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最适合小学生的《寒假作息时间表》,值得所有家长借鉴孩子知识

寒假来临,帮助孩子过个快乐、有意义的假期,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

有句话说得好:孩子生命中每一个虚度的假期,都是通向平庸人生的滑梯。

此时,制定一份合适的寒假计划,才能让孩子做到学习、玩耍两不误,整个假期张弛有度。

以下这份寒假计划表整理自人民日报,为孩子分阶段安排寒假生活内容,值得各位家长参考。

四个阶段,科学划分寒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寒假前做好规划,能让孩子受益一整个假期。

人民日报就给出了“寒假四阶段”的建议,分为“散养”、“圈养”、“成长”、“收心”。

考试过后,当然应该让孩子好好放松。

让孩子以休息为主,可以稍微睡懒觉,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1.约上好友外出玩耍,也可以去参观博物馆,看看电影等等。

2.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玩耍,回老家准备过年,让孩子学会陪伴和孝顺老人。

3.带着孩子去旅游,走进大自然,放松身心,拓展见识。

学习应该劳逸结合,但要注意,完全放松最好不要超过一个星期。

一旦孩子过于放松,家长又完全不管,很容易养成坏习惯。

规划好寒假生活,一个有意义且充实的寒假,从做好计划开始。

期末考成绩已成定局,家长要做的是高分不“捧”,低分不“棒”。

帮助孩子分析试卷,查漏补缺,争取利用寒假实现弯道超车。

期末考试暴露了孩子的学习问题,特别是知识上的漏洞,要及时补好。

2.再把上学期的知识再学一遍,巩固好旧知识。

3.学有余力的孩子,最好提前预习新知识,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更能深入理解旧知识,做好新学期承上启下的准备。

寒假做好复习和预习的孩子,已经超过了很多同学。

有一句话说得好: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真正的自由是去追求进步。

教育不能指望孩子自觉,想让孩子更快成长,就应该利用好寒假这个“时差”。

寒假最大目的不是“休息”,而是“休整”。

1.学习,是贯穿整个寒假的内容。作业要好好做,知识要好好学,让孩子学会自学。

2.阅读,是充实自我的最好方式。阅读能丰富孩子的知识储备,拓展视野,锻炼思维能力和专注程度。

3.兴趣,是养成乐观性格的土壤。培养兴趣未必要报班,真正的兴趣应该植根于生活中。

寒假不意味着远离书本,远离学习,停下成长的步伐。

它是一个休整的驿站,让孩子调整心态,养精蓄锐,充实自我,为新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经历了大半个月的放松以及热闹的春节,大多数孩子已经变得懒散懈怠,要尽早收心。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三件事是:学习、恢复作息、调整状态。

没写完的作业要尽快完成,特别是寒假练习册,不能随便写几个答案敷衍了事。

帮助孩子调整生活作息,早睡早起,按时进食,多外出锻炼身体。

和孩子一起准备新学期的学习用品,让孩子做好开学的心理准备。

平时可以和孩子聊聊学校里的趣事,唤起孩子对学校的美好回忆。

心理学家说,终止假期也需要仪式。

家长要以乐观的态度、正确的方法以及鼓励的话语,正面引导孩子收心。

充实寒假,划分五部分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家长可以利用寒假这一“空档”,给孩子上好传统文明礼仪这一课。

1.利用春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告诉孩子春节的由来,讲讲春节的文化内涵,讲讲春节的传统习俗。

和孩子一起贴对联、包饺子、看花灯、去拜年等等,让孩子感受到过节的快乐。

2.利用春节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和亲人团聚时:学会尊老爱幼,和爷爷奶奶聊聊自己的学习,和父母一起准备过年的事情。

在家待客时:客人来访时要主动打招呼,热情接待,送上茶水和点心水果,大方地与客人交流。

外出拜年时:未经许可不能随处走动,主人奉茶或长辈给红包时,要双手接过,并表达感谢。

拿到红包后不要立即打开,最好收在口袋里或让父母代为保管。

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寒假是培养孩子习惯的最好时期。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家长也要做好榜样,少言传,多身教,以身作则。

1.杜绝坏习惯。

自觉性太差,晚上不愿睡,早上不愿起,整个寒假作息混乱。

不约束自己,沉迷手机、电脑等各种娱乐中,精神变差,视力下降。

不主动学习,作业拖到最后一天才做,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自制力下降,经常暴饮暴食,特别是各种油炸类的垃圾食品。

经常宅在家,什么都不做,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2.培养好习惯。

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一日之计在于晨,坚持早睡早起,保证足够的休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讲卫生,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学会保护环境。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少吃或不吃垃圾食品,要饮食均衡,一日三餐按时进食。

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常识,不去危险场所,不做危险事情,外出要有大人陪同。

有老师指出,孩子在寒假中最重要的4件事是:作业、阅读、日记和练字。

1.作业: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每天做好一小部分,很快就能完成。

2.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陪伴孩子阅读,通过亲子阅读拉近彼此关系,养成孩子的阅读习惯。

3.日记:鼓励孩子记录生活,将有感而发的内容都写下来,一是作为成长的见证,二是用作写作素材。

4.练字:每天抽半小时练字,不要直接描红,最好让孩子对着字帖临摹,并且要一直坚持。

鼓励孩子多做家务,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长要学会向孩子“求助”,鼓励孩子主动帮忙,让孩子意识到自己也是家庭的一份子。

先给孩子安排一些简单的家务,如洗碗擦桌、洗衣叠衣、整理书桌等等。

之后安排一些稍难的,如收拾自己的房间、外出购买用品、过年时接待客人等等。

通过一系列家务劳动,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树立孩子的主人翁意识。

爱做家务的孩子,会更加独立,更加自信,能够承担起对学习、对生活的责任。

1.和孩子参加户外活动。

和孩子一起逛花街、看灯会,去图书馆、博物馆、书展画展走走,参加一些公益活动等等。

经常外出参加活动的孩子,性格会更加乐观开朗,人际社交能力也明显优于同龄人。

2.带孩子去旅游。

父母带孩子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经历过的事情,都会成为孩子在成长中的养分,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

父母带着孩子旅游,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开阔孩子的视野,提高孩子的智力和身体素质。

3.陪孩子锻炼身体。

寒假正值冬天,最好选择比较简单的有氧运动,如长跑、竞走、打篮球、打羽毛球等等。

锻炼身体也是外出拓展的一种,假期最好让孩子加强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写在最后:

到了寒假,孩子们最想要的不是收红包,也不是各种兴趣班,而是父母的陪伴。

有专家说过,在孩子12岁之前,父母的主动陪伴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

真正的父母,不能只生不养,只养不教。

真正的陪伴,不能只陪在“身”旁,没有用“心”陪伴。

真正的教育,不能一味地指责说教,却不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寒假到了,老师和学校是时候后退,把教育的主舞台交还给各位家长。

40天的陪伴,有可能远胜于4个月的教育。

没有父母陪伴的寒假,是不完整的。

低质量的陪伴,甚至有可能害了孩子。

父母陪伴孩子,一定要用心,要足够耐心,要有爱心。

各位家长,请静下心来听听孩子的心里话,慢下脚步来陪陪孩子。

THE END
1.新生儿喂养时间表,年轻父母需要知道的喂养常识婴幼儿很多年轻的父母因为缺乏照顾孩子的经验,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给宝宝喂奶。经常让孩子吃太饱或者是饿着孩子。那么现在小编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新生儿的喂养时间吧。 一、新生儿的喂养时间 新生儿和已经长大一点的孩子不一样,不能够遵守一日三餐的规定。每天都要吃很多次,可以说是少食多餐。上午的七点和十点,再到下午的https://baby.fh21.com.cn/view/7436260.html
2.为孩子,一年四季孜孜不倦地做早餐,这是一份食谱攻略而为孩子做的食物,除了精美可口,还需营养、健康。 早餐的最佳时间 健康的饮食才是健康的基础。一日三餐,规律饮食,是每一位医生都倡导的金科玉律。可是,这三餐到底什么时候吃最好? 网上盛传的史上最科学的吃饭时间表,对一日三餐做了科学的分析—— 它告诉我们,吃早餐的最佳时间是──7:00 https://www.jianshu.com/p/afe1c6a1466a
3.0今天跟大家分享下6-12个月宝宝的作息及辅食。愿这个作息和饮食表格能帮助家长和宝宝们愉快的度过辅食期 第一阶段:6月龄开始 辅食添加时间是可以波动的,但建议不迟于8个月,不早于4个月 辅食关键词:菜泥、果泥、肉泥 每天保持600mL奶量,每天喝4~6次奶,1次辅食。 https://www.meipian.cn/22h9y1gd
4.2025年12月生蛇宝宝备孕时间表来袭!几招教你高质量备孕【【2025年12月生蛇宝宝】备孕时间表来袭!几招教你高质量备孕】对于想在2025年12月生蛇宝宝的夫妻,建议在2025年02月24日-2025年03月26日之间成功受孕,以便在2025年12月1日-2025年12月31日生育属相为蛇的宝宝。这是因为女性从怀孕到分娩一般需要280天时间,严格按照预产则是上述时间受孕生孩子。也就是说,在https://www.snsnb.com/zixun/141552-1.html
5.初一年级家长会讲话稿10篇模板环境是一种气场和氛围,氛围不造出来是不行的,不摆出样子,孩子觉得你都不学我还学干什么呢。这叫环境氛围。所以家长给孩子时间要给出质量,不是在家里陪着就行了。 当我们从小跟孩子有好的对话,不是只是呆在一一个屋子里,而是多花一点时间做对话、做讨论,一起阅读,一起讨论书上的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丰富孩子https://www.xuexila.com/fwn/jiazhanghui/c1620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