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28日消息(记者丁飞)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年夜饭真的是一年里最重要的一顿饭。有的家里从腊月里就开始忙活,各地的风俗讲究也不一样。你吃着自己家里的,看着别人朋友圈里的,一顿年夜饭不就是一张中国美食地图吗?
虽然友人们都说“年夜饭是我们这儿一年最重要的一顿饭”,但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四面八方、天南海北56个民族,还是各有各的习俗、各有各的讲究、各有各的吃头。
家在辽宁丹东的张磊,他朋友圈里的年夜饭,至少有十几二十道菜。东北人从腊月起就开始筹备,上桌的也都是“杠杠的”,比如杀猪菜,东北不少地方每年接近年关杀年猪时要吃的一种炖菜。张磊说:“最有东北特色的就是酸菜、大骨头,还有杀猪菜,但也少不了东北的鱼,有江里、河里的大炖鱼。”
说到这里记者不禁有个“小疑问”,20道菜想必吃不完,那剩菜怎么办呢?张磊表示:“从初一就开始走亲戚,亲戚串门留下来吃饭是不可以给客人吃剩菜的。年夜饭的剩菜,家里人会把它消灭掉。”
我国西北地域广阔,气候凉爽干燥,小麦耐寒和旱适宜种植,所以西北人对面食情有独钟。柴婧来自兰州,她说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多,既有各自的节日,也都会过汉族的春节,造型各异的面食是春节“必备”。柴婧表示:“过年之前会炸油果子,就是把面做成小花、小兔子、小鸡各种不同的造型,炸的金黄金黄的,来客人就先端一大盘油果子,让他先吃。”
亚波家在山西运城的万荣县,万荣在汾河和黄河交汇处的黄河东岸,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亚波家每年必吃的一道菜叫做“万荣大拌菜”,用当地方言讲,叫“pàncài”。下面是拌菜,上面铺满粉条和肉片,“这个箅子有一口锅这么大。把一箅子拌菜放在桌子上,用筷子一夹,蘸点调好的蒜末辣椒,这味道用我们万荣方言讲:美咂了!”
上海人年夜饭很讲究,来自上海的竟成介绍饭桌上一定会出现的菜,“一个是水笋烧肉,一个是四喜烤麸,还有一个是爆鱼。基本上每家都好准备一点黄酒,配上姜丝、话梅、枸杞温热一下,小酌两口,还是很舒服的。最后都要吃一口现蒸的八宝饭,因为年夜饭年夜饭,必须要‘吃口饭’。这是上海的一个习俗。”
别以为最爱吃火锅的一定是四川、重庆人。家在福建的微微说,闽南语中,吃火锅也叫“围炉”。听说春节里福建人最多的地方是海鲜市场,“要吃一些萝卜,因为萝卜在闽南语中叫‘菜头’,有讨一个‘好彩头’的寓意。因为我们靠海,所以家家吃年夜饭基本都是煮海鲜火锅,海鲜市场于是人挤人。”
四川的马聪说,他们过年少不了腊肉和香肠,又到一年灌肠时,不过这味道上可都是麻辣口味的,“腊肉是腊月间腌制的熏肉,它的地位在四川年夜饭中比较高,是四川过年宴席上不可缺少的开盘菜。香肠和腊肉一样,过年前家家户户都会灌几斤香肠,对四川人说,没有香肠就没有年味。四川基本上都是麻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