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20%以上中国人死于“吃错饭”

看到这个问题,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饭,谁不会吃?!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很多人的饮食习惯,正在给健康带来极大的风险。

4月3日,《柳叶刀》发布了全球饮食领域的一项大规模研究——195个国家和地区饮食结构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负担。

《柳叶刀》官网截图

据估计,2017年有1100万人死于不健康的饮食结构,死亡的原因包括10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91.3万人死于癌症,近33.9万人死于2型糖尿病。

受访专家

军事医学科学院营养学教授程义勇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副主任冯翔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唐墨莲

中国式饮食被连续点名批评

这项研究发布了一张“因饮食结构问题引发的死亡率的世界形势图”。

如图所示,发病率按紫色、绿色、黄色、橙色、红色的顺序依次升高。

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倒数第二档——橙色,看上去似乎比周边红色覆盖的区域好一些,但统计数据却不容乐观。

《柳叶刀》在原文中连续两次点名中国:

在2017年的统计中,中国因为饮食结构问题造成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症死亡率都是世界人口前20的大国中的第一名。

《柳叶刀》研究原文截图

3种吃法最毁国人健康

这次的统计结果,颠覆了我们以往对错误饮食习惯的印象:原来对健康伤害最大的不是吃太多糖和油脂,而是吃错了于钠(盐)、杂粮和水果。

饮食结构问题导致死亡的统计表,前三位分别是高盐、低杂粮和低水果饮食

盐超标

中国的每日食盐摄入量,远远超过了《柳叶刀》推荐的3克。作为杀手榜上第一把交椅,高钠饮食是导致中国心血管疾病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水果吃太少

在每日水果摄入量方面,东亚国家甚至没达到及格线(每天100克),更别说最佳推荐量250克了。

杂粮摄入不足

东亚国家杂粮摄入量也低于及格线,离推荐量的每天125克相差甚远。

据《柳叶刀》统计,光是2017年一年,因为高钠饮食而死亡的人口就有300万,因为杂粮吃太少而死亡的也有300万,还有200万因为水果没吃够而亡。全球近20%的死亡案例是饮食问题导致的,在中国,这个比例更高。

而那些被我们日常警惕的红肉、加工肉类、含糖饮料甚至反式脂肪,反而在死亡贡献里排行靠后。

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吃?

最佳摄入量

(最佳范围)

3克(1–5克)

250克(200–300克)

125克(100–150克)

1

减少食物中的盐

饮食中的钠摄入,大部分来自食用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每日摄入盐少于6克,《柳叶刀》要求更严格,认为最佳标准在3克左右。

生活中,你不妨这样限盐。

购物先看钠含量

平时购买食品时,要养成看产品包装上营养成分表的习惯。营养成分表上会标注食品的钠含量,钠含量低也就意味着食物含盐较少。

家中备个盐勺

市面上的盐勺,一勺就是2克,每人每天就是3勺盐。按做一个菜放一勺盐计算,对一个三口之家来说,每天每餐如果做3个菜,就可以计算和控制好每个菜的用盐量。每个人每道菜最多吃1/3,才可保证盐摄入量不超标。

用食材代替调味品

酱油、味精等调料也含盐或钠,若放了就应减少用盐量,以免咸味叠加。

烹饪时,除了用盐,还可用香菇、香菜、白糖、醋、洋葱等提味,尽可能减少放盐量。

选低钠盐

低钠盐适当降低了食盐中的钠含量,增加了钾含量,是普通健康人群的优先选择。

避开隐形盐

少吃含盐量高的加工食品,糕点类、腌制品都是含盐大户。

2

多吃水果

《柳叶刀》对水果的推荐量是每日250克左右。国人水果摄入量少,可能与传统的饮食文化有关,水果并不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膳食组成。

增加水果摄入,你可以遵循这几个原则。

要坚持每天吃

我国成人每日应摄入水果200克~400克。大概每天一个苹果搭配一个橙子或者香蕉,或者是200克的葡萄加上一个雪梨。

吃够彩虹色

每天吃的水果颜色越多,摄入的营养成分越丰富。不仅要选用草莓、西红柿等“护心专家”,橙黄色的橙子、柠檬,还要搭配葡萄、黑莓等紫蓝色水果。最好做到每天两种及以上的水果,每周可以更换水果种类。

晚上尽量少吃水果,饭后1~3个小时吃水果最佳。

3

用杂粮替代精米白面

每天125克杂粮其实不多,对于中国人来说,将食物中的精米和白面替换为杂粮,比较容易可以接近这个目标。

不同年龄段人群粗粮的摄入有所差异。

学龄前

学龄前儿童添加粗粮时,家长对粗粮进行细作,把粗粮磨成粉、压成泥、熬成粥,或制成杂粮花卷、杂粮包等,学龄前儿童每天摄入量要控制在35克以内。

儿童少年期

在整个儿童少年时期,对于钙、铁、锌等矿物质的需求量要略高于成年人,日常膳食要做到食物多样,粗细搭配,每天吃粗粮不宜超过100克。

青壮年时期

青壮年每日最好能保证摄入150~200克粗粮,并且经常换着吃。

中年

全谷物中的微量元素,有助于保护胰岛功能;但粗粮多属于中等嘌呤含量食物,对于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而言,每周吃粗粮的频率不超过3次,每次控制在100克以内。

老年

推荐老年人群每天吃150克左右的粗粮,首选燕麦、薯类。考虑到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最好将全谷物磨成粉食用。

慢性病不是一顿饭招来的,想要健康的身体,一定要长期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情。

参考文献:

1、GBD2017DietCollaborators.Healtheffectsofdietaryrisksin195countries,1990–2017:asystematicanalysisfortheGlobalBurdenofDiseaseStudy2017.TheLancet,April3,2019;DOI:10.1016/S0140-6736(19)30041-8

2、NitaGForouhi,NigelUnwin.Globaldietandhealth:oldquestions,freshevidence,andnewhorizons.TheLancet,April3,2019;DOI:10.1016/S0140-6736(19)30500-8

THE END
1.8张图让你读懂最适合中国人的「膳食指南」2016 版膳食指南核心推荐 ※食物多样,谷物为主 ※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 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 适宜吃鱼、禽、蛋、瘦肉 ※ 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 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可是,这看上去好像有点「高大上」…… 没关系,我们准备了 8 张图,为了能让你读懂这份最适合中国人的「吃饭宝典」。 https://www.360doc.cn/article/5052258_559900347.html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国营养学会)简介书评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作者:中国营养学会,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最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就上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23963010.html
3.中国人该怎吃?最新《中国居民食指南》(2016)告诉你2016年一个重大的营养与健康事件就是中国卫生计生委于5月13日正式发布了期盼5年之久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浙江省台州医院消化内科何必立 中国人最注重吃,怎么样吃得健康,是平时医疗工作中被问到最多的问题。这份健康饮食指南是针对所有居民的,广义上的健康饮食指导。如果您或家人朋友患有一些特殊的疾病(https://sns.guahao.com/mip/topic/BVDaw31871755234689026
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国营养学会)摘要书评试读图书 > 养生/保健 > 养生食疗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自营 人民卫生出版社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中国营养学会著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支持https://item.jd.com/11938498.html
5.官方推荐:最适合中国人的居民膳食指南避免过饱尤其是晚餐过饱是膳食平衡中的重要一环。过量的食物既加重胃肠道消化系统负担,又容易造成脂肪堆积。一般来说,七八成饱是比较恰当的进食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人类膳食经过近万年的演变,形成了形形色色的饮食文化和习惯,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2016 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于我https://weixin.91160.com/news/kepu/18985.html
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科普版)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科普版)》一书是近百名专家对我国营养和膳食问题所达成的核心意见和科学共识,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官方发布,中国营养学会权威定制,是中国人的营养实践宝典。书中的6条核心推荐适用于2岁以上所有健康人群。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平衡膳食模式是*程度上保障人体营养需要和健康的基础,食物多样是http://www.queshu.com/book/38931792/
7.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科普版)(豆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科普版)》一书是近百名专家对我国营养和膳食问题所达成的核心意见和科学共识,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官方发布,中国营养学会quan威定制,是中国人的营养实践宝典。书中的6条核心推荐适用于2岁以上所有健康人群。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809778/
8.中国人怎么吃更降?最新膳食指南提示:这10点最重要核心提示:4月26日最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与上一版的指南相比,也有了一些变化,包括核心8条提示、增加了新的建议。……(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中国人经常说“民以食为天”,除了因为爱吃,还因为吃对健康有重要影响。到底吃什么、怎么吃更健康,这也是大家经常会疑惑的问题。 http://www.shijieshipin.com/news/show-156130.html
9.时隔6年,被誉为中国人膳食宝典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终于更新了汇聚全产业链上的优质资源通过线上及线下的行业活动:年度Foodaily FBIC全球食品饮料创新大会,Foodaily EXPO每日食品创新博览会,Go!创新, 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潮味嘉年华, 以促进创新的商业链接,尤其是0到1的过程,让食品创新触手可及。https://www.foodaily.com/index.php/newsflashes/864
10.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昨天有一件几乎没有人关注的大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发布. 上一版膳食指南是2016年发布的,每隔几年官方会根据中国人饮食结构和最新营养学研究成果更新. 与其关注什么疫情经济战争,我觉得还是每天吃什么更重要.简单说: 1,90%的中国人碳水摄入过高,蔬菜摄入过少.碳水的好处是能以最低成本填饱肚子,坏处就是除了https://www.jianshu.com/p/140274fbda79
11.读懂新版膳食指南养成降饮食习惯“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始终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中国营养学会根据我国疾病谱的变迁,按科学的原则、居民的健康需要,以及我国食物生产情况和居民生活的实践,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基础上再次更新迭代,最新制定了更科学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韩婷,公卫医师、营https://www.sast.gov.cn/content.html?id=kjb22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