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实行一日“四餐”隋唐时期“午饭”成“三餐”中主餐北晚新视觉

2015年3月20日,“一日三餐”是现代流行的吃饭习俗。这种习惯始于何时?古人一天到底吃几顿饭?从史料上来看,秦汉及以前民间一天只吃早、晚两顿饭,流行“两餐制”;隋唐时期,“午食”的概念才逐渐形成,一天吃三顿饭成为寻常人家的基本用餐风俗……

河北宣化县下八里辽代张世卿墓壁画中的《备宴图》

从史料所记和考古发现来看,在原始时期并无“一日三餐”概念,而是“饥则求食,饱则弃余”。“定时吃饭”是人们饮食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国最晚在上古商代时已形成了“定时吃饭”的习俗。先秦时期,寻常人家都是一天吃两顿饭,即所谓“两餐制”。这两顿饭可以看成是“早饭”和“晚饭”,但古人不这么叫,而是把一天中的第一顿饭叫“朝食”,称为“饔”;把一天中的第二顿饭亦即最后一顿饭叫“餔食”,称为“飧”。这也就是朱熹《集注》中所说的“朝曰饔,夕曰飧。”

河南洛阳东汉墓壁画《夫妇宴饮图》(局部)

那么,一日“三餐制”出现于何时?其实,在流行“两餐制”的先秦时期,已有人一天吃三顿饭。《庄子·内篇》有“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的说法,意思是去郊外游玩,带足三顿饭,来回肚子都是饱的。如果当时没有一天吃三顿饭的现象,庄子是不可能这么写的。但当时的“三餐制”并不适用于普通人,有相当社会地位、家庭条件优越的贵族、富人才会一天吃三顿饭。

《战国策·齐策四》“管燕得罪齐王”条称:“士三食不得餍,而君鹅鹜有余食。”意思是读书人一天三顿饭都吃不饱,而你的鹅、鸭却吃不了。这说明当时已存在一天吃三顿饭的现象,同时也印证了普通人家并无“三餐制”。实际上,此时的一日三餐只是一日两餐的补充,其中的第三顿饭有点“夜餐”的味道。当时在贵族中间吃夜餐并不新鲜,在《晏子春秋·内篇杂上》中,就有齐景公深夜将宴席搬到晏子家的记载。

秦汉时期,普通人或是级别较低官员多为“两餐制”,但在贵族中间已普遍实行“三餐制”。当年淮南王刘长谋反获罪,汉文帝刘恒便特批他仍可享受诸侯王的生活待遇,允许一天吃三顿饭,此即《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里所说的“皆日三食,给薪菜盐炊食器席蓐”,此外每天还供应刘长5斤肉、2斗酒。

明代《南都繁会图卷》中的街头小吃(佚名绘)

“一日三餐”的饮食风俗始于魏晋以后,但真正普及则在隋唐时期。其时民间基本一天都吃三顿饭,与现代概念上的“三餐制”几无区别。

其标志是,“中餐”、“午饭”这类词汇开始流行,并大量出现的当时文人的诗文中。中餐即中间那顿饭,贾岛《送贞空二上人》诗中便有“中餐”:“林下中餐后,天涯欲去时”;白居易的《咏闲》诗中则有“午饭”:“朝眠因客起,午饭伴僧斋”。

“吃中饭”,其时已成唐人很自然的饮食习惯,而不是过去的可有可无。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玉格》中有这样一句话:“忽见一寺,门宇炳焕,遂求中食。”如果当时没有吃午饭的食俗,人们是不可能“求中食”的。

需要说明的是,“三餐制”在唐时已很普及,但早“两餐制”并没因此消失,有的地方一天吃三顿饭,有的吃一天吃两顿饭,到清末,乃至今天都这样。清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记载了清朝各地的饮食风俗,书中的“日食之次数”条是这样说的:“我国人日食之次数,南方普通日三次,北方普通日二次”。如当时的兰州人便“日皆二食”,而浙江宁波、绍兴一带则是“日皆三饭”。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中的《进食图》

一天吃几顿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物质条件和社会行为的制约。除了“两餐制”和“三餐制”,古时还有“一餐制”和“四餐制”、“五餐制”。很显然,一天只吃一顿饭的,当是穷人无奈的选择,而一天吃四顿饭的就不是一般人能享用的了。

“四餐制”在古代属于“帝王餐”,汉朝时被制度化。中国古代饮食制度带有明显的等级色彩和礼仪特征,贵为天子的皇帝饮食安排自然要与众不同,以“别尊卑”。帝王为什么一天要吃四顿饭?汉班固《白虎通·礼乐》“右论降神之乐”条是这样解释的:“王者之所以日四食何?明有四方之物,食四时之功也。”原来,帝王每天吃四顿饭是借“四方”、“四时”之数字概念,有迷信色彩。

“四餐制”怎么个吃法?分别在天刚亮的“平旦”时吃一顿,叫“旦食”;中午“日中”时吃第二顿,叫“昼食”;下午晡时再吃一顿,称为“夕食”;最后一顿在太阳落山以后的“日暮”时进行,称为“暮食”。

汉代“四餐制”是在先秦周王就餐制度上改进而来的,周王在三餐之外还曾增加“夜餐”。夜餐也叫“夜食”,《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到的“晏食”,便是夜餐。

“四餐制”在汉代被严格执行,即使帝王死后,祭祀时也要“日上四食”。但“四餐制”也并非一成不变,在特殊时候要“减餐”。比如国家遭遇严重的天灾人祸时,皇帝就得减少饮食量和次数,以此自我惩罚,响应上苍给人间的警示。《白虎通·礼乐》中所说的“四方不平,四时不顺,有徹膳之法也”,就是这个意思。

THE END
1.学习强国挑战答题带选项答案完整题库(上)44、唐代有一种诗体叫“长吉体”,“长吉体”诗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和怪诞、华美的语汇,创造出异想天开、从未有过的意象。开创“长吉体”诗歌的是___。(出题: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 推荐:吉林学习平台) A、李商隐 B、李贺 C、李白 D、李清照 答案:B 45、中医著名古籍《黄帝内经》约成书于什么时期?___(出题:西部https://www.mkaq.org/html/2020/05/14/520342.shtml
2.2024年2月20日王晓老师中医讲座五菜为充我曾治疗过一个男性患者,才才30来岁,瘦的就三根筋挑着一个头,两只眼睛都往里面眍着,脸色灰暗,有点发青,这人是严重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他说就是小时候十一二岁的时候因为贪吃,一次吃了太多的黄米糕,黄米糕又黏又硬,它是胃排空时间很长的东西,那餐饭没吃别的,就吃黄米糕吃饱了,之后二三天都吃不https://www.meipian.cn/51343tpz
3.文章频道2022数英奖「银奖」获奖作品合集(上),Rss,数英网当黄帝内经的养生内容配合科幻未来的画面,以一个赛博僧人的声音说出来,诠释什么叫做潮流反差,这不正匿名:一滴水一餐饭,是平凡如我爱于无声的痕迹。在厨房创造生活幸福感的同时,运用产品技术为地球做出鄢冉:一、“管住嘴迈开腿”到“放开跑放心吃”是青年“悦己”价值观的体现;二、近年火爆的飞盘、腰https://www.saikr.com/a/481445
4.古文化分享:何谓十二时辰古代时间现代时间一更17:00—21:00(晚上7点—晚上9点)二更21:00—23:00(晚上9点—晚上11点)三更23:00—01:00(晚上11点—凌晨1点)四更01:00—03:00(凌晨1点—凌晨3点)五更03:00—05:00(凌晨3点—凌晨5点) 十二时辰养生法(黄帝内经时辰养生) https://www.douban.com/note/681865885/
5.黃帝內經素問:七二比京祉利肉二伤筋者遇肉申协助也剌趋助无房骨口有遇讲申膏也此谓夕逞反也槛二中素甘日厚插遥乙训洲社一论写第五十二 7 卷泣渭刺之山倚害耆几百韩示之不得刺也岂仙忙贞立叩问日愿闻孳敦蔓丑伯爵曰藏有要竖不可不察舸丈斯讳增菅乳肝生于左授翼之囊也粒肺藏于君鸿兄美往雨也心郭于表薛亡王https://ctext.org/wiki.pl?if=en&chapter=95964&remap=gb
6.第十届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口述历史年度项目大展(2024)这是一部东方的《敦刻尔克》,是一部纪念中国渔民伟大壮举的纪录片电影。电影人方励和摄制组通过详尽的历史调查,极尽所能地寻访英、美、日、中核心当事人及后代,试图无限接近中国舟山东极岛附近海底30米处的二战“死亡之船”——“里斯本丸”的沉船真相。 https://oral.cuc.edu.cn/2024/1108/c3769a245128/page.htm
7.每日热点0321“今年较往年约晚2个月进入流感流行季,本次流行的流感病毒以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为主,其次为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王大燕表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防控新冠病毒的措施同时对季节性流感防控也非常有效,使得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病毒流行受到一定程度压制;二是由于近3年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未在我国流行,https://sccdc.cn/Article/View?id=27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