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
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一勺油、一碗米、一桶奶粉,看似家常小事,却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美好生活的头等大事。
立夏过后
天气一天天热起来
很多人喜欢吃些略带苦味的食物
清凉爽口又开胃
但并不是所有的苦味食物都能吃
有一种苦葫芦瓜误食了会中毒
已有不少人中招
↓↓↓
日前,广东中山市监管局发出紧急提醒,当地有多名工人因食用苦葫芦瓜,导致食物中毒,提醒消费者苦葫芦瓜有毒,慎吃!
葫芦瓜很常见
可为什么会长着长着变苦
甚至导致食物中毒呢?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好好的葫芦瓜为何会变苦?
1
葫芦瓜的分类
葫芦瓜,又名葫芦、瓠瓜等,通常味甜,营养丰富,肉质细嫩,非常适合当作蔬菜食用。苦葫芦瓜是葫芦瓜在生长过程中受异常气候及土壤等因素影响,发生变异,变成携带毒素的苦葫芦瓜。
2
食用苦葫芦瓜中毒的表现
苦葫芦瓜中含有碱糖甙毒素,是一种植物毒素,加热后不易被破坏,误食数小时(潜伏期一般为0.5~7小时)后就会发生口干、头昏、恶心、乏力、嗜睡等症状;严重者则会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脱水等类似于中毒的症状。
3
防范食用苦葫芦瓜中毒
由于苦葫芦瓜与正常葫芦瓜在外形上不容易鉴别,常因此引发食物中毒。在购买葫芦瓜时,可将葫芦瓜瓜蒂部分切开,用舌尖舔尝鉴别其有无苦味(用舌尖浅尝去皮的瓜肉,如有苦味则不可食用);煮熟的葫芦瓜如发现有苦味,应立即停止食用,连同锅里的其它食物都弃掉,以防食物中毒。
眼下正是葫芦瓜上市的季节
食安君在此提醒大家
如果不慎误食用苦葫芦瓜
一旦出现恶心、腹泻等症状
应立即到医院接受治疗
生活中,常见的丝瓜、甜瓜
大家食用时候也要小心
如果发现有反常的苦味
还是尽快丢掉为妙
这两种“苦”不能吃
“苦”丝瓜
正常的丝瓜,带有一点淡淡的甜味,若发现丝瓜有苦味,最好就不要继续吃了,否则会中毒。这种苦味丝瓜可能是授粉时产生串粉,或者与气候异常等环境因素有关。吃到苦的丝瓜,第一反应要立刻吐掉。
“苦”甜瓜
两种情况下甜瓜会变苦,一是未完全成熟的甜瓜,二是带有残留农药的甜瓜。此外,甜瓜的瓜蒂性寒、味苦,食用过量会中毒。所以,吃甜瓜时,记得将瓜蒂切掉。
需要指出的是
苦味食物并非都有毒
然而,有些食物本身就很危险
不管有没有苦味都不能吃
有毒预警
因误食引发食物中毒的安全消费提示
食安君之前也为大家介绍过
还有没记牢的小伙伴
快再来巩固下吧
警惕食用野生蘑菇引起中毒
毒蘑菇中毒潜伏期为2小时至24小时,有的仅为10分钟左右。误食毒蘑菇,肝损害型中毒最为凶险,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精神症状。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对于野生蘑菇,一定要记得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不采摘、不加工、不经营!
<<点击下方图片,回顾野生蘑菇知识点>>
警惕食用霉变甘蔗引起的中毒
发霉的甘蔗上,可能有一种叫做节菱孢的霉菌,其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毒力极强的物质3-硝基丙酸(3-NPA),能影响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3-NPA中毒发病急,一般为数小时,潜伏期最短只有十几分钟,中毒的症状包括头晕、呕吐、抽搐、昏迷,严重者可导致脑缺血坏死,甚至死亡。大家购买甘蔗时,千万要多注意不买、不吃发霉变质的甘蔗。
<<点击下方图片,回顾霉变甘蔗知识点>>
警惕食用未煮熟四季豆引起的中毒
食用未烹熟煮透的四季豆会引发食物中毒,其有毒成分主要是皂苷和胰蛋白酶抑制物。四季豆中的皂素会强烈刺激消化道,且豆中的凝血素具有凝血作用,此外还含有亚硝酸盐和胰蛋白酶,可刺激人体的肠胃,使人中毒,并出现胃肠炎症状。预防四季豆中毒,吃之前要把四季豆中含毒素较多的两头和豆筋摘掉,并烹熟煮透。
<<点击下方图片,回顾四季豆知识点>>
警惕食用鲜黄花菜引起的中毒
鲜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当它进入人体被氧化后,会迅速生成二秋水仙碱,对人体的胃肠道和呼吸系统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能使人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中毒症状。秋水仙碱成份在高温60度下就可以化解,食用鲜黄花菜需先用开水焯过后才可食用,一餐不能多吃。
<<点击下方图片,回顾鲜黄花菜知识点>>
警惕食用湿米粉、黑木耳等引起的米酵菌酸中毒
<<点击下方图片,回顾米酵菌酸中毒知识点>>
警惕食用河豚鱼引起的中毒
河豚鱼含有河豚毒素,食用后易中毒而导致神经麻痹,进而发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全身无力等症状,严重者危及生命。目前尚无特效的解毒药和治疗方法。为避免食用河豚鱼中毒,建议不购买、不自行捕捞和食用野生河豚鱼,不购买、不食用未经国家审批的企业加工的河豚整鱼。
<<点击下方图片,回顾河豚鱼中毒知识点>>
慎食海虹避免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
普通的海虹并无毒性,且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适当食用是对人体有益的。海虹之所以有毒性,主要是由于海虹在食用了一种具有毒性的赤潮之后,赤潮所含有的麻痹性贝类毒素会在其体内累积。海虹中含有的麻痹性贝类毒素是赤潮产生的贝类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种毒素。在享受美味海鲜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
<<点击下方图片,回顾贝类海鲜知识点>>
警惕食用珊瑚鱼引起的雪卡毒素中毒
雪卡毒素是一种脂溶性高醚类物质,毒性非常强,无色无味,不溶于水,耐热,不易被胃酸破坏,主要存在于珊瑚鱼的内脏、肌肉中,尤以内脏的含量最高。大家食用海鱼尤其珊瑚鱼时,一定要注意按照正确方法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