感染。与饮食、药物、虫咬或肠道寄生虫等因素有关。预防措施:预防风疹病毒的关键是减少与风疹病人面对面的接触,不要与风疹病人面对面地谈话。孕妇应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预防重点在先天性风疹,因为孕妇在怀孕早期感染风疹后,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引起先天性风疹。先天性风疹的可怕之处是导致胎儿的多发性畸形和流产、死产,胎儿感染的严重程度不同,畸形表现不一。预防风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种风疹疫苗。

天气冷,饮食不能“冷”

说到冬季的饮食,寒冷的冬天里最容易想到的必然是热气腾腾的火锅,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可以御寒,是许多人冬天里的不二选择。但是,吃火锅究竟对人体的健康有利还是有害呢?在冬天里想保健养生,究竟如何对饮食进行搭配呢?

冬天饮食不能“90后”

在很多人眼里,“90后”的年轻人都是凭自己的喜恶来做事,喜欢什么就一个劲地追求,不喜欢什么就完全不理。如果在饮食方面也把这个作为评判标准的话,刚刚大学毕业的李洋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90后”了。对于饮食,李洋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只吃喜欢吃的,不喜欢吃的一概不吃。

但是今年,同样拉朋友去吃火锅的李洋遇到了一些问题。每次吃完火锅后,当天晚上李洋都会难以入睡或者睡眠质量不高。而到了第二天他会感觉浑身不舒服,全身酸痛,甚至经常还会肚子疼。后来李洋才知道,这都是自己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惹的祸。“开始没注意,只以为是吃坏了肚子,后来发现每次吃完火锅都有相同的症状,我才开始留意是不是因为吃火锅的关系。”李洋如是说。

【专家分析】

高级营养师芦君就李洋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冬天由于气温降低,体内的新陈代谢会变的比较缓慢。而吃火锅,尤其是荤菜居多时,会给新陈代谢带来更大的压力。血液因此流通不畅时,就会影响到身体机能,直接的表现就是睡眠不好。并且由于吃火锅吸入的油脂过多,也容易加大对肠道的负荷,造成肚子疼等症状。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吃完火锅后还吃了西瓜。”芦君说:“西瓜在夏季是一种很好的水果,但是到了冬天就不一样了。西瓜属于凉性水果,本就寒冷的冬天还吃凉性水果,身体是不好接受的。冰凉的冬天里,不宜吃凉性水果。”跟西瓜一样,不适宜在冬天吃的水果还有草莓、香蕉、葡萄。这些反季节的水果并不利于人们在冬天的保健养生。

清淡饮食能养生

曾宪章曾经是三医妇产科的一名医生,行医多年的她有一套自己保健养生的方法。如今,曾宪章已经77岁了,自从退休以来,几乎没怎么生过病,一直保持着健康。当问到保健养生的秘诀时,曾宪章认为除了运动,她更加看重的是饮食习惯。

“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条件。”曾宪章说:“我退休以来,一直保持着较好的饮食习惯。首先,多吃清淡的。其次,适当的吃一些荤菜,补充蛋白质。”

自退休以来,曾宪章每天的主要食物都是一些新鲜的时令蔬菜,只有偶尔才会跟老伴一起做几个荤菜吃。在曾宪章看来,清淡的饮食才是保证健康的基础。因为这样可以保证自己体内的血脂和血糖能维持在正常的水平。曾宪章说:“在冬天,千万不能吃太多荤菜。冬天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我们老年人,身体本身就不如年轻人,保证血脂和血糖的正常很重要。只要能补充适当的蛋白质,多吃时令蔬菜,对身体只有好处,这就是我这么多年来的饮食习惯”

高级营养师芦君认为:对于老年人来说,在冬天保证自己的血管通畅很重要。一旦食用过多的荤菜,血脂会升高。一旦超过正常血脂范围,对老人的血管就会很不好。曾宪章通过多食用时令蔬菜,少吃荤菜的方法来保证血管通畅的办法是很适用的。

“其实曾宪章的饮食习惯是一种比较好的‘食疗’方法。既保证蛋白质适量的摄入,又能保证体内的营养。”芦君说:“曾宪章的饮食习惯适合很多老人,是一种不错的保健养生的办法。不过这个方法必须注意,吃得清淡并不是一味的只吃蔬菜,荤菜还是得适量的食用。如果吃得过分清淡,体内的血红素含量就会降低,容易引发缺铁性贫血。”芦君认为,在冬天里保证相对清淡的饮食习惯对于冬天的保健养生有很积极的作用。

冬天饮食建议:一清二补

关于如何通过饮食在冬天保健养生,芦君介绍:“首先,饮食必须少油少盐,以清淡为主。因为冬天饮食其实是一个“补”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必须慢慢来,不然会有反效果,影响到健康,更别提养生了。”

“在以清淡为主的前提条件下,藕、黄鳝、栗子、红枣、鸡汤、动物内脏、海带等食物是比较适宜冬天食用的。”芦君如是说。

原来,生藕能清热、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开胃、益血。一直有“暑大宜生藕、秋凉宜熟藕,生食宜鲜嫩、熟食宜壮老”的说法。而冬天吃鳝鱼,不但补益力强,而且对血糖还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冬天饮食中,如烧鳝段、清炖鳝段、炒鳝丝、黄鳝粥等,均为保健美食。栗子具有健脾养胃、补肾强骨的作用,还有“补胃之王”的美誉。红枣有滋阴润燥、益肺补气的功效,与银耳、百合、山药共同炖食时,效果会更好。

另外,冬天是支气管炎的高发季节,其预防办法之一是喝鸡汤,尤其有益于儿童。母鸡脂肪具有增强支气管黏膜分泌和化痰的作用。此外,鸡肉中有一种特殊的物质,可以增强咽部血液循环和鼻腔黏膜分泌,对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病毒、缓解感冒鼻塞及治疗咽干、咳嗽等病症大有裨益。

动物的肝、肾、心等内脏所含的维生素B2很多。冬天里,由于气候干燥,不少人嘴唇干裂,易患口角炎,这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2所致。

海带含碘多,碘有助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而甲状腺激素有产热效应。所以,冬天里适量食用海带,具有较好的御寒作用。

芦君说:“除了比较适合冬天保健养生的食物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办法可以在冬天让自己的身体更加的健康。如用大枣、红糖、桂圆、生姜熬汤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流通、益气补血、安神驱寒的功效。用西洋参泡茶,能够起到益气润肺、滋阴补阳的功效,对于体质较弱的中老年人有益冬天养生保健。”

在冬天里可适当吃点生姜,人们常说“冬有生姜,不怕风霜”。常食生姜能促进血液的循环,可发汗,并有促进胃液分泌以及肠管蠕动,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生姜还有抗氧化作用,临床上常将生姜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咳嗽、胃寒、呕吐等症的辅助治疗。另外,冬天十分干燥。饮水是冬天里不能忽视的。有不少人认为冬天寒冷,人体出汗少,可以少饮水或不饮水,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冬天虽然人体出汗少,但组织液通过皮肤蒸发也可失去不少水分,一个成年人一天要失去约600毫升水,这种水蒸发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故也称“无感蒸发”。人体一天排出的水分约在2500毫升左右。冬天人体只要损耗5%的水分而未及时补充的话,皮肤就会皱缩,肌肉也会变得软弱无力,体内代谢产物滞留,人便会感到疲劳、烦躁、头痛、头晕和无力,甚至还会诱发更为严重的疾病。所以,冬天饮水也是保健养生里非常重要的一环。

还“裹”在厚衣服里?动起来!

冬天养生除了可以在饮食方面多注意以外,还可以靠运动的方式达到养生的目的。用活动身体的方式实现维护健康、增强体质、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的养生方法称为“养生运动”。这种以“运动”形式达到“养生”目的的方法在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即使现在已经进入了12月,但每天清晨的时候,中山公园里依然随处可见为了保健养生而做运动的人们。虽然运动方式各不相同,但是,通过这些运动,大家都变得更健康。

越打越慢的太极

在中山公园一个不起眼的小树林里的一块空地上,侯道玲正在认真的打着太极,她的手跟脚都动得很慢,但是却很稳。

旁边一位跟着她学习打太极的大爷总感觉比她快半拍,越发显得侯道玲的动作慢了。对此,侯道玲一点都不在意。“我打太极都打了快30年了,动作越来越慢,但我却越来越精神。我觉得,养生说到底就是顺应自然,比如太极就是得打得慢才有用,合乎自然的运动才是养生运动。”刚开始学习太极那会,侯道玲有时还生病。“那时候太极打的比现在快多了,又急又躁,练拳却一点养生的作用都没有,后来等我慢了下来,反倒是不生病了。”侯道玲说:“所以,摆正好心态,顺应自然的运动,就是适合自己的养生运动。”

风雨无阻的80岁

“只要一天不来公园动一动,就会感觉自己的骨头又老了一点。”代良玉说:“从退休到现在,我基本上天天都来公园做养生运动。只有几次大雾天空气特别不好的时候没来。那几次没运动,在家感觉浑身不自在,手脚都伸展不开。”

代良玉的晨练是每天早上跟老伴一起跳广场舞,虽然舞曲很欢快,但代良玉的舞步却是十分悠闲。用他的话说就是“养生运动是靠一天一天的坚持来得到成效的,并不是靠一时急来的。”代良玉的老伴告诉荆周刊,这么多年来,代良玉一直没生过什么病,身体十分硬朗。“我觉得应该是因为他每天都坚持运动,所以一直以来才能保持健康,就算现在是冬天了,他都一点不觉得冷。”代良玉的老伴如是说。

88岁老人的养生经

每天清晨,在沙市文化宫后门处的一块空地上都会有一群学生跟着一位体育老师一起做晨练。不过这群学生大多数是年龄在30岁到40岁的中年人,而带着他们做晨练的是一位已经年近九旬的体育老师。

这位体育老师叫黄长海,今年已经88岁了,年轻时是沙市五中的体育老师,1985年退休以后就自己在这块地方组织晨练活动了。一提起运动养生,周边的人都知道黄长海是这方面的专家。

中医养生:跟着节气走

寒风伴着冬天而来,冬天正是人体养藏的最好时刻。人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各项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荆州市中医医院医务科副主任医师张维介绍,中医学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进入12月以来,到中医医院开膏方补虚强身的市民也越来越多,每天约占内科接诊的四成左右。“冬令进补,春来打虎”,但究竟怎么补?怎么养?又有哪些误区和禁忌?张维建议,冬天养生,跟着节气走。

立冬

作为冬天的第一节气,立冬于每年的11月8日前后开始。中医学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

禁忌:中医养生原则之“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小雪

小雪节气的前后,我国北方地区会出现初雪,虽雪量有限,但还是提示我们到了御寒保暖的季节。天气时常是阴冷晦暗的,此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其影响

禁忌:早睡晚起床,尽量减少冷天、风天外出;减少“冬南飞”(冬天去南方避寒);不要按摩后背;不要锻炼得大汗淋漓等。

大雪

大雪节气常在12月7日前后到来,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大雪已到了“进补”的大好时节。

禁忌:暂时慎食萝卜、香蕉类寒凉之物,体弱气虚者则应忌吃。睡觉时忌多穿衣服,老年人在雪天应减少户外活动。

冬至

冬至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冬至的日期是在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养生的重点放在中老年朋友身上。禁忌:吃完狗、羊肉火锅后不宜喝茶,尤其是浓茶,应以白开水解渴;不宜与醋同食;也不宜与西瓜、南瓜同食。

小寒

小寒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合理进补即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达到事半功倍之养生目的。禁忌:进入小寒节气,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顺其自然为好。一定要注意,千万别贪恋油腻、辛辣的食品,应以补气润燥为主。

大寒

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气象记录中虽不像大雪到冬至、小寒期间那样酷冷,但仍处于寒冷时期,借此节气,重笔女士调养之法。禁忌:饮食上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宜热食,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运动上,室外活动不可太早,等日出后为好。

主管:中共荆州市委宣传部中共荆州市委外宣办荆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THE END
1.送给老人的祝寿对联14篇(全文)2、祝老寿星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献上最衷心的祝愿,祝福老人家生活之树常绿,生命之水长流,寿诞快乐,春辉永绽! 3、爷爷大寿就来到,精神矍铄直到老;儿孙给你送祝福,愿你金沙峭岸一株松,干劲枝遒塑祖龙;人生快乐似神仙,大岁等你游。 4、八十寒暑茹苦辛,堪堪母爱养儿恩。寸草原知恩难报,惶惶此心做寿辰。愿娘再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44lj7ak.html
2.八十岁的老人便秘怎么办八十岁的老人便秘可以外用开塞露,有利于通便。服用泻药,如小麦纤维素、芝麻油、番泻叶泡水。平时不要https://www.yilianmeiti.com/question/5237444.html
3.80多岁老人血压多少正常专家文章80多岁老人血压多少正常 正常的血压范围是收缩压在90-140mmHg(12.0-18.7kpa)之间,舒张压在60-90mmHg(8.0-12.0kpa)之间,高于这个范围就可能是高血压或临界高血压,低于这个范围就可能是低血压。80岁老人正常血压也是在这范围。 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会出现很多变化,尤其是上了年纪后所出现的高血压和高血脂等等https://www.bohe.cn/article/view/76777.html
4.乡愁乡音,乡艺,乡味……相传在很久以前,遇上了大旱,东海的一条水龙跃出水面,下了一场大雨,拯救了万民,但水龙由于触犯了天条,被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间。于是,人们把龙体放在板凳上,并把它连接起来,希望它能活下来,舞板凳龙的习俗由此产生 花灯王展示“玩灯”(八十多岁的花灯王刘忠富老人(普定)https://www.meipian.cn/10fg4y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