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的便便不要扔,可以建食谱挖磷矿,隔壁科学家都羡慕哭了

如果你是一个恐龙迷,想必不会对威廉·巴克兰(WilliamBuckland)感到陌生,因为他描述和命名了第一只恐龙,是最早研究恐龙的科学家之一。但是,你未必知晓巴克兰的另一重要身份——“初代粪便化石猎人”。

1821年,巴克兰在调查英格兰北约克郡的一个史前鬣狗洞穴时,发现遍地的鬣狗骨骼和牙齿化石之间,还散落着一些白色小球,怀疑是鬣狗的粪便化石。

为了证实这个猜想,巴克兰跑去动物园里观察非洲斑点鬣狗的粪便。由于现代鬣狗十分喜欢食用其它动物的骨骼,摄入过多的钙和磷,导致粪便呈现白色,恰好洞穴中的白色小球主要化学成分也是磷酸钙。于是,巴克兰发表论文并获得皇家学会科普利奖章,科学地邂逅了第一坨粪便化石。

从史前鬣狗洞出来后,巴克兰又把目光投向海滨小镇莱姆里吉斯。

这儿的海岸线埋藏着大量侏罗纪时期的海洋生物化石,著名的化石收藏家玛丽·安宁在此发现了第一具完整的鱼龙和蛇颈龙化石,并注意到它们的腹腔保存有许多深灰色的小石头,石头里偶尔还会夹杂着骨头和鱼鳞。

尽管小石头被当地人称之为“牛黄石”,并在16世纪曾被广泛用作解毒剂,但在玛丽·安宁的研究基础上,巴克兰认为鱼龙腹部的小石头其实都是粪便,不久后他创立了一个词“Coprolite”(粪化石),将所有远古粪便纳入其中。

从此,粪化石的研究领域大门正式开启。

粪化石的形状千奇百怪,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够拉出完全相同的两坨粪便。而且正常的粪便都比较柔软、易碎,在埋藏过程中会再次发生变形,甚至遭到食粪动物的破坏和风吹雨打的洗礼,从而出现球形、卵形、锥形、雪茄形、不规则形等等。其中,最令巴克兰着迷的莫过于螺旋状粪化石。

关于螺旋状粪化石的成因,巴克兰认为是食物残渣会经过一段螺旋形的肠道,渐渐形成带有螺旋纹的粪便,并以这一形态排泄出体外,最终被埋藏形成化石。

这一观点并非异想天开,因为现生鲨鱼、肺鱼、银鲛、鲟类的肠道就有这样的结构:回肠内的粘膜层排列成螺旋瓣,就像一个螺旋楼梯。当食物兴冲冲来到螺旋瓣后,一圈又一圈的结构不仅可以延缓食物的移动速度,还能增加肠道内的消化面积,让鱼儿们更充分地吸收营养。

乐于动手的巴克兰哪能放过这些活生生的例子,他直接往鲨鱼的肠道内注射一种能够快速凝固的水泥,最终成功复制出水泥版的螺旋粪便。在捣鼓粪化石研究的同时,巴克兰还给自己定制了一张“粪化石桌”,桌面嵌满经过抛光打磨的鱼粪化石,用来招待晚宴肯定别有一番风味。

粪化石有什么用?

一块动物骨骼化石,能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远古生命的不可思议,这是一坨粪化石无法比拟的,那为何巴克兰沉迷于其中?

因为粪化石能够提供“另类”的古生物信息呀。

以螺旋状粪化石为例,它可以直接反映排泄者的消化道内部结构,表明古代鱼类的肠道也有螺旋瓣,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也能作为鱼类分类的依据,因为粪化石表面的螺旋纹与肠道内螺旋瓣的数量、疏密程度有关,比如现代鲨鱼肠道的螺旋瓣很密集,肺鱼次之,软骨硬鳞鱼类则很稀疏;还能反映排泄者的体型上限,比如螺旋纹数量<5圈的粪化石,排泄者体长上限为1~2米。

巴克兰在莱姆里吉斯海岸收集的鱼龙粪化石,除了包含鱼鳞、鱼骨以及小型鱼龙骨骼外,还有一些乌漆麻黑的粪化石。后来经过分析,粪化石中的黑色色素和鱿鱼等软体动物的墨汁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从而知道鱼龙的食谱里还有鱿鱼。这是否让你想起了红心火龙果的“折磨”?

当拥有足够多的粪化石时,还可以重建古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这幅1830年的水彩画,展现了侏罗纪时期的莱姆里吉斯海岸,主要基于威廉·巴克兰的科学研究和玛丽·安宁收集的化石,是重建古代生态系统的第一次尝试。不信你看,蛇颈龙和鱼龙互相厮打的同时,还在悄悄拉屎——蛇颈龙腹下的椭圆状物体就是粪便。

受时代的局限性,食物网的第一次重建并不完善。

CT扫描结果还显示,各种粪化石内部的骨骼和鳞片几乎没有损坏,这意味着史前海洋动物的消化能力欠佳,无法像现代大多数食肉动物一样溶解骨头,只能硬着头皮,努力把骨头拉出体外。最有意思的是,一厘米长的鲨鱼粪化石竟混合着三块骨头,一块来自鱼类的头骨,另外两块来自小型海洋爬行动物的尾椎。

至于这条鲨鱼是在食腐捡漏尸体呢?还是活生生啃了一条鱼的头部,转而又往一只海洋爬行动物的尾巴末端啃去呢?咱就不得而知了。

当粪化石堆积成层时,还会形成具有经济价值的磷矿。

19世纪中叶,英国人意识到磷酸盐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于是具有高磷酸盐含量的粪化石开始被开采用作肥料。数十年间,粪化石采矿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大规模产业,边上的餐饮设施、住宅和教堂也一一发展起来。

虽然该产业早已衰落,矿坑回填,但那些被毁坏的、被当作肥料、被售卖的重要化石也早已不知去向。

谁的屎,你的吗?

看到这,你或许有疑问,为什么科学家能找到粪化石的主人?

实际上,在古生物的世界里,想知道谁拉的屎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只有当粪化石保存在动物的腹腔时,才能做出准确判断。而大多数时候,既要获取粪化石本身的信息,还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地理环境、同一地层的动物化石进行分析,才有可能知道是谁拉的屎。

比如这坨长44厘米,高13厘米,宽16厘米的巨型粪便,含有很高比例(30-50%)的骨骼碎片,远大于常见的食肉动物粪化石,而且又位于白垩纪晚期的北美洲,所以推测是某种暴龙类的粪便。

因为普遍规律表明,粪化石体积和排泄者的体型成正比(尽管没有一个定量关系),那显然是暴龙类比该地区的其它动物更配得上这坨粪化石,毕竟小个子哪能拉出长达63.5厘米的粪便嘛。

而在众多的粪化石主人中,肉食性动物数量远高于植食性动物,因为粪化石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钙,骨骼和肉类能提供更多的矿物质,促进粪便矿化。

最后,如果你想拥有属于自己的粪化石,首先请吃肉蛋奶,摄入钙和磷;其次选择一个好的天然厕所,比如湖泊或深海等沉积环境;然后确保粪便安全着陆,进入埋藏阶段;最后交给运气。希望经历过百万年的地质变动,你的粪便会以化石之身出露于地表,被“后人”拾获……

THE END
1.饮食文化古籍中的川菜菜谱与养生秘方李莉四川美食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长期以来受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有一定亲缘承袭关系、菜点风味相近,知名度较高,并为百姓所喜爱的著名菜系流派。俗有“四大菜系”“八大菜系”之称,川菜在其中都是能叫得响当当的。 农为国本 食乃民天 http://scdfz.sc.gov.cn/scyx/scms1/content_167157
2.古代食谱书中的美味佳肴回溯历史的味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代食谱书不仅记录了人们饮食习惯,还承载着一段段丰富多彩的文化故事。这些经典之作,如同时间机器,将我们带回那个年代,那个时代的人们如何用最简单的原料创造出最为精致细腻的美食。 燕麦粥 燕麦粥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早餐食品,它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在古代,燕麦被视为一种营养价值高https://www.smfnh865.cn/mei-shi-gong-lve/853423.html
3.老外眼中的中国古代皇帝一日三餐:竟如此孤单寂寞冷!摘要:这两天,一位叫Marcelo Duhalde的外国人,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在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上分(tu) 享 (cao)了他眼中的中国古代帝王的宫廷饮食习惯。 中国古代皇帝的伙食和就餐习惯,在今天的外国人眼中,究竟是什么画风? 中国人对吃饭这事儿,可有讲究。光 "吃饭”这词儿,各地的叫法各不相同。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124134
4.àTable!~跟着古代食谱学做菜(豆瓣)在柴米油盐中享受诗意生活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01 一些女演员的影视作品我是必看的,比如小林聪美和市川实日子。 前几天看了小林聪美的新电影《露草》,这个周末看完了市川实日子主演的日剧《à Table丨跟着古代食谱学做菜》。 这是一部讲日常生活的美食剧,剧中市川实日子饰演的女主小纯是一位大学老师,中岛步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6156688
5.跟着古代食谱学做菜电视剧全集晚上,他们靠在沙发上,一起观赏电影或者阅读书籍。在温馨的灯光下,他们享受着彼此的陪伴,感受着家的温暖。这对夫妇已经携手走过了15年,他们的爱依旧深厚,他们的生活依旧充满幸福和美好。2024最新热播日剧为您提供《跟着古代食谱学做菜》免费在线观看,及播出时间。喜欢的话,不要忘记分享给好友哦!http://www.zqcrs.com/trf/31596683.html
6.古代食谱珍藏探秘经典美味古代食谱珍藏探秘经典美味金陵鳜鱼汤 金陵鳜鱼汤源自明朝,据说是由清宫御厨创制。其配方涉及到一系列精心挑选的香料和调料,如生姜、葱、蒜、桂皮、花椒、大茴香等。制作过程中,鳜鱼要先用盐水腌制,再将其放入大锅中,与上述各种香料一起熬煮至熟透。最后,将汤倒入碗中,即可享用这道清淡而不失风味的传统佳肴。 东坡https://www.zuenu.cn/cai-pu/512561.html
7.古代房事保健食谱之肉补古代房事保健食谱之肉补 ?龙马童子鸡 主料:海马10克,虾仁15克,子公鸡1只。 制作:将子公鸡宰杀,去除毛桩、爪、膀和内脏,洗净,放入沸水内焯后,剁成小块。将海马、虾仁用温水洗净,泡10分钟,放在鸡肉上,加葱白段、生姜块和适量料酒、精盐、清汤,上笼蒸炖至熟烂。拣去葱白、生姜,将鸡肉扣入碗内。原汤内调https://www.xywy.com/nk/88b1408903.html
8.古代美食养家指南宜娇弱体质的传统美味与营养秘籍现代人面对快节奏的生活和压力,容易忽视饮食对身体的调养。通过回顾古代美食的智慧,我们可以重新审视饮食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从而在日常生活中,结合古代食谱和养生理念,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实现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古代美食的精髓与调养智慧 古代美食不仅以其独特的风味吸引人们的味蕾,更以其精细的食材选择和讲究的烹https://www.coffee.cn/xican/post/620587.html
9.归·古味食谱素菜食单Vol.1「蒋侍郎豆腐」的做法菜谱书籍中记载的制作方法使用了猪油,一般在大一点的市场上有售,也可以用猪肥膘和清水熬煮取得,猪油可以增加菜品的风味,如果有不喜欢猪油的小伙伴,用其他食用油也是可以的。 【秋油】 在古代,秋油指的是秋天酱油的头一抽,放在现代就是品质好一点的酱油。 https://www.xiangha.com/caipu/103016455.html
10.《àTable!~跟着古代食谱学做菜~》电视剧在线观看《à Table!~跟着古代食谱学做菜~》是吉见拓真导演的一部超级经典的日本日本片,该剧讲述了:本作品的主人公是一对兴趣和价值观都很相投的结婚15年的夫妇藤田纯和他的丈夫?与历史食谱一起描绘吉的身姿的故事俊从相熟的教授那里得到了“历史书中的菜谱”开始和丈夫一起做饭,想看更多的相关http://www.jyggjy.cn/jyxx/422.html
11.《àTable!~跟着古代食谱学做菜》电视剧在线观看 ukm3u8 第01集 第02集 第03集 第04集 第05集 第06集 第07集 第08集 第09集 第10集 第11集 第12集 剧情简介 《à Table!~跟着古代食谱学做菜》是吉见拓真导演的一部超级经典的日剧日本片,该剧讲述了:本作は、趣味や価値観が合う結婚15年目の夫婦、主人公?藤田ジュンとその夫?ヨシヲの姿http://www.maszfw.com/about/286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