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少年参加高考引热议,深扒“小孩哥”背后的“神仙学校”!

有网友“科普”起了为何刘尧才12岁已是初三学生:

也有网友表达了自己的好奇和关切:

这次高考,和刘尧一同步入考场的还有来自上实的另外四名学生。今年8月即将满13岁的刘尧是一行人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其他四名学生则来自上实高中部。他们都通过了中科大“少年班”的考试,只要高考成绩达到相应要求就可以被中科大录取。

很多网友按捺不住想知道:培养出这么多满级“小孩哥”“小孩姐”的究竟是怎样的“神仙学校”?接下来,第一教育将为您揭秘——

上海市实验学校的诞生要从一个教育实验说起。

20世纪80年代,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小学教育体系整体改革实验”课题组主持了一项实验,名为“充分开发儿童少年智慧潜力实验”。

正是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1986年9月,上海市实验学校成立。

上实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十年一贯制学校,其他学校的孩子需要用12年完成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而上实的孩子一般来说只需要10年。

在教学之外,上实的老师们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观察和记录。

学校在建校初期就别出心裁地设计出了“个性表现记录卡”,方便老师随时随地观察记录学生的闪光点。

徐红认为,学校实验的关键主体是人,一切的出发点都源于学生。“因为是做人的实验,所以我们首先要本着对人负责的精神,让每一个老师都成为观察员、记录者、分析师,形成大量的实证数据和分析案例,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轨迹都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每一个孩子成功背后也都有十年跟踪数据的分析与指导。”

“个性卡”不断改进,升级换代。2010年,学生个性数字化记录平台上线,用数字媒介取代了前两代的纸质记录媒介,让学生的个性表现得以更直观地比对和更长久地保存。

上实的学生从小学入学起,每隔2年就要拍摄一段视频,回答5个问题:你每一天到学校来的心情是怎样的?

你对哪一门学科特别感兴趣?

你觉得自己做哪一件事最开心轻松?

你遇到困难最先求助谁?

你觉得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随着孩子的成长,每年给出的答案都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

老师、家长的观察记录和学生视频组成了最原始、最鲜活的数据资料,为观察学生兴趣、个性和志向随着年龄的细微变化,以及发掘每个学生的独特潜能提供了可能。

因为是十年一贯制学校,上实的课程与教材与其他学校都会有所不同。第一教育曾全面报道过上实的课程体系。(点击此处查看报道)

在发掘学生独特潜能的基础上,上实努力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教育。特需课程是上实的一张名片,颠覆传统的按师资设置课程的模式,把学生需求作为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教师根据学生的“特需”,做好专业“特备”,学校为学生进行“资源特供”。

据介绍,特需课程分为强基学科类别与创新课题类别两大类。学生如果对某一领域有特别的志趣,能提出有可实施性、创新性和价值的课题,并且能够持续探究,就可以申请。

他们向学校提出特需后,还须经过专家团队审核,确定其具有特别的潜能,具有一定的天赋才华,能够对这一专题进行研究,有能力可持续研究。

因此,能参与到特需课程的学生,不仅需要有内在的自主学习需求和特长,还需要有基本的自主学习能力。

特需课程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与生俱来的天赋潜能为前提,通过因需而设的课程设计与开发,使每一位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发现与尊重、保护与帮助、提高与增强,为他们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期待他们的优势潜能在未来持续发展中发挥卓越优异的创造力。

校长徐红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唤醒孩子,把他们内心最美好的、最天赋的东西激发出来;她有一个看似朴素实则深刻的教育理念——让每个孩子成为与众不同自己,“每个人都有天赋潜能,这个天赋潜能是有效教导孩子的基石,如何寻找它、鼓励它,让它充分发展,恰是成功教育的关键。”

“护长容短”是上实的教育理念。对此,徐红这样诠释:“珍惜每一份天赋潜能,哪怕与当下的应试评价不匹配,也要小心呵护其不被扼杀,宽容每个孩子身上或多或少的个性与短板。”

课余,学校时常举办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等丰富活动,让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有释放自我的舞台,找到自己的长处。

一些人认为缩短学制的上实是给学生的成长按下了“加速键”,而见证了无数学生成长的校长徐红却越来越坚信:教育不能急功近利,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

上实努力给到学生的是恰如其分的成长养分。“做人的实验”是学校坚守三十多年不改的初衷,小学、初中、高中全程贯通的学制,课程、教材的大胆创新、精雕细琢,使其三十多年来始终行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

随着不断的探索,学校越来越多地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需求和个性化发展的特殊需求,但“开发潜能,发展个性”的实验目标从未改变。

THE END
1.6部宝藏级儿童纪录片,让宝宝足不出户看世界!超有用育儿日记育儿超有用育儿日记 育儿 纪录片 儿童纪录片 儿童动画 DOU+小助手 拳击那点事 发布于:江西省 2024.12.12 00:00 +1 首赞 收藏 6部宝藏级儿童纪录片,让宝宝足不出户看世界!超有用育儿日记 育儿 纪录片 儿童纪录片 儿童动画 DOU+小助手 … 推荐视频 已经到底了 热门视频 已经到底了 https://www.sohu.com/a/835583940_100114195
2.看了上头又长知识的纪录片动画片,快给孩子安排起来如下这些纪录片、动画片都是高分评价,涉及到孩子学习中的语文、数学、科学、历史、地理、生物等等,央视、BBC、NHK等权威平台制作和推荐,能让孩子打发时间的同时,多方面涉猎、吸取知识,可以从小学看到高中了,充实地过每一个暑假。相信经过假期的积累,孩子一定能有所收获, https://zhuanlan.zhihu.com/p/706008997
3.推荐15部适合3推荐15部适合3-12岁孩子的顶级纪录片 我家的亲子活动,除了周末固定的户外徒步,还有每晚的观影时间,周一到周五我们一般看15-30分钟,主要是看纪录片和动画片,周末一般会一起看电影。我们看过不错的电影和动画https://weibo.com/2780654600/NFabprLuz
4.适合3没事的时候,一定要多陪孩子看一看纪录片,千万别再把生命献给了无知!这20部,涵盖了科学素材、艺术、人文地理历史知识,家长们快保存下来,有空多陪孩子看一看这些纪录片,可以狠狠地开阔孩子的眼界,提升认知。看的越多,孩子在眼界和格局上要远超同龄孩子。尤其是那些优秀的父母,从小就陪孩子看了。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01/00/3683866_1127548966.shtml
5.15部适合孩子暑假看的高分纪录片,赶紧收藏(附链接)3.《西南联大》 集数:5集 时间:每集50分钟 关键词:文学、近代史、民族精神 观看平台:腾讯、B站、央视网 为什么要学习?大学对于孩子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个暑假可以陪孩子一起,看完这部5集的纪录片,在最纯粹的教育学习话题里,找到答案和动力。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3OTE3MjczNg==&mid=2247609595&idx=3&sn=d9bdb02c26bd5a1da24bfc9c1b837c4f&chksm=ce54ea8584fd22312f366d4ffa615bdd891e94ecd601c0f09035923ec119fb50f13295d34ff0&scene=27
6.712岁儿童纪录片百度网盘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适合小朋友的0-3岁儿童早教动画片幼儿早教,儿童必看的推荐十部教育孩子必看的电影7一12岁儿童必看励志电影。儿童推荐国语少儿必看排行榜。儿童教育小孩必看的5部小学生必看的十部孩子必看的4部少儿大全视频素材儿童必看的少儿频道在线直播观看十部教育孩子必看的纪录片。 https://www.akxtools.com/
7.5部儿童纪录片学龄前科普纪录片,适合312岁孩子观看5部儿童纪录片学龄前科普纪录片,适合3-12岁孩子观看 - 5部儿童纪录片学龄前科普纪录片,适合3-12岁 孩子观看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RKvXkAKP1ZponNmARbpibw 提取码: 8reghttps://www.lukou.com/userfeed/28293643
8.7一12岁儿童必看励志纪录片有很多适合7-12岁儿童的励志纪录片,我为大家推荐以下几部: 1.《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探讨了希望、坚持和人性的主题,让人深刻体验到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类的精神也能找到出路。 2.《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探讨了家庭、性别和梦想的主题,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励志片,鼓励人们挑战社会性别刻板印象,追求梦想。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692073238456369692/answer/4511609946.html
9.《绿色星球6京东JD.COM图书频道为您提供《绿色星球 【6-12岁】《绿色星球》高分纪录片绘本版 莱斯利斯图尔特夏普等著 儿童科普 中信出版社图书》在线选购,本书作者:,出版社:中信出版社。买图书,到京东。网购图书,享受最低优惠折扣!https://item.jd.com/10067297851376.html
10.中德性教育对比:3岁孩子就有性教育,12岁正当“早恋”Ⅱ很多人吐槽这个标题:3岁孩子就有性教育,12岁可以有性行为,我其实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后半句,原意是:12岁可以在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有性行为。 一个有两个女儿的38岁德国妈妈,回忆小时候,她所受到的性教育。 她在8岁时,父母离婚,她跟着爷爷奶奶生活,12岁有了第一个男朋友后,她想去男朋友家过夜,她奶奶带着她https://www.douban.com/note/660269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