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很重要,作为一天中的第一餐,早餐是健康生活的开始,应做到每天吃早餐,并且吃好早餐。暴饮暴食、偏食挑食、过度节食都是不健康的饮食行为,暴饮暴食、经常在外就餐增加超重肥胖的发生风险,过度节食增加营养不足及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风险,应做到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挑食、不过度节食,尽量在家就餐。
进食环境会影响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应营造轻松,愉快的进餐氛围,可以放点轻音乐,谈论轻松的话题:进餐时应相对专注,不宜边进餐边看电视、看手机等。
合理分配一日三餐的食物量。通常以能量作为分配一日三餐进食量的标准。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占30%-35%。每人每天摄入的能量应根据职业、劳动强度和生活习惯进行相应调整,中、高身体活动水平者应分别比低身体活动水平者每天多摄入300kcal、800kcal的能量。
如何保证吃好早餐
早餐的食物应品种多样、合理搭配。早餐的食物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奶豆坚果等4类食物。可以根据食物种类的多少来快速评价早餐的营养是否充足。
举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人早餐的能量应为600~700kcal。其中谷类为100g(熟重),可以选择馒头、面包、麦片、面条、粥等;适量的含优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鱼、肉、牛奶、鸡蛋、豆腐脑等;加上100g的新鲜蔬菜和50~100g的水果。不同年龄、劳动强度的个体所需要的能量和食物量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
如何安排好午、晚餐
午餐在一日三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要补充上午消耗的能量和营养,还要为下午的活动提供能量和营养。午餐要吃饱,不仅要保证食物的种类,还要保证食物的营养质量。午餐的食物选择应当根据不同年龄人群的营养需要,遵照平衡膳食的要求。主食可选择米或面制品,做到粗细搭配;2-3种蔬菜,1-2种动物性食物,如鱼虾等水产品、鸡肉、瘦猪肉、牛羊肉,1种豆制品,1份水果。
无论是在家就餐,还是在食堂、餐馆等就餐,应注意食物多样、荤素搭配。在家吃午餐或自带午餐便于合理安排食物种类、控制烹饪用油、盐等,可按照膳食指南推荐规划1周的食物种类和量。在食堂或餐馆就餐、点外卖时,应注意食物的合理选择和搭配,可选200g左右(熟重)的水饭、面类等主食,一荤一素两个菜;做到口味清淡,少选或不选油炸食品、盐含量高的腌制食品等。食堂供餐都按照学生的营养需求设计和安排,注意种类的多样和搭配,科学烹调,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学生应尽量吃完,不浪费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