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性死亡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小小胞器,我们对能量的需求,绝大部分都是靠它们产生的ATP(腺苷三磷酸)来满足。每个细胞内平均有三百至四百个粒线体,也就是说,人体内约有一万兆个粒线体。基本上每个复杂细胞中都有粒线体。它们看起来像细菌,而它们的外观也没有骗人:粒线体的确曾经是自由生活的细菌,约在二十亿年前它们适应了在更大的细胞体内生活。粒线体的内部仍留着一部分基因体片段,这些DNA就像是彰显它们曾一度独立生活的徽章。它们和宿主细胞之间曲折的关系形塑了生命的整幅纹理,从能量、性、生育力,到自杀、老化、死亡。

粒线体是个半公开的秘密。许多人因为不同的原因听过它的名字。在报纸和部分教科书里,它们被简略地称做「生物的发电厂」,是活细胞内的小小发电机,生产了我们生存所需的几乎所有能量。单一细胞内通常有数百个或数千个粒线体,它们在此利用氧气将食物彻底燃烧。它们如此迷你,十亿个粒线体可以轻轻松松地装进一粒沙大小的空间里。生物演化出粒线体,就像是安装了涡轮引擎,轰隆隆地转动起来,随时蓄势待发。所有动物的体内(包括最懒散的那些),都至少有一些粒线体。即使是固着不动的植物和藻类,也利用它们来扩充光合作用所撷取的太阳能。

还有一些人则是对“粒线体夏娃”这个字眼比较熟悉。据信她是当代人类的共同祖先中,和我们最接近的一个,如果沿着母系血缘向前回溯我们的基因遗传,由孩子回推到母亲,再到外祖母,向未知的过往一路追踪下去,就会找到她。藉由这种方法找到的那位最初的母亲,粒线体夏娃,被认为曾生活在十七万年前的非洲,因此也被称做“非洲夏娃”。我们可以像这样追溯遗传上的祖先,是因为粒线体还保有小小一组自己的基因,粒线体的基因只会透过卵细胞,而不会透过精子传给下一代。这意味着粒线体基因扮演了类似于母系姓氏的角色,使我们可以藉此回推母系的祖先,就像一些家族会追踪著名人物的嫡传后裔,如征服者威廉、诺亚或先知穆罕默德。虽然近来有人质疑其中的部分原理,但整体而言这个理论还是算数。当然,这项技术不只能帮我们寻找祖先,也能帮助我们厘清谁不是我们的祖先。根据粒线体基因分析,尼安德塔人和现代的智人没有血缘关系,他们走向了灭绝之路,消失在欧洲大陆的边缘。

此外还有粒线体老化理论。这个理论主张老化以及伴随老化而来的疾病,其成因是一种人称自由基的活性分子,而它们会在细胞正常行呼吸作用时从粒线体渗漏出来。粒线体并不是完全「防火花」的装置。当它们利用氧气燃烧食物时,溢散的自由基火花会破坏邻近的构造,包括粒线体本身的基因,和距离更远的细胞核基因。细胞内的基因每天大约会被自由基攻击一万到十万次,具体来说就是每秒都会有基因遭到摧残。这些损伤多半都可以轻松地被修复,然而频繁的攻击还是会造成不可逆的突变,永久性地更改基因序列,而这样的突变会在一生当中不断累积。受损严重的细胞陆续死亡,像这样持续的耗损就是老化和退化性疾病背后的原因。

许多残酷的遗传疾病也和自由基攻击粒线体基因所造成的突变有关。这些疾病的遗传模式通常很古怪,而且在每一代患者间的严重性也不一致,不过一般而言都会随着年龄增长愈见恶化。粒线体遗传疾病常会侵袭代谢旺盛的组织如肌肉组织和脑组织,导致癫痫、运动障碍、眼盲、耳聋和肌肉退化。

还有些人对粒线体的印象则来自一种颇具争议性的不孕症疗法:从捐赠者的健康卵细胞取出粒线体,移入不孕症女的卵细胞内。此技术被称为卵质转移。当它在新闻界初次登场,英国一家报社刊登时为这个故事配上了一个趣味的标题:「两女一男合产一子」。这个标题活灵活现地表现了技术的特征,而且不完全是错的,因为细胞核内的基因都来自「真正的」母亲,有一部分的粒线体基因则来自「捐赠者」母亲,所以婴儿确实从两个母亲身上分别得到部分的遗传物质。虽然有超过三十名看来健康的婴儿透过这项技术诞生,但出于伦理以及实践上的考量,英国和美国后来便禁止了这项技术。

粒线体甚至曾出现在星际大战电影里,做为虚构的科学根据,用来解释赫赫有名,与你同在的原力,这还触怒了一些狂热的影迷。在最早的几部电影里,原力被当做一种精神上的,或甚至是宗教上的存在来理解,但在后续的电影里则说那是「迷地原虫」所制造的产物。何谓迷地原虫?一位绝地武士好心地解释它是「显微镜层级的生命体,存在于每个生物细胞内。我们与之共生,并藉这种关系从彼此身上得到助益。如果没有迷地原虫,生命便不会存在,我们也没有机会认识原力。」粒线体(Mitochondriumt)和迷地原虫(Midichlorian)在名称和本质上的相似性难以忽视,而且看来创作者是有意如此的。粒线体的祖先是细菌,它们也以共生生物的身份住在我们的细胞内(共生生物是与他种生物共享互利关系的生物)。粒线体也像迷地原虫一样具有许多神奇的特质,它们甚至可以形成彼此沟通的分支网路。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玛格利斯提出了粒线体源自细菌的著名论点,一度也颇受争议,但现今大部分生物学者都把它当做事实来接受了。粒线体的这几个层面,都是一般人可以透过报纸或是大众文化媒介了解的。还有另一些层面,虽然对大众而言或许比较深奥,但近一二十年在科学家中间相当著名。最重要的像是细胞凋亡,或称计划性细胞死亡。指的是细胞为了个体的整体利益而自杀,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大约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研究人员发现,细胞凋亡并非像早先认为的那样由细胞核内的基因所控制,而由粒线体掌握控制权。其中的意义在医学研究上相当重要。因为,细胞在该凋亡时不凋亡,正是癌症的主要原因。

如今,有许多研究人员已经不再将矛头指向核内基因,改为针对粒线体下手。但是,这个主题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在癌症的状况下,个别细胞会争取自由,挣脱枷锁,不再为整个生物体服务。在个体的早期演化时,要把这样的枷锁强加在细胞上是很困难的:试想,一个有能力自由生活的细胞,凭什么要接受死刑判决来换取成为群体一员的权利?尤其是当它大可选择脱离群体,再次独自生活的时候?如果没有计划性细胞死亡,多细胞生物或许根本演化不出团结个别细胞的约束力。而计划性细胞死亡又得依赖粒线体,所以,如果没有粒线体,多细胞生物可能也就不会存在。为免口说无凭,请让我补充一点:所有多细胞的动物和植物真的都有粒线体,千真万确。

现在,粒线体还在另一个圈子里非常出名:真核细胞的起源。真核细胞是具有细胞核的复合型细胞,植物、动物、藻类和真菌都是由这类细胞所构成。真核(eukaryotic)指的是基因在细胞内的座位,其希腊文词源意思是真的细胞核。但坦白说,这个命名是有缺陷的。事实上,真核细胞除了细胞核外还具备许多其他零碎杂物,比方说——粒线体。

真核细胞最初是怎么演化出来的?这是现今的当红课题。一般的说法是,原始真核细胞逐步向现今的样貌演化。然后有一天,它吞进一只细菌,这细菌被囚禁了数代后变得完全依赖它而生,最终演化为粒线体。根据这个理论,我们的共同祖先会是一种没有粒线体的低等单细胞真核生物,是从原始真核细胞尚未捕捉到粒线体供其驱使之前的年代,所留下来的遗产。但如今,这十年来谨慎的遗传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的真核细胞似乎都拥有或曾经有过(但后来舍弃了)粒线体,这暗示了复杂细胞的起源和粒线体的起源是不可分割的:两件事其实是同一件事。如果这是真的,那不只是多细胞生物的演化需要粒线体,就连构成多细胞生物的真核细胞也需要粒线体在其起源中扮演重要角色。若上述为真,那就可以说,没有粒线体,地球上就不会有细菌以外的生物了。

粒线体另一个比较秘而不宣的层面,和两性间的差别有关。实际上,它是两性世界的必要条件。众所周知,性是个难解的课题:以性作为繁衍手段时,要有一对父母才能得到一个小孩。然而,复制或孤雌生殖只要母亲就够了;添加一个父亲的形象不只冗赘,还会浪费空间和资源。更糟的是,性别一分为二意味着我们可以选择的对象只有总人口数的一半,至少就以传宗接代为前提的性来说是如此。就算不用传宗接代,每个人都是同一个性别,或是有接近无限种性别也会比较好,「两性」是最差的状况。

THE END
1.重生细胞食谱有什么用只是回血的食品死亡细胞相关回答: 食谱只是给掉的回血的食品,换个造型;很简单,回15%血,肉食是肉串,素食是胡萝卜,果食是樱桃,怪物食是内脏。显示的回血道具的样子,默认的是肉串啥的,怪物是眼球之类的加血补给的食物外观,类似萝卜肉块这样的。就是纯粹改变游戏内食物的外表而已。https://news.17173.com/z/swxb/content/03232021/172358419.shtml
2.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网络课程英语考试答案6篇(全文)随冻结时间长,未被冻结的液体中氢离子浓度升高,使微生物死亡;③机械答:特殊的食品变质是指食品在外观、口感的外部感觉没有变化,但人损伤的破坏④生理干旱,水变成冰后不能被微生物利用;⑤质壁分离,细胞食用之后却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例如三聚氰胺奶粉,其在外观的萎缩,微小结构被破坏,导致微生物细胞死亡。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yom2wuk.html
3.死亡细胞《死亡细胞》(英语:Dead Cells)是一款将Roguelike游戏与银河战士恶魔城类特点融为一炉的2D平台动作游戏。游戏中并无检查点,玩家将体验魂味战斗,一路挑战诸多守卫,在杀戮与死亡的反复轮回中探索一座房间不断变化的巨大城堡。 2021年12月1日,Motion Twin宣布本作DLC《Dead Cells: The Queen and the Sea》将于2022年https://zh.moegirl.org/%E6%AD%BB%E4%BA%A1%E7%BB%86%E8%83%9E
4.真核微生物思维导图模板2、吃了偶然被真菌代谢物污染的食物,也会引起人和动物死亡 原生动物 概念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低等的一类真核单细胞生物,长度一般在100~300μm之间,每个细胞通常只有一个细胞核,少数种类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核,具有动物的主要特征可自主运动,异养。原生动物是单细胞,细胞内有特化的各种细胞器,具有维持生命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4201015446ff6698ceaab1c
5.2013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第三单元(附详解)6、由于存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进食时应注意 A.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B.调整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入比例C.适当增加能量摄入总量D.适当减少能量摄入总量E.细嚼慢咽,以减少这种特殊动力效应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7、一肝炎患者作肝穿刺活检,镜下见肝细胞点状坏死,汇管区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及轻度纤维组织增生,肝小叶http://wap.91exam.org/zyys/298-37/37592-3.html
6.死亡细胞装备颜色之秘,从色彩看战力在《死亡细胞》这款游戏中,玩家们除了要面对各种挑战和敌人外,还需要在繁多的装备中做出选择,这些装备除了属性不同外,其颜色也是区分它们品质和功能的重要标志,本文将详细解析《死亡细胞》中装备的颜色区分,帮助玩家们更好地理解装备的属性和选择。 装备颜色的基本概念 http://m.ntjyl.cn/glzx/56700.html
7.《探索》杂志盘点08年度100项重大科学新闻19、沙门氏菌爆发食物安全危机 自今年4月10日出现第一例沙门氏菌患者以来,在近4个月里已有两人死亡。在“罪魁祸首”最终将发现之前,共浪费了价值1亿美元的西红柿。据悉,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发的肠道传染病。沙门氏菌是通过食物传播的一种病菌,禽肉、禽蛋是导致人类感染这种病菌的主要源头之一。猪肉、牛肉https://www.ebiotrade.com/newsf/2009-1/200915120013.htm
8.中国医药导报杂志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2012年第12期二肽基肽酶IV(DPP-IV)抑制剂是一类新型的抗糖尿病药物,通过诱导促进胰岛素的生物合成和分泌、抑制β细胞凋亡、抑制高血糖素的分泌、减少食物摄取等多种机制发挥降血糖作用,且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能逆转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不断恶化的状况,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维格列汀是二肽基肽酶抑制剂的一个代表药物,在临床研究中无https://www.youfabiao.com/zgyydb/201212/
9.每日热点0417Nature:能阻断不必要细胞死亡的特殊化合物或能保护机体抵御 严重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损伤 舆情信息 “青年养老院”渐热 “暂时养老”为重新出发 国家药监局:不建议儿童使用防晒“喷雾”化妆品 朝左侧睡更有助于消化?印度专家:舒适是关键,人们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33387
10.初一生物教案范文(15篇范例)c.哺乳类红细胞在晚幼红细胞阶段,排出细胞核。人的成熟的无核红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生活120天左右即死亡。说明分化的不可逆性 教师讲授:在细胞外观尚未出现明显变化之前,细胞分化的前途就由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决定了。分化的细胞所呈现出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变化,首先源于细胞内化学物质的变化,如结构蛋白和催化化学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88190.html
11.脑细胞死亡应该注意什么饮食寻医问药网脑细胞死亡的注意。意见建议:奶细胞死亡一般不可恢复,建议补充脑营养,主要有核桃粉和黑芝麻等食物。https://club.xywy.com/static/108/15267883.htm
12.衰老红细胞死亡后分解成什么?衰老红细胞死亡后会分解成多种成分,主要包括血红蛋白、铁、胆红素以及其他细胞成分。红细胞的生命周期大约https://www.xinglinpukang.com/ask/95896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