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十大经典名菜

川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和传统四大菜系之一,川菜有很多经典名菜,最让人熟知的当属麻婆豆腐、回锅肉和夫妻肺片等川菜经典名菜,那么,川菜十大名菜是哪十大呢?川菜名菜有哪些?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10款经典的川菜名菜,看看哪些在剧中出现过。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酸辣带劲最美味川菜最出名的十大名菜吧。

东坡肘子是苏东坡制作的传统名菜。它有肥而不腻,粑而不烂的特点,色、香、味、形俱佳,有人称其为“美容食品”,外宾赞颂它“可列入世界名菜”。眉山的东坡肘子制作,比苏东坡的作法有较大的改进;首先在选料上,只选猪蹄膀,洗净后放入清水中炖,炖至八分火色,将肘子捞起来,再上蒸笼蒸。经两次脱脂后,肘子已达肥而不腻、粑而不烂的境地。食用时有两种形式:一是清汤式。即将蒸熟的肘子取出,放碗内,灌以炖鸡的汤,若无鸡汤,白开水也行。加少量盐、少许葱,即可。最好另碗盛酱油,食时蘸点酱油,其味更鲜。

东坡肘子历史悠久,享誉国内外,其主要原料取自东坡区内养殖的无公害猪的猪腿关节上方部位肉块,大小适中、肥瘦均匀、肉质饱满,表皮无伤痕、红点、黑斑、黑毛,并采用传统工艺烹制而成。

东坡肘子呈酱红色、黄褐色或乳白色,色泽均匀,表面有光泽,汤汁呈棕褐色或油红色。具有软烂脱骨、口感香滑、肥而不腻、粑而不烂、营养丰富的特点,色、香、味、形俱佳,适合东南西北的客人和海外友人的口味,畅销全国,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是四川省传统名菜之一,属于川菜。主要原料为配料和豆腐,材料主要有豆腐、牛肉末(也可以用猪肉)、辣椒和花椒等。麻来自花椒,辣来自辣椒,这道菜突出了川菜“麻辣”的特点。其口味独特,口感顺滑。如今,麻婆豆腐远渡重洋,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安家落户,从一味家常小菜一跃而登上大雅之堂,成了国际名菜。

麻婆豆腐始创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在成都万福桥边,有一家原名“陈兴盛饭铺”的店面。店主陈春富(陈森富)早殁,小饭店便由老板娘经营,女老板面上微麻,人称'陈麻婆'。当年的万福桥是一道横跨府河,常有苦力之人在此歇脚、打尖。光顾饭铺的主要是挑油的脚夫。陈氏对烹制豆腐有一套独特的烹饪技巧,烹制出的豆腐色香味俱全,不同凡响,深得人们喜爱,她创制的烧豆腐,则被称为“陈麻婆豆腐”,其饮食小店后来也以“陈麻婆豆腐店”为名。

《锦城竹枝词》、《芙蓉话旧录》等书对陈麻婆创制麻婆豆腐的历史均有记述。《锦城竹枝词》云:“麻婆陈氏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成都通览》记载陈麻婆豆腐在清朝末年便被例为成都著名食品。

麻婆豆腐广受欢迎,流传各地,做法也有许多不同。最大的改变之一,是“陈兴盛饭铺”自己所调整,亦即将材料的牛肉改为猪肉,以便不吃牛肉的食客也能品尝。该店后来又改回用牛肉,但以猪肉为料的作法也已广为各地厨师和食客接受;其次则是增加了豆瓣酱。

早期的麻婆豆腐用料是菜油和黄牛肉。烹饪手法是先在锅中将一大勺菜油煎熟,然后放一大把辣椒末,接着下牛肉,煮到干酥烂时再下豆豉。之后放入豆腐,稍微加水并铲几下调匀,最后盖上锅盖用小火将汤汁收干,起锅前再洒上花椒末。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制作麻婆豆腐时,油必用花生油,肉则不拘牛猪。肉炒熟后,加入豆瓣酱、豆豉、红椒粉、酱油、盐、糖,爆香后再加入豆腐片、高汤,滚煮后加入葱、姜、蒜,以水调太白粉勾芡,起锅前加花椒粉和麻油。作料与程序已有些变化,口味强调麻、辣、烫、咸。

是一种烹调猪肉的四川传统菜式,属于川菜系。制作原料主要有猪肉、青椒、蒜苗等,口味独特,色泽红亮,肥而不腻,入口浓香。起源四川农村地区。古代时期称作油爆锅;四川地区大部分家庭都能制作。所谓回锅,就是再次烹调的意思。回锅肉在川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回锅肉一直被认为是川菜之首,川菜之化身,提到川菜必然想到回锅肉。它色香味俱全,颜色养眼,是下饭菜之首选。配料各有不同,除了蒜苗(青蒜)还可以用彩椒,洋葱,韭菜,锅盔等来制作回锅肉,每家都有自己的秘方。

传说回锅肉起源于清代末期,由一位姓凌的翰林偶然发明。然而,真相并非如此,回锅肉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北宋,具体于何时诞生、由何人刨制、自何时流行已无法考证。到了明代,回锅肉基本定型。清末豆瓣的创制,大大提升了回锅肉的口感和品质,使回锅肉成为川菜中的当家花旦。

如果说目前还不能断定宋朝爆肉与回锅肉是否相同;那么,明代的油爆猪则清晰地呈现出回锅肉的基本特征。明人宋翊《竹屿房杂部》这样记载:“油爆猪,取熟肉细切脍(切片),投热油中爆香,以少酱油、酒浇,加花椒、葱,宜和生竹笋丝、茭白丝同爆之。”

是一道四川成都名菜,由郭朝华、张田政夫妻创制而成。夫妻肺片,色泽红亮,质地软嫩,口味麻辣浓香。观之青红碧绿,津河暗涌。一大青瓷盘新拌的肺片端上桌,红油重彩,颜色透亮;把箸入口中,便觉麻辣鲜香、软糯爽滑,脆筋柔糜、细嫩化渣。通常以牛头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为主料,进行卤制,而后切片。再配以辣椒油、花椒面等辅料制成红油浇在上面。其制作精细,色泽美观,质嫩味鲜,麻辣浓香,非常适口。

相传,清朝末年,成都街头巷尾有许多挑担、提篮叫卖凉拌肺片的小贩。用成本低廉的牛杂碎边角料,经清洗、卤煮后切片,佐以酱油、红油、辣椒、花椒面、芝麻面等拌食,风味别致,价廉物美,特别受到拉黄包车、脚夫和穷苦学生们的喜食。

20世纪30年代,成都人郭朝华和妻子一道以制售凉拌肺片为业,他们夫妻俩亲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篮叫卖。由于选用牛肉铺的边角料做食材,价格便宜、味道好,颇受欢迎。人们就将这种凉拌牛杂称为“夫妻废片”。因为“废片”二字不好听,再加上食材中有牛肺片,便取'废’的谐音'肺’,改名为“夫妻肺片”。后来,他们发现牛肺的口感不好,便取消了牛肺。

是四川省传统的特色名菜之一。属于川菜系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鱼香味型的名菜。“鱼香”与“余香”谐音,另一种说法是“余香茄子”。鱼香系列的川菜,最主要的辅料是四川辣豆瓣酱。主料配以四川辣豆瓣酱加上其他调料烧出来的菜肴,其味厚重悠长,余味缭绕,回味无穷,故称余香。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餐馆菜单上书写的有“余香茄子”菜名。

相传很久以前在四川有一户生意人家,他们家里的人很喜欢吃鱼,对调味也很讲究,所以他们在烧鱼的时候,都要放一些葱、姜、蒜、酒、醋、酱油等去腥增味的调料。

有一天晚上,这个家中的女主人在炒另一只菜的时候,她为了不让配料浪费,她把上次烧鱼时用剩的配料都放在这款菜中炒和,当时她还以为这款菜可能味不是很好吃,可能家中的男人回来后不好交待,正在她发呆之际,她的老公做生意回家了。

这个老公不知是肚饥之故还是感觉这碗菜的特别,而他还没等开饭就用手抓起来往嘴中咽,还没等一分钟,他迫不及待地问老婆此菜是用何做的,在结结巴巴之时,她意外地发现老公连连称赞其菜之美味,她老公见她没回答,又问了一句“这么好吃是用什么做的”,老婆这才一五一十地给他讲了一遍。

而这款菜正是用烧鱼的配料来炒和其它菜肴,才会回味无穷,所以取名为鱼香炒,由此而得名。

后来这款菜经过了四川人若干年的改进,现已早早列入四川菜谱,如鱼香猪肝、鱼香肉丝、鱼香茄子和鱼香三丝等。如今因此菜风味独特,深受各地的人们所欢迎,进而风靡全国。

是一道经典的川渝地区的特色传统名肴,其中以重庆辣子鸡最为著名。一般以鸡为主料,加上葱、干辣椒、花椒、盐、胡椒、味精等多种材料精制而成,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虽然是同一道菜,各地制作也各有特色。辣子鸡因各地的不同制作方法也有不同的特色,深受各地人们的喜爱。此菜成菜色泽棕红油亮,麻辣味浓。咸鲜醇香,略带回甜。重庆辣子鸡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川菜风味名肴,是重庆江湖菜的鼻祖之一。

此菜由四川自贡名厨范吉安创制。范吉安在烹饪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坚持改进创新。如渗汤牛肉,原来是用水煮熟牛肉片,用盐、酱油、辣椒和花椒等佐料,调成蘸水,放在碟内蘸来吃。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他把渗汤牛肉改进为水煮牛肉,其原辅料和制作工艺是:以牛肉片为主料,菜薹或莴笋、红白萝卜为辅料;将精盐、酱油、辣椒、花椒和淀粉等佐料与牛肉片拌匀,下锅与菜薹或莴笋片同煮,并加肉汤和葱,掌握好火侯,待牛肉煮至伸展发亮时起锅,淋上麻辣熟油即成。水煮牛肉的特点是:肉质细嫩,鲜香可口,油而不腻,麻辣烫,是佐酒伴饭的上等佳肴,成为带有浓厚地方风味的四川名菜。水煮牛肉于1981年被选入《中国菜谱》。

水煮牛肉麻辣味厚,滑嫩适口,香味浓烈,具有川味火锅麻、辣、烫的风味。此菜白、红、绿、黄四色相映,色彩朴素清新,牛肉肥嫩异常、味道酸辣鲜香。水煮牛肉中的牛肉片,不是用油炒熟的,而是在辣味汤中烫熟的,故名水煮牛肉。成菜色深味厚,香味浓烈,肉片鲜嫩,突出了川菜麻、辣、烫的独特风味。由于此菜注重麻辣,故多为秋冬两季食用。

宫保鸡丁是一道闻名中外的特色传统名菜。鲁菜、川菜、贵州菜中都有收录,本来叫油爆鸡丁,因它为清代山东巡抚丁宝桢首创,丁又曾被封为“太子少保”(又称“宫保”),故人们便将此菜冠以丁的封号,改称“宫保鸡丁”。后丁宝桢任四川总督,将此菜带入四川成都,经四川厨师的加工改造,其做法更加讲究,品质更为精良。后被四川的官员作为贡菜献给皇帝,发展成为御用的名菜。川菜宫保鸡丁用的是鸡脯肉,使用油酥花生米和干辣椒节,味必须是辣型荔枝味。辣椒节炸香,突出糊辣味。

由清朝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丁宝桢所创,他对烹饪颇有研究,喜欢吃鸡和花生米,并尤其喜好辣味。他在山东为官时曾命家厨改良鲁菜“酱爆鸡丁”为辣炒,后来在四川总督任上的时候将此菜推广开来,创制了一道将鸡丁、红辣椒、花生米下锅爆炒而成的美味佳肴。这道美味本来是丁家的私房菜,但后来尽人皆知,成为了人们熟知的宫保鸡丁。所谓“宫保”,其实是丁宝桢的荣誉官衔,丁宝桢治蜀十年,为官刚正不阿,多有建树,于光绪十一年死在任上,清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追赠“太子太保”。如上文所说,“太子太保”是“宫保”之一,于是,为了纪念丁宝桢,他发明的这道菜由此得名“宫保鸡丁”。由于这道菜流传太广,在各地有很多不同的做法,甚至还出现了将鸡丁演变为肉丁的“宫保肉丁”。宫保鸡丁传到西方后,西方人还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了一些改良,使之成为了符合西方口味的“西式宫保鸡丁”。

是一道四川名菜,原系川菜名厨黄敬临在清宫御膳房时创制,后来由川菜大师罗国荣发扬光大,成为国宴上的一道精品。开水白菜以北方的大白菜心来制作,配以鸡汤调味,最后浇汤时在汤里淋一些鸡油。成菜后,清鲜淡雅,香味浓醇,汤味浓厚,不油不腻,却清香爽口。

相传,开水白菜是由颇受慈禧赏识的川菜名厨黄敬临在清宫御膳房创制的。

黄敬临当厨时,不少人贬损川菜“只会麻辣,粗俗土气”,为了破谣立证,他冥思苦想多时并经由百番尝试,终于开先河地创出了“开水白菜”这道菜中极品,把极繁和极简归至化境,一扫川菜积郁百年的冤屈。

后来,黄敬临将此菜制法带回四川,广为流传。1954年,川菜大师罗国荣调至北京,任北京饭店主厨,负责国宴工作。他将“开水白菜”的烹调技术带回北京,从而成为北京饭店高档筵席上的一味佳肴。

甜烧白是一道四川的传统名菜,属于川菜。主要食材是五花肉,糯米,豆沙。将豆沙夹入肉片蒸至酥软作甜食上桌。菜肴名称取名独特,吃起来鲜香甜糯、丰腴形美,色泽红亮,咸鲜味浓,趴软适度,肥而不腻。色感口感俱佳,深受当地民众喜爱。

川菜是中国汉族四大菜系之一。其发源于古代的巴国和蜀国,主要流行于西南地区和湖北地区。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川菜馆,这是中国最有特色的菜系,也是民间最大菜系,同时被冠以“百姓菜”。

四川九大碗之一【夹沙肉】,也叫【甜烧白】,选用猪五花肉,将豆沙夹入肉片,蒸至酥软作甜食上桌。吃起来鲜香甜糯、丰腴形美,肥而不腻。

THE END
1.川菜宴席菜谱大全导语:川菜,也就是四川地区的菜肴,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有着自己的特色,很多人为川菜所痴迷,在四川办婚宴自然是满桌的川菜,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川菜宴席菜谱大全和四川农村宴席菜谱大全让大家对川菜能有更多的了解,四川的朋友可不要错过哦! 川菜,也就是四川地区的菜肴,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有着自己的特色,很多人为川菜https://sz.mijwed.com/wiki/1068232.html
2.重庆农村宴席“九大碗”,竟是最传统的川菜?!传统川菜,分为城市重庆农村宴席“九大碗”,竟是最传统的川菜?! 传统川菜,分为城市、农村两派。 城市这一派,有公馆菜(达官贵人家厨做的菜)、家常菜、筵席菜等,整体比较精致、考究。 农村这一派,被总称为“田席”,大约是指田间地头坝坝上办的筵席,三蒸九扣是其统称。 https://www.meipian.cn/4zc6xplj
3.的做法<嫩姜炒鸡>,欣小厨的做法步骤菜谱步骤1 鸡腿切块,耗油,生抽,胡椒粉,料酒抓匀腌制。 步骤2 小米辣,辣妹子切好 步骤3 嫩姜切片 步骤4 锅热油,下鸡腿翻炒变色 步骤5 加入嫩姜翻炒 展开全部 步骤6 步骤6 导入啤酒 步骤7 加入生抽,老抽,(口重就再加点盐) 步骤8 加入辣椒翻炒出锅。http://mip.xiachufang.com/recipe/107286709/
4.九大碗怎么做九大碗的做法九大碗的烹饪技巧 1、鸡汤不要一次加太多,有些食材会出水,所以需要逐步添加。 2、口重的人可以备一个香油+生抽的蘸料,口味偏清淡的就不需要了,蛋包肉和酥肉在制作时都经过调味。 3、蛋包肉丸子和酥肉教程稍后出。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https://www.douguo.com/cookbook/2478422
5.寻味川菜连连看②眉山:你仰慕苏东坡的才情,我却在他的美食世界淘不尽眉州菜谱 …… 诗歌吟罢,你究竟有没有get到眉山东坡美食的精髓?文字间散发的各种川菜香味,你闻到没有? 由智慧眉山提供 嗯?仿佛听到有人说:没有…… (emm,好的,我们换一种方式表达) 前不久,2021“味美四川”川派餐饮汇之“东坡美食 人间至味”活动在眉山热闹开幕。4月8日,东坡美食专家小组对各县(区http://scdfz.sc.gov.cn/scyx/scms1/content_56759
6.泸州九大碗是哪里的菜泸州九大碗都有什么菜→MAIGOO百科泸州九大碗源自四川泸州,是本地家常宴席上最经典之菜,广泛用于庆节祈年、贺喜禳灾、红白喜事、祭祖吊丧、添人进口等活动。泸州九大碗的原料有土肥猪、土鸡鸭、河鲜鱼,菜品以蒸扣为主,亦称“三蒸九扣”,随着九大碗不断地发展,食材也越来越丰富,出现了甲鱼、海参、鲍鱼等,花样越来越多,且更注重口味而不是场面。 https://m.maigoo.com/citiao/1226021.html
7.这座好吃到震撼的小城,值得川菜爱好者来“朝圣”自贡网作为一个资深川菜爱好者,来自贡之前,我多少预料到这里大概会很好吃。 但三天吃完12家店,本人只想落泪感叹:怎么可以这么好吃? 自贡餐馆这些年开遍全国,诸如鲜锅兔或火爆腰花代表菜,在外地都是常见,但外地食材条件与当地完全天壤之别(诸如兔肉的养殖方法就不同,比如关键材料子姜,外地也难买如此新鲜的),得是真的吃http://www.zgm.cn/content/64c1d0937bd06
8.转载川菜发展史的断裂及其背景所谓肉八碗、九大碗,是指:大杂烩、红烧肉、姜汁鸡、烩酥肉、烧明笋、粉蒸肉、咸烧白、夹沙肉、蒸肘子。这九样菜里,我们看到的主要还是受鲁菜影响下的风格,它们实际上是满汉全席在民间的简易化,而古典川菜的特色大约只在姜汁鸡和夹沙肉里还保持着,前者充分利用了川姜的辛香,后者突出了甜腻,古典川菜里的麻味https://www.douban.com/note/324361954/?type=collect
9.田席“九大碗”介绍沈涛九大碗是四川田席的一种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影响到城市的菜式及筵席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些落后的筵席形式逐渐萎缩乃至消失,而田席九大碗仍在民间流行。它的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yangzhou-university-culinary-journal_thesis/020128057956.html
10.中国八大菜系——川菜从高级筵席“三蒸九扣”到大众便餐、民间小吃、家常风味等,菜品繁多,花式新颖,做工精细。川菜烹调讲究品种丰富、味多味美的川菜,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是与其讲究烹饪技术、制作工艺精细、操作要求严格分不开的。川菜烹调有四个特点:一是选料认真、二是刀工精细、三是合理搭配、四是精心烹调。在“炒”的方面有https://www.360doc.cn/article/235269_207636608.html
11.九大碗田席在四川被人们习惯称作 坝坝宴、 流水席、 九大碗、九个碗、九斗碗等,泸县农村宴席继承川菜田席的传统风格,菜品主要以三蒸九扣为主,是 川菜宴席的重要组成。在泸县一带,称田席为九个碗的较多,也有称九大碗的,但较少,其余名字则几乎无人提及。九个碗是泸县农村传统宴席的主要形式,不论是生周满十(生周满https://baike.sogou.com/v1686299.htm
12.何为九大碗?九大碗是四川地区传统特色菜双流区 华阳 川菜馆 说点什么吧 商家回应 2017年12月16日 谢谢亲,看来亲对于九大碗及川西坝子文化了解颇深,谢谢您对这种九大碗文化的传递,及九大碗个别产品的认识。希望您下次继续光顾,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注意保暖! 去App查看全部8条精彩评论 https://m.dianping.com/review/387414497
13.四川民间的九大碗是什么?不允许还有四川来自川菜博物馆当时,烹饪技艺简单、粗糙,它受到来自湖广、江西和陕西移民带进川的下层饮食风格的影响,实际上是各地中馈风味的混合,其精致者以“肉八碗”“九大碗”为代表。“肉八碗”“九大碗”指的是:大杂烩、红烧肉、姜汁鸡、烩酥肉、烧明笋、粉蒸肉、咸烧白、夹沙肉、蒸肘子。https://weibo.com/1931455414/Noh1La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