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骂人不上学,是什么让12岁少女变成问题儿童

家里的妹妹今年12岁,5年级,是个彻底的问题儿童。

说话粗俗、性格古怪沉闷,不懂社交,也不喜欢学习。

总之在全家人眼里,妹妹遭人嫌讨人厌,大家都不喜欢她。

即便妹妹狂妄、叛逆,这位姐姐却发现:其实妹妹很自卑。

所有人都在否定贬低妹妹,把过错都归咎到妹妹身上。

处于青春期的妹妹,在家里得不到认可和肯定,只能“武装”自己,用自己的方式维护尊严。

樊登说:“一个孩子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两样东西,一个叫作归属感,另一个叫作价值感。”

一旦缺乏,孩子很容易失去动力,追求生活的意义,任由自己浑浑噩噩,又像刺猬一样与人相处。

越是叛逆的孩子,他越没有自信。

自卑,是青春期孩子的底色

身体开始发生变化,和别人比,自己的生长情况并不好,总觉得自己不够高,不够好看,不够瘦;

青春痘爆发,特别难为情;

害怕自己没有异性缘……

一边是渴望展示自我,迫不及待想要证明自己很厉害的自己;另一边,却满是各种否定自己、接纳不了自己的自卑。

看到没,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大部分是来自于外界。

这便是心理学上的“镜像自我”概念。

别人的好标准,成了他的标尺,他会试图去调整自己,从而符合大众的观念。

然而,“镜像自我”也成了他的障碍。

本来对自己还挺满意的,可是外界给他的反馈和自己的预期不同,他就会产生自我怀疑。

相信自己不够好,遇到解决不了的棘手问题,感觉自己无能为力,从而产生“自卑情结”。

主持人何炅曾在节目中自曝“原来我是一个很自卑的孩子”。

刚上初中那会,他个子矮小,长得也不好看。

来到一个新环境,原本充满期待,可老师看了他一眼,说了一句话,让他至今难忘:

“你是送谁来的陪谁来的,你可以离开了。”

得知他是新生时,老师一脸难以置信地回应:“你十二岁了吗?我以为你才7岁。”

为了让大家看到自己,他变得爱出风头,个性明明孤僻,却逼自己要与众不同。

好在他没有选错方向走错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超越自卑。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每个人都有自卑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你我也是一样,我们在某个方面很自信,但是在某个方面还是有自卑的。”

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别看他胆大、冲动、叛逆,内心的“自卑情结”如影随形。

别让错误的教养方式

毁掉孩子的自信

从她在家的情况可见,根源在于家人错误的教育态度和方式:

父母离异,爸爸家暴,重男轻女,很少探望她,每次看她都要带现任妻子和孩子;

家里的大人,不喜欢她,经常骂她,贬低她,数落她,这种语言攻击持续了好几年;

会拿她和家里其他孩子做比较,一味夸奖别人。

并非孩子天生就故意要和大人作对,对人生失去前进的动力。

身为父母,总要先反思:是不是自己习惯用控制代替尊重,用命令代替启发,用贬低代替激励。

总是“看到”孩子身上这样那样的问题,事实上,是自己错误的教育,通过孩子反映了出来。

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一针见血指出:

“我们不停地指出孩子的错误,不停地告诫他们……这样的方式实际上是在表达出我们对孩子没有信心,这会让所有人沮丧和气馁。”

青春期的孩子,最先从父母的态度中确认自己的存在价值。

当他听到的全是否定自己的声音,感受到的尽是外界的排斥和嫌弃,他根本无法靠自己维护内心的平衡,建立自信心。

节目《少年说》中,有一位女孩鼓起勇气站上天台,痛斥妈妈的“贬低式教育”。

妈妈的本意,是为了“激将”她,让她好好学习,努力成为弟弟的榜样,言语上是这样:

“不要以后像你姐一样,干啥啥不行,学习真的一塌糊涂。”

类似的批评还有“你真是一个人才,考出这个鬼东西”,“你看看你,眼睛长哪里去了,哪里觉得这个衣服好看”……

面对普通人,人们尚且懂得要留点口德,关心听者的感受。

可偏偏对待自己最亲最爱的孩子,父母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教育。

错误的教养方式,从不会让孩子越变越好,只会一点点毁掉孩子的自信,变得越来越糟糕。

超越自卑

关键在于父母

《自卑与超越》中有句话,可以给千万父母作参考:

“自卑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你要怎么认识自己的自卑,然后克服困难超越自卑。”

孩子的行为是果,父母的教育是因。

想培养出内心强大、自信成功的孩子,父母在教育上,一定要做到这三点:

1、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多鼓励和肯定他

热播剧《小舍得》中,原本活泼开朗的欢欢,在妈妈的教育焦虑影响下,整天做着不喜欢的数学题,上着折磨自己的培训班。

在一次又一次被拿来和班上学霸米桃对比后,她变得自卑敏感,善妒有心计。

直到妈妈意识到她的变化和痛苦,放弃用成绩来评价她,而是看到她的唱歌天分,给她鼓励和支持。

欢欢才重新恢复了自信的微笑,真正感到快乐美满。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

每一个孩子都与众不同,即便他的行为让人难以接受,反叛忤逆。

做父母的,总要体谅他内心的不安,给他足够的支持力量。

唯有这样,他才能看到自己的价值,肯定自己,变得开朗阳光。

2、挖掘孩子的兴趣,让他收获成就感

纪录片《小小少年》里,小男孩殷然在班上是个“异类”,个性沉默寡言,被同学排斥。

按理说,这样的孩子很容易自卑,难以和别人建立正常的社交关系。

可妈妈陪伴他成长时,看到他对昆虫有强烈的热情,便给他创造机会,让他不停探索,发展自己的兴趣。

果不其然,在“昆虫世界”里,殷然找到自己的归属,常常废寝忘食地研究。

还经常和虫友出行,互相学习。

别人看他懂那么多,称他为“老师”,学校得知他有很多的研究心得,也给他机会开公开课。

就这样,一个看似孤僻、自闭的孩子,在自己的兴趣上,收获大大的成就感。

整个人,也变得无比自信,不畏惧别人对他的评价和眼光。

一个对自己有明确定位,知道自己哪里强的孩子,一定不会轻易被外界的声音所击垮干扰。

他的自信,源于对自己的正确认知,也得益于父母的引导和守护。

3、管教孩子,态度温柔而坚定

作家麦家曾公开表示,家有青春期孩子,“陪伴他,说得难听一点,就是陪伴一头老虎,得小心翼翼”。

以暴制暴,换来的只会是更强烈的对抗;使用强权打压,分分钟让亲人变成“仇人”。

管教孩子,要以尊重为前提,说话的声音小一点,温柔一点,才有可能让孩子听得进去。

但也不能完全纵容,总要和孩子约法三章,设立规矩。

真诚地表达对孩子的爱,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并用合理的方式来约束他。

这也是对孩子一种保护,让他收获尊严,在可控的范围内,自由活出自己。

其实青春期的孩子,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接纳。

即便他像一只老虎一样暴躁、反叛,可父母的爱和关怀,正确的教育方式,才能慢慢“驯化”他,给他一个更好的成长空间和机会。

千万别随意给孩子贴标签,他没有那么坏,只是需要更多的帮助而已。

帮他摆脱青春期的成长困扰,给他积极正面的评价,才能让他摆脱“自卑情结”,成为更好的自己。

THE END
1.6部宝藏级儿童纪录片,让宝宝足不出户看世界!超有用育儿日记育儿超有用育儿日记 育儿 纪录片 儿童纪录片 儿童动画 DOU+小助手 拳击那点事 发布于:江西省 2024.12.12 00:00 +1 首赞 收藏 6部宝藏级儿童纪录片,让宝宝足不出户看世界!超有用育儿日记 育儿 纪录片 儿童纪录片 儿童动画 DOU+小助手 … 推荐视频 已经到底了 热门视频 已经到底了 https://www.sohu.com/a/835583940_100114195
2.看了上头又长知识的纪录片动画片,快给孩子安排起来如下这些纪录片、动画片都是高分评价,涉及到孩子学习中的语文、数学、科学、历史、地理、生物等等,央视、BBC、NHK等权威平台制作和推荐,能让孩子打发时间的同时,多方面涉猎、吸取知识,可以从小学看到高中了,充实地过每一个暑假。相信经过假期的积累,孩子一定能有所收获, https://zhuanlan.zhihu.com/p/706008997
3.推荐15部适合3推荐15部适合3-12岁孩子的顶级纪录片 我家的亲子活动,除了周末固定的户外徒步,还有每晚的观影时间,周一到周五我们一般看15-30分钟,主要是看纪录片和动画片,周末一般会一起看电影。我们看过不错的电影和动画https://weibo.com/2780654600/NFabprLuz
4.适合3没事的时候,一定要多陪孩子看一看纪录片,千万别再把生命献给了无知!这20部,涵盖了科学素材、艺术、人文地理历史知识,家长们快保存下来,有空多陪孩子看一看这些纪录片,可以狠狠地开阔孩子的眼界,提升认知。看的越多,孩子在眼界和格局上要远超同龄孩子。尤其是那些优秀的父母,从小就陪孩子看了。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01/00/3683866_1127548966.shtml
5.15部适合孩子暑假看的高分纪录片,赶紧收藏(附链接)3.《西南联大》 集数:5集 时间:每集50分钟 关键词:文学、近代史、民族精神 观看平台:腾讯、B站、央视网 为什么要学习?大学对于孩子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个暑假可以陪孩子一起,看完这部5集的纪录片,在最纯粹的教育学习话题里,找到答案和动力。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3OTE3MjczNg==&mid=2247609595&idx=3&sn=d9bdb02c26bd5a1da24bfc9c1b837c4f&chksm=ce54ea8584fd22312f366d4ffa615bdd891e94ecd601c0f09035923ec119fb50f13295d34ff0&scene=27
6.712岁儿童纪录片百度网盘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适合小朋友的0-3岁儿童早教动画片幼儿早教,儿童必看的推荐十部教育孩子必看的电影7一12岁儿童必看励志电影。儿童推荐国语少儿必看排行榜。儿童教育小孩必看的5部小学生必看的十部孩子必看的4部少儿大全视频素材儿童必看的少儿频道在线直播观看十部教育孩子必看的纪录片。 https://www.akxtools.com/
7.5部儿童纪录片学龄前科普纪录片,适合312岁孩子观看5部儿童纪录片学龄前科普纪录片,适合3-12岁孩子观看 - 5部儿童纪录片学龄前科普纪录片,适合3-12岁 孩子观看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RKvXkAKP1ZponNmARbpibw 提取码: 8reghttps://www.lukou.com/userfeed/28293643
8.7一12岁儿童必看励志纪录片有很多适合7-12岁儿童的励志纪录片,我为大家推荐以下几部: 1.《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探讨了希望、坚持和人性的主题,让人深刻体验到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类的精神也能找到出路。 2.《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探讨了家庭、性别和梦想的主题,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励志片,鼓励人们挑战社会性别刻板印象,追求梦想。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692073238456369692/answer/4511609946.html
9.《绿色星球6京东JD.COM图书频道为您提供《绿色星球 【6-12岁】《绿色星球》高分纪录片绘本版 莱斯利斯图尔特夏普等著 儿童科普 中信出版社图书》在线选购,本书作者:,出版社:中信出版社。买图书,到京东。网购图书,享受最低优惠折扣!https://item.jd.com/10067297851376.html
10.中德性教育对比:3岁孩子就有性教育,12岁正当“早恋”Ⅱ很多人吐槽这个标题:3岁孩子就有性教育,12岁可以有性行为,我其实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后半句,原意是:12岁可以在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有性行为。 一个有两个女儿的38岁德国妈妈,回忆小时候,她所受到的性教育。 她在8岁时,父母离婚,她跟着爷爷奶奶生活,12岁有了第一个男朋友后,她想去男朋友家过夜,她奶奶带着她https://www.douban.com/note/660269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