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1日消息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学校食堂食谱一周内不能重样,而且要标注营养素含量,还要为肥胖学生提供低脂肪饮食配餐——日前,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北京市中小学校健康食堂试行标准》,为学校食堂“健康达标”设置了八大类数十项标准。这些标准甚至精确到中小学生每天谷类供应量应为多少克,每天盐类不超过6克,油不超过25克、学校食堂不售卖碳酸饮料等等,学校食堂还要配备至少一名营养师。
国外的学校食堂是不是也实行这样严格的营养规定呢?日本是最早为学生营养工作立法的国家。《全球华语广播网》日本观察员黄学清介绍,日本也早就出台了类似的学生营养餐规定,精确度以“克”计算。
黄学清:在日本上幼儿园和小学90%以上的孩子是吃幼儿园和学校提供的午餐,有些幼儿园和学校有自己的厨房为孩子们做饭,一般都有专职的营养师来制定菜单,日本学校里全职的营养师有上万名。
幼儿园和学校每个月会把一个月的菜单发给学生,上面记载了午餐中使用的所有的食材和佐料。如果想知道更详细的内容,还可以拿到每一种食材和佐料的使用量的明细,家长既可以监督孩子们的午餐营养,也便于在了解了午餐调整晚餐的营养。
另外,对一些食物过敏的孩子家长可以根据菜单和学校沟通提供其他事物或自带午餐,很多老师和教务人员是和孩子们共进午餐的,既可以监督午餐的质量,还可以和孩子们有更多的交流。
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当时很多人吃不饱饭;战后又因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美国青年身体素质很差,当兵达不到标准。为了改善这种状况,1946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国家学校午餐法》,要求政府每年制订学生营养餐计划,所需经费由政府提供,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现在。美国学生营养餐协会这个非盈利性专业协会通过会员管理,复盖了全国98%的学生营养餐企业。《全球华语广播网》美国观察员庞哲介绍:
在美国的高校食堂里,很多自选的食品象披萨、热狗、碳酸饮料等是不限制购买的,所以在大学校园里学生的食品结构是不是健康也的确成问题,不少学生体型偏胖对健康造成影响。继续来听庞哲的介绍:
所以近期美国学校都大动干戈的更换食谱和食品零售机的食品种类,并且鼓励孩子多多食用蔬菜水果加强体育运动,同时也呼吁家长们正式孩子的饮食健康和饮食内容。
泰国是发展中国家,但是现在小学也都有营养午餐,而且价格便宜,一般学校每月免费供给一次示范性的营养配餐。其运行模式是,中央统一部署,国家财政拨款,在城乡免费向学生提供学生奶。
德国也颁布法令加强学生的营养,并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向小学生给付营养补贴,不管是本国和外国在德国合法居住的学生,国家每个月给每个学生营养补贴150欧元。
欧洲其他国家一些学校在保证学生餐饮质量和营养均衡的同时,还格外注意做好公示工作,方便家长了解孩子的餐饮信息,特别是有关食品安全的信息。中国之声国际新闻编辑王楷介绍说:
在芬兰,芬兰政府十分重视本国学生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政府为全体中小学生提供免费午餐,费用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芬兰免费午餐有三种形式,一是自办食堂,学校自聘员工;二是地方政府开设中央食堂,按时将所需食品送往各学校;第三种,政府委托私人公司为学校提供午餐。
在法国的学校里,看不到零食和饮料自动贩售机,因为这已经被政府明令禁止。法国儿童从小就知道,如果不在餐桌上吃饱,将很难找到零食充饥。学校午餐的收费标准是灵活多样的,根据家庭收入不同和用餐天数不同,学生的餐费也有所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