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怎样识别东北的野菜呢?小编在此,列出以下几种供大家参考。
1、婆婆丁
婆婆丁,学名也叫蒲公英;别名:黄花苗、黄花地丁等。
蒲公英在我国的分布最为广泛,华北、华中、华东、东北等区的许多地方春、夏、秋三季,田野、路旁、山坡以及房前屋后地均有生长。
蒲公英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有一定的杀菌作用。长期、大量事实证明:蒲公英是一味珍贵的中草药,性味甘、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消炎、凉血、利尿、利胆、轻泻、健胃、防癌等多种功能。
蒲公英可以炒熟吃,也可作凉拌菜。当然,还可与其他菜肴和佐料配伍,烹调成各种色香味俱佳食疗佳品,我们这儿一般都是把它洗干净了蘸酱吃,味道非常不错。
2、苣荬菜
苣荬菜,为菊科植物,又名,苦菜、苦麻子、败酱草(北方地区)、小蓟(音ji)、苦苣菜、取麻菜、取卖菜。东北食用多为苣荬菜蘸酱;西北食用多为包子、饺子馅,拌面或加工酸菜;华北食用多为凉拌。
苣荬菜,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等地,系野生于荒山坡地、海滩、路旁。
苣荬菜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湿、消肿排脓、法瘀止痛、补虚止咳的功效。可预防和治疗贫血病、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
3、刺嫩芽
刺嫩芽,又名辽东楤木、刺龙芽、刺老芽、树头芽,为五加科楤木。刺嫩芽有着极丰富的营养成分,且天然野生的量非常少,它富含16种氨基酸和22种微量元素,其中人体必需的钙、锰、铁、钛、镍、铜、锗等,含量都比人参高,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山珍”,成为东北出口山野菜的主要品种之一。
刺嫩芽从春季到夏初均可采摘,但以春末季节嫩叶拳曲未伸展者为佳。入夏以后嫩叶变老就不能食用了。
4、蕨菜
蕨菜,一般株高达一米,根状长而横走,有黑褐色绒毛。早春新生叶拳卷,呈三叉壮。柄叶鲜嫩,上披白色绒毛,此时为采集期。叶柄长30—100cm,叶片呈三角形,长60—150cm,宽30—60cm,2—3次羽状分裂,下部羽片对生,褐色孢子囊群连续着生于叶片边缘,有双重囊群盖,含有多种维生素。既可当蔬菜又可制饴糖、饼干、代藕粉和药品添加剂。经常食用可治疗高血压、头昏、子宫出血、关节炎等症,并对麻疹、流感有预防作用。
5、荠菜
荠菜,又名:荠、芊菜、香菜、蓟菜、上巳菜、靡草、花花菜、护生草、羊菜、鸡心菜、净肠草、菱角菜、清明菜、香田芥、枕头草、地米菜、鸡脚菜、假水菜、地地菜、烟盒草、西西。
荠菜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还能降低血压、健胃消食,可治疗胃痉挛、胃溃疡、痢疾、肠炎等病。
荠菜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用于治疗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肿疼等症。
然而,有一些野菜需要经过处理才能吃,如山药菜、山蒜等一些野菜,有微毒,不经浸泡,食用后会周身不适。这类野菜煮前务必要在清水里浸泡两小时以上进行解毒处理。苦味野菜也应略泡轻揉去除苦味且不宜多食。因为苦味野菜性味苦凉,有解毒败火的作用,但过量食用可损伤脾胃。
大多数叶类野菜有一点涩味,宜先煮去涩味,即将水烧开,放入鲜野菜煮两分钟后立即捞起,再烹调。
野菜要趁鲜吃。久放的野菜不但不新鲜,而且营养成分减少,味道很差。吃野菜最起码要知道所食野菜有毒无毒,不认识的野菜最好不吃。有些野菜含有剧毒,食后轻者闷、胀、吐,重者则会危及生命。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xinmin.cn2024AllrightsreservedTech-vm-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