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光盘行动’体现的是文明,勤俭节约应该成为我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良好习惯。”新学期开学了,“节约粮食不浪费”成为不少武汉中小学、幼儿园开学第一周教育的重要主题。学校各使妙招,践行光盘行动。
学校上好光盘行动“第一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9月2日中午,红领巾实验学校的小学生们准备吃午餐。开饭前,小朋友们在老师带领下又温习了一遍《悯农》,提醒自己节约粮食,不浪费。
12时20分,红领巾实验学校三(1)班孩子们洗手、消毒后排队依次走到教室前,领取自己的盒饭。每个孩子领饭时,老师都会询问学生:“这份饭多不多?吃不吃得完?”有少数几个食量小的学生,表示吃不完一整份饭,班主任会用干净的饭勺拨出一小部分,盛在单独的饭盒里。
十几分钟后,孩子们陆续吃完午餐,将饭盒送到教室前的箱子里集中放好,由食堂工作人员统一收回食堂清洁、消毒。教室里有孩子用勺子刮着饭盒,要把最后一粒米也放进口里。三(1)班女生徐灿柠说:“每一粒米都凝结着农民伯伯的汗水,我一粒都不浪费。”
红领巾实验学校校长陈赤男说,小学阶段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阶段,从小养成每顿饭按需盛取、不浪费的好习惯,会伴随一生。她还请全校学生做“节约粮食宣传员”,向父母亲友宣传倡导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学生连续一周光盘奖鸡腿
中午,武汉市楚才中学七、八年级学生分批进入食堂吃午餐,部分学生将餐盒里的饭菜吃得一滴汤汁都不剩。为了让学生养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好习惯,该校开展“光盘打卡”评比活动,用各种奖励措施鼓励孩子们光盘。
11时40分,八年级第一批近200名学生进入食堂,大家迅速找到自己固定的座位,开始吃午餐。在学生们就餐前,食堂师傅们已提前将四种菜品分装在餐盒里,摆放在每个学生的座位上。
“我喜欢烧鱼块和番茄炒花菜,用汤汁泡饭很下饭。今天菜比较对我胃口。”一名男生展示他颗粒不剩的餐盒。
该校总务主任李程介绍,根据学生日常的进餐情况审核菜品和分量,在分餐时尽量做好“光盘”的准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八(7)班班主任梁倩茜说:“学校开展‘光盘’打卡行动,鼓励学生每餐都吃光,对班上那些光盘的学生,我会给他们发一个水果或其他的小奖励。”
楚才中学副校长胡庆介绍,为了鼓励学生,学校将“光盘”列入行为规范考核项目,将对坚持一周“扫光”所有餐食的学生给予“加餐”奖励,比如多奖个鸡腿,或是其他喜欢的食物。此外,学校把“节约粮食,光盘行动”等醒目宣传标语张贴在食堂墙上和餐桌上,让节约意识深入学生内心。
需要小份饭就给老师比个心
在学校广播站推出的特别节目中,大队辅导员也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有序就餐,在校就餐有序排队、文明拿取,不挑食、不偏食,营养均衡;珍惜粮食,在校吃饭做到吃多少就请老师盛多少,避免剩饭,减少浪费;互相监督,管餐老师、学生干部发现浪费现象要及时提醒,倡导光盘;外出就餐,量力点餐,不攀比、不虚荣,如有剩余,可打包带走。
学校与学生签光盘打卡协议书
“我和我的家人承诺:三餐之盘,一定要干净,不讲排场将节约,吃多少做多少,杜绝舌尖上的浪费。”9月1日放学后,汉阳区钟家村第二小学三(2)班的贾尚霖,将一份光盘行动打卡承诺书交给家长,一家人郑重地在承诺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为了倡导光盘行动,杜绝浪费粮食,钟家村第二小学的老师们相出一个好办法,在全校发出倡议,各班自行设计签署承诺书。回家后孩子们跟爸爸妈妈宣传后设计各个家庭的承诺书,后期开始打卡记载。
“孩子们午餐在学校打卡,由专人负责记载,晚餐就由家长在人人通平台打卡。”钟家村第二小学校长杨九红说,让学生和家长签订协议书,不仅能节约粮食,也能将好的习惯深入每个学生心中。接下来的21天,全校学生和家长都会坚持打卡,好习惯就潜移默化的养成。
在得知学校倡导“光盘打卡”的活动后,该校二(2)班黄橙紫的妈妈张蓓就忙碌起来,她还利用自身特长拍摄了一部家庭“光盘行动”情景剧。“这个场景是孩子自己提出来这样做的,我们用了稍微夸张的手法对家庭日常进行重现。”张蓓说,在筹备拍摄时,孩子了解到粮食紧缺的现状后,自发的开始节约起来,之前吃饭碗里偶尔会剩些米粒,现在吃饭时不光将碗里的米粒吃的干干净净,甚至连掉在桌子上的米粒都会捡起吃掉。
最佳光盘班级获校长陪餐畅谈券
在学校里,如何让一向挑食的小朋友们做到“光盘”,是一件让老师们头疼的事。为此,武汉市黄陂实验小学新学期开学就尝试了一个新办法,进行午餐评比。在该校,每个班都有一张午餐卫生评比表,这张表由老师或食堂师傅进行打分。“学生进餐时,餐具摆放杂乱,剩余午餐超过整个餐盘,餐盘周围有饭菜残渣,油污比较重等就会扣分。进餐时若餐具摆放整齐,剩余午餐很少等就会加分。”现场一位食堂师傅说。
黄陂实验小学校长周辉表示,今秋开学起,学校开展文明餐桌评比,包括就餐好习惯、不挑食不浪费,吃完保持餐桌清洁等。获奖的小组,所坐的位置会插上文明餐桌标识。开展午餐进餐情况评比后,孩子们的倒饭情况明显少了。
除了在思想意识上要求孩子改变过去剩饭的行为之外,学校还在外力上下功夫,比如提高烹饪水平,改进烹饪工艺,从细微处让孩子们吃得好,吃得下。“比如,孩子都不喜欢吃芹菜,但是芹菜的营养成分非常高。之前,以往学校食堂芹菜都是切成长段,低年级的孩子会觉得难以下咽,总是不吃就倒了,现在就把长段改成了颗粒,这样孩子的接受程度,喜爱程度也就提高了,倒饭菜的情况也少了。”学校一位后勤负责人说。
少量多次配送不够再添
在钢城十二中,食堂师傅将饭菜一份份搭配好并打包,然后配送到各个班级。
该校采取“少量多次”原则打包饭菜,学生按需取餐。孩子们按照学校要求,就餐时自带筷子和水杯,不仅安全卫生,而且环保节约。
901班学生黄静怡把餐盒里的饭菜吃得很干净,然后将餐具和厨余垃圾分类放进相应的垃圾桶。她说,学校的饭菜荤素搭配均匀,大家都很爱吃,分量对她来说很适当,正好能吃完,饭量大的同学还可以自己添加,这样能够避免浪费。
从餐前洗手消毒到有序取餐、就餐,同学们都秩序井然。陪餐老师在学生用餐过程中进行巡视,随时提醒不要浪费。用餐结束后,保洁人员立即对垃圾进行整理,并打扫卫生、及时消毒。
“学校正在提倡的‘光盘行动’,是对初中生进行的一次养成教育。”钢城十二中党支部书记张咏平表示,孩子们亲眼看到食堂师傅每天辛苦配餐、送餐到班级,更能体会“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从而培养他们从我做起、节约粮食的良好行为习惯。
APP点餐让学生减少浪费
如何实现“光盘”,武汉市光谷第一初级中学有妙招:该校两年前成为武汉市首批拥有智慧食堂的学校,通过信息化手段,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就餐喜好,并提供适宜分量,避免因不合口味、饭量等造成浪费。
学校科学配餐避免浪费
茄汁花菜、茭白小炒肉、筒子骨山药汤、香喷喷的白米饭……9月2日中午,蔡甸区索河第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开始吃午餐,有小朋友和老师的陪伴,孩子们吃得香甜。
幼儿园用特殊的“开学第一课”开启别样的新学期。老师们以“光盘行动”为主题,给孩子讲餐桌礼仪,勤俭节约,文明健康。幼儿园园长彭凤娇介绍,孩子的饮食安全严格把控,所有的食材都由品牌供应商当天送货。幼儿园采取两餐一点制(早餐、午餐、午点),每周由专业营养师制订不同的食谱。
蔡甸区常福中心幼儿园的老师们在新学期开展“光盘进行时”系列活动,餐前,教师通过图片的讲解,让幼儿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小朋友们要爱惜粮食。园长介绍:“还将请家长和宝贝们都参与21天‘光盘小达人’打卡活动,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真正付诸行动。让孩子和家长彼此影响、相互督促,共同对浪费现象说不。”
光盘行动在校园,勤俭节约记心中。形式多样的校园“光盘行动”,让武汉未成年人传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的良好饮食习惯。(武汉文明网综合自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