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名菜牌与菜单

如果把中国烹饪比作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一座美食丰碑的话,那么独具匠心、底蕴深厚的菜名、菜牌与菜单,无疑是支撑其高出云表的基座。

众所周知,中华美食以“颜色美、味道美、形态美、器皿美”享誉海内外。在笔者看来,还应加上具有锦上添花之效的“菜名美”。

菜和人一样,“以名为先”。虽然中餐的菜名灿若繁星,但从职业角度推敲,还是能找出其中的规律。闻名知菜,菜如其名,“五美”交融,美食方成。

食有名,方为菜;菜上牌,才点食。如果说菜名是为厨师而定的话(没有菜名的导引,厨房无法事厨),那么“菜牌”就是为食客服务的。

菜牌是促成菜点与食客相连接的桥梁,没有菜牌的先行告知,食客很难甚至没法点餐。菜牌又有食牌、粉牌和水牌之说。从内容上看,还可以“菜牌”和“菜谱”来区分。

菜牌上通常只有菜名,供食客挑选,大致分为冷菜、热菜、汤菜、小吃、点心、主食等。根据笔者的经验,尽管菜牌上的菜点很有限,但由于在品种的选择上谨慎至极,所以对餐饮经营来讲,还是能“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其俗中显雅、雅中见俗,融质朴与奢华于一身,为零点散客点餐所常用。

本文所讲的“菜谱”,并不是教做菜的书,而是菜牌在餐饮经营中衍化的又一种表现形式。零点散客在点餐时,是离不开菜谱的,换句话说,菜谱在点餐时着重于体现菜名以外的内容,即通常见到的有售价的菜牌。巴蜀烹饪的一代大家陈松如先生曾多次对笔者讲:“如果说菜牌是菜名的集中体现的话,那么菜谱的编写,要通过体力和脑力的艰辛劳动才能完成,二者缺一不可。”记得当年听此话时,自觉很轻松,待到独立司厨后,方才体会到菜谱的编写果真不是那么简单。菜点的售价,要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超的计算能力完美匹配,才能恰当、合理地定出;对十之八九的餐饮人而言,成本核算都是一件十分头疼的事。

伴随经营理念的发展与变革,与之前相比,当今餐饮业所用的菜牌大致经历了“从初级到高级,从简约到复杂,从局部到全面,从将就到讲究,从文字到配图,从直观到智能”这样的发展过程。

如果说菜名是从前人那里承袭而来,菜牌尽显师傅们的技艺精髓的话,那么“菜单”无疑是开列者炉火纯青之厨艺与妙笔生花之文采完美结合、相得益彰的杰作。

菜单也称“席单”,在厨事活动中通常指“宴会菜单”。何为宴会?宴会是有策划(提前准备)、有规格(用餐标准)、有目的(“宴而无会”为聚餐)的由宾主共同参加的食饮活动。陈松如先生曾说:“作为一种用餐方式,宴会可以说是高规格中餐之体现。”平心而论,因为当时刚刚入职,对陈先生所言只能做到一知半解,待实践经验丰富起来,才算有了“感同”与“身受”。

说起菜单的开列,笔者不禁想起罗楷经先生说的话:“当年家父(北京川菜的奠基人罗国荣大师)为开列一张讲究的大宴菜单,经常要花上两三个小时,特别是周总理的宴请菜单,有时还会去中南海与陈毅同志商讨。”每每想起这句话,笔者都对前辈的工作态度充满敬意。这样的业内美谈,在西绒线胡同五十一号的四川饭店也有——笔者在陈松如先生的日记中看到了这样的文字:“我和储经理不时进中南海商讨周总理的宴请菜单,每次都是陈毅同志参与具体的菜点安排。”

菜单在业内被认为是宴会的基础设计(确定菜点的风味、风格与构成),砧板事厨的行为指南(食材的选择、刀工刀技刀法都要依菜单而定),炉灶厨师的行为规范(特别是走菜顺序,要依菜单而定)。正因为菜单直接决定宴会的成功与否,所以当年陈松如先生在开列菜单时,都要深思熟虑,谨慎落笔。陈先生开列菜单的技能,在成都工作时就令同行刮目相看,来到北京的四川饭店工作后,宴会菜单几乎无不出自他手。一般规格的宴会菜单,在厨房就可以完成,但如果是较高档的大宴菜单,他会等到晚上在宿舍静心开列。

菜单通常由“宴会订餐单”和“宴会菜单”两部分组成。

宴会菜单的内容,是由菜点构成的,而菜点又分冷菜、热菜、汤菜、小吃、点心、主食等。菜单的内容看似简单,但真要开列出一张被业内认可、让食客满意的大宴菜单,没有高超的烹饪技巧、丰富的事厨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功底,是无法完成的。根据陈松如先生数十年开列菜单的体会,一张完美的菜单起码要做到“食材荤素兼顾,山珍水产相融,刀工刀技刀法多元,色泽多变,个性突出;烤炸后上二汤,肴馔要百菜百味,口感要一菜一格,器皿要各式各样;冷热汤羹有序衔接,小吃面点随饭有菜”。反之,必会成为毫无新意的菜点堆砌。这正是:“承前启后是菜名,推陈出新为菜牌。砧炉妙笔做全才,质朴奢华菜成单。”

THE END
1.菜单的含义及作用菜单和菜谱是有区别的,通常说的菜谱 于宾客面其很多餐厅都把菜单和菜谱混为一谈,是描述某一菜品制作方法及过程的集合。显的差别。当您走进餐厅,服务员所递给您的是菜单,而不是 实两者之间有明 菜谱。 菜单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餐厅中使用的可供顾客选择的所有菜目虿餐厅将自己提供的具有各种菜单是餐厅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17519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