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16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为加强糖尿病患者疾病防治意识,11月14日,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开展“人生甜度自己掌控”糖尿病健康教育主题示范宣传活动。
当天,科室医护人员走进病房宣讲糖尿病防治知识,为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发放糖尿病营养午餐和糖尿病健康知识宣传手册。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掌握糖尿病营养治疗知识和技巧。
糖尿病治疗包括糖尿病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及自我血糖监测五项综合治疗措施,其中糖尿病饮食治疗是降糖治疗的基础,而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掌握科学的控糖知识与技巧。
此次主题活动对普及糖尿病知识,加强糖尿病患者对疾病重视程度,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控制率具有重要意义。
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建议
推荐一吃、动平衡,合理用药,控制血糖,达到或维持健康体重
NO.1控制体重
1.男性腰围不超过90cm,女性腰围不超过85cm为合格。
2.成年人BMI应在18.5~23.9kg/m2之间为正常。
NO.2适量运动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以快走、慢跑、游泳、打球等有氧运动为主。
NO.3定期测血糖
成人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4.4-7.0mmol/L,非空腹为10mmol/L以下,65岁以上老年人适当放宽。
如不达标,就要检查日常膳食,是否有超量进食、饮食结构不合理或是活动量不足,建议到医院营养专科门诊由医生进行判断。合理的营养治疗除了利于血糖控制达标,还有助于减少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用量,节约医疗费用。
推荐二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
主食定量
主食定量,但摄入量因人而异,建议每个糖尿病患者都能到营养门诊就诊,由营养医师综合评估后给出主食数量及搭配建议。
粗细搭配
粗细搭配对于“糖友”很重要。粗粮和细粮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等方面不同,粗粮中含有较多的纤维素,能改善糖耐量,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对糖尿病病情有利,因而糖尿病患者应该适当多进食一些粗粮。但是,粗粮所含的营养成分和细粮还是有差别的,也不宜过量,占全天主食的1/3。
推荐三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多吃蔬菜
1.增加新鲜蔬菜摄入量以降低膳食血糖负荷,建议餐餐有蔬菜且烹调方法得当,即:凉拌、水煮和清蒸。
2.每人每天应该吃蔬菜300~500克,其中一半应为黄绿色等深色蔬菜。
水果适量
种类:两餐之间适量选择低血糖指数的水果,如:柚子、苹果、橙子、樱桃、番石榴、猕猴桃等。
数量:建议每次进食量100-150克,每日不超过两次,作为加餐进食为宜。
推荐四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
常吃鱼禽
每天吃两种以上的动物性食物,包括:鱼、虾、蟹、贝、禽、畜,注意鱼禽选择适量,控制肥肉和动物皮的摄入。
蛋类和畜肉适量
蛋类和畜肉含有较高的胆固醇,但同时也含有人体必需的一些营养物质,因而既不可不吃,也不能多吃,应适量(每天一个鸡蛋,50克瘦肉)。
限制加工肉类
限制腌制、烘烤、烟熏等加工肉类制品的摄入,包括:咸肉、咸鱼、腊肉。火腿(肠)等。
推荐五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
天天喝奶
保证每日300克液态奶或相当量奶制品(35克奶粉或300克酸奶)的摄入。
注意1:乳饮料不是奶,购买时注意阅读食品标签,认清食品名称
注意2:乳糖不耐人群,可选择酸奶或者低乳糖奶产品(如舒化奶);或者少量多次,并与其他谷类食物同食,不空腹饮奶。
常吃豆制品
合理选择零食
零食加餐可选择少许坚果(25克,或一小把,开心果、扁桃仁等坚果)。无添加的水果干,含糖量较高,不建议作为日常的零食,但可作为是糖尿病患者外出活动,预防低血糖反应的备用零食。
推荐六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清淡饮食
注意油盐的摄入,成人每天烹调油25~30克,食盐用量不超过5克。
足量饮水
推荐饮用白开水,成人每天饮用量1500~1700毫升。
限制饮酒
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包括红酒、糯米酒、啤酒等等。
推荐七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
定时定量
细嚼慢咽
进餐顺序
糖尿病人正确进餐顺序,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吃主食。这样可以增加饱腹感,适当减少主食的摄入。
推荐八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
注重自我管理
注重包括饮食控制、规律锻炼、遵医嘱用药、监测血糖、足部护理以及高低血糖预防和处理等六方面的自我管理。
定期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
定期接受营养(医)师的个体化营养指导,切不可用“熟人经验”代替专科医生的“个体化营养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