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指导专家:黄穗平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省名中医,现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科大科行政主任。
01
为什么一日三餐比少吃多餐更好?
02
脾胃差的你,吃好一日三餐了吗?
门诊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尤其是较年轻的,在生病前都有一个共同点:饮食不规律,或饭点不规律、或食量不规律,饮食不规律是损伤脾胃的一大诱因。
在过度饥饿的状态下吃饭,还会诱发暴饮暴食,让胃“承受了胃不能承受之重”,同样会发生胃黏膜炎症,甚至严重者会引起急性胃扩张、急性胰腺炎等。
●一日三餐养脾胃
我常说胃病得“三分治七分养”,很多朋友对于这个“七分养”无从下手,其实很简单,一日三餐好好吃:定时定量、不凉不烫、细嚼慢咽,就完成一半以上了。
●定时定量吃好饭
一日三餐建议定时定量,到了点就算不饿也要吃一些,这样可以避免出现过饥或者过饱损伤脾胃的情况,让胃保持规律活动。每餐保持7-8分饱的量,饥饿感强的时候可以放慢速度吃,有助于增加饱腹感,避免暴饮暴食。
●食物温度宜温热
俗话说“十人九胃,十胃九寒”,大多数老胃病的人都有脾胃虚寒,平日饮食寒凉会导致雪上加霜的情况,所以一日三餐尽量吃热乎,尤其是胃肠阳气刚开始复苏的早晨,不宜吃寒凉之物。当然,趁“热”吃不是趁“烫”吃,物极必反,过烫的食物会“烫”伤黏膜,同样会损伤脾胃,食管癌的其中一个高危因素就是高温饮食。
●细嚼慢咽助消化
一般情况下,食物进入口腔后,先要经过牙齿嚼碎和唾液淀粉酶的充分作用进行初步粗消化,然后才进入胃继续细消化。关于食物消化这件大事,通俗点说,口腔负责“粗活”,胃负责“细活”,分工合作,消化才充分有力。如果狼吞虎咽,那么就等同于把粗活细活都抛给胃了,必然造成胃的负担。所以一日三餐,还要注重细嚼慢咽,建议每口咀嚼10-15次再吞咽。
03
脾胃虚寒者的一日三餐食疗方
脾胃虚寒自我判断
1、看外形:面色暗淡发黄,嘴唇色淡无华、鼻尖色白枯槁、瘦弱或虚胖。
2、看症状:胃口不佳、容易腹胀、胃痛隐隐、腹部怕冷、喜温喜按、大便溏泄、排便无力、睡眠不好、四肢不温等。
3、看舌象:舌质淡白,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
脾胃虚寒的朋友不妨试试以下这套一日三餐的食疗方,每周2-3次,更适合春天。
●早餐唤醒脾胃阳气
‖食疗方
姜蛋汤
材料:
生姜1块,鸡蛋2个。(2人份)
做法:
将生姜拍扁,鸡蛋打散,生姜稍微翻炒出香味后倒入蛋液,翻煎,加入适量水,大火烧开后调味即可。
功效:
温中散寒,醒脾开胃。
■午饭时令春韭助阳气
韭菜炒虾仁
虾仁300克,韭菜150克,生姜3片。(2人份)
将虾仁洗净;韭菜择净、切段;生姜拍扁;锅内加油,再放入虾仁和生姜翻炒,加调料,用小火炒4分钟左右;待虾仁入味后,再加韭菜翻炒至熟即可。
温中补阳。
■晚餐药粥养胃易消化
黄芪党参鸡肉粥
黄芪20克,党参20克,生姜少量,鸡肉250克,大米80克。(2人份)
将生姜切丝,鸡切块腌制,大米与党参、黄芪一起同煮成粥,加鸡肉煮熟,后调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