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是指经过洗、切、搭配、加工完成的菜品,采取冷冻或真空等一系列方式进行包装保存,消费者购买后只须通过简单烹调或直接开封即可食用。
我国预制菜脱胎于净菜。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快餐巨头进入国内,净菜配送工厂作为其成熟的标准化供应链的一环,也开始在国内出现。2000年左右,国内开始有企业在净菜的基础上将禽肉和水产等原材料加工,升级为深加工预制菜。但由于部分中式菜肴制作复杂、技术限制、口味地域化明显,一种菜肴可能只在当地受欢迎,难以发展成大单品。因此尽管2005年起,一些老字号餐饮门店已经有各自特色的预制菜品,但始终难以壮大。
近年来,随着冷链运输行业发展、团餐市场需求加大,预制菜从幕后走向了台前,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称,预制菜迎来黄金发展期,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将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长率,2023年预制菜市场规模或将达5165亿元。
2022年3月2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下称“预制菜十条”),部署加快建设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高地,推动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预制菜十条”明确了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多项目标,即力争建成和培育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预制菜全产业链研发平台、产业园、龙头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评选一批广东预制菜行业代表人物,培育一批跨区域的预制菜仓储冷链物流龙头企业,打造一批驰名中外的预制菜品牌,让广东预制菜成为全球新餐饮风尚、新餐饮模式、新餐饮文化的引领者。
产学研携手,复刻“广东味”
如何让预制菜更好吃,让广东预制菜更有广东味?在预制菜火热的当下,这个问题摆在了广东预制菜产业面前。
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的产学研联合攻关;把预制菜产业人才培养纳入“粤菜师傅”工程,鼓励“粤菜师傅”星级名厨参与开发推广预制菜品——“预制菜十条”给出了解题思路。
“预制菜材料齐全,方便易操作,不需要什么厨艺就能复制大厨口味。”广东品珍鲜活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品珍科技”)创始人兼CEO陈翠颖说,该公司生产的预制菜盆菜,是中国烹饪大师、顺德厨师协会会长连庚明的匠心之作,优选十余种广东特色食材,已入选广东预制菜“十大名品”。
顺德是“中国厨师之乡”,厨师界和预制菜企业顺势结盟。除了品珍科技与顺德厨师协会合作研发预制菜产品,顺德均健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也引进了“粤菜大师工作室”。
2022年3月15日,佛山预制菜产业联盟正式成立,首批53家单位加入,涉及经营主体、行业协会、金融保险机构、科研院所及技术检测机构,共谋打造“佛山预制菜”品牌。
佛山以外,广东预制菜产业联盟遍地开花。广东农产品食品化工程中央厨房(预制菜)产业联盟正积极推进产业科学稳健扎实发展;潮州市建立潮州菜中央厨房产业联盟,旨在推动潮州菜走“农产品食品化、食品工业化、中央厨房潮流化”的产业振兴道路;江门市、湛江市等相继成立预制菜产业联盟;梅州市、河源市积极发力客家风味预制菜,筹划建立预制菜产业联盟。
全链条发力,做好“一道菜”
验收、清洗、分切、再清洗、滚揉、包装、冷冻……走进汕头市濠江区玉新街道珠河路的汕头市冠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冠海水产”),每个环节井然有序,一片忙碌的景象。
“3月是牛蛙的成熟季,也是我们的忙碌季。”冠海水产董事长柯锐城说,作为广东乃至全国最早推出牛蛙预制菜的企业之一,冠海水产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牛蛙预制菜企业,公司自2020年进军牛蛙预制菜以来,销售量一直在上涨。
“这些包装好的牛蛙预制菜产品被装进-18℃的冷链运输车后,再销往全国各地,走上消费者的餐桌。”看着包装工人快速打包,柯锐城对预制菜产业充满了期望。
由此可见,生产一道“只要稍微烹煮便可享用”的预制菜,每一道工序都离不开全产业链的有力支撑。
为此,“预制菜十条”提出,要壮大预制菜产业集群,建设一批预制菜产业园,形成预制菜产业集聚效应。发挥广东特色农业优势和粤菜品牌优势,推动预制菜产业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集中入园发展。
放眼广东,佛山、肇庆、江门、湛江、茂名、潮州等地正在积极创建预制菜产业园,推动广东预制菜以园区形式聚集发展。
肇庆市高要区正加快建设湾区预制菜产业“第一园”——粤港澳大湾区(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产业园规划面积7000亩,高标准建设集水产禽畜养殖、生产加工、冷链配送、中试研发、检验检测、电商金融及科普观光等肉类和水产深加工全产业链功能于一体的预制菜示范园区。
2022年的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特色农产品预制菜加工产业园。目前佛山全市建成上规模的预制菜企业12家,年产值约25亿元左右,加上在建、拟建的上规模企业13家,全部达产之后,佛山预制菜年产值预计可达300亿元。
为打响“侨都预制菜”金招牌,江门市也于2022年3月发布《江门预制菜十二条政策措施》,明确预制菜产业园建设将按照“一园四区”思路,在台山市斗山镇、白沙镇,蓬江区杜阮镇、棠下镇,开平市马冈镇,布局建设预制菜产业园。
把好安全关,走出“国际范”
百姓餐桌无小事。“预制菜十条”直击质量安全这一预制菜产业发展痛点——提出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监管规范体系,逐步制定完善预制菜从田头到餐桌系列标准。
在广州市白云区的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的输送带将一份份密封好的烧乳鸽、三杯鸡、梅菜肉饼等预制菜产品送到包装区,质检人员从面前的包装食品中随机抽检。
目前,湛江水产企业的预制菜产品已出口新西兰、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等RCEP国家。除了湛江,大湾区(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的酸菜鱼预制菜、汕头濠江水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鱿鱼预制菜、汕头澄海狮头鹅(卤鹅)预制菜、云浮市明基水产集团的烤鱼预制菜等,也纷纷乘着RCEP东风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