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买重疾险和医疗险,需要满足保险公司的核保要求,也就是说,如果你现在有一些特定疾病,其实是买不了保险的。
比如乙肝小三阳、高血压、糖尿病、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问题,都是需要投保前告知,符合要求的才能买。
傻傻的没告知就交钱,以后等你的保不准就是拒赔。
买了个虚幻的假保障,以后还要打官司出律师费,何苦呢。
传统门店线下保险,都是提交病历材料和体检报告,申请人工核保,但是时效慢,岁数大的可能还要求去保险公司指定的医院进行全套体检。
近几年很多线上保单开始尝试智能核保,投保人可以自己把疾病情况对照问询标准在线测试,一来是节约了保险公司的人力成本,二来对于投保人也是更加便捷。
如果涉及疑难杂症需要精算师八哥转人工核保的,那就拍照提交材料。
基于此,我开个系列,把这2年的核保真实案例,跟大家多讲讲,让更多的人了解保险到底如何正规购买,避免被那些无良的业务员坑骗。
案例1:卵圆孔未闭
小A的宝宝刚出生就因为羊水吸入综合征住进了新生儿病房,在住院期间又查出了卵圆孔未闭。
治疗好转后出院,3个月后复查卵圆孔已闭合,院外定期随访到1岁半,根据儿保手册提供的资料,显示身体发育一切正常。
小A投保心切,孩子刚满月就申请了几家公司核保,但是无一例外都被拒保或者延期。
在孩子1岁半,身体健康后才成功通过了核保,而且是标体承保,就是说这个孩子能按照正常孩子的情况来投保。
案例2:缺血缺氧性脑病
小A的宝宝还算幸运的,接下来这个就有点坎坷了。
小B的宝宝出生时因为“新生儿窒息、胎粪吸入、缺血缺氧性脑病”住进了当地医院新生儿科治疗,现在快满一周岁了,儿保资料正常。
但是小B的宝宝核保了多家保险公司,得到的回复都是拒保或者延期,没有一家公司接受其投保。
原因是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有导致脑瘫的风险,目前孩子1周岁还没到,神经智力发育方面难以评估,保险公司需要进一步评估孩子后面的发育情况。
案例3:肺结节
小C正在备孕中,想趁着怀孕前把保险配齐,但是去年公司组织的体检发现有肺结节。
现在想要给自己买份保险,向保险公司申请核保时,被要求近期复查CT明确肺结节病理性质。
备孕期一般都是避免接触辐射,小C也不想这个时候去做CT检查,结果只能是生产后凭CT结果再来买保险。
但是产后投保会存在一个风险,就是如果孕期出现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的,产后恢复正常还好说,要是没恢复好的,那就直接买不了保险了。
因为肺结节性质不明耽搁投保,最后因为妊娠糖尿病被拒保,那就真是太倒霉了。
很多人对于肺结节存在误解,以为医生说了不严重,保险公司怎么那么当回事。
本质上还是临床医学管生死,所谓的没事是针对肺癌致死的,但是保险管赔钱,只要显著提高患癌的因素,保险公司宁可不赚你这个保费。
案例4:肺结节
还是肺结节。
小D今年45岁,在2017年底体检发现有肺结节,医生看过说不用治疗,每年随访就行。
小D就每年拍个CT看看结节有没有变化,幸运的是这两年中间没有长大。
经过公司核保,结论是小D的肺结节被除外承保了,也就是说,不保肺部疾病,其他还都保,比如心梗、脑中风、肝癌、尿毒症等等都保。
很多人会不解,肺病都不保,那买这个保险有什么用
一份重疾险,能保障的疾病多达上百种,肺病仅仅是其中一个,不能因噎废食,因为不保肺病就赌气不买了。
这还是在肺结节良性不严重的情况下,才能除外投保,稍微严重点的,保险公司就直接不卖了。
市面上绝大多数的重疾险保单,对于肺结节都是拒保的,压根不接受核保申请。
所以,买保险不仅仅是比较产品保障责任和价格,更要考虑核保因素,自己目前的健康状况,能买哪些保单需要先明确,在可以买的这几款里面再挑选比对。
但是,保险代理人不可能这么为你着想,推荐其他公司保单她又赚不到钱,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人家肯定不会干的。
除了不同保险公司核保政策不同以外,同一家公司的核保规则,随着不同时期促销的,也会有变动。
如果能趁着保险公司促销,放宽政策的窗口期上车,那就是赚到。
下面要说的一个案例,投保人真的狠狠地薅了保险公司一把羊毛。
案例5:单肾囊肿
小E打算给丈夫买重疾险,但是丈夫近期体检发现左肾囊肿4.5cm,再过一周就要过生日了,眼看着过完生日,费率就要上涨1000来块,心想着赶紧找家能买的买了。
可是核保了好几家公司,都是给了延期的结论。
也就是说,保险公司目前不收,以后身体好了再考虑。
小E本来已经不抱希望了,但是歪打正着,与我们社群特约签的一家保险公司,竟然同意承保,而且还给出了单肾除外这一优惠的结论。
单肾除外就是说,保险公司仅仅把左肾踢除保障范围,对于右肾还是保的。
人体有两个肾脏,如果左肾出问题,势必会加重右肾负担,右肾出事的概率也会增高。
对应的重症就是肾功能衰竭,如果进入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那就无法逆转康复,最终恶化为尿毒症。
别的公司都不收,但是唯独这家公司给了单肾除外的结论,还可以保障另一个,算是天大的福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