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初,我在一个以地道闻名于世的城市上的大学。
当然,其实我在这座城市生活了三十多年,却没有走进过任何一条地道。
说起我们学校食堂「超绝」的饭菜,其实还是挺多的,比如三食堂的小炒,那绝对闻名全城,尤其是尖椒肉丝。
我们学校当时还比较小,一共就只有三个食堂,一食堂和二食堂在一起,左边窗口是一食堂,右边窗口是二食堂。后来楼上开了个窗口,卖点贵一些的菜。也是大锅饭。不过因为菜好一些,所以人巨多,经常打架。每次去,都有三五十人在排队。
还有个教工食堂,两个窗口,吃的差不多,只有一张桌子。不过盛饭大叔比较逗,经常主动给我们抹零。
然后就是学校角落传奇的三食堂了,有两个窗口,其中一个卖大锅饭,菜也比较好,早晨的疙瘩汤和肉饼特别好吃。
另一个窗口卖小炒,可以用现金买。
那时候食堂盒饭,一荤一素三两饭,大概是4块多钱。而三食堂一个小炒是6块钱。
别看就差2块钱,足够在网吧上一个小时网了。
但一个小炒,再加上一斤米饭,经常可以满足2-3个同学饱餐一顿。
这么一算,又便宜又好吃,绝对是最佳优选。
而在这里面,点击率最高的,就是尖椒肉丝了。
其实我们学校的尖椒肉丝不算辣,但是味道真的是一绝。浓郁厚重,肉丝给的还特别多。最重要的是,亮油宽汁儿!盘子底下的油汁儿才是真正的下饭神器。
三个人,一斤多米饭,一盘尖椒肉丝,吃完真的是无限满足!
虽然前面我说的天花乱坠,手舞足蹈,但即便如此,这道尖椒肉丝,依然不能成为我们学校最绝的美食。
我们学校天花板的美食,它不是一道菜,甚至不会在食堂里面售卖,而且正常饭点儿,也休想吃到它。但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到我就读的2002年,乃至之后数年,从我校毕业的人,谈起它,无人不挑起大拇指称赞。
它就是我校本部,老机电楼门口,上午十点准时推小车出摊儿,售卖的肉饼。
想必是因为有些学生第一节没课,或者起晚了没吃到早餐,所以当年学校的食堂在两节课中间加了道餐。
其实老师是心知肚明的,且不说这肉饼的历史已经有40多年了,很多老师也是本校毕业的,当年估计也在课堂上偷吃过。
再说猪肉馅料满满,冒着油花,焦脆的面皮很薄,根本就掩饰不住那四溢的肉香。十点一过,整个课堂里满是肉饼的香气。
多年以后,出去开会,遇到五十多岁的老校友,还会问我一句,你吃过机电楼门口的肉饼么?好像在业内,只有吃过它,才会视你为圈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