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给我家小宝做辅食的时候,也是特别迷茫,在网上做了很多功课,不过期间还是问题不断,比如说宝宝不肯吃辅食、便秘、过敏等状况。
网上太多的教程都是生肉先蒸再打,刚开始我也是按照这个步骤一步一步做的,这样做出来的肉起渣渣不细腻也很柴。
对于刚开始吃辅食的宝宝,这种颗粒感真的不好接受!
正确做法:
①生肉泡水后洗净放辅食机,少量多次加水搅打
②上锅蒸20分钟左右
③再放进辅食机里搅打,期间可以少量多次加水,直到打成细腻的糊糊状
注意:一次水不要放多,生肉一定要打得非常细腻后面才不会起渣渣。
但给一岁以下的宝宝吃的油不要用动物油如猪油,含大量饱和脂肪酸,容易导致肥胖和高胆固醇,要给宝宝用植物油!
什么情况需要添加辅食油:
如果宝宝辅食以谷物、蔬菜、水果为主,肉、蛋、鱼类吃得少,就需要额外添加油脂,富含亚麻酸的植物油更适合初添加辅食的宝宝---参考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7-12个月:0~10g1-2岁:5~10g
最容易被宝宝接受的是核桃油,亚麻酸和亚油酸比例合适,口味清淡易被吸收,宝宝能接受!
这里跟大家讲个小技巧吧,也是我家月嫂跟我说才知道的,那就是,买东西不要直接从某宝入手,尤其是宝宝用的东西,它们的隐藏U会很多,只是我们90%的人不知道而已!
比如说我之前给宝宝买的辅食油,如果直接入手需要100多,但是通过月嫂告诉我的方法后,我只需要20多就到手了!
宝宝妈们可以拿个小本本记下来,或者现在就去码住,就是这个公.Z号,真的牛(我都觉得把我家宝的首付省出来了,哈哈哈)
看了网上大多数辅食添加顺序:米粉、根茎叶、蔬菜、蛋黄、肉泥。
就完全按照这个顺序来,在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这本书上就明确写道,并没有科学研究证明,按照某种特定的顺序添加辅食有额外的好处,一定要结合宝宝自身的情况和家庭饮食习惯来给宝宝添加辅食。
没有特定的顺序,如果宝宝言满便秘腹胀就不要过早添加土豆、红薯、山药这类根茎类食物,可以先跟宝宝添加青菜。
没有必要这样做,早期引入易过敏食物,可能会影响宝宝肠道菌群的结构,早接触可以让宝宝免疫系统适应这种食物从而减少过敏的发生。
只是在添加这类易过敏的食物时,我们一定要小心少量添加观察宝宝情况,一定是低剂量的,如果宝宝过敏就回避吃这种食物,轻症可以在6个月之后再尝试,严重的需要医生来判断。
易过敏的食物:鸡蛋、面(小麦)、鱼、虾、坚果、大豆
辅食的种类很重要,形状同样重要!
另外辅食过于细软,不利于刺激宝宝练习咀嚼,锻炼宝宝的咀喝身力有利于牙齿的生长有助于宝宝说话。
正确做法:
根茎类蔬菜蒸熟后碾成泥即可。
绿叶菜取最嫩的菜叶洗净泡水30分钟,放入锅中煮3-5分钟捞出,用刀切成碎末,想要再细一点还可以放到碗里研磨。
有宝妈问我要辅食表,但我从来不做辅食表,因为你确定这张表真的适合自己的宝宝吗
宝宝的咀嚼能力、生长发育、对食物的接受、敏感度程度都不一样,怎么能有统一的标准?
√关于喂养顺序只需要把握一个大原则
6月龄:泥状
7月龄:泥带小颗粒
8~9月龄:碎末状
10月:引入较软的手指食物如香蕉、土豆
12月:较硬的手指食物如黄瓜条、苹果片
我在网上研究了很多做辅食的攻略,都是用柠檬、生姜腌制。
第一次吃肉,又是加柠檬又是加姜,那如果宝宝过敏了算哪个呢
辅食的目的就是排敏,加食材(包括调料)一定单一地加,小月龄宝宝其实对腥味并没有那么敏感,吃原味食物更能锻炼宝宝敏感的味觉。
先吃纯肉泥,吃三天观察宝宝不过敏,确实想加可以下一次加入一种
宝宝有时会拒绝吃辅食,但不代表他一直不吃。
宝宝接受一种新食物,他要尝试很多次,并且随着年龄的变化口味也会发生改变。
5-6月龄宝宝添加辅食的目的不是为了吃少或以补充营养为目的,辅食是为了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排敏、对食物产生兴趣,最重要的养成自主进食习惯!
所以宝宝一旦不想吃,千万不要强迫,相反如果宝宝辅食吃得好也不能代替奶,一岁以前每天保证600毫升奶量!
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是脂溶性维生素,只溶于油里,因此过油后食用营养就会更好。
胡萝卜洗净切块,锅里放几滴辅食油倒入胡萝卜翻炒,上锅蒸25分钟也可以放入电饭煲跟大人的米饭一起煮,最后放辅食机加少量水打成泥
好啦,以上就是关于宝宝辅食的全部误区啦,只要大家记住,宝宝辅食不用再焦虑啦!
另外,宝宝辅食工具还是蛮多的,这又是一笔开支呢,大家还是可以去码住上面提到的(羊毛喵喵),基本能砍一半预算下来呢!
借:
宝宝辅食一天吃几顿合适?每个时期的宝宝食量不同,6月前只吃一顿,6-12月建议吃2顿,12月后建议吃3顿哦
宝宝辅食做法大全?
宝宝辅食几个月开始吃?宝宝辅食南瓜和什么搭配?宝宝辅食品牌排行榜前十名?宝宝辅食添加表6个月到36个月的?宝宝辅食添加顺序表?宝宝辅食过敏有哪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