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9月秋风起,这些谣言在家庭群里“乘风破浪”

原标题:提醒|9月秋风起,这些谣言在家庭群里“乘风破浪”

谣言一:

“早C晚A”必须固定搭配使用

最近,时尚圈里刮起“早C晚A”抗老搭配的风潮。“早C晚A”是指,早上使用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维生素C类产品,晚上使用具有抗衰老功能的维生素A类产品。很多人把这一搭配,视为护肤的黄金法则。

真相:“早C晚A”并非美白抗衰的完美搭配,这样组合很可能是因为叫着顺嘴或是为了捆绑销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主治医师陈雪解释道,很多护肤品都可以被搭配使用,消费者只要根据自己的肤质和产品说明,选择不同功效的产品配合使用即可。而不同成分的护肤品之间,一般也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如何选择和搭配,完全取决于个人喜好。

维生素C能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具有美白作用,但这种物质本身极不稳定,很容易在空气中氧化,也容易受到光、热的影响。而维生素A能促进纤维细胞的生成,改善皮肤中胶原蛋白的结构。

对于抑制皮肤老化,有很多的不同的方法。不管选择哪个,首先都要考虑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要盲目跟风。陈雪建议消费者,最好选择大品牌、质量可靠的护肤品,避免“入坑”。

谣言二:

塑料包装的食物致癌

最近有传言称,美国医师协会发现了引发癌症的“凶手”——塑料,该组织提示消费者,不要喝塑料杯子中的茶、咖啡或任何热饮,不要吃任何装在塑料袋中的热食。传闻称,当食物被置于高温环境时,塑料产生的化学物质,能引发52种癌症。

真相: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许东表示,目前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证实塑料包装会引发癌症,癌症的致病机理非常复杂,不能将其简单归因于塑料。市面上,正规厂商生产的食品塑料包装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安全有保障,食用塑料包装的食品不会致癌。

网传塑料包装会产生52种化学物质污染食品,食用后会引发癌症这一说法非常不科学。常用的食品包装塑料是一种高分子材料,由单体通过化学方法聚合而成,其分子量很大,不会轻易向食物迁移。

食品包装属于《食品安全法》的监管范畴,其中《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规定,包装塑料在和食品接触时迁移量不得超过0.01mg/kg,这种剂量不会对食品产生污染。

谣言三:

吃隔夜菜会导致肾衰竭

近日有几则报道称,某患者疑因吃隔夜剩菜,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隔夜菜“有毒”之说由来已久,那么隔夜菜究竟还能不能吃呢?

真相:许东对此解释道,只有在个别情况下,食用腐败变质的隔夜菜会导致腹泻,此时如果又未及时补充水分,人体严重脱水,才会引起肾脏缺血,引发急性肾衰竭。在正常情况下,人食用了变质的隔夜菜后,仅会影响机体平衡,会有一些不适感,但不会严重到引发肾衰竭。

隔夜菜是指存放超过5至8小时的饭菜,导致隔夜菜食用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细菌增殖引起的食物腐败变质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增加。

那么,该如何正确处理隔夜菜?

许东表示,减少食物中细菌滋生的关键,是将食物快速冷却。剩菜剩饭不宜在室温下放置超过2小时,天气炎热时不要超过1小时,避免细菌迅速繁殖,未吃完的饭菜凉透后应及时放入冰箱保存。同时,储存时要做到生熟分开,防止冰箱中的细菌交叉繁殖。食用隔夜菜前应将其热透,至少加热到74摄氏度并保持加热半小时,或加热至85摄氏度并保持加热15分钟,这样才能把大部分细菌杀死。

此外,绿叶菜、海鲜、半熟鸡蛋、银耳、蘑菇、凉拌菜、豆制品都不宜存放过夜。

谣言四:

未煮熟豆浆毒死孩子

有传闻称,一个孩子喝了一杯自制豆浆后,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虽被紧急送医治疗,但仍不治身亡。事故原因被解释为,豆浆可能未被煮熟,其中含有大量的皂苷,该物质会引起恶心、呕吐、腹胀、头晕等症状。喝了未煮熟的豆浆,就会出现上述症状,严重的甚至会死亡。

真相:对此,许东表示,生大豆中确实含有植物凝集素、皂苷和蛋白酶抑制剂等有害物质。食用未充分加热的豆浆会刺激肠胃,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只有长期大量摄入这类物质,才会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因此,它们都算不上“有毒物质”,不会让人中毒死亡。

那么,如何才能安全健康地饮用豆浆?

最佳的方法就是充分加热,使其熟透。在制作豆浆时,要提防“假沸”现象,即在温度约达到80摄氏度时,豆浆上会漂浮着大量泡沫,让人误以为已经煮开了。煮豆浆时要充分加热至100摄氏度,煮沸后再改用小火续煮5到10分钟,以便完全破坏掉豆浆中的有害物质。另外,煮熟的豆浆香味浓郁,没煮熟的豆浆会有豆腥味,这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豆浆是否适合饮用。

总体来说,喝了未熟的豆浆会引起人体不适,但不会致人死亡。豆浆营养价值较高,经过煮沸后,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THE END
1.隔夜食物不宜吃,尤其是这几种,别以为这是小事隔夜未完全煮熟的鸡蛋也不应该吃。未完全煮熟的鸡蛋本身就可能存在一定的细菌,没熟也尽量少吃。如果这种有细菌风险的未熟鸡蛋隔夜,细菌是会大量繁殖和生长的。吃了这种鸡蛋很有可能会肚子痛,腹泻,甚至更严重。所以,没煮熟的隔夜鸡蛋不要吃。二、可以吃的隔夜食物 食物尽量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以新鲜食用为主。除了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110906428607361&wfr=spider&for=pc
2.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要怎么才安全吃?有建议可参考此前,宁波市食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曾做了一项关于隔夜菜的科学实验,用30道菜、450个检测数据,解开隔夜菜的谜团。 健康时报梳理出以下结论: 1. 中午烧的菜,放进冰箱,晚上是可以拿出来吃的。 菜肴在4℃条件下冷藏储存,过了6小时后亚硝酸含量基本不变,微生物增值较少。 https://www.jianshu.com/p/0245aa7ca3c9
3.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隔夜菜一般情况下是不建议再吃的。隔夜菜通常是指存放时间超过8小时以上的菜,隔夜菜在存放的过程中大部分的营养会逐渐的流失。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天气温度高湿度大,若存放时间过长,会出现细菌超标或者亚硝酸碱过量的现象,不但会导致患者的身体发生营养https://www.chaonei.com/news_14535570
4.隔夜饭菜怎么吃才行?对食物进行合理加工,也可以减少硝酸盐的含量,比如:去皮、水清洗、水或盐水浸泡、水煮、蒸或烫等。 预估到有剩饭菜时,尽可能在出锅时单独分类盛放放凉。 冷却后及时密封分类冷藏,放置时间建议蔬菜和豆制品不超过 24 小时,肉类不超过 48 小时。 保存隔夜汤时,最好是汤底不要放盐之类的调味料,并用玻璃或陶瓷器皿https://www.jd.com/pccontent/317129
5.医生你好!我今年49岁,我每次吃了隔夜菜肉快食面隔夜菜的危害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隔夜的饭菜可能会存在腐败以后引起一系列细菌发酵,进而出现霉菌等一些有害细菌或者是真菌。所以在进食以后容易出现一些腹部的症状,比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反酸烧心、腹泻、发热等表现。 每次吃了凉东西胃疼怎么办 https://3g.club.xywy.com/wenda/26003572.htm
6.过夜菜肾病能吃吗肾内科问题描述:过夜菜肾病能吃吗 医生回答(1)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指导意见:对于肾病的患者来说,最好不要吃隔夜菜,有可能会加重病情。肾病的患者平时要以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为主,避免吃腌制的咸菜和高盐食物,过夜菜有可能会加重浮肿等相关表现,也不建议吃,会增加肾负担。 2022-06-19 22:41 https://m.bohe.cn/iask/mip/ynq816trkrj94vf.html
7.降寻乌各科医生紧急提醒:这些是夏季最危险的事!济源市中医院肝胆脾胃科主任医师刘战河接受济源日报采访时表示,每年的7~8月,急性肠胃炎患者都会增多,大多是因为夏季食用过凉的食物以及在冰箱存放时间过久的食物所致。 像吃了隔夜西瓜、隔夜菜、凉拌菜、生海鲜等引发的食源性疾病,天气较热的时候比较多见。一方面,因为温度高,食物腐烂得较快;另一方面,由于苍蝇、蚊子http://m.xunwu.yun.jxntv.cn/p/153950.html
8.凉菜保存3、宜现做现吃 很多人做凉拌菜,会放入冰箱中冷藏一下,再取出食用,甚至长时间存放在冰箱里,慢慢的吃。其实这样做不好,因为有些病菌可在冰箱冷藏室的低温下繁殖,病菌会引起肠道疾病。因此,做凉拌菜时最好适量,现做现吃,剩余的凉拌菜不适合隔夜放了。 https://www.liuxue86.com/k_%E5%87%89%E8%8F%9C%E4%BF%9D%E5%AD%98/
9.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唯一幸存者去世,这些食物“门道”要厘清由于鲜黄花菜含有类秋水仙碱,直接食用可以引起,呕吐、腹泻、头晕、头疼、口渴。为防止中毒的发生,鲜黄花菜须先用水浸泡或用开水烫后弃水,炒煮后食用。 需要注意的隔夜菜 隔夜菜会产生致病的亚硝酸盐,虽然人们偶尔吃一次的量并不会超标,但是经常吃还是不利于健康。尤其以下几种隔夜菜更要注意: http://wenhui.whb.cn/zhuzhan/yiliao/20201020/375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