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下游客户不同的订单需求,公司能够按照客户的技术参数进行工艺分析和产品设计。航空工装方面,公司航空工装设计实现了数字化、参数化和自动化,形成了独有的设计规范,设计效率不断提高。航空零部件方面,公司复合材料零部件研制能力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能为客户提供复合材料零部件研制解决方案。无人机方面,目前公司已经掌握了无人机总体、结构、旋翼、传动及燃滑油系统等关键设计技术。
2、技术优势
公司组建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研发、检测设备,形成了产品、工艺开发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公司拥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为国家重点机型提供配套产品。公司目前拥有4项发明专利和36项实用新型专利。凭借技术优势,公司的产品成功应用于CR929、C919等客机、AG600水陆两栖飞机和多种型号军机。公司成功研制了某型号直升机大型旋翼,是国内少数能够生产该旋翼的企业之一。公司设计制造的AG600总装生产线,采用了世界先进的柔性支撑和定位系统。
此外,公司建立了厂校联合机制,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保持技术交流,设立了产学研一体化科研基地,对公司科研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3、人才优势
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截至2019年末,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达到11.89%。对于航空零部件、无人机等新业务,公司每年通过公开招聘和行业人士推荐的方式从航空业各大国有企业、研究所引进专业人才,再由外部引进的专业人才带动内部既有技术员工,形成了不断更新和富有活力的研发队伍。同时,公司定期聘请飞机主机厂商和高校的专业人员到公司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多年来在行业内的稳步发展,公司培养了一支具有竞争力的核心团队。团队核心技术人员大多毕业于国内主要航空航天类院校,并在航空领域内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生产及管理经验。核心团队对航空产业的深刻理解将助推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4、客户优势
航空工业配套产业中,核心客户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公司已经拥有优质的客户群体,包括中航工业、中国商飞等国内航空工业核心制造商旗下的各飞机主机制造厂商,航天科工、中国兵装等军工央企集团下属科研院所及科研生产单位,军队研究所等军方单位。凭借优秀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公司获得了核心客户和市场的广泛认可。
5、制造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建立了科学、高效、标准化的精确制造流程,采用了先进的ERP控制管理手段,对原料采购、加工、质量检测等关键工序进行全方位的跟踪。目前公司制定了《供应商管理制度》、《产品质量管理制度》等生产制造制度,并通过设立专门的采购部、生产部、质量部,实现了对产品制造过程的全流程、可视化管理。与此同时,公司形成了一支工艺技术扎实、操作娴熟、具有较高业务素质的制造人才队伍。此外,公司持续引进技术水平较高的精确制造设备。引进的龙门式五轴联动数控铣床、五轴联动镗铣加工中心等设备,解决了航空工装复杂空间曲面加工精度和效率的平衡问题,优化了加工空间,使制造过程具有最佳的畅通性和更高的可视性;引进的先进固化炉和热压罐,为复合材料工装和复合材料零部件的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产业链布局优势
航空工装业务是公司最早开展的业务,公司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航空工装的用途是制造和装配零部件,因此公司可以凭借在航空工装领域的技术积累,顺利开展零部件和无人机业务。目前,公司已经具有航空工装、航空零部件、无人机三类衔接紧密的业务类型。面对未来巨大市场需求,公司将通过募集资金项目的建设,积极开拓复合材料机身、无人机等业务,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综合实力。
7、资质优势
一、技术风险
(一)核心技术流失的风险
因航空工装、航空零部件和部段研制工作对技术要求较高,研发很大程度上依赖专业人才,特别是核心技术人员,而随着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行业内竞争对手对核心技术人才的争夺也将加剧。如核心技术人员出现流失,则不仅会影响公司技术的持续创新能力,还有可能导致技术泄密,进而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二、经营风险
(一)主要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
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本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合计分别为9,349.05万元、18,031.69万元和25,131.54万元,占本公司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7.74%、87.37%和93.61%。
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公司的生产经营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一方面,如果部分客户经营情况不利,降低对公司产品的采购,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将受到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客户集中度过高对公司的议价能力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产品质量风险
公司的主要业务为航空工装、航空零部件和无人机,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型号多、技术范围广、技术复杂程度高、技术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公司的客户主要为中航工业、中国商飞等国内航空工业核心制造商旗下的各飞机主机制造厂商,航天科工、中国兵装等军工央企集团下属科研院所及科研生产单位,军队研究所等军方单位,该等客户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极高。一方面,公司取得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GB/T19001-2016/ISO9001:2015标准》;另一方面,公司的产品生产完成后,均由客户进行质量检验,确认合格后才能交付客户。
公司自设立以来未出现重大质量纠纷,但航空产品研发、制造等技术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如果公司在产品研制过程中出现质量未达标准的情况,将对公司的业绩和多年在航空行业建立的品牌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尽管良好的竞争市场环境能够激发企业改进和创新的动力,但是如果公司后续发展资金不足,无法持续创新,生产规模及管理水平落后,无法保持市场份额,仍将可能被同行业或新进的其他竞争对手赶超,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四)公司对外收购兼并可能存在的风险
公司A股上市后,可能通过收购、兼并等多种方式提升公司营业收入、增强综合竞争力。对外收购兼并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例如并购标的估值可能过高、收购对象的研发销售能力能否被准确估计、购入的资产或业务能否成功运营并盈利、能否留住收购对象的业务骨干、被收购企业运作是否规范、公司能否有效控制被收购企业、被收购企业是否存在潜在纠纷及收购区域的外部环境对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等。
三、内控风险
(一)内部控制风险
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财务和业务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本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涉及各个经营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但是,公司人员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能否有效贯彻执行存在不确定性。若公司有关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有效地贯彻和落实,将直接影响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和收益的稳定性。
(二)人力资源风险
本公司最近几年规模扩张较快,所处的航空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对于产品质量、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因此公司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研发人员和熟练工人等各类人才。
本公司积极采取内部培养、外部招聘等多种途径拓展人力资源,但能否引进、培养足够的合格人员,现有管理和技术人员能否持续尽职服务于本公司,均有可能对本公司经营造成一定影响。而且随着公司经营规模逐渐扩大,人员数量持续增加,公司的人力成本将进一步上升。因此,本公司存在因人力资源开发不足和人力成本增加带来的风险。
(三)公司规模迅速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
本公司生产经营规模迅速扩张,公司组织架构也日益庞大,管理链条较长,导致管理难度增加,可能存在因管理控制不当遭受损失的风险。
本次发行结束后,公司净资产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公司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张,在资源整合、科技开发、资本运作、市场开拓等方面对公司的管理层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果公司管理层业务素质及管理水平不能适应公司规模迅速扩张的需要,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未能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而及时调整、完善,未能充分发挥决策层和独立董事、监事会的作用,将给公司带来较大的管理风险。
(四)实际控制人控制风险
本次发行前,本公司实际控制人王增夺持有本公司41.79%的股份,本次发行后,预计王增夺将持有本公司31.34%的股份,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虽然公司已按上市公司规范要求建立公司治理结构,但如果实际控制人利用其持股优势对公司发展战略、经营决策、人事安排、利润分配、关联交易和对外投资等重大事项进行非正常干预或控制,则可能损害公司及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
四、财务风险
(一)产品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公司是从事航空工装、航空零部件和部段研制的高科技企业。毛利率较高。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3.74%、51.04%和49.20%。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在一定区间内存在波动,主要系各期间不同批次的定制化产品毛利率存在差异。
公司产品毛利率受宏观经济、行业状况、销售形势、生产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未来若由于不可控原因或公司管理不善造成公司产品毛利率下降,将直接影响到公司盈利能力的稳定性。
(二)应收账款的风险
2017年末、2018年末和2019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1,063.95万元、20,200.63万元和28,981.23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7.58%、31.17%和37.39%。
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的客户分布较为集中且主要为军工央企,应收账款账面原值前五名合计占比在2017年末、2018年末和2019年末分别为68.69%、56.67%和67.40%。
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06次/年、1.32次/年和1.09次/年,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
(三)存货风险
2017年末、2018年末和2019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2,561.75万元、5,406.95万元和7,074.97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6.39%、8.34%和9.13%。
报告期内,公司存货余额呈上升趋势,如未来存货余额进一步增长,则存货发生跌价的风险也将进一步增加。若未来公司产品的市场价格出现长期大幅度下跌或原材料、产成品适用的终端型号停产、退役,公司存货将面临跌价损失,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会造成不利影响。
(四)偿债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的主要偿债指标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的各项偿债指标较好。但是由于公司处于生产经营扩张中,未来面临着短期偿债能力下降、资产负债率上升的可能,从而产生偿债风险。
(五)生产原材料及能源价格波动的风险
本公司生产所用的原材料包括钢材、铝材和复合材料等,所用的能源主要为电力和燃气,其价格随各自市场的情况或政府部门的定价而波动。如果未来原材料及能源的价格上涨,将会增加公司的生产成本,从而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六)融资不能满足资本开支及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
本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继续投入资金以满足资本开支和其他资金需求,但在对外融资方式上存在若干不确定因素,包括:未来的营运、财务状况和现金流状况;全球及国内金融市场状况;国内资本市场状况和再融资政策的变化;投资者对本公司的信心等。因此,若未能取得足够融资,本公司业务发展将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七)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摊薄即期回报的风险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总股本为15,768万股,根据公司发行方案,发行比例为25.00%,发行数量为5,256万股,因此发行后总股本为21,024万股。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完成后,总股本规模扩大,但公司净利润水平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主要产品市场价格、募投项目建设进度等多种因素影响,短期内可能难以同步增长,从而导致公司每股收益可能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完成当年出现同比下降的趋势。
(八)现金交易风险
(九)税收政策和政府补助变化风险
五、法律风险
(一)社保和公积金缴纳的风险
(二)安全生产风险
本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及其他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但随着业务与生产规模的扩张,如果公司无法及时保持和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水平,不排除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从而给公司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环境保护风险
本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将产生废料和废水等废弃物,对环境可能产生一定影响。目前,本公司的生产经营和投资项目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环保方面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日益重视,环保标准将不断提高。如果国家提高环保标准或出台更严格的环保政策,将会导致公司经营成本上升。
六、军工企业特有风险
(一)宏观环境变化风险
军工领域作为特殊的经济领域,主要受国际环境、国家安全形势、地缘政治、国防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长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军工投入与世界先进国家有一定差距,目前我国军工领域处于补偿式发展阶段。若未来国际形势出现重大变化,导致国家削减军费支出,则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三)军品订单波动的风险
(四)新产品的研发风险
航空产品研制具有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高、研发风险大的特点。如果公司研发的新产品未能通过客户鉴定定型,或者研发产品所应用的整机未能通过最终用户鉴定定型,或者自主研发产品技术未能成功,则前期投入的研发费用无法收回,对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五)军工资质延续的风险
(六)国家秘密泄露的风险
(七)豁免披露部分信息可能影响投资者对公司价值判断的风险
(八)收入确认及经营业绩季节性波动风险
2017年度、2018年度及2019年度,发行人第四季度实现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8.10%、77.10%及63.14%,总体占比较高。公司的主要客户为军工企业等长期合作的大型客户,这些客户通常采取预算管理和产品集中采购制度,一般为每年一季度制订当年年度预算和采购计划,立项、招标通常集中在当年上半年,其招标、采购和实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因此公司各项业务受到客户的预算管理制度、招投标流程和项目实施周期等因素的影响,公司的收入呈现较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在每年四季度实现较多,因此公司存在业绩季节性波动风险。上述原因使得公司经营业绩存在季节性波动的风险,可能会造成公司第一季度、半年度或第三季度出现季节性波动或亏损,投资者不能仅依据公司季度收入波动预测全年收入波动情况。
七、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
(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效果未达预期的风险
由于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投资额较大,项目管理和组织实施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进展和项目的质量。若投资项目不能按期完成,或未来市场发生不可预料的不利变化,将对本公司的盈利状况和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导致盈利下降的风险
募集资金建成达产后,将新增大量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研发投入,年新增折旧、摊销、费用金额较大。如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按预期实现效益,公司预计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可以消化本次募投项目新增的折旧、摊销及费用支出,但如果行业或市场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募投项目无法实现预期收益,则募投项目折旧、摊销、费用支出的增加可能导致公司利润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三)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风险
八、其他风险
(一)发行失败的风险
本次发行的发行结果将受到证券市场整体情况、公司经营业绩、公司发展前景及投资者对本次发行的认可程度等多种内外部因素影响。公司存在发行认购不足或未能达到预计市值上市条件的情形而导致发行失败的风险。
(二)A股股票价格可能发生较大波动引发的风险
本公司的A股股票将在深交所上市,除经营和财务状况之外,本公司的A股股票价格还将受到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行业状况、资本市场走势、市场心理和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投资者在考虑投资本公司股票时,应预计到前述各类因素可能带来的投资风险,并做出审慎判断。
(三)信息引用风险及前瞻性描述风险
(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公司经营带来的风险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致使全球经济遭受严重影响。由于公司主要业务系为国家军品生产任务进行配套,公司的客户主要为中航工业、中国商飞等国内航空工业核心制造商旗下的各飞机主机制造厂商,航天科工、中国兵装等军工央企集团下属科研院所及科研生产单位,军队研究所等军方单位,订单较为稳定,且公司无出口业务。
公司已于2020年2月正式复工,目前复工率已达100%,并逐步恢复了产品交付和验收工作。此外,受益于供应链保障能力较强,公司原材料采购受疫情的影响也相对可控。疫情对公司业务尚未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但是,如果疫情进一步加重、国内工厂大面积停工、国家的军工产业政策受产业链传导出现较大不确定性,依然可能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下降、应收账款回款速度减慢,削弱公司的经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