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这篇研究论文的数据,改变饮食的效果真的看起来很神奇。一共265名高血压患者参加研究,仅仅一个月,收缩压就下降了10个毫米汞柱,舒张压也下降了3.8个毫米汞柱。没有任何不良反应,而且参加实验的患者们还觉得三餐不难吃,和自家的饭菜好吃程度差不多......
研究中对食物的美味程度做了评估。如果给自己习惯的饮食打100分,那么这个心脏健康膳食的美味评分是97分。
有朋友问我:这是真的么?就是换换吃的东西吗,就能让血压有这么大的变化?如果是真的,那高血压还有什么难治啊,没准有一半人都能恢复正常呢!
我说:任何研究结果都是有前提的。
高血压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如果是因为吃得不合理而患上高血压,那么改变饮食的确可以有神奇的作用。因为正好解决了病因啊!
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那就不一定了。比如说,有人是因为肾上腺上长了肿瘤,或者因为颈椎病导致的高血压,这个仅靠改变饮食是解决不了的。又比如说,有人是因为精神压力过大、失眠太严重而血压上升,也很难完全用吃饭方式来解决,但或许能略有改善。
朋友说:这个我理解。不过,因为吃得不对而得高血压的人,恐怕还是大多数吧。
我说:你说得太对了。我看了一下这个研究的数据,怎么说呢,按他们原来那种吃法,患上高血压实在是不奇怪的。这个心脏健康膳食,只是基本达到营养合理状态,就起到了这么大的效果,可见他们以前吃得有多差......
朋友说:我看了一下那些心脏健康的吃法,觉得也没有多大技术含量啊?什么圆白菜炒粉条,这菜营养价值也没多高吧,怎么还能纳入到心脏健康饮食里面去。我还以为会给什么三文鱼啊、牛油果啊、芝麻菜啊、蓝莓猕猴桃什么的明星健康食材呢。
我说:你说得不对。这个食谱的意义,就在于它是纯中式的,没有那些看似高大上的外来食材。看起来平淡,成本也不高,但食谱内容真的是改变很大,是有益心脏健康的。
首先就是吃盐(钠)的量变了。
文中说得很清楚,原来这些人平均每天吃6000毫克的钠,吃这个健康膳食之后,每天只吃3000毫克的钠,整整减了一半啊!别的不说,光是减了这么多盐,血压都会有所变化啊!
朋友说:是说以前吃6克盐,现在吃3克盐了么?那得多淡而无味啊!
我说:拜托看看清楚,6000毫克的钠可不是6克盐!
知识点1
学会钠含量和盐含量的换算。1000毫克的钠=2.54克盐。你算算,6000毫克钠,那就是16.24克盐了。3000毫克的钠,大约相当于8克盐。
我家日常烹调,大概就是6~8克盐的样子(包括酱油、酱中的盐也算在内),口味不算太淡了。每个菜都有咸味,早上有时还吃一小块腐乳,或者半个咸鸭蛋呢。
朋友又惊讶了:你居然会吃腐乳!我都不敢吃。
我说:只要总钠量不超标,为什么不可以吃啊。别给食物贴标签。要的是总效果。我买的是腐乳产品中钠含量最低的一款,比钠含量高的产品减了三分之一的盐。我做菜用的也是低钠盐。
知识点2
通过使用低钠盐和减盐产品,可以获得减盐1/4到1/3的效果。前提是和以前加普通盐一样的量,不要额外多加。
此外,食物烹调合理也能帮助减盐。这次的研究让烹饪专家加入其中,他们通过烹调技巧能让菜肴少放盐而不那么难吃,受试者对健康饮食的接受度就会更高。多放点香辛料,多放点醋和柠檬汁,少量加点辣椒,让菜变得更有味,并不会影响控血压效果。
知识点3
避免提前腌制食物,炒菜起锅时再加盐或酱油调味,又可以轻松获得减钠盐1/3的效果,而且对口味影响较小。
朋友说:好了好了,这个食谱减盐效果确实够大。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稀罕呢?
其次,它大幅度增加了钾、钙、镁元素供应。
和受试者以前所吃的膳食相比,心脏健康膳食的钾摄入量平均每天增加1753毫克,钙摄入量平均增加413毫克,差不多都涨了一倍。每天吃进来的钾元素能达到或超过预防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推荐值3600毫克。
朋友说:我听说高血压患者要吃高钾低钠饮食。这个钙和镁不是预防骨质疏松的么?
知识点4
钾、钙和镁都能对抗钠的升压作用。它们配合在一起时,降压效果会更好。
我说:我顺便自豪一下啊,我在微博所做的营养食谱,包括控血糖食谱和控血压食谱,钾、钙、镁元素的含量都全面达到心脏健康饮食的要求,而多种B族维生素的供应量还更高。不信你可以去看数据。
朋友问:那钙和镁怎么补呢?
我说:为了补钙,要增加豆制品、牛奶酸奶和不涩的绿叶蔬菜。为了补镁,要增加豆制品和绿叶蔬菜。
第三,这个心脏健康膳食还注意控制脂肪。
我国居民普遍炒菜油吃得过多,脂肪供能的比例比40年前差不多翻了一番。和受试者们的常规饮食相比,脂肪供能比减少了11%。这可不是小数据,对减肥瘦身也是意义重大的。做菜少油,肉类和奶类食材选择低脂品种,才能把脂肪比例降下去。
减少了肉类中的脂肪,可以降低饱和脂肪的摄入量。减少了炒菜油,在大部分情况下,就能降低omega-6脂肪酸的摄入量,有利于改善omega-3和omega-6脂肪的比例,从而降低炎症反应。
知识点5
有些种子油的omega-6脂肪酸含量过高。比如玉米油、葵花籽油、红花籽油、小麦胚芽油、普通花生油、棉籽油、芝麻油、葡萄籽油等。
橄榄油、茶籽油、低芥酸菜籽油、高油酸花生油、杏仁油等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omega-6脂肪酸总量较少。
亚麻籽油、紫苏籽油和牡丹籽油的omega-3脂肪酸比例高。
朋友说:我家以为进口葵花籽油特别好,所以专门买了这个炒菜呢,看来我是用错了。
我说:其实对大部分家庭来说,先不说用什么油,能切实做到减少炒菜油,减少煎炸和爆炒,已经是对心脏健康有所帮助了。反复加热的油,会产生多环芳烃类致癌物,还会产生反式脂肪酸。高温加热时产生的丙烯酰胺也是促炎物质。这些成分吃得太多时,对心血管健康是不利的。
第四,心脏健康膳食改善了主食的质量。
国人日常的三餐主食多为经过精制的大米白面做成的米饭、粥、馒头、饼、面条等,全谷杂豆比例严重不足。要改善心脏健康,就需要增加全谷杂豆这些「优质碳水」食材。在心脏健康膳食中,面食里加入了杂粮原料,米饭里加入了全谷和豆子。这样不仅有效增加了膳食纤维,钾、镁和B族维生素的供应也更加丰富。
我自己多年来都提倡大家吃杂粮饭、杂粮粥作为主食,吃燕麦片和杂粮煎饼。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心脏健康,也有利于预防糖尿病,还能帮助减肥,一举多得。当然,具体加什么全谷杂豆,加多少,还要根据消化能力而定。
我胃肠比较弱的时候,就得降低全谷杂豆的比例到三分之一以下,但我在家烹调的时候还是很少吃纯的白米饭,否则膳食的营养质量就难以达标了。
第五,这个饮食中有足够的蔬菜、水果和奶类。
奶类提供蛋白质、钙和钾,也是控血压膳食所需的。不过,为了控制饱和脂肪摄入量,食谱中用的是脱脂奶。
朋友问:我公公有脑血管病,他也适合吃这种食谱吗?我家五六岁的小朋友呢?
我说:这种吃法对各种心脑血管疾病都是有好处的,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对预防和控制糖尿病也有好处。
五六岁的小朋友已经可以正常吃三餐了,可以一起吃心脏健康饮食。儿童适当吃点杂粮,减少点烹调油,少吃甜食甜饮料,会长得更紧实,体力更好,也不容易发胖。不过孩子毕竟不需要控血压,却需要更多的蛋白质供应,可以加点酸奶,牛奶不需要用脱脂,有时候吃个雪糕冰淇淋也是可以的。
朋友感慨说:这么一讲,这个心脏健康饮食里面还真是有不少的学问。
知识点6
美国心脏协会2021年发布的心脏健康膳食指南建议增加果蔬、全谷物、豆类、坚果、鱼和禽类,适度摄入低脂乳制品,减少红肉(特别是加工肉制品)、酒精、盐、糖和饱和脂肪,少吃高度加工食品,不喝甜饮料。
当然,还要注意睡好觉,保持好心情,不要过度疲劳,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强度运动。
只要长期坚持这些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身体自然会慢慢好起来,各种指标也能得到改善。
朋友说:但是如果让我天天琢磨吃什么,方方面面的营养都要平衡到位,又要健康又要好吃,我精力还真顾不上呢。要是有人给我做好这种营养餐,天天送到家里,或者有个食堂去吃,那该多好啊。
我说:没错。这个研究联合了烹饪专家,把心脏健康饮食做成了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共四种口味,由营养师来设计食谱,由培训过的厨师来提供食物,所以才达到了那么好的降压效果。
如果只是把食谱发给患者,甚至只是给个样板,让他们自己比照着去做,恐怕就很难操作到位了,实现降压目标就会有困难。
所以呢......这就凸显出来,能提供营养餐的健康餐饮服务是多么重要!
现在一说起来在外就餐,那就意味着营养不平衡,烹调不健康,只能满足口味享受而已。厨师也很少去琢磨如何烹调少油少盐搭配合理的营养餐,让健康的饮食变得好吃,容易接受。
我认为,这个研究的科学内容本身并没有多颠覆,效果也说不上有多意外。它的最大意义是告诉中国人,如果把健康饮食真正落实在餐桌上,它的健康效益是巨大的!
中国还是外国的吃法不重要,什么菜系不重要,食材的价钱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纳入了哪些多样化的食材,减油减盐能不能做到位,全谷杂粮能不能吃进去,蔬菜的品种和数量能不能达标。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加强对中式健康饮食的落地技术研究。以往只研究怎样做得更加愉悦舌头,现在还要研究怎样做得足够健康而比较好吃。这两年的营养周启动仪式上,我都做了有关健康烹调的报告,这也说明营养界越来越重视让健康餐落地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