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报你知,好康好料续续来,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新闻斗阵讲》,来看头条。说到老年人的吃饭问题。你家里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同款妈妈?子女在家时,做饭特别注重营养搭配,当子女离开家后,很多老人的一日三餐就变成简单对付,总觉得人老了,吃饱就行。实际上,上了年纪,更要注重营养均衡,否则很容易导致营养不良,从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那么老年人的三餐,要如何营养搭配呢,我们一起来看。
江苏泰兴真爱康复医院康养部厨师长戴维:我们炒的时候,老人餐的方式以软烂,少用添加剂的形式,尽量让菜品保证原汁原味。
此外,老年人的餐食还提倡原料合理搭配,提高营养价值。红薯、芋头、蒸肉饼、碎肉炒蔬菜、豆腐等食物都更符合老年人的进食需求。
江苏泰州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营养餐大赛裁判长阎继山:我们的烹调方法也是以家常的做法为主,老年人的餐饮跟普通人的餐饮有些差别,由于年龄比较大,他们更讲究低脂肪低糖,老年人的咀嚼能力比较差,我们做出的菜品能够适应老年人的口感,比较能够正常地食用。
老有所养厦门长者食堂评星级
近年来,全国各地冒出了许多长者食堂,为老年人解决“吃饭难”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不过,与社会化餐饮相比,为养老助餐而开办的食堂,由于主要面向老年群体,更需要下功夫。近日,厦门发布了全国首个关于长者食堂食品安全星级评定的团体标准《长者食堂食品安全星级评定规范》团体标准。为加快推动标准落地,9日下午,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管局召开宣传推进会,对这一团体标准深入解读。(出视频)
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监督管理科科长陈鸿莺:这个标准它针对老年群体的特点,鼓励食堂配备营养指导员,提倡为老年人提供养生餐,无糖餐等特殊的餐食,以及小饭菜、半份菜等,多规格的菜品。
在食品安全管理上,明确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鼓励采用视频厨房对外公开或“互联网+明厨亮灶”,主动接受监督;要求食堂安装视频监控并接入市养老智慧信息平台,将主要出入口、分餐台、餐厅、收费处等重要部位纳入监控范围;要求建立食品安全自评机制,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水平;鼓励采购高于国家标准的食材。
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监督管理科科长陈鸿莺:这个标准它还鼓励采用视频厨房,或“互联网+明厨亮灶”厨房的形式,向消费者公示关键加工环节的信息。
《规范》引入星级评定制度,将长者食堂食品安全星级由低到高依次分为三星级、四星级和五星级。通过量化评分的方式,鼓励长者食堂经营者不断优化硬件和软件,提升食品安全水平。《规范》还明确,长者食堂食品安全星级评定结果可作为食品安全监管、老年人就餐补助、长者食堂服务经营场所实行低租或免租的重要依据。
长者食堂参与星级食堂创建
标准发布后,厦门已经有部分长者食堂先行先试,对照标准整体提升。(出视频)
厦门殿前街道高殿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长者食堂,主要为辖区老人提供餐食,平均每天有60名左右的老人在这里用餐。考虑到一些老人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食堂平时的餐食都是无糖、少油、少盐,还会提供小份菜、半份菜,让老人按需选择。近期,食堂又对照《长者食堂食品安全星级评定规范》团体标准,进一步提升优化。
厦门殿前街道高殿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主任陈丹宁:你看一下这个地方它的挡鼠板,其实是近期才加上来的,最开始我们的餐食(食谱),是通过在线上群,包括现场查看,现在我们也整理了,不同版本的周食谱,这样子就更方便我们的居民,他们提前了解到餐食情况。
据了解,《规范》发布后,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民政部门指导部分长者食堂先行先试,积极对照标准进行硬件整改,提升服务质量。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还将加大指导力度,采取“标准培训+现场观摩”的形式,鼓励更多长者食堂参与星级食堂创建。
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监督管理科科长陈鸿莺:标准发布之后,我们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民政部门密切协作,指导部分食堂,先试先行对照标准整体提升,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大指导和监管的力度,鼓励长者食堂积极对照标准,学习标准贯彻标准,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健康安全的餐食。
探索精细化老年助餐服务
为保障老年人“有得吃”“吃得好”,近日,厦门市政协召开“解决社区长者食堂可持续发展难题”的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
协商会上,厦门市民政局等部门和各区政府分别介绍提案办理情况,并与提案人沟通协调,共同推动建议落实。
据了解,近年来,厦门以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依托,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老年助餐运营模式,主要形成了长者食堂、助餐上门以及开展互助式助餐三种服务模式。目前,厦门共有敬老餐厅494家,其中长者食堂59家,社区助餐点435个,2023年供餐总量约220万人次。下一步,厦门将继续推进助餐服务站点建设,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每年推动新建或改扩建6至8个长者食堂;同时根据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饮食习惯等,与日常照护、文娱社交等其他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更多精细化、个性化助餐服务。
民盟厦门市委副主委吴金狮:配送就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这方面需要再加强,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接下来继续落实好老年助餐服务,同时也发动社会力量参与长者食堂,以及助餐点的建设,为老年人,特别是行动不便以及困难的老年人,提供方便、经济、健康,安全可靠的助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