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东方明珠元旦登高健康跑拉开了2022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的序幕。新的一年,上海又将有哪些新鲜好玩的体育赛事?7日,2022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推介会在普陀体育馆举行。奥运冠军钟天使、市围棋队主教练刘世振、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项目乒乓球冠军沃霞芬一起为城市业余联赛助阵。
优化报名系统,市民参与更方便
以“一起上赛场,人人享健康”为主题,2022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将于1月-11月举行,共设联赛项目、品牌赛事活动、系列赛、X项目四大板块。
联赛项目采用准入标准制,依据组委会制定的《城市业余联赛项目准入标准》,在结合各区体育部门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前置专家论证的方式,最终确定了篮球(5人制)、足球(8人制)、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广播操、跆拳道、橄榄球、围棋、轮滑、龙舟、太极拳12个项目。
品牌赛事活动包含24个市级赛事和16个区级赛事,并增设2项新培育赛事。结合往届绩效评估,今年的品牌赛事活动实行纵向淘汰和横向交流,将新培育2项原创或草根品牌赛事活动,对办赛主体起到激励促进作用。
系列赛共选取280项赛事,包含250项项目系列赛、20项线上赛事以及10项长三角赛事,取消往届“46+X”的项目设置,不设固定项目,除联赛项目确定的12个项目外,其余赛事均可通过赛事入围方式进行招投标,确定中标赛事。2022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将原线上综合运动会与单项线上赛事合二为一,单独设立线上赛事,保留长三角单项赛事项目,将赛事数量调整为10项,共同纳入系列赛招投标序列。
X项目是指其他有意愿加入城市业余联赛体系的赛事活动,将按照评审标准,经专家评审符合条件的纳入系列赛,可以使用城市业余联赛名称与标识,参与评估和评奖,但不给予经费扶持。
提高办赛质量,现在有了“新标准”
2021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全年共举办赛事活动6121余场,共有870万人次参与,其中包括:线下赛事活动5814场,参与人次481万;线上赛事活动307场,参与人次399万。2021年城市业余联赛安排了政府引导资金3500万元,实际吸引社会办赛资金1.3亿元。
如何实现多元化办赛后的质量提升?为了更客观公正的遴选入围联赛的项目,赛事组委会委托上海体育学院经管学院团队,对各区、办赛单位、市民进行了调研、问卷和访谈,形成了《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准入标准构建研究》。
上海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副主任季锋介绍,专家组从发展战略、项目普及、联赛结构、可持续性和项目文化五个维度进行了综合评审,最终选出符合标准的12个项目纳入今年的联赛项目。较去年新增了龙舟、太极拳、广播操等项目。
此外,经过多年培育,城市业余联赛已经形成市级平台公转、带动区级平台自转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如约战普陀、黄浦·我来赛、战fun宝山等,现在16个区都已形成本区特色,符合各区标准化建设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平台。市区联动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多元化办赛的格局,促进各运动项目的普及开展。
上海市橄榄球协会秘书长丁晔告诉记者,借助城市业余联赛的平台,协会不仅以上海为中心串联起长三角地区的橄榄球爱好者,也吸引了北京、广州等国内其他省市的中外橄榄球爱好者。2021年,橄榄球赛事组别已覆盖大中小学,还专设了女性的比赛。通过打造市、区、街镇三级联赛,形成常规赛、大区赛、锦标赛和总决赛的赛事体系,让橄榄球爱好者全年有比赛,乐在其中。“2022年,我们希望借助城市业余联赛的平台,打造更多自己的橄榄球品牌赛事。”
办赛单位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组委会赛前、赛中、赛后不同阶段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指导与服务。今年,组委会将整合社会资源,加大市场开发,为办赛单位提供更多的权益赞助,通过优质服务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为各类赛事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