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草包包子铺,这恐怕是济南城里家喻户晓的老字号了。对于外地人来讲,无论是在蚂蜂窝还是在百度上搜索济南的美食攻略,都会看到对这家餐馆的推荐。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虽然名字奇特,但闻名全国,济南的草包包子在起名字上与狗不理包子有异曲同工之处,味道如何,一定要好好品尝一番。不过,虽然将草包包子列为到济南必吃的美食之一,但却是在我们第三次到济南时才吃到嘴的。我们第三次入住在芙蓉街里面的一家酒店,对面就是胥记面馆。走出酒店后看到胥记面馆门前的队伍已经排得很长了,我们决定去第一顿的晚饭到草包包子去吃,一尝夙愿。
周末傍晚,在芙蓉街口想拦到一辆出租车是挺困难的一件事儿。我们等了一会儿,跟一个等活儿的三轮车商量一下,将价格划到12元,于是,坐着三轮车来到草包包子铺。其实这里距离芙蓉街并不是很远,在草包包子铺吃得肚子饱饱后,我们是一路溜达着走回酒店的。晚上6点钟,不是很大的店面里面,已经差不多是满座了,还好有靠门口的一张桌子还空着,可以不用等位子了。同事点菜的时候,我趁机在店铺里面拍拍照片。这种老字号的餐厅一般都会在墙上挂着介绍,讲述餐厅的历史与发展。果然,通过墙上的介绍了解到草包名字的出处,与狗不理的得名一样,都是得名于创始人的绰号。
二楼楼梯前的墙上挂着这家店铺获得的奖状,爆炒腰花,糖醋鲤鱼,还有九转大肠,这可都是鲁菜的经典菜品,居然奖状都让草包包子铺拿到了,虽然年代有些远了,差不多是10年前的荣誉了。
第一眼看到墙壁上挂着的这四个字时我有些疑惑,德艺双馨一般是褒奖演艺界人士的,在这里难道是用在了包子上面吗。仔细看下面的字才恍然大悟,看来说的是一位厨师。依我看,能够获得这四个字的赞叹,远胜于著名厨师的称号。
草包包子铺的价目表。在天津吃狗不理包子,包子的价格贵得有些离谱。特别是塘沽的那家分店,店里面的排场大,包间里还可以听到讲述狗不理包子来历的天津快板,但是价格让人惊叹:包子按个卖,一个普通的三鲜包子8元,最贵的青虾包子20元一个,其余种类的包子价位也在10元到16元之间,虽然是师傅在单间里现包现蒸吧,但价格定得也太贵了。所以天津本地人没有一家子人专门去狗不理吃包子的,要不就是外地人慕名前往的,要不就是天津人宴请外地的朋友的。不过在最近的管控下据说好了很多,放下身段,开始走亲民的价格了。草包包子的价位倒是很能够接受的,可惜我们点的时候,只有前三种包子了。同事说很想尝尝龙井肉包和御膳肉包,但服务元说已经卖完了。
爆炒腰花,招牌菜。味道很好,咸鲜口,我们北方人最爱的口味。保持着鲁菜的传统风格,里面还放玉兰片等,现在有的餐厅都不再这么放了。很好。
因为之前在济南已经吃过两次糖醋鲤鱼了,所以我们这次很犹豫是否换个别的鱼吃,比如说松鼠鱼。询问服务员,她说糖醋鲤鱼造型好看,但是口感的话,还是松鼠鱼酸甜口的,比较好吃。于是我们就点了这个松鼠鱼,造型和天津餐馆中松鼠鱼有些区别,我有一次在天津一家鲁菜馆点松鼠鱼,鱼炸得都有些看不出鱼的样子了。味道也很不错,我们差不过将整条鱼都吃完了。其实我们在去年夏季来济南时就能够吃到草包包子,不过出现一个小插曲,从而失之交臂了,但是却得到了意外的收获,那就是春水食为天的锅贴。
熘肝尖儿,味道非常好,肝尖儿很细嫩。很喜欢吃里面的玉兰片,记得小时候只有在饭馆的婚宴的菜品里面才能够吃到玉兰片,所以每次吃到时都很开心。这个菜最早上来,最后差不多都被吃光了。
在期盼中,著名的鲁菜糖醋鲤鱼隆重登场,很华丽的造型,这可是在考验厨师的功夫啊。来济南之前看过的美食攻略中基本上都会提到两道经典鲁菜---糖醋鲤鱼和九转大肠。大肠的味道我实在无法接受。记得有一次在天津一家五星级酒店中吃饭,那家饭店的菜单中有全国各地的菜品,当翻到上海菜时,我看见有一道草头圈子,我在上海吃过草头,很喜欢,于是就点了。没想到端上来后才发现,草头原来是配菜,围在盘子周围的,中间放着圈子---大肠。因为心疼这道菜不菲的价格,所以硬着头皮夹起了一个圈子,实在吃不下去,最后只得放弃了。看着吵着吃这道菜的我都不肯动筷子,其他人也都没有鼓起勇气尝试,结果怎么端上来的,最后撤桌时又原封不动地端下去了。从此,再也没有尝试过吃里面有大肠的菜品。天津有道名菜,罾蹦鲤鱼,有一次在天津狗不理请两个苏州人吃饭,想点这道菜让他们尝尝传统津菜,两个人很严肃地说他们那里从来没有吃鲤鱼。这么好吃的东西都不吃,真的是不懂得欣赏美味。在济南吃鲁菜,尝尝糖醋鲤鱼自然是必须的。不过,因为我和同事吃菜喝汤都差不多吃饱了,实在没有胃口在吃完这条鱼了。我俩只是夹了几口,趁热尝尝鲜儿,就再也吃不动了。
点了一个三鲜的,一个胡萝卜素的。除了韭菜盒子之外,我不怎么爱吃其他素馅的,所以只是尝了一个。因为本身不喜欢吃素馅的,再加上已经吃得肚皮滚圆了,所以没觉得这胡萝卜素的锅贴味道有多好。看着差不多没怎么动筷的糖醋鲤鱼和锅贴,我和同事决定打包,带回天津去,不能浪费了。同事穿着T恤衫和短裤,脚下是人字拖,再拎着打包的餐盒,我说你要是那只手里再拿瓶啤酒,没有人认为你是来济南旅游的游客,都会认为你就是济南当地人了。同事也说,也是,都以为我一会儿就走进附近的哪个楼里去了。品尝到了意外收获的美食,我们高高兴兴打车去找其他人汇合回天津。没想到到天津时,同车的另外一个人在我们下车时问我们打包的鱼和锅贴还要吗,他因为中午没有和我们一起吃饭,所以没有尝到这些美味。看他的意思想带走,我和同事只好做个顺水人情,眼巴巴地看着他带着我们的鲤鱼和锅贴开车扬长而去了。
夏季来济南时,失之交臂的不仅是草包包子。出租车司机告诉我们晚上10点芙蓉街的店铺差不多也都关门了,所以我们就没有按照原定计划去芙蓉街逛夜市(吃完晚餐入住酒店后都快到10点钟了),而转天去大明湖和趵突泉游玩后直接回天津了,因此,就这么没有去成济南最著名的小吃街。因此,秋天又到济南时,我们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够再错过芙蓉街,不能错过这里的美食了。
来到芙蓉街时,面对那么多的美食,我们好像忽然得了选择犹豫症,胃口就那么大的容量,不可能将这里的美食都尝过来。在街上走了一圈后,我们决定还是吃正宗的鲁菜,于是就走进了这家会仙楼饭庄。与芙蓉街其他的店铺比较起来,这家饭庄的规模算是挺大的,里面人很多,但好在有空位。估计这家饭庄是个老字号,里面的陈设的风格和服务员的举止都有些过去国营饭店的样子,并不是说她们服务不好,都挺客气的,但是就是从举手投足中都能够看到上个世纪后半期餐饮业的影子。
会仙楼的招牌菜,也是经典鲁菜---爆炒腰花,看这菜品的样子就足够勾起我们的食欲来,一尝味道,非常棒,而且一点儿也没有腰花的骚气味,这是我们在会仙楼吃到的口味最好的一道菜。
手撕包菜,感觉很一般。我们点这道菜是因为当初在邯郸下面的一个县级市武安曾经吃到过至今让我们还很难忘的一道手撕包菜,总想着是不是在其他地方还能够重温一下那种惊艳的口感,不过这里尝到的是还是无法与之比肩的。
黄焖栗子鸡。我爱吃两条腿的,所以同事特地点了这道菜,味道挺好的,就是太解饱了,吃了一会就觉得胃口里面已经没有多少地方能够容得下其他的菜品了。
糖醋鲤鱼。这造型与春水食为天的糖醋鲤鱼可差了一大截,怎么看着好像一只昂着脑袋翘着后腿的小青蛙的样子。味道其实还是挺不错的,恰到好处的酸甜口味。就是这造型,借用春晚小品《大城小事》中的一句台词,“怎么长得跟闹着玩似的”。
最后上的主食我和同事是一口也吃不下去了,可惜了,记得这还是济南的一个挺有名的小吃呢,可能是油旋,因为没有吃,记不清楚了。因为有当地人,所以我们这次不用担心浪费而打包回天津了。在芙蓉街上,看到好多济南美食攻略中提及的美食,因为吃得太饱了,所以只得拍张店铺的照片,设定为下次再来济南时的美食目标。等到今年春天再去济南时,我们索性就预订了位于芙蓉街上的一家酒店,就是为了要将这些目标一一实现。所以,在下面的提到的芙蓉街美食中,店铺的招牌都是在去年秋天拍的,而美食却是今年春天吃到嘴的。
秋季来芙蓉街时,看到这个名字起的实在有意思,就拍了张照片。等到春天再来芙蓉街时,过来过去发现他家的生意非常火爆。臭豆腐全国各地都在卖,但是加上“国足”两个字,看着这名字就有些让人忍俊不禁了。这家臭豆腐店的营销方式也很有意思,虽然店面前有很多人在等,但是并没有想在胥记面馆等座的顾客那样排队,而是挺随意的围绕在店面周围。店面极小,其实就是个操作间,里面有两个人正在炸豆腐,有两个在上调料和装盒,还有一个在门口高声地招揽顾客并负责收费。
10元一盒的国足臭豆腐,真的是不便宜。买到后我一手端着,一手拿相机赶快拍张照片,画面有些虚了。终于吃到了从去年秋天就记在心里的芙蓉街最有名的臭豆腐,味道吗,也就是臭豆腐的味道,跟在天津,在其他地方吃的没有什么不同。我觉得这家店成功的原因还是在营销策略上,很独特但绝对让人过目不忘,过耳不忘的店名,主动性极强的多面手型服务人员,再有就是通过电视台等媒体的宣传,生意想不火都难。芙蓉街上的胥记面馆和国足臭豆腐,口感上说不上有多么美味,但都是在这条号称齐鲁小吃第一街的芙蓉街上响当当的招牌,他们的成功个人认为就是赢在经营上。相比之下,一些老字号,老饭店的服务和经营,如果继续保持上个世纪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营销方式,恐怕早晚要被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欧阳油旋,是在离芙蓉街不远的曲水亭街上,正好是在一个路口,摊位后面是一口古井。秋天时从芙蓉街走到曲水亭街,就看到这个小摊了。当时是下午两点半,摊主好像是休息去了。
春天我们再来时,走到这里时已经饿得不行了(早晨10点多钟在中天门吃了一碗方便面后,还一直没有吃东西呢),正好看见摊主正在卖油旋,同事买了2元的葱香的,我奢侈一些,买了一个肉的,4元,可能是饿极了,三口两口就吃完了,感觉非常好吃,有意犹未尽之感(其实是有些像猪八戒吃人参果,还没细尝出滋味来就已经吞下去了),但同事说他买的葱香的更好吃,这是原味的。转天早晨陪另一位同事去游大明湖时,起得太早,芙蓉街的商铺还都没有开门呢,一路走着也没有看到有卖早点的,走到曲水亭街看到这家欧阳油旋倒是已经开始在卖油旋了,我还要买肉的,摊主说早晨没有肉的,于是吃个葱香的,果然不错。等我们去火车站的时候,刚刚吃完国足臭豆腐的我走到这里,又买了一个肉的油旋吃,被同事带着讥讽地夸赞半天好胃口。不过,确实挺好吃的,热着吃的口感尤佳。
夏天来济南时,正是7月中旬,酷暑难耐,到了晚上还没有些凉风。我们因为酒店没有定好,在大明湖周围跑了几家酒店询问,最后订下来时,都到晚上8点钟了,精疲力竭的我们再也没有力气去专门找餐馆吃饭了,看到大明湖对面一家规模还可以的饭店,就决定在这里吃晚饭---鸿腾三馆鲁菜坊。同事出去买饮料去了,我们同行的一位同事点的菜,点的真叫糟糕啊。明明是鲁菜馆,一个特色鲁菜也没有点。所有的菜品中,也就是这个白菜吃着还有些味道。
看着白色的肉丝就觉得没有入味,盘子中汪着的油在大夏天看着更没有食欲了。
这个好像是叫酥肉,点了一个肉丝的菜,而且也是汤汤水水的。
豆腐吗?记不太清了,反正不好吃。
还是喝些汤吧。
转天早上另外一位同行的同事热心,想一早去帮我们买昨天我闹着要吃的草包包子,可惜一打听,人家不卖早点。我和同事出来吃早点时正好遇到往回走的他,于是一起去酒店旁边的神龟馅饼去吃早餐。这里的餐厅很宽敞,服务也挺好的。我点了牛肉馅饼,是这里的代表馅饼。
还有山野菜的,我们去的时候,只剩下两个了。同事都买了,我俩一人一个。味道我到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应该还是可以的,但绝对到不了吃过后就念念不忘的程度。
吃了馅饼后在来一碗红枣荷叶粥,非常地熨帖。这个粥很好喝,有荷叶的清香,糖放的挺多的,很甜。在济南吃过的美食中,有经典的鲁菜,老字号的名吃,芙蓉街人气最旺的美食,哇,回味无穷。不过,还有很多的美食没有尝到,如甜沫,把子肉等等,我在趵突泉里介绍济南民俗风情的展厅中看到过;除了芙蓉街外,济南还有很多小吃街,美食街,有机会再去济南好好品尝!
一楼餐厅面积不是非常大,前面是四人位的方桌,很敦实的木桌木椅,后面是大桌,侧面靠墙有楼梯通到楼上。看了看菜单,我点了炒合菜和溜肝尖这两个菜。溜肝尖是地道的鲁菜,炒合菜就不知道了,一荤一素搭配着吃吧。还没有吃过济南名菜把子肉,本想点来尝尝,但这家餐馆没有这道菜。上菜的是一位差不多有50多岁的阿姨,笑容犹如窗外午后的阳光,和煦温暖。炒合菜一上来我就意识到自己点多了---这是好大的一盘菜啊!鸡蛋,木耳,芹菜,青笋,食材虽然普通,但味道非常好,蔬菜清爽,鸡蛋嫩滑。我正吃着的时候,后面又陆续进来两三桌的顾客,都是两三人的样子。门口收银台的阿姨告诉她们只有水饺没有炒菜了(刚才听见大师傅出来跟阿姨打过招呼的),还好我早来了一步。虽然餐馆牌子上写着粥、水饺城,但我还是更想吃炒菜的。
溜肝尖上来的时候,我已经吃得有点儿底了,3点钟才吃中午饭,刚才可真饿得我够呛。溜肝尖也是好大的一份,而且里面的猪肝很多,切成大块的薄片。配菜里有玉兰片,现在在天津吃溜肝尖这道菜可是吃不到了。肝尖炒得很嫩,整道菜的口味非常好,咸鲜适口,稍微有些许的酸甜口,非常好吃。虽然我刚才吃的炒合菜已经有不少了,但还是大快朵颐地吃着美味的溜肝尖。而且这道菜是下饭菜,一定要搭配着米饭吃才更香,一碗米饭又吃下了肚,真的是感觉到好饱好饱的了。不过想想今天晚上肯定会很晚才能吃晚饭,所以还是吃饱些更好。银台在大厅的边上,倚着一颗大树。我以为是棵假树了,根本没有留意。回来后在网上随意翻看这家餐馆的点评,才知道那竟然是棵真正的树。当时真应该拍张照片的。
一进门就感到一阵扑面而来的热闹和嘈杂的氛围。店面不是很大,装修得也很简单,银台在中间靠墙的地方,这样将店面隔成了前面,银台对面和后面三个区域,每个区域也就摆得开四、五张四人座的散座,不过后面好像还有包间。都到晚上九点钟了,里面竟然还坐得有八、九成满,如同六、七点钟正上座的时候那般热闹,每桌看起来应该是已经翻台了一、两次了。大厅里面吃饭的人笑语喧哗,好不热闹。我们选了个正对着银台但靠墙点桌子坐下,虽然有些挤,但这里相对还安静些,彼此说话用不着喊了。餐厅的墙壁上贴着这家餐馆的招牌菜图片。秦氏风干鸡就是其中之一。图片的介绍中说,“风干鸡”相传为三国时期刘备夫人孙尚香所发明,用独特手法腌制,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秦氏家常菜的师傅又进行了改良,因此这道菜的味道就更加地完美。并且还特别注明,纯手工制作、无任何添加剂。这么历史悠久又美味的菜,我们自然是要点来好好品尝的。
秦氏秘制鱼。与秦氏风干鸡一样,也是这家餐馆的招牌菜,墙上也有一张大幅的菜品图片,介绍其特色,可惜前边坐满了人,不方便拍照。鱼肉挺新鲜的,刺儿也不多,不过我吃鱼一般都叫不出鱼的名字来。鱼下面的蔬菜也挺多的,虽然非常辣,但吃的过瘾,越辣还越想吃。
酸辣汤。酸辣汤顾名思义也挺辣的,不过是酸辣,正好把刚才吃的秘制鱼的麻辣缓解一下。汤是好大到一盆,汤里面的食材丰富,不是那种用团粉兑出芡汁充数的。我们四个人虽然吃的挺饱的,但这么好喝的汤也不想浪费了,每个人都喝了两碗多。
早上8点半,芙蓉巷里面还是很安静的。几家店面已经开始营业,里边坐着正在吃早餐的顾客。有的没有店面,只是个小小的门脸儿,或者干脆就是推车出摊儿,但都有三、四个顾客在排队等着。估计早上来到这条小巷吃早餐的,都是济南当地的居民,向我这样的游客应该不多。
在小巷里走了一圈,我决定在这家丰香源快餐吃早饭。这家餐馆就在昨天下午吃饭的那家天福家常菜馆的斜对面,昨天看到餐馆名字下面老济南传统名吃这几个字就想进去吃饭,不过当时看到里面没有顾客,就没进去。今天早上这里看起来人倒是不少。
餐厅店面宽敞,厨房和选餐的地方都在一进门的右手边。靠墙摆放着三块奖牌,都是这家快餐店的获奖名吃:把子肉,四喜丸子,五香肉卷。我坐在大厅的中间部位,距离有点儿远,这几块奖牌没有拍照清楚。不敢走近了拍,因为餐厅的服务员就在那里忙活着,怕人家误会以为是拍她了。这家快餐店的服务真的不怎么样,颇有些老国营饭店的“遗风”。女服务员只顾着和男服务员说笑,对待顾客立马变成一张冷脸。餐具的摆放不明显,转了一圈才找到。餐巾纸竟然放在摆放着餐厅电脑桌子的抽屉里,要不是看到有其他顾客拉开抽屉去拿,我可找不到,也不敢去取。
不过,这家餐厅的早餐还真值得点赞。一碗热乎乎的粥,稠滑香甜,喝下去热乎乎的,在深秋的早上喝上这么一碗粥,从内到外都觉得这么熨贴。烧饼个头很大---如果它的名字是叫烧饼的话。早餐是看着东西直接点完后去银台交钱,每样东西都没写名字,指着一种粥问了一下服务员,服务员冷着脸不知道说了句什么,也没听清她说的说什么,我也就不再问其他的了。油酥的烧饼外边酥脆,里面酥软,而且层次分明,很多曾呢。这么一顿实实在在的美味早餐只要4元钱,是不是也太实惠了。济南人民的早餐很幸福啊!
在芙蓉巷的拐角看到了泉城老董家菜馆第六分店,在餐馆招牌的下面赫然写着“荣登舌尖上的山东”。现在“舌尖上的”这几个字太火了,跟这几个字沾上边,就如同挂了金子招牌一样。不过,这是第六分店,而且又坐落在游客如织的芙蓉街附近,我有点儿担心在菜品的口味、品质上会与总店有什么不同。上网一查,泉城老董家菜馆距离珍珠泉宾馆不算太远,步行16分钟就能到。距离不算远,就到总店去吃饭吧。
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是快到下午1点钟了。虽然是总店,店面也别不是很大,银台就在进门入口的地方,非常小。大堂里面比刚才那家店稍微宽绰些,上座率差不多有五成左右。泉城老董家餐馆总店(也叫做第一分店,门口招牌下方“荣登舌尖上的山东”旁边就是这么标示的)在一栋居民楼的一楼,刚才我们进去的位于路边的那家菜馆,是老董家的二店,两店之间只不过十来步的距离。服务员大妈在路上说我们点的菜得在总店炒好后再端过来,还不如直接去总店里面吃。噢,误会了,我们还以为大妈想急着下班不愿意让我们在那里吃饭呢。
大堂里面的装修是中式古典风格,中间有一道拉门,猜测后面是包间。在大堂里面坐下来就能感受出这是一家已经经营多年的家常菜馆了,有时候,环境的氛围比字面的介绍更加直接。一家家常菜馆能够开到六家分店,必定有其独到之处的,最重要的,一定是菜品的口碑。
两份菜谱,一份是菜馆的,一份是水饺城的。水饺不感兴趣,主要看菜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