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张英接受西部网、陕西头条客户端记者采访。
确保“食物多样化、数量充足、比例适当”
“为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高考冲刺阶段一定要注意平衡膳食。”张英表示,考生的饮食要保证250克到400克主食,同时注意粗细粮搭配,可以加入75克到100克的粗杂粮,如小米、高粱米、杂豆类等,以及100克左右的薯类,如红薯、芋头、山药等。
张英说,平衡膳食还强调丰富的蔬菜和适量的水果。比如蔬菜类,每天最好摄入400克到500克左右,且有一半是深色蔬菜。水果可以吃250克到300克,不可过量。“坚果对健康也是非常有益的,考生每天可以吃10到15克坚果,尽量选择原味的,像琥珀花生、鱼皮花生等最好不要吃。”
“油脂类每天摄入30克左右,盐控制在5克以内,加餐可以选择酸奶、水果、坚果、牛肉干等健康食品。”张英说,保证食物的多样化、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就可以满足高考生的营养需求。
临时进补不可取更强调日常膳食补充营养
高三一年,有些考生家长热衷于给孩子买一些补品、保健品,张英认为,如果孩子平时就在吃营养品、保健品,那么近期接着吃也无妨;但如果平时没有吃,临近考试也不要再额外进补,冲刺阶段更强调日常膳食补充营养,“营养是个长期的过程,不是考试这几天临时进补就有效果的,补充不当的话也许适得其反,更容易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
张英强调,一定要吃好早餐,可以喝牛奶,吃鸡蛋、面包,再搭配一些蔬菜,不要喝太多水,以免进入考场后不便。考试当天的中餐要富含蛋白质但不能油腻,不要过于丰盛,不要吃得过饱。晚餐不要吃得过迟,以免影响休息。
张英说,进入7月天气炎热,考生每天应保证1500毫升到1700毫升水分的摄入,尽量选择白开水,家长也可以熬绿豆汤或者银耳莲子汤给孩子解暑。如果考生心理过于紧张,睡前可以喝点热牛奶或小米粥。高考期间的饮食尽量要做到粗细粮搭配、荤素结合、干稀搭配。
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考试期间尽量减少在外就餐
张英表示,在高考最后的冲刺阶段,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在制备食物时,要确保采购、保存、加工等各个环节的卫生,防止由于食物不清洁引发腹泻等疾病。家长做饭时要注意生熟分开,生肉要彻底烧熟煮透,考生尽量在家或学校就餐,减少在外就餐。
“有安全隐患的、来路不明的食物,或是孩子从来没有吃过的水果、坚果,最好不要吃。同时,辛辣刺激或过于生冷的食品也不要吃,可以把凉拌菜改为温拌菜,在开水里焯一下更安全。”张英还强调,刺特别多的鱼或碎骨头渣子多的肉类也尽量不要吃,确保安全。