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家蒋介石:很少喝酒吃辣,常吃鸡汤盐笋酱瓜黄埔蛋翻书党澎湃新闻

蒋介石是近代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政治行为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我们在这里讨论他在饮食上的讲究与爱好。

大概在上世纪70年代,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蒋介石喜欢喝白开水,给我直观的印象是蒋介石的性格比较寡淡。

现在明白,原来蒋介石这一杯白开水大有讲究。

蒋每天起床前半小时,副官和服务人员就开始紧张地工作,首先就是烧白开水,烧开后自然冷却到60℃左右,等蒋介石起床喝的时候,温度在30℃至40℃之间,接近人体的自然温度,同时还要有一杯保温的白开水。

他先喝温开水,再喝温度略高的保温白开水。外出的时候,一定也要带上两个保温杯,一杯是温水,一杯是白开水。

对于喝水,蒋介石不是渴了才喝,而是每隔20分钟左右就喝一次,身边的侍卫自然知道这种讲究,每隔20分钟,就帮蒋介石换一杯水。

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水疗法”,蒋介石把这种水称为“开白水”,这种习惯的养成主要是受两个人的影响。

其一是蒋介石的恩师张静江,此人一生传奇,经商有道,曾创建西湖博览会,还资助孙中山革命,被孙中山夸为“革命圣人”。其为人颇似战国大商人吕不韦,有“现代吕不韦”的绰号。

当时张生病,蒋介石去医院探望,张指了指桌子上的白开水说,与其吃苦药,不如多喝白开水,一天三次。张说,经过一个阶段的水疗,居然多年的疾病大为好转,通过喝白开水可以排出体内的毒素。

另外一个是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她在美国读书,深受西医的影响。曾对蒋介石说:“白开水的好处就是,它的纯正,在于没有任何对人体有害的杂质,没有杂质的东西,对人体就是有益的。”美国营养学家还教授给宋美龄通过多喝白开水保持容颜的方法,她也一直坚持践行。

蒋介石的随身侍卫官翁元曾说,老先生(蒋介石)非常喜欢喝鸡汤,每天都要为他专门熬制。广东有句话叫做“无鸡不成席。”《法国烹饪》的主编威沙尼曾经说过:“鸡对于厨师来说,就像油画家的画布。”大吃家清人袁枚也说过:“鸡功最巨,诸菜赖之。如善人积阴德而不知。”

中国烹饪界有句俗语叫做:“将靠枪,厨靠汤。”汤主要是高汤,而高汤基本是鸡汤的同义语。中医认为鸡汤有温热,起补中益气的作用。

蒋介石饮食对于鸡汤的依赖程度很高。蒋介石吃早餐的惯例是:先吃一片木瓜,再吃早点。在他吃木瓜的时候,就把温度略高的鸡汤放到桌子上。有一次厨师没有掌握好温度,蒋介石烫得把鸡汤吐了满桌,非常生气地对侍卫说:“你们这些混账,想害死我啊。”官邸的内务科非常紧张,好好整顿了一番饮食供应。

蒋介石是浙江奉化人,对于家乡菜也非常喜爱。这一带的物产特点是水产丰富,除了海鲜外,蒋介石最爱吃奉虷,还有蛎黄。实际上,从菜系的角度讲,浙江宁波一带的菜,是可以独立于浙江杭帮菜而自成体系的。

在南京主政时期,蒋介石的大夫人毛福梅会定期把奉化特产的奉虷、文蛤寄给蒋,毛夫人还会烹制当地特色的鸡汁芋艿头、雪里蕻肉丝、大汤黄鱼托人带给蒋介石。

其中对鸡汁芋艿头的喜好伴随了蒋介石的一生。奉化地方的芋头软烂可口。烤制后,再用鸡汁熬制。

据说,蒋介石小时候因为贪吃冰块,很早就弄坏了牙齿,到了中晚年,为了保证蒋介石的营养,身边的侍卫们就想尽花样做菜,芋头软,营养丰富,同时含氟,对牙齿有好处,成为花样翻新的中心食材。

芋头算是中国的传统美食,往往被作为主食的替代品,《史记》中记载的名字叫做“蹲鸱”,《汉书》叫做“芋葵”,还记载在四川一带芋头很多,可以“救饥”。到了唐代,史书中有句话叫做“大饥不饥,蜀有蹲鸱”。

芋头质地细腻,入口软烂,便于下咽。具有“滑、软、酥、糯”的特点,制作菜肴适合煨、烧、烩、烤,也可以炒、拌、蒸。

芋头可以配咸吃,也可以配甜吃,而且宜荤宜素,可以说是理想的百搭菜。

在清代大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记载了芋烧白菜的做法。上世纪90年代,川菜系中有道“芋儿烧鸡”,曾红遍了大江南北。这道菜既有芋头又有鸡,想来非常符合“老先生”的口味。当今的芋头名菜有芋儿鸡脚、香芋扣肉、太极芋等。

三位夫人和一个蛋

作为一个男人,蒋介石是幸福的,在一个阶段内,他有三位夫人并存:原配毛福梅、正印宋美龄、二夫人姚冶诚。

三个女人一台戏,三位蒋夫人都各占神通,变着法儿的给蒋介石送美食吃,以通过“拴住男人的胃”来“拴住男人的心”。

原配夫人毛福梅是蒋经国的母亲,按照传统的伦理,她为蒋家传后,居功至伟。除了能生儿子,这位毛夫人在厨艺上也是很有造诣,甚合蒋介石胃口。

毛福梅善于制作霉豆腐(豆腐乳)、臭冬瓜、鸡汁豆腐等。每当蒋介石吃到这些地道的家乡风味的时候,就知道是毛夫人送来的。对于蒋的这种喜好,曾有人作诗调侃:“纵有珍肴供满眼,每餐味需却酸咸。”

据他的副官居亦侨回忆,每到年节,除了毛福梅送奉化美食外,二夫人姚冶诚也会送来些姑苏美味。江苏吴下小镇湘城特制的猪油枣泥麻饼,非常有名气,是蒋介石钟爱的东西。

作为一个猪油爱好者,我是一听这个名字就非常激动。在对点心起酥的作用上,猪油胜过植物油。

这种饼的特点是细软甜脆,软香。姚夫人每次都要定制百只左右的麻饼送到南京,还要制作青菜头、菜花头干,还会把嫩的菜花做成细末,添加鸡汁来烧豆腐,这是一种独创。每到秋天菊黄蟹肥的时候,姚夫人还会选上好的阳澄湖大闸蟹,派专人送过去。

据蒋介石的保健医生熊丸等回忆,蒋早餐特别喜欢吃炒蛋,这种炒蛋不是一般的炒鸡蛋,而是精工特别制作的,蒋介石命名为“黄埔蛋”。

这种特别炒蛋的起源是在蒋介石接受孙中山的委任,担任黄埔军校的校长期间,他节制饮食,不讲究吃喝,提倡吃“革命大锅饭”,但饭食简单也要保证营养,作为校长,蒋介石可以独享一个炒蛋的待遇,每天一个。

这种蛋的做法是,把蛋打碎,用力打匀,做成蛋汗,拌以白糖、精盐、胡椒粉等配料,等花生油热5成左右的时候,煎炒而成,味道特别。蒋介石对这种鸡蛋的钟爱,可能有浓浓的情结在,毕竟当时整个黄埔军校,只有蒋一个人才能吃到。

这种蛋看似简单,其实很考验手艺,要保持鸡蛋的嫩,要先加一点冷水(最好是纯净水)一点料酒,还有更重要的是人工的搅打,其标准是,当蛋量足够的时候,搅打完成,把筷子放在蛋汗中,是不会倒的。这曾难倒了士林官邸的很多大厨,诀窍是搅打一定要沿着一个方向进行,给蛋汗很多张力,才能达到那个标准。再就是蛋汗要逐一加入,待油滚热时浇上一匙羹蛋汗,待蛋半熟又浇入花生油,再浇上鸡蛋。

常用的鸡蛋做法是炒或者煎、蒸、煮,还有就是蛋卷等,比如番茄炒蛋,春芽炒鸡蛋,还有西班牙蛋卷,这些菜要做得好,基础就是蛋的处理要好,其中的一个绝招是加一点料酒(一个鸡蛋加四五滴量)增嫩增香才能好。

袁枚的《随园食单》中记载了一种鸡蛋的做法:“鸡蛋去壳放碗中,将竹箸打一千回蒸之,绝嫩。”

《金瓶梅》第四十四回记载,李瓶儿吃饭,桌上有一碟“摊鸡蛋”,其做法就是把韭菜和在鸡蛋中打匀,实际上相当于现在的韭菜炒鸡蛋。

打鸡蛋最好用竹筷或者木棍,不能用铁器,以免影响味道。

鸡蛋被认为是人类最完美的食物之一,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其实鸡蛋这种食材,虽被认为是素菜,实际上算是荤菜。

黄埔蛋的做法是即炒又煎,口味是外焦里嫩,算是特别,由于蒋介石非常钟爱,还被列上接待外宾的菜单。上世纪50年代,台湾圆山饭店建成,成为招待贵宾的固定场所。宴请尼克松时曾上过一个黄埔蛋,以表示敬重。

蒋介石对于黄埔蛋的钟爱,除了感情因素,另外一个原因也是蒋介石吃肉很少,吃蛋也算是解馋。

到了蒋介石的晚年,他身体已经不好,好几天都只能吃流食。等身体好转些的时候,侍卫开始为他做早餐,蒋介石的要求就是:“来一个黄埔蛋就可以了。”

也是因为身体的原因,晚年时,宋美龄接受美国医生的建议,下令取消蒋介石的“每日一蛋”。这引发了内务科的争论,蒋介石也反对。宋美龄的理由是,鸡蛋胆固醇高,会引发高血压。她说:“中国人对肉和蛋的推崇是因为贫穷,其实在西方国家,真正有营养的反而是蔬菜。”

在宋夫人的强烈要求下,蒋介石延续几十年的“黄埔蛋”也停了一段,只有在招待客人的时候才趁机会解馋。

蒋介石的早餐有固定的搭配,被士林官邸的人称为“早餐三味”:一片木瓜、一个炒蛋和一份酱瓜。

这三种食物其实并不简单,是经过蒋的随侍多次调整确定的。以木瓜来说,国内只有广西、云南的地方才有,抗战时期,蒋介石身居重庆,物资运送困难,保证其早餐的木瓜供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木瓜并不是蒋介石开始就喜欢的食物,开始甚至有些反感其味道。但因为吃木瓜对胃病很有好处,在医生和宋美龄的建议和监督下,坚持吃了半个多月,感觉困扰其多年的胃病轻了不少,从此开始推崇木瓜这种食物。最后直接变成了早餐的开餐水果。木瓜也是宋美龄的美容法宝之一,她接受美国医生的建议,用木瓜水洗脸。

得知蒋宋都喜欢木瓜,在台湾期间,各地都争相给士林官邸送木瓜,以至于后来“瓜满为患”,蒋介石不得不常常送木瓜给手下吃。

“早餐三味”的最后一道是“酱瓜”,这是蒋介石幼年形成的饮食爱好。蒋介石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每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就靠咸菜等应对。

酱瓜的制作非常简单,用锅烧开盐水,把洗净的小黄瓜,再放到盐水中,放到坛子里封上,一个冬天过去后,就腌制成金脆的酱瓜。这也成了蒋介石对儿时的美好回忆。

到台湾后,由于本地不产小黄瓜,蒋介石就派人从日本专门采购,保证早餐的供应。清代《随园食单》中也记载有酱瓜的做法:大意是将瓜腌后,风干入酱,如酱姜之法。不难其甜,而难其脆。杭州施鲁家,制之最佳。据云:酱后晒干又酱,似生姜取嫩者,先用粗酱套之,再用细酱套之,凡三套而始成,加蝉蜕入之,则久放不腐。这堪称制作酱瓜的绝招,颇有些巫术色彩。

蒋介石吃饭,常备的菜是一碗鸡汤,一份盐笋,还有酱瓜,黄埔蛋。宋美龄是讲究西餐的,吃饭时,往往是蒋介石这边咸菜鸡汤,而宋美龄则是蔬菜沙拉,中西分明。两人有时候互相调侃。蒋介石说宋:“你真是前世羊胎,怎么这么爱吃草呢。”宋美龄则回敬蒋:“你把咸笋,沾上黑乎乎的芝麻酱,又有什么好吃呢?”

蒋介石一般水果都吃,但不爱吃苹果。宋美龄是特别喜欢吃苹果。晚餐一般夫妇两人都是稀饭,外加盐笋、芝麻酱,饭后就是散步聊天。生活规律,健康科学。

对于笋,蒋介石也是非常钟爱,新鲜的竹笋运到官邸后,蒋介石会亲自查看,先把玩下。笋做成的菜,蒋喜欢油焖春笋、笋尖炒豆腐。

这些其实现在都可以再复制开发,笋尖炒豆腐的笋一定要嫩,最好用石膏点制的豆腐,炒成的菜非常嫩。笋是粗纤维,利于胃肠蠕动,利便。

在水产类,除了家乡的海鲜,蒋介石还喜欢吃鱼,特别是杭州西子湖畔“楼外楼”的西湖醋鱼。西湖醋鱼的做法是把草鱼先在沸水锅中汆熟,然后再汆鱼的原汤中加入调料搅成浓汁,再浇汁。蒋介石有个厨师叫做曾杏奎,他做鱼有个提法,就是要保持鱼的原味,在此基础上再提升。而西湖醋鱼就很是一道原汁原味的鱼肴。

在这一点上我也赞同,反对加很多辣椒、花椒,掩盖了鱼鲜本身的味道。这也同样适合其他河鲜或者海鲜。如炒蟹肉,最好就是把蟹肉抠出,加上韭黄、木耳等来清炒。

士林官邸为了迎合蒋介石的喜好,开发出了很多创新的菜式,比如瓦块鱼、鲜黄鱼、生炒鳝鱼丝、烧海参、炝青蛤、佛跳墙、黄焖鳝鱼块,其中黄焖鳝鱼块是蒋介石最爱吃的菜之一,做法是现杀鳝鱼,切成块,红烧,加黄酒焖。属于杭帮菜的做法。还有就是炒鳝糊,蒋介石要求加笋,这道菜是上海名菜,本来不加笋。

蒋介石年轻时酒量也不错,但壮年之后,很少饮酒了,特别是和宋美龄结合后,受她的影响很大,饮食更加趋于科学和西化。

在饮食理论上,蒋介石是节制主义者,常说一句话“少食多得”。他认为很多疾病都是多吃得来的。这种认识在当时非常难能可贵,当时社会贫瘠,还不知道大吃大喝会带来“富贵病”,现在社会,“三高”蔓延,我们最近几年才开始强调节食的重要。

宋美龄在这点上也是一个饮食节制主义者,她不停提醒蒋介石,宁可少吃,也不要频频赴宴。宋美玲主张饮食西化,蒋介石也听,但本性难移,口味是童年时代就决定了的,很难改变。

总的来说从饮食上看,蒋介石是个比较刻板无趣的人。但从养生的角度上,他还是非常成功的,其原则有七:

少食即饱,适可而止。

不吃甜食,适应淡菜。

拒饮浓茶,少沾腥辣。

不饿也食,及时进餐。

荤素搭配,菜色调和。

勤吃豆腐,远离痴呆。

芒果当茶,香蕉润肠。

这其中第三条的饮食习惯,正好与毛泽东“针锋相对”。但蒋介石也曾经爱上过辣椒,在重庆执政期间,也曾对辣上瘾,后来被宋美龄校正过来了。

蒋介石的“菜色调和”提法非常领先,最近几年流行的“五色五养”很接近,蒋要求自己的餐桌上一定要有黑色、绿色、白色、黄色、红色的食物。

士林官邸的豆腐菜也是一大菜系,准备了很多花样,也有很多创新,比如豆腐虾仁、豆腐黄鱼、豆腐莲子、豆腐海参、豆腐鲍鱼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对中国的传统医学和饮食典籍多有借鉴,从另一个角度传承和发展了中华美食。

THE END
1.女人怕早衰,这6种食品要少吃因此,月经量少的女性要注意这6种食品,尽量要少吃。1、生冷食品 常吃生冷食品对本身身体健康不利,而且女性本来就是属阴的体质,是不宜多吃的,尤其在女性经期的时候,是要避免吃生冷食物的,不然会加重病情。女性经期吃生冷食品,会使得血液流动不畅,会造成月经不调,严重的话会影响到卵巢功能,加速卵巢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929538857047400&wfr=spider&for=pc
2.大蒜是HPV的催化剂吗?不想HPV病变,这3种食物一定要少吃01:39 农村1味野菜养肝排毒效果好,还能够清热降血压,以后见到别扔了 01:32 多久检查一次血脂?1种叶子煮水喝血脂乖乖降 01:37 十大高嘌呤食物,你还在天天吃吗? 01:30 肠胃好了人长寿,1个简单小动作健脾养胃促消化,在家就能做 01:24 每日服用降压药,务必远离这5种食物,以免血压升高 网易https://www.163.com/v/video/VTI1809IV.html
3.32岁女高管猝死街头,医生:这东西一定要少吃,每年害死50万人一、吃养心食物 1、番茄 番茄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可以降低血液脂质水平,并能阻碍“坏”胆固醇被氧化,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 番茄红素就是番茄呈现红色的原因,因此红色的、成熟的番茄的番茄红素含量更高。番茄生吃或熟食都可以,番茄炒蛋更是家家会做、人人爱吃。 https://k.sina.cn/article_6499042748_1835f85bc001007qtx.html
4.脑梗塞患者能吃番茄炒蛋吗在生活中脑梗塞的患者少量的吃一点番茄炒鸡蛋是可以的,但是大量的蛋黄还是尽量的少吃,因为蛋黄富含胆固醇。如果吃得太多可以导致患者胆固醇升高,不利于身体健康。与此同时脑梗塞的患者平时还需要规范的服用拜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以及口服他汀类的药物稳定斑块治疗https://www.miaoshou.net/article/gzwd5nAjM47mXp9e.html
5.夏季饮食要注意哪些原则夏季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MAIGOO知识10、尽量少吃剩菜剩饭 在夏天应该多吃新鲜的食物,尽量避免吃过夜剩饭剩菜,最好是每天吃多少做多少,如果有剩菜剩饭出于节约的原因不能倒掉,我们一定要保存好,才能防止细菌的滋生,最好冰封后放在在冰箱里,但是冰箱也不是万能的,保存时间最好不要超过6个小时。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1533.html
6.女性不能吃太多番茄吗?问答频道女性确实不能吃太多番茄。番茄是我们常用的食材之一,番茄炒蛋也是每个人都会做的菜色之一。但是如果女性https://www.bohe.cn/ask/view/103270554.html
7.女人为何要少吃西红柿权威文章临床上一般并不存在“女人为何要少吃西红柿”的说法,但如果存在消化不良、加重痛经、过敏反应、胃溃疡、肾功能受损等情况,应少吃西红柿。若是女性食用西红柿后身体出现不适,建议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 1、消化不良:西红柿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如果经常过量食用,可能会加重胃肠负担,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出现上腹部烧灼感https://www.cndzys.com/ylcore/fine/202028.html
8.每日热点1028番茄炒蛋可以说是一道“国民家常菜”。而番茄里富含番茄红素,最近一项研究发现——补充番茄红素有助改善大脑衰老。 番茄红素能改善大脑衰老 2024年9月《氧化还原生物学》(Redox Bi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番茄红素能延缓大脑衰老,并缓解年龄相关的认知损伤。 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35032
9.胰岛素抵抗?别怕,控糖饮食来帮你!2. 番茄炒蛋、白灼紫甘兰、苦瓜炒肉这些菜肴的色彩搭配得恰到好处,让人看了就食欲大增。 3. 凉拌苋菜、三素炒肉、粉蒸茼蒿每一口都是满满的营养,吃得健康又美味。 4. 凉拌皮蛋、菜心芋头汤、凉拌魔芋这些菜肴简直是夏日的清凉神器,让人心情愉悦。 5. 海蜇拌莴笋、洋葱炒蛋、手撕包菜每一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307071114?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0.上了年纪吃饭要忌口,医生劝告:60岁后4种蔬菜少吃,伤身还致癌番茄炒蛋:番茄和鸡蛋都是营养丰富的食物,搭配在一起既美味又健康。先将鸡蛋打散炒熟,再加入切块的番茄翻炒至熟即可。 清炒时蔬:选择当季的时令蔬菜,如青菜、芹菜等,清炒能保留蔬菜的原汁原味。将蔬菜洗净切段,放入锅中翻炒至熟即可。 在预防方面,老年人应该注意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同时,保持http://gy.xgrmt.com/c/YkpsbUtmakp4Y1djczhINGtoM2tuZz09.html
11.女人年纪大了,脸上长斑长皱纹,建议常吃这几样,皮肤紧致有弹性2. 番茄:肌肤的“抗氧化卫士” 番茄,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这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能够有效抵抗自由基的侵害,延缓肌肤衰老,减少皱纹的产生。番茄中的维生素C,还能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让肌肤更加紧致有弹性。 养生做法:番茄炒蛋,简单易做,营养丰富。将番茄切块,与打散的鸡蛋一同快炒,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这道菜不仅http://h5.ifeng.com/c/vivo/v0023nehAUbRVV4HagW6WCdzCAUs8-_LOC-_mlvCMgGBSupqw__
12.饮食实践篇:怎样让您吃出降长寿?在线免费阅读而且,西红柿最好在餐后再吃。这样,可使胃酸和食物混合大大降低酸度,避免胃内压力升高引起胃扩张,产生腹痛、胃部不适等症状。 相关食谱链接 我们最常见的西红柿吃法大概就是西红柿炒蛋和西红柿蛋汤了。这是最常见也是最营养的搭配原则。但是,除了这两种吃法,我们也可以变着花样把西红柿吃得美味,吃得营养。 番茄双蛋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12749314361543742
13.请收好这份最新食物嘌呤排行榜,教你新年放心吃!南方plus长斑变黑也能吃,但真的不能通便,没熟的香蕉还会加重便秘。 番茄 嘌呤含量 3.1 mg 在水果摊是水果,在菜市场是蔬菜。国民菜番茄炒蛋热量高。 苦瓜 嘌呤含量 9.9 mg 喜欢就吃,不喜欢就不吃,没什么特殊功效。 白萝卜 嘌呤含量10.98 mg 可以和胡萝卜一起吃,只是吃多会放屁。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1/14/c2985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