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逍遥津小学金都华庭校区:李亚男
学科:英语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信息沟”研究,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开展有效的含有“信息沟”的教学活动,通过布置项目化作业,使学生自然习得语言。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信息沟项目化作业
现在的英语课堂看上去比以往热闹许多,学生都在开口交流,比如说分角色表演会话,接龙复述课文等等。但这种以背记为主的语言活动的背后仍是机械的操练,学生只顾“说”,只是“说”自己的内容,而对应对内容却充耳不闻。这种不含“信息沟”的交流由于教师大量控制、学生过度配合,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与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运用有较大区别,我们称之为“伪交流”。实例如下:
1.最常见的课堂话语范式,即“发问——应答——反馈”,而其中发问者总是教师而非学生,一般提问局限于课堂的表层含义,答案是现成的,学生能直接从课文中找到,因而多数情况下答案是预期的。这样的“问”与“答”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信息交流。在课堂自由对话中,教师往往会问:AreyouhappytodayAreyouastudent等。在教授完课文后,教师会问:Doyouhaveanyproblems学生往往答:No.这种控制课堂话语方式,课堂中很常见,教师独自持续地讲解,学生基本不语。
2.有一位英文编辑在一次讲座上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次她在公园中碰到几个中国学生,大家都对她的出现表现出极大兴趣,纷纷围拢过来抓紧机会要与其进行口语交流,这位女士很高兴见到上海学生乐于交流,但在例行的问好、问姓名、问国籍之后,大部分学生已显得无话可说了。当其中一位同学问到Isitsunny时,这位女士感到问题问得有些别扭,因为大家都知道当时阳光灿烂,何必再让人回答自己知道答案的问题呢?由此可见,目前中国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口语交际的格式化和流利性,而不注重交际中的思考过程与语言运用的真实性,其重要原因就是日常会话交流过程中缺少“信息沟”。
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这些封闭式交流活动,没有多少积极的思考,导致学生在实际生活的交际中缺乏真实的交际内容,应变能力较弱。为了改变目前英语教学的这种落后状态,就必须注意在选择和设计课堂交际活动时,要让参与交际的双方存在“信息沟”。
那什么是“信息沟”呢?所谓“信息沟”,就是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人们才有进行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言语活动。这种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我们通常称之为“交际”。语言的运用就是在交际。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听者或说者、读者和写者)的角色可互相转换,每位学生既可进行口头交际,亦可进行笔头交际,使“信息沟”的存在不只是单一型的,而是交叠型的,因而使“听说读写”交替进行,全面训练。这种“四会并举”的训练不仅可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疲劳感或焦虑心理,而且可以在形式多样的言语交际活动中有效地促进语言习得。我们就应该合理的运用“信息沟”,让小学外语教学有一个更新的环境。
“信息沟”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因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外语的主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在心理学研究中我们知道,个体一旦获得动机并发生作用就会在学习中产生极大的兴趣和持久力,大大地促进学习。而要让学生获得动机,并产生作用,就必须让他们产生学习的需要,获取信息的需要。这样的需要将会极大的让学生产生内驱力。这样信息沟的存在对外语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设计教学思路、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时就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需要,从激发他们的需要出发来开展教学。只有学生有了想学的需要,他们才会调动全部的注意力来进行外语的学习。因此,“信息沟”在外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真实的言语交际是建立在“信息沟”基础之上的。没有“信息沟”,就不可能有真实的言语交际。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沟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面我将一一叙述:
一、创设真实情境,形成交际双方信息的差异。
创设情境应遵循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把握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力求创设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任务的多种情境,而后通过在情境中传递不同的信息,从而使交际双方所拥有的信息具有差异,学生带着对对方信息的渴求去运用语言,自然习得语言。
例如:在教学新版PEP四年级上册Unit4Myhome这一单元中“Where'sAmyIssheinthestudy”这篇对话时,我设计了"Listenandguess"这一活动,首先将Amy一家的家庭成员陆续呈现,然后创设了不同的情境,分别播放打鼾声、炒菜声、洗澡声和读书声,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声音变换给学生不同的听觉刺激,不同的听觉刺激又启发学生获取不同的信息。学生由打鼾声联想到bedroom;由炒菜声联想到kitchen;由洗澡声联想到bathroom;由读书声联想到study。最终学生根据所获取的信息作出合理猜测,例如:根据Amy'sDad发出的打鼾声猜测出他可能在卧室;根据Amy发出的读书声猜测出她可能在书房等,从而一一得出答案。在此,通过情境的巧妙设置,使语言信息沟达到成功的创设,避免了明知故问的尴尬,产生了真实交流的需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
二、设计有效任务,开展含有“信息沟”的活动。
课堂活动中设计的任务应涉及信息的接收、处理和传递等过程。以下介绍几种课堂中有效的“信息沟”活动设计。
(1)Doasurvey(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信息沟是英语教学中最常见的通过信息的输入、输出进行的任务活动。例如,四年级的学生掌握了一些食物名称后,教师可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先让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询问“Whatwouldyoulikefordinner”来调查小组成员最想要的两种晚餐食物。由于小组各成员喜爱的食物是不同的,在调查过程中调查者必须通过不断询问被调查者才能获得答案,从而形成生生之间的信息差,学生乐于调查。
三、布置项目化作业,拓展信息沟活动的课外延伸。
1.Drawapictureofpresentyourfriendwouldlikeforher/hisbirthdayanddescribeit.(画出你朋友所想要的生日礼物并进行描述。)
2.Youhavearestaurant.Presentyourspecialmenu.
(假设你是餐厅老板,设计并推出你们店里的特色菜。)
3.Youareadesigner.Designyouridealhomeandtalkaboutitwithyourpartner.(请设计出你理想中的家并和同伴交流。)
4.Youareadesigner.Designyouridealschoolandtalkaboutitwithyourpartner.
(假设你是一位设计师,请设计出你理想的学校并和同伴交流。)
5.Makeapicturebookofyourfriend'sfavoriteanimals.
(请根据你朋友们最喜爱的动物制作一本连环画。)
6.Makeafastfoodmenuaccordingtowhatyourfriendsliketoeat.(请根据你朋友们喜爱的食物制作一份快餐食谱。)
实践证明项目化作业存在信息差,在所设计的任务中,学生必须通过交流,才能掌握所涉及人物的不同信息,完成任务。因此,项目化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英语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使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审美情趣、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都得到发展。
总之,在外语教学中尽可能把所学语言用之于真实的(或最大程度地接近真实的)交际目的。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在教学方法的使用和教学活动的组织上,把整个教学过程尽可能设计得接近真实的交际过程,使教学活动符合自然的交际活动。从不同的角度设置一些存在“信息沟”的情景,多为学生创造一些人为的外语交际的条件和语境,从而促使学生通过大量的交际学习交际,逐步获得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英语教学策略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王笃勤2002、5
3、《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安凤歧2004、5
4、《英语教学方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肖礼全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