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螺姑娘的采访约在北京春季一个回寒天的下午,雾霾配上冷空气,让连早饭都没来得及吃的记者叫苦不迭。
“进了小区给我发信息,我这有吃的”,路上收到田螺姑娘的信息,不免增加了对见面的向往。
一进门,先闻到厨房飘出来的食物香气,田螺姑娘已经开始摆盘了。放了咸蛋黄的番茄汁豆腐还有贝贝南瓜,前者是她今天要写的菜谱,后者是她网店里当季的人气商品。
态度严谨让田螺姑娘的菜谱具备更强的实操性,读者只要跟着做就会收获较高的成功率。加上田螺姑娘也乐于研究,往往还能关于食物的溯源、文化再说上一二,这些都是她的菜谱在中国美食自媒体中脱颖而出的亮点。
看似大跨度的职业转换,我们和田螺姑娘聊了聊这样的生活会经历些什么。
田螺姑娘的工作室在望京,是间高层居民楼中的一居室住宅,朝西的一整面墙都是落地窗,晴天时候应该采光不错。整个房间里只放一个写字台、两个置物架和一张用于拍摄、吃饭的桌子以及椅子若干,厨房倒是不小。这就是她和两位助理工作的地方。小型的办公空间配置也显示出来目前的团队体量,而她,就是其中的核心资产。
工作室离田螺姑娘家有20分钟车程,望京算是她现在经常活动的一片区域,但几年前她在美图做产品经理时,还不是如此。
作为产品经理的田螺姑娘和大多数上班族并无太大差异,每日上班下班、经常加班。再往前,她学哲学专业出身,研究生时的方向是哲学美学。
从哲学研究生到产品经理,已经算是跨了不小的行业,田螺姑娘说毕业时,就是想进入互联网领域,接触最前沿的科技。成为美食Kol却有点无心插柳。
2013年,知乎刚向公众开放,田螺姑娘出于好奇,决定通过答题来感受一下这款在当时看来有些新鲜的互联网产品。“田螺姑娘”这个网名取自大家都熟悉的民间神话,代表的是做饭好吃的贤惠姑娘形象。
“如果要说为什么能够做出成绩,一方面是起步较早,另一方面大概是在内容撰写上够认真”,田螺姑娘这样总结其中的原因。
成名之初,工作量便随之而来。开始有出版社约她出书,互联网公司的工作繁忙,但田螺姑娘不想放弃第一次出书的机会,在她看来这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
2016年春天的时候,田螺姑娘意识到两份工作无法兼顾了,有时她在写书的过程中要处理工作上的事情,有时她在工作期间忽然会想发一条美食微博。
“要做出选择很难,我下了很大的决心,这意味着需要告别过去有保障的上班生活,”田螺姑娘说。
“不要把我的故事写的太有煽动性,让读者觉得我的转变源自于风花雪月和顿悟,”田螺姑娘再三嘱咐。毕竟在辞职时,她已经可以通过写作获得和月薪接近的收入。
每周的公众号推文几乎都安排在周五,其实田螺姑娘也想在周中发表,但每次选菜、试菜、拍照、杂事等等一周忙下来,总是要到这个时候才写得完。
“客户开始冷嘲热讽,大意是说拿了钱就不要立太高的牌坊,这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本来第二天就要推送,但我决定不接这个单了。”在自媒体作者中,田螺姑娘算是有点强势的。
如果产品太差,就夸不出口。
说是电商,其实只是个淘宝店,全店只有10来个单品。
田螺姑娘被做电商的朋友骂的很惨,过少的SKU数量、只选自己喜欢的产品、并不算便宜的价格……都是运营的死穴。
成就感,在田螺姑娘看来是一件重要的事。
健身私教课每周两至三次,茶道花道每周一至两堂课。为了防止因为太忙无暇上课,田螺姑娘总是在一周的开头先把这些事情约好。
田螺姑娘学的是小笠原流煎茶道,她边聊天边拿出用具泡起了煎茶。茶具是从木盒里拿出来的,每一个杯子都是纸包纸裹,是套从日本收来的二手古董。茶叶是日本茶中最高级的玉露。她目前的生活开销主要在吃、旅行和买茶道用品上,关于厨房用具,反倒不那么挑剔。
“是不是很鲜,”第一口茶汤入口时,田螺姑娘兴奋地问,眼神中带着有点期待的机灵光,对于总喜欢眉头紧锁的她来说,这是一整个下午最让人难忘的舒展神情。
果然是咸咸的鲜亮味道,有点像海带汤。日本人用“UMAMI”一词形容这种口感,这个词由上世纪初发明味精的科学家创造,意思是“鲜美醇厚的本真之味”。
田螺姑娘去年推送过一种叫“柿衣”的美食,做法简单到仅需在柿饼中加入黄油和白豆沙莲蓉馅。也正因为好吃、易操作而产生了15万的阅读量,在自己的公众号中阅读量靠前,还有很多淘宝卖柿饼的店家将她的教程截图放在店铺里。
田螺姑娘在2017年写了70篇推送,其中有8篇的阅读量在10万以上,她自己表示满意。田螺姑娘认为自己生产的本来就是小众的工具型内容,品质稳定、不追热点,也没有实效性,读者数量也是稳中有升,几乎没有很大的变化。
也是从2017年开始,头部大号们纷纷考虑转型及变现的问题,连咪蒙也在公开演讲中表达过关于公众号红利期将过的焦虑。田螺姑娘没有进行过融资,因此没有投资人来时常检查她的成绩,所以刷流量、转型、扩张对她来说都没有那么重要,她还是希望能在美食这个领域见识更广博,可以有建树。
在生活上,最近田螺姑娘也开始反思自己过于强势的一面。
有一次回老家,外婆做了特别甜的银耳汤给她吃,但是对于坚持低碳水饮食的她来说,这是坚决不可接受的食物。田螺姑娘在和外婆关于吃与不吃之间推让过十多个来回后,还是坚持没有吃。从小就是这样,很少有人可以让田螺姑娘做她不喜欢的事情。
“我现在会开始反思,那些因为过于坚持自己的标准而不近人情的地方是否真的必要,”田螺姑娘的脸上流露出了一点犹豫的神情,但是很快消失。
家中的人大多对她比较迁就,比如她在家工作时,她先生要戴着耳机看电视以免打扰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