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2.28河北
40岁的曾先生在深圳定居20多年,10年前的一次体检,被检查出慢性乙型肝炎病史,但曾先生自觉身体没有不适,当时又忙于跑业务,因此一直未按规律治疗。
曾先生虽然没有抽烟的习惯,但是非常喜欢饮酒,每天晚饭后,都要喝两杯红酒。
有闲暇的时候,还会自己酿点水果酒以及药酒饮用。他经常对朋友说:“酒是精神粮食,唯有美酒不可辜负”。
然而半年前,曾先生多次出现饭后上腹部饱胀感,最近几个月更是食欲减退。自以为是“积食”,去药店随便购入了几盒胃药服用。
用药后,曾先生的食欲有明显好转,于是更加坚信自己是“积食”引起,没有再引起重视。
直到今年1月,曾先生再次出现腹胀,并且症状明显,这次还伴有黑便,全身乏力等,担心是肠胃炎症,曾先生的家人赶紧陪着他到医院就诊。
结果在腹部CT检查中,发现曾先生的肝内长了多个肿块,经病理检查后被确诊为肝癌晚期。
目前肝癌的生存率并不高,其中的原因之一与肝癌发现较晚有关。初诊肝癌的患者中,只有20%—30%有机会接受手术治疗。有效的早期筛查是发现早期肝癌的关键,但国人早筛意识相对缺乏。
另外,肝脏是一个很强大的器官,它不仅功能多,而且还非常能忍。但这也成为了它致命的缺点——肝脏内部缺乏痛觉纤维,“小打小闹”的伤痛,对于肝脏而言并没有什么感觉,除非是癌细胞膨胀,触碰到包膜,才会感觉到疼痛。
肝脏还有很强的代偿能力,即便是坏了1/4,其他肝细胞依然可以正常运作,正是由于肝脏潜能巨大,不到最后一刻都继续“拼命干活”,即便到了患者肿瘤已经明显变大,但肝功能可能没有明显异常,患者难以察觉。
肝癌在早期没有典型症状,起病隐匿,正因如此,约70%-8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赵宏谈及中国肝癌说到两个50%,一是每年新发肝癌病例数占到全球的50%,二是死亡病例数也占到全球的50%。
根据按照最新的统计数据,几年来肝癌发生的比例有所下降,但2020年全球肝癌新发病例90.6万,中国仍占到45.3%。为什么肝癌如此偏爱中国人?
除了肝炎病毒,长期酗酒导致的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所致的肝硬化,都可能与肝癌发生有关。
根据《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指出,我国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
1.具有乙型肝炎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2.长期过度饮酒;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4.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
5.各种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
6.有肝癌家族史人群;
7.有以上风险因素,年龄>40岁的男性风险更大。
对于这类人群而言,早期发现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想要及早发现肝脏异常,可以通过超声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进行肝癌早期筛查,建议这类人群至少每隔6个月到1年进行一次检查。
肝脏是人体内的“垃圾处理厂”,当长期摄入含有毒素的食物,肝脏也会受到“反噬”,最终伤痕累累。想要“养肝”,这些食物最好避免食用。
1、霉变食物
当发现玉米、花生、豆类等食物发霉,很多人会选择切掉坏的部分,或者洗掉发霉的部分,加热食用,这是错误的做法,长期食用霉变食物容易增加肝癌风险。
事实上,这些受潮霉变的食物,正是由于受到黄曲霉素的感染,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很强的致癌毒素,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只要1毫克就可以诱发各种脏器癌症。
2、酒
逢年过节,一定少不了酒的影子。偶尔饮酒虽然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影响,但酒精的代谢过程可产生乙醛,这种物质具有致癌性,当长期大量囤积在人体,就会毒害各个器官,尤其是作为解毒器官“肝脏”,更是深受其害。
3、生鱼片
沿海地区的人大多喜欢吃淡水鱼生,醉虾醉蟹之类的生食,然而这种饮食方式很容易误食寄生在水产品中的肝吸虫,从而引起肝吸虫病,进一步发展胆管炎、胆结石,甚至肝癌。
除了生食,大量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的肉类,也会加重肝脏负担,使其分解脂肪的能力下降,从而造成中度脂肪肝,久而久之引起重疾发生。
冬季是养肝的好时机,有利于减少来年春季肝病活动,趁着这个冬季,赶紧调整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好好养肝,才能避免肝脏疾病的发生。
参考资料:
[1]贺欢,曲春枫.黄曲霉毒素与肝癌[J].抗癌之窗,2017:80.
[2]《七成肝癌确诊时已是中晚期!这7类高危人群每半年筛查一次》.健康时报.2020-05-18
[3]戴一鹤.警惕肝癌的四大诱因[J].医药食疗保健,2018
[4]《世界近一半肝癌在中国,到底怎么治?》.菠萝因子.202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