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李旭通讯员黎钊德王相国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26周年纪念日。回归以来,香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香港与内地的交流愈加密切,其中,港珠澳大桥作为粤港澳三地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发挥着重要作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旅客数量已突破3000万人次,其中,珠港方向出入境旅客超过1100万人次。
如今,伴随“澳车北上”“港车北上”等政策相继落地实施,港珠澳大桥人气更足、商贸更旺。连日来,记者多次走访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记录下了港珠澳大桥这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串联起的大湾区生活故事。
连民心
经港珠澳大桥出行更方便
6月22日,端午节,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珠港入境大厅人头攒动,祖籍中山三乡的香港居民黄先生一早便带儿子乘大巴来到口岸,准备回乡参加龙舟赛。两人分别背着特制船桨,在人群中十分醒目。“从香港出发,经港珠澳大桥不用两个小时就可以到中山三乡。最近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去参加龙舟训练。”黄先生说。
中山一家置业公司的经理黎子颖也是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的常客,她几乎每周都会到口岸接送港澳客户,带他们到中山、江门等地看房。“港澳客户是今年的主力签单人群。”黎子颖表示,中山等城市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生活环境较好,经港珠澳大桥出行也比较方便,吸引了众多港澳居民置业安居。
休闲娱乐、旅游探亲、商务研学……港珠澳大桥一桥连三地,将以往三四个小时的车程压缩至45分钟,为满足香港居民多层次工作生活需求提供了便利条件。据了解,港珠澳大桥开通前,每年香港与珠海直接往来的香港籍旅客约有100万人次。2018年港珠澳大桥开通后,据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数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香港籍旅客数量已超880万人次,其中,“乙类乙管”实施后,出入境香港籍旅客数量半年超过170万人次。
据悉,为便利旅客出行,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持续优化出入境旅客通关体验,通过建立客流预警机制,提前掌握客流动态,及时调配警力,加开通道;引入志愿者服务,为残障、重病、老人、学童等人群开设专门通关通道,不断提高通关服务水平。
旺商贸
香港的“菜篮子”更充实
6月25日凌晨1时50分,一辆满载花蟹、石斑鱼、金鲳鱼等应季鲜活水产品的跨境货车驶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经“一站式”系统高效验放顺利通关。这批水产来自珠海海淼水产进出口有限公司,大约两小时后可出现在香港“早市”,为香港市民带去鲜活美味。
“港珠澳大桥通车前,我们一直绕行深圳文锦渡口岸向香港供应海产品,长途运输影响海产鲜活度。港珠澳大桥通车后,我们仅用一个小时就能把海产品运到香港,产品更新鲜,供港价格更稳定,买卖双方都能获得实惠。”珠海海淼水产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翁锡鹏表示。
除了科技应用带来的通关“硬便利”,港珠澳大桥24小时开放的通关“软服务”亦大大提高内地供港物资的运送效率。数据显示,开通四年多来,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已查验出入境货车数量139万辆次。其中,今年以来截至6月27日,出入境货车已超22万辆次,同比增长超三成。
拓新“路”
“港车北上”满足新需求
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是“澳车北上”“港车北上”唯一指定通行口岸。自1月1日“澳车北上”实施至今,澳门单牌车出入境数量已超38万辆次。在“澳车北上”的拉动下,经港珠澳大桥出入境的澳门旅客也进一步增多。据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数据测算,自“澳车北上”实施以来,每辆澳门入境小客车平均随车人数约为2人次,较实施前的0.7人次有了较明显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